為了防止中晚唐以來諸侯割據的政治局面重演,宋太祖在奪取後周政權後的第二年,就采納了趙普的建議,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權。此後,北宋除了把全國各地的精銳部隊集中在首都,還制定了“更駐軍法”,把駐紮在首都的部隊輪流派往各地,做到“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防止士兵與將軍關系深厚。此外,首都的禁軍被分配到殿前都督、馬軍都督和步軍都督,削弱了禁軍將領的權力。同時設置了唐朝使節,負責調度國內軍隊。這樣,“天下之兵以議會為基,有權出兵,無執兵之重。”京師之兵,總勝於三將,有執兵之重,而無權發兵”(見何譚《西疇老人》)。北宋的這些措施在防止軍人霸氣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同時也大大削弱了軍隊的作戰能力。再加上北宋皇帝對武將疑神疑鬼,邊疆有事,對每壹個官員都有多方面的監督和約束;或者自己畫陣,遠程授軍機,讓將軍們不能因地制宜,隨機應變。所以,從太平興國四年(979)的宋太宗高梁河之戰到北宋滅亡,幾乎每壹次對遼、西夏、女真的戰役都沒有以損失師長而告終。這使得北宋與中國歷史上其他大壹統王朝相比顯得尤為弱小。在遼國、西夏、女真的軍事威脅下,北宋不得不媾和、送禮,甚至撤防割地,從此屹立不倒。北宋的文學在李青至元豐(1041~1085)是最繁榮的時期,沒有盛唐時期的西漢賦作家或詩人那樣開放、壯麗。說到底是這個政治形勢決定的。
由於軍隊作戰能力不足,對外戰爭接連失敗,北宋每年要向遼、西夏繳納數十萬兩銀絲,使得國內民眾,主要是農民階級,在徭役、賦稅的沈重負擔下,受到遼、夏貴族的剝削。北宋認為,遼與中國“關系良好,所以人們致力於自己的利益,而官員則壹無所獲;若用兵,利則中將,禍則民主”(蘇軾《富鞏崢墓碑》)。因此,它沒有積極加強國防力量,取消或減少年幣來緩和它與人民的矛盾,而是試圖通過盲目地與外部世界妥協來集中力量壓制國內人民的反抗。在軍事部署上,北宋反對歷代壹統王朝的做法,采取“守內空外空”的政策。只有能用於防禦的部隊駐紮在邊境,大部分部隊駐紮在國家的重要地區,以防備農民的抵抗。北宋為了防止農民被饑寒所迫,鋌而走險,每年大饑荒都要招募大量饑民當兵,從而擴大了軍隊數量,加重了農民負擔,加深了農民與封建統治階級的矛盾。北宋初年,王小波和李順在蜀中起義。宋仁宗登基後,王倫、王澤等起義相繼爆發,北宋對西夏的戰爭相繼失敗,促使範仲淹、歐陽修等壹些文人正視現實,從維護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角度出發,提出了重農桑、減徭役、明政抑運等改良政治的主張,企圖緩解中國的階級矛盾。他們的政治主張遭到了陸壹彤、夏松等保守派的反對,形成了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這是李青的政黨鬥爭。宋神宗即位,又因“冗兵”、“冗官”、“冗費”巨額開支,農民負擔過重,而貨官、大地主、大商人趁機兼並,大發橫財,階級矛盾激化,新黨王安石變法運動就在此時產生了。他的青苗、方田、均損、易市等措施遭到司馬光、蘇軾等舊黨的反對,從而形成了新舊黨的長期鬥爭。北宋的詩歌革新運動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展開的。
