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欣賞也是壹種創造力。中國古代經典文論《文心雕龍》中有雲:“夫惟深諳奧數,則樂而有罪;如春臺人潮,餌止路過。”意思是說,能夠深刻感受和理解文藝作品之美的人,在欣賞名作時,壹定會獲得內心的喜悅和精神的享受,就像春天登臺讓人心情舒暢,像動人的音樂和美味的食物壹樣能留住路人。的確,對文藝的愛好有時可以達到壹種癡迷的狀態。孔子在齊國聽少樂,不是“知三月肉味”嗎?如果妳經常去看藝術展,妳會在藝術展的大廳裏看到源源不斷的熱情觀眾。有的在畫前壹動不動地站了很久;有些人雖然匆匆而過,但能感覺到每次看到值得欣賞的作品,都有壹種興奮感和滿足感,有時還會忍不住會心壹笑。有的拿出草圖臨摹大意,記住細節;有的轉身再看,真的是壹步壹步的流連忘返。馬克思也說過,審美的精神感覺不同於被粗糙實踐的需要所支配的感覺。他補充道,“如果音樂很好,聽者也懂音樂,那麽音樂的消費將比香檳更高尚。”。可見,文藝欣賞是人類高尚的精神活動。如果說文學創作是精神生產,那麽文學欣賞屬於精神消費。只有這兩個方面的結合,才算是文藝活動的全部。作者和欣賞者通過作品這壹媒介進行交流、溝通、傳達、接受、拓展、反饋,在相互促進中發揮社會作用,提高發展。就像物質消費也有很多學問壹樣,藝術的消費也有壹個是否善於享受的問題。這就涉及到主觀美感的問題。比如去聽交響音樂會,有的人能聽懂美妙的旋律、節奏、多層次的結構等等,也能理解作品的意境、風格、豐富多彩的內涵。在接受作品的藝術美和思想性的同時,也振翅展開想象的翅膀,獲得新的靈感,獲得極大的審美享受。而另壹個人,聽著同樣的音樂,卻極力強迫自己去理解,至今令人費解。也許有人覺得簡直無聊,不得不抽身。藝術作品的特點是看得見、直觀、生動,似乎比文學、音樂等更通俗、更受歡迎,但也有壹個能不能看懂的問題。看了大家稱贊的作品,我們可能會有壹種空虛感。壹個展覽和另壹個展覽,專家們可能會爭論風格、流派、新思想、形式美、傾向等等,但壹個外行看不出它們之間的區別。曾經聽說某企業領導,在給宣傳部做節日裝修的指示時,要求“艷俗”。這說明作為文化素養的壹部分,人與人之間是有差距的。當妳接觸藝術作品時,妳無法欣賞它們。藝術欣賞需要壹些修養。或者馬克思說得好:“最美的音樂對壹個分不清旋律的耳朵來說是沒有意義的,音樂對它來說也不是壹個對象,……因為任何對象對我的意義(它只對適合它的感覺有意義)都局限在我的感覺所能感知的範圍內”。也就是說,藝術修養高的人在優秀作品的欣賞中,能夠感知到更多的東西,從而獲得更高的藝術享受。否則,再美的藝術品對他來說也毫無意義,就像什麽都沒有壹樣。在《知己》壹文的開頭,劉勰發出了“知己難!”感嘆,不無道理。有這樣壹個故事,唐代大畫家嚴第壹眼看到南朝著名畫家張僧繇的畫,就覺得“名不副實”。然而,當他再次去看它們時,發現自己是壹個“現代大師”,直到第三次仔細看它們,他才意識到張僧友繪畫藝術的真正美。於是“十天走不了”“坐下來看”來琢磨。這說明,識畫和識馬識人是壹樣的,優劣不是壹目了然的(當然也不排除另壹種壹見鐘情的情況)。那麽,我們應該如何欣賞藝術,或者說應該如何培養欣賞藝術作品的興趣和智力呢?任何知識(美學,也應該包括在人類廣義的理解中)都是通過多次重復獲得的。藝術鑒賞能力的提高,靠的是長期的積累,多接觸藝術作品,毛澤東同誌曾經說過:想知道梨的味道,就得自己去換,自己去吃。這是很對的,所以有人主張親自參加藝術創作實踐,這對理解蒙昧是非常有幫助的。不妨試壹試。對於藝術,不要看得太簡單,木頭會讓人望而生畏。其實也有把文藝當成“詩賦壹條路,強夫不為”;可能會有更多的人知道“文章永恒”的道理。我們不想成為自學成才的瘋子,也不相信只有天才才能關心藝術的迷信,古人講過“練成千曲知音,觀幹劍知兵器”。他們見多識廣,自然從外行變成了內行,能夠深刻理解其中的真諦。要做到這種見多識廣,我們必須“見多識廣”對中國畫感興趣的人,應該有幾個層次的閱讀。首先,妳應該欣賞中國畫。妳自然要多關註國畫作品。即使只喜歡寫意山水畫,也不妨看人、看花、看工筆等等。其次,不要局限於這類繪畫,還要看看油畫、版畫、雕塑、民間玩具等。,這是多方面的啟發。其次,妳需要追溯歷史,也就是說,妳不僅要看當代作品,還要關註南方畫壇的新作,中國北方的藝術信息,兄弟民族藝術和民間藝術的情況;不能忽視去故宮,見證歷代原畫。而且如果有機會,還可以瀏覽外國畫冊,參觀外國藝術作品在中國的展覽,從比較中把握藝術的規律。除此之外,妳最好對其他藝術有廣泛的興趣,多關註電影、電視、戲劇、音樂、文學、雜技、體育、武術等等。這樣妳的知識面廣了,審美體驗多了,就像吸收了多種維生素的營養壹樣。藝術的審美功能必然是相對發達的、敏銳的、深刻的,妳可以多渠道、多側面、多層次地欣賞藝術,不僅可以頓悟,還可以進行這個那個,由表及裏,比較評論甚至聯想,產生新的思想,在廣闊的藝術世界中翺翔。這裏已經接觸到了藝術的能動作用,也就是說,欣賞不僅僅是被動的、靜態的接受,更是壹種創造,就像壹個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要用形象來思考壹樣。作品只是壹個引發觀者藝術想象的指揮家。正因為如此,藝術欣賞往往是見仁見智的事情。這不僅是因為出發點和愛情點的不同,更是因為人的素養、閱歷、心情、審美情趣的差異,導致了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問題。同樣,從幾千年前的藝術作品中,也會有比以前更多的新發現,這也說明欣賞是人的壹種創造性的精神活動。大家都知道,文藝作品雖然有教育意義,但首先要給人以歡樂和美好。因此,藝術欣賞的基本特征是直觀感受。如果妳坐以待斃,試圖壹點壹滴地追求哲學,有壹個美好的形象,研究貧窮中的好人壞人,那麽妳就不會真正享受到。藝術欣賞要建立在積極的激情和興趣上,保持輕松無憂的心態,與作品相遇,自然地去感受和觀察。當然,欣賞的時候並不是不懂。問題是,如果妳開始冷眼分析,那就沒有情感交流,沒有誘惑,也沒有美好。藝術欣賞是壹種理性滲透的情感活動。在感覺的基礎上,必然會有評價,通過評價就知道利弊。因此,欣賞者不僅要虛心欣賞作品的藝術美和思想內涵,更要從淩空的高度加以鑒別。德國作家歌德曾經說過,“欣賞只有通過觀看最好的作品而不是中等的作品才能培養出來”。中國也有句老話:“寧取法”。要通過觀察研究優秀作品,潛心體驗,提高我們的藝術鑒賞和審美能力。藝術欣賞是美學和藝術理論的研究課題之壹,是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組成部分。學術上還有很多問題要討論。這裏只是籠統的漫談壹些雞毛蒜皮的看法。中國畫的神、情、意、趣人們在看畫的時候,往往把註意力放在是否像上,迷戀於那些華麗細膩的彩照,就像真的壹樣。所以很難理解和欣賞中國畫。這大概類似於習慣看電影,接觸戲劇,尤其是京劇。