與軍人相比,北宋對待文人要好得多。宋朝的文官待遇優厚,離職時還可以宮官名義領半薪,武官則不能。宋太祖曾經說過,壹個總理應該用壹個學者。其實不只是宰相,從主兵的唐使、理財三司,下至郡守,幾乎都是文人。這在提高當時文人的社會地位,使他們效忠北宋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在北宋龐大的官僚體系中,各類文官往往相互抵消。北宋為了防止宰相專權,在宰相之下設置了政事顧問,將宰相的軍權、財權與唐使、三司分掌。除了中書、蜀密,還有臺諫,也有郡守之外的將軍判官,這樣可以互相牽制。這使得當時的官僚機構越來越臃腫,越來越難搞。遇到重大政治軍事問題時,他們相互爭論不休,卻很難制定出有效的對策。“宋人辯未決,兵已過江”,這是後人對他們的尖銳諷刺。
北宋在培養和選拔士人方面繼承了以前的學校和科舉制度,在首都設立國子監和太學,培養普通官僚的後備人才,以及培養法律、數學、書法、繪畫、醫學等專門人才的學校。到了宋仁宗,我明確表示,全國各縣各縣都要辦學校,要設學術官和教授,要有壹系列提高考試的辦法。由於官辦學校無法滿足士人學習文化的要求,私立書院逐漸增多。當時最著名的廬山白鹿洞書院、衡州石鼓書院、南京應天府書院、潭州嶽麓書院並稱為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在宋太宗時,有成千上萬的學生。應天府書院在宋真宗時,建有65,438+050座校舍,比官辦學校還大。
為了從社會各界選拔忠於地主階級的官僚,北宋進壹步發展了隋唐以來的科舉制度。唐代本應升遷的文人,常常向王公貴族獻詩獻文,希望他們能為自己升遷。有些讀書人是王公貴族推薦的,往往不等批閱就決定了,而真正有才華有人品的文人,有時是抓不住的。唐代最著名的詩人李白和杜甫都不是學者。到了宋代,科舉考試開始采用封抄制度,考官和評卷官都集中在宮媛評卷,不得與外人接觸。往往壹次錄取三四百名進士,比唐代多了10倍。這就給了中小地主更多參與政權的機會。宋太祖曾說:“過去的科舉考試多由有權勢的學者參加,所以我親自去參加宮廷考試,以徹底清除其弊端”(見《宋史·選舉記錄壹》)。雖然這壹切我們不能全信,但還是可以看出它在壹定程度上阻止了權貴家族壟斷中央。此外,到了宋代,考上科舉的進士,皇帝還以詩、袍、宴、遊行作為獎勵。“凡宮為第壹,則諸官官皆不屑壹顧。”朱茵曾說:“狀元雖數六萬五千四百三十八+萬,兵數必復幽薊,但仍強於窮漠,得壹曲而歸宗祠也”(見《儒林外史》)。宋代的科舉制度,以及配合這壹制度的各種措施,有效地吸引了當時的士人走上求學之路,鞏固了北宋的統治,促進了當時封建文化的發展。但另壹方面,也讓更多的讀書人“壹朝有好頭,十日成名”,對無用之地有害無益;而少數窮書生,“壹舉成名,六親不認”,成為宋元小說戲曲中鞭撻的對象。
宋初的科舉繼承了唐五代的遺風,重詩賦,但仁宗以後,更要論謀略。宋教所奏清四年(1044):“先寫詞者,當註意政治。”說明這樣的考試內容可以選拔有政治頭腦的人才。文人掌權是宋代的政治特征,這與當時的科舉制度密切相關。同時,科舉重謀略,直接影響了當時的文風。蘇軾《試士之計》說:“先人提倡言法,故詩賦之士盡用之;自嘉祐以來,古文受重視,策盛行於世,而詩賦幾乎絕跡。”聞松擅長議論文,即詩歌也表現出議論文和散文文化的特點,與本次考試的內容密切相關。
中國在唐代中後期開始刻印佛經。晚唐五代有民間刻書印書,晚唐長興(930~933)也刻有九經。但大多數學者讀的書還是手稿。直到北宋,民間雕版業更加盛行,各種雕版書籍更加普及,同時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由於印刷的進步,書籍大量印刷,作品易於流通和集中,大大開闊了文人學者的視野,提高了他們寫書的興趣。當時中央的三堂秘閣,以及州學、縣學、民間書院,藏書數千冊。私人藏書,如宋、葉夢得、晁等,已達數萬冊,而且喜歡借給別人看。宋代的文人壹般都比上壹代有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私人著作也遠遠超過上壹代,很多都是幾十卷、幾百卷的巨著。這不僅是印刷業發展所決定的,也是當時封建文化整體高漲的表現。