然而,人們審美觀的形成是由多種因素孕育而成的。審美意識作為民族文化的壹部分,總是不同程度地自覺或不自覺地積澱在每壹個華夏子孫的精神世界裏。經常發生的是,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民族藝術的熱愛覺醒並回歸。這種現象在壹些藝人身上也能看到。拒絕自然主義的中國畫寫實,不僅是它的缺點,也是它在世界藝術界的藝術魅力和獨特之處。在欣賞和評價繪畫質量的問題上,宋代蘇軾壹針見血地指出:“論畫之相似,可見小兒之鄰”。也就是說,談論繪畫僅僅關註外貌的相似是不夠的,繪畫的目的應該是追求精神的相似。神似說是中國繪畫藝術的優良傳統,也是民族美學的精髓。當然是理論來源於實踐。中國的繪畫藝術,用線條造型大膽總結提煉;註重虛實結合,形成了棄背景、留白、單線寫生、水墨寫意等壹系列獨特的藝術手法。,這些都讓藝術更加純粹和美好。早在《淮南子》壹書中就提出了“邢俊”的理論:“畫美人之臉,美而不悅。孟本之眼大而不懼,君主已死。”也就是說,美是美,但不讓人喜歡;孟本,壹個勇敢的畫家,眼睛很大,卻沒有令人生畏的氣勢,因為沒有空氣。東晉大畫家顧愷之明確提出了傳神的思想。謝赫總結的“六法”、“氣韻生動”理論後,宋元以後傳入山水畫,並得到進壹步發展,甚至現代的“象”、“似”、“似”等理論都繼續發展了“象”的創作藝術思想。也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畫從鬥篷”、“見時不足”、“思周雖筆不周全”的疏體,即寫意或意畫達到了頂峰。以第六屆全國美展獲獎的幾幅作品為例:王勝烈的《故鄉的孩子》生動地描繪了七個農村孩子,以及他們獨特的調式、動作、服飾等。能讓人推斷出他們的性格,家庭背景,生活,那是80年代農村改革中天真快樂的童年。既生動又豐富,在藝術上耐人尋味,再比如徐其雄的《決戰之前》,用壹個非常簡單純粹的畫面,傳達出留給觀者的藝術想象力構造的空間有多大。趙建成的鋪路石,且不說它的道德設定,只說中國畫對這樣壹個勞動場景的藝術表達,和其他畫是很不壹樣的。它從不追求真實再現,而是像詩人押韻的文字,高度提煉,大膽拋棄,用珍貴的筆墨凝神傳神的表達。在情感與表現的關系上,中國畫主張主情論。藝術家是多愁善感的,他以“爬山滿懷情,看海滿懷意”的激情面對自然,所以“望秋雲飛神,近春風,思浩浩蕩蕩”是飽含深情和熱情的。激烈的感情,通過自由的筆墨,落在紙絹上,物化為藝術作品,所以,壹切好的藝術作品,總是充滿詩情畫意,洋溢著豐富的感情。以山水畫為例,描繪的對象是自然,但畫中的山水不僅僅是自然景觀的真實寫照。外國山水畫講寫生,中國畫也講寫生,但並不滿足於直觀所見,而是“搜羅壹切奇峰,加以寫生”,再經過心靈的陶冶和升華,創造第二自然。所以我們不拘泥於焦點的視角,不受明暗陰影的幹擾。像禁止的將軍壹樣,我們可以隨意調遣山川樹木石頭,重新組合。妳可以在空中俯瞰群山,也可以從壹草壹葉中品味詩意,抒發情懷。壹位退休老幹部在參觀完故宮博物院的古代名著後說:不見風雨痕跡,有壹種滴水潤物的感覺。他確實講了中國畫的美,這是壹個很好的意見。正因為繪畫不是機械的東西,而是表達感情和感受的東西,所以我們不提倡細節的繪畫,就有了“馬虎不得體”的理論。即使是工筆畫,也是以寫意為主,而不是什麽都畫得很細。精細可能會受到壹些觀眾的叫好,但它只能是特技,而不是藝術,工筆畫在構思和制作上也遵循概括和選擇的規律,但似乎擅長精致。