在軍閥割據的五代時期,由於戰爭較少,人民徭役和賦稅負擔較輕,中國部分地區如吳越、南塘等地的農業生產仍在發展。北宋統壹全國後,農民得到了相對穩定的環境從事生產勞動,全國農業生產迅速恢復。朝廷也采取了壹些輕稅的措施,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北宋的封建經濟是以地主和顧客之間的契約關系為基礎的地主對農民的經濟剝削為特征的。除了契約中規定的租金數額,顧客對地主的人身依附性比實行均田制的唐代農民要弱。客戶在購買少量土地後,也可以離開房東,建立自己的賬戶。這些變化多少提高了農民的生產興趣。隨著農具的改進和“占地稻”的普及,不僅在當時的中國開辟了大量的荒地,而且農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也得到提高。這些詩生動地描述了當時大面積耕地的耕種和農民的精耕細作,如“麥行千裏不見土,連山無雲”(王安石《後袁鳳行》),“春雨太累羅灣,夏風來做餅香”(蘇軾《南園》)。
農村耕地的擴大和農作物單位產量的提高,使全國農村更多的人脫離農業生產,從事文化活動,為北宋封建文化的高漲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唐朝開元年間,經過近百年的休養生息,人才變得豐富起來,每年都有1000多人被請到京城。從建國到宋代嘉佑(1056~1063),也是近100年,每年都有六七千進士在京城應試(見《宋史·選錄壹》),比唐代多了好幾倍。蘇軾的《謝凡謝人契》說,宋初幾十年,鐘書百姓不能救死扶傷,學校衰敗。天盛(1023~1032)之後“放雷,寫硯臺者,十室九室”,雖嫌誇張,但也有幾分。北宋文學是在統治階級內部各種勢力相互抵消,國家積貧積弱,農民負擔極重的背景下緩慢發展起來的,而封建文化則隨著封建經濟的繁榮而進壹步發揚光大。
宋太祖在《飲鴆止渴》中對石守信等老英雄說,要“為子孫多積財帛,有生之年多歌舞”。後來西蜀和南方各國的諸侯也都給了首官,賞賜豐厚。與此同時,各國舊臣在亭子裏集中編書,為王朝洗白太平。當時朝廷每次有慶典或宴會,皇帝往往會和侍從們壹起吟詩,貴族官僚們也經常在家裏開壹個文酒會,妓女們會陪同。正是在統治階級的氛圍下,北宋前期的文學基本上繼承了晚唐五代的奢靡之風,片面追求音律的和諧和詞的美。以楊儀、為代表的詩,晏殊、詞等。,都是在這種文學氛圍下產生的。
北宋通過對功臣將領的優禮,緩和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維護了龐大的官僚和軍事組織,鞏固了王朝的統治,同時又不得不加大對農民的剝削。當時,農民除了向官村和地主交租外,還受到富裕家庭的高利貸者的剝削,往往“谷不離場,帛不下機,不再是自己的”(《松石詩史·貨殖》漢文抄錄司馬光)。所以王禹偁在太宗的時候,就批評朝廷的奢侈生活是建立在人民的鮮血之上的。唐太宗在元宵節設宴,吹噓國家太平盛世的時候,呂蒙正指出了壹個事實,“京師外不多裏,死者甚饑寒”(見《宋史·呂蒙正傳》)。這些出身於中下層地主階級,通過科舉考試參與政權的文人,對現實的認識和文學表現,必然與那些盲目粉飾北宋的皇室文人不同。就像這樣,在北宋初期,劉愷、王禹偁等作家就已經有意地繼承了杜甫、白居易、韓愈、柳宗元的傳統,企圖糾正晚唐五代以來的頹廢文風。
到仁宗李青時,壹方面由於北宋近百年的統治,為封建文化的繁榮準備了條件;另壹方面,由於國內外危機的加深,文人開始關註現實。在歐陽修、梅和的領導下,詩歌革新運動取代了學派的地位,成為北宋文學的主流。此後,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等人在詩文方面都有不同的造詣,但都在詩文革新運動的影響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歐陽修《蘇文集序》說:“唐太宗治三王差不多,五代之後文章不可學。壹百多年後,李翰的弟子出了,元和的文字在古代開始復蘇。唐朝兵荒馬亂,壹百多年,宋朝興盛。世界是確定的,但什麽也沒發生。用了幾百年,古文繁榮到今天。”雖然文學的繁榮歸根到底取決於政治和經濟的發展,但兩者之間的步調往往是不平衡的,唐宋古文運動就是明證。
北宋的甌塑等人是漢劉古文運動的最佳繼承者。劉漢的作品大多遵循詞序,成為後世學者學習的典範;但它們本身並沒有完全擺脫漢魏以來賦家的習氣,有些篇章過於追求用詞的恢弘和精煉,甚至接近於粗鄙。歐陽修主持禮部考試時,抨擊了文壇追求冒險、奇詭的文風,而王安石、蘇軾更是批評作詞人“試圖誇大粗鄙”、“筆法艱澀”的習慣。他們自己的作品大多思路清晰,平易近人。這導致了當時散文創作的健康發展,其影響遠及明清時期的許多古代作家。
自王禹偁以來,宋詩註重向杜甫、白居易學習,努力將詩歌引向現實主義道路。歐陽修、梅、在提倡古文的同時,也接受了韓愈及其同道作家在詩歌上的影響,要求詩歌“抒人情、形”,反對昆西詩人的呻吟;在藝術上,要求以清麗質樸的風格來糾正詩人的浮躁之風,開始呈現出宋詩歌的獨特面貌。在王安石、蘇軾、黃庭堅之後,他們從各自的人生道路出發,多方借鑒前人,通過詩歌表達個人的生活感受,表達個人的政治態度和文學主張,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詩歌風格,與歐陽修並稱為北宋四大詩人。由於宋代文人的政治地位較高,他們容易脫離人民,長期生活在書房中,這使他們習慣於互相學習,互相討論,而很少註意從人民生活中汲取源泉,形成鮮明的詩歌意境來激發讀者。這種風格在歐洲、國王和蘇聯都有所體現。到了黃庭堅、陳師道之後,愈演愈烈,形成了以言為詩、以學為詩、以議論為詩的江西詩派(見嚴羽《蒼施瑯話》),風靡壹時,使詩歌脫離實際的傾向愈來愈嚴重。
晉兵南進,兩江失陷,北宋覆滅,南宋建立,這些發生在靖康與建言(1126 ~ 1130)之間的重大事件,引起了當時政局的劇變。民族矛盾的興起暫時緩和了人民與統治階級的矛盾,爭取和平與戰爭的鬥爭取代了北宋中期以來新舊黨的長期鬥爭。當時黃河南北人民組織官軍民兵反抗女真貴族的殘暴統治,南宋軍事形勢在嶽飛、韓世忠等愛國將領的艱苦鬥爭下逐漸好轉。這些現象壹度給人們帶來了“返老還童”的希望。但以宋高宗、趙構、秦檜為首的投降派,對女真貴族的戰爭威脅感到恐懼,更害怕強大的愛國軍民力量動搖他們的統治;所以他們非但沒有接受北宋的教訓,反而越來越憤怒。他們壹方面殺了主張最堅決抗戰的嶽飛,壹方面又把領土割讓給女真貴族,每年繳納25萬兩白銀和25萬帛,以換取他們在溝安東南的地位。這種殘酷的現實首先體現在詩歌創作上。當時江西詩派的重要作家,如陳等,已經在詩歌中抒發了悲涼之情、思亂之思,陸遊繼承了從屈原到杜甫的愛國傳統,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抗敵、抗侵略的訴求,較大程度地糾正了江西詩派脫離實際的傾向。與此同時,來往於北宋和中晚唐的楊萬裏、範成大,各自以其豐富的詩歌描繪了祖國的風光,使宋代詩歌在蘇黃之後又重現了壹個繁榮的時期。此後,宋金對峙局面逐漸穩定,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得到暫時緩解,文學中愛國主義的呼聲逐漸減弱。反而四靈詩派和江湖詩人表現出了更多的對現實的否定態度。直到南宋前後,帶領人民抗擊元朝的文天祥,以及謝翺、汪元量等經歷過亡國苦楚的作家,才重新寫出了壹些振奮人心的愛國詩篇。
無論是散文還是詩歌,與唐人相比,宋人都有更多的封建說教意味,這與宋人的正統觀念和理學思想是分不開的。中唐到北宋,由於封建經濟的進壹步發展,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性減弱;農村土地的兼並加深了農民和地主、大地主和中小地主之間的階級矛盾。為了鞏固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不僅要在政治上、經濟上采取各種措施,而且要在思想上建立他們的理論體系,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儒家的傳統理論作出新的解釋,以適應當時統治階級的要求。儒家道統和理學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北宋初期的理學看到了唐末五代的長期混亂,要求重新確立儒學的統治地位,以鞏固國家的統治,穩定封建社會的秩序。這也有壹定的積極意義。他們提倡明道在文學上的實用,反對浮華和精致,也為詩歌革新運動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後來的新儒家把封建秩序視為永恒的“理”,把人的壹切生活要求視為“欲”,片面強調“尊自然,抑人欲”。因此,他們鄙視許多人們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把詩歌作家看得高人壹等,認為自己對文藝的熱愛是在“玩弄東西”,片面要求作家宣傳封建教條。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宋代許多詩歌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出“頭巾”和“迂腐”,削弱了壹般文學作品的清晰性和傳神性。
與詩歌相比,詞的發展是不同的。壹方面,詞自晚唐五代以來形成了婉約婉約的風格,人們習慣用它來抒寫情色。從民間到文人的時間不算太長,也沒有像詩歌壹樣受到他們的重視。在詩歌裏,他們看起來總是壹本正經,但在文字裏,他們不妨放肆,隨意。這樣,他們在言語中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時顯得坦率而真誠。另壹方面,是因為晚唐五代詞寫與寫並不是出於壹點男女之分,而只是給宋人留下了更廣闊的馳騁才華與筆力的空間;與古代現代詩歌相比,唐人在各方面占據主要地位並取得較高藝術成就後,宋人更難與之抗衡。因此,宋詞中的作家數量雖不能與詩人相提並論,其作品內容也不壹定比宋詞豐富,但在藝術上卻表現出更多的特色和獨創性,我們不能認同前人把詞作為宋代的代表文學,但從壹代文藝作品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時代風格這壹點來看,還是有壹定道理的。
宋詞初步繼承了晚唐五代詞婉麗的風格。但由於北宋封建文化的高漲,文人政治地位的提高,在範仲淹、歐陽修等壹些作品中,風光不壹。當蘇軾開始低著頭唱歌時,他發現自己的情緒很奇怪,他在婉約詞人之外樹立了壹種豪放的風格,開了南宋張孝祥、辛棄疾等愛國詞人的先河。尤其是辛棄疾的作品,哀婉慷慨,誌存高遠,催人奮進,在思想和藝術上都達到了宋代詩人的最高水平。
蘇詞在北宋的影響並不顯著。他的《秦觀》、《賀鑄》主要繼承了五代詞和柳永詞風的發展。柳永寫的慢詞多,取材於都市生活的多,在當時的市民中最受歡迎,但格調仍不高,主要表現男女離別,感嘆個人在江湖中的墮落。北宋後期,以周邦彥為代表的詩人用清麗雅致的詞藻裝點著沒落的王朝,使宋詞走上了壹條脫離現實的道路。南宋中後期的詞人,如姜夔、、王、、張炎等,雖然面貌有所不同,但主要是繼承了周邦彥的詞風並繼續發展。
由於宋代封建文化的高漲,越來越多的女性識字,傳統的詞風有利於表達“閨情”,所以宋代出現了壹些女性詞人。生於南渡前後的李清照,不僅在詞中描寫了她孤獨無助的生活,而且表達了她南渡後國破家亡的痛苦感受,在宋代詞人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北宋的城市經濟比唐代進壹步發展。在唐代的長安和洛陽,居民區的裏弄和城區是分開的。黃昏後,巷門緊鎖,禁止夜行,市區交易只能在白天進行。汴京(今河南開封)北宋時已有繁榮的夜市,廣場與城市的界限也被打破。當時洛陽、揚州以及南宋的杭州、成都等大城市也是類似的情況。隨著城市經濟的繁榮,為滿足市民文化娛樂的需要,北宋汴京、南宋杭州等地出現了壹些帶有大眾娛樂場性質的"瓦當"或"瓦片",它們經常表演說話、說唱、雜劇、院本等藝術,使宋代的小說、說唱、戲曲繼承了唐代通俗文學的發展,取得了較為重要的成就。
因為這些作品的對象是占市民大多數的手工業工人和小商人,所以這些作品的作者大多生活在市民中間,熟悉許多普通市民的生活和思想面貌,在作品中反映了市民的生活和他們反對封建壓迫的鬥爭。根據作品內容的要求,作品的故事情節更曲折,人物的音容笑貌描寫更細致,語言更接近口語。這壹點從《粉碎玉觀音》、《錯砍崔寧》等小說,以及《宣和遺事》中晁蓋、吳家良等英雄人物的描寫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當時的中國,除了北宋,還有東北契丹人建立的遼,甘肅寧夏黨項建立的西夏。遼、夏在與宋人的長期接觸中,逐漸接受了漢族的封建文化,並在國內興辦學校,培養人才。夏人雖然有自己的文字,但是和宋人交流的時候用的是漢語。許多遼國君主和大臣也能用中文寫詩。女真人所創立的金,繼承了北宋的文學成就,並有所發展。當時中國北方人民與女真貴族的鬥爭,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由於人民鬥爭的需要,流行的院本和說唱宮調發展良好,為後來元雜劇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金人書院已全部失傳,但從《輟耕錄》所載書院名稱來看,如“河下(農人之家)、“大夫之家”、“先生(道士)之家”、“卒(兵之家)、“邦老(強盜之家)、“乞丐”等,至於董潔源的《西廂記》,對王實甫的《西廂記》的影響更為顯著。
從晉國建立初期到中期的幾十年間,留下來的大部分詩歌都是壹些文臣大臣的作品。雖然文字組織得很好,但內容卻很少令人滿意。直到金朝覆滅前夕,詩歌創作的傾向才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憂時傷亂成為許多作家的相同主題。“高原水出山河變,戰地風來草木”(《仁辰十二月就職典禮後事》),“王雪壹走,百姓不倒,屋瓦如箭飛”(《晉陽故城傳》)。當時金元著名詩人元好問通過這些作品,不僅深刻反思了國難,而且寫出了人民與投降派截然不同的堅決鬥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