需要突出的可以比眼睛能看到的更精細、更豐富,需要簡潔的時候可以撇在壹邊,或者通過構圖“商位”、顏色變調等手段淡化。總之,壹幅好的工筆畫不是細描和雜七雜八的事;又講究張弛有度、虛實相生、曲折多變、前途光明的藝術性。中國畫很講究氣勢。根據所描繪的對象,抒發感情,引起不同的含義,同壹位畫家所寫的作品會有不同的風格。比如賈又福的《太行山紀念碑》,對比強烈,墨色濃厚,營造出壹種豪邁的感覺,筆墨也很嚴謹。而他的另壹部作品《驚夢之夢》,筆墨散淡,描寫的是農村雪後黎明的感覺。在中國古代,由於地域、藝術追求和博采眾長的差異,曾經形成了壹批畫派,各有千秋,為中國畫的藝術畫廊增添了光彩。當代中國畫壇也形成了類似的異彩紛呈的局面,值得認真欣賞和研究。“愛情到哪裏,石頭就開到了哪裏”,正是如此。畫家傾心於此,動人的藝術性自然流淌出來,情景交融,情趣盎然。比如徐悲鴻的《奔馬》,有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齊白石的蝦充滿了生命力。而潘天壽的《山花》,就像壹個山大媽壹樣簡單美好。有了藝術家的眼睛,社會生活和自然會發現許多美好的東西,他們會以其豐富的藝術美美化自己的生活和人們的心靈。唐代大詩人杜甫在《丹青引論》中描寫曹巴的畫馬,有壹句“妳把妳的壹切都集中在壹片絲綢上”。說明思考是繪畫的關鍵。註重意境是中國繪畫藝術思想的優良傳統。所謂意境,就是通過嚴謹巧妙的構思和獨特的藝術表現,在繪畫中形成壹種境界,達到無窮無盡的藝術效果,升華到詩的境界。畫論中說“境界成熟,心手齊備,才能縱橫適度,左右逢源。”《詩論》中也說“心中想之,得其真。”這是真的,既有真風景,也有真感情。只有情景交融,主客觀結合,音樂才能精彩。正是面對健美的馬鈺·華乾,曹巴經過“慘淡經營”和醞釀概念設計等壹系列形象思維努力,才畫出了“後來,當妳的龍馬,從天而生,萬代放逐俗馬”的傑作。也就是說,壹個藝術家不可能在沒有“意義”的情況下做出“如其真”的藝術表達。就像花園曲徑通幽,“山水雖小,山水卻大”,詩歌講究含蓄的道理,繪畫也最忌諱全盤托出,不嚼頭,缺乏韻味。在中國古代文藝理論中,早就有“隱秀”之說。含蓄,是追求“文外之重”,即除了表面意思,還有豐富曲折的重復意思,以取樂。而秀,則是在美好的警示語言中,隱含著隱藏的含義,讓玩家回味無窮,讓品嘗者不知疲倦。比如寫告別詞時,不說自己的辛酸,而說“不要放棄捐款,努力加餐”,這是壹種委婉的情緒。唐代劉長卿的“南溪長山道士隱居,西溪花自放,禪悟無為”大致也是這個意思。壹幅畫不僅僅是對事物外在形象的簡單描述,而是通過藝術形象把作者感受到的美和感染力傳遞給觀眾,讓觀眾欣賞理解。意境給人比直覺更多更深刻的東西。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詞能引起人的聯想,回味無窮。越看越覺得有趣。比如齊白石的《十裏蛙》,畫的只是幾只活潑的蝌蚪,卻讓人聯想到十裏溪和活潑的青蛙。欣賞這幅畫的藝術美能引起無窮的興趣。壹位畫家生動地畫出了壹幅樹葉的平面圖,樹葉的顏色從紅色變成了黃色,漂浮在空白的背景紙上。這真是壹首優美的詩《秋聲頌》,簡潔而含蓄。“無聲勝有聲”,空白而含蓄,產生了更強烈、更豐富的藝術效果。這就是中國畫藝術的特點,正因為有了意圖,所以畫面上呈現的景象和真實的景象是絕對不壹樣的。鄭板橋題詞說“胸中之竹非目中之竹”,“手中之竹非胸中之竹”。這就是藝術的真理不同於生活的真理的道理。李可染在《姜立盛蘭》這幅畫的題目中寫道:“我三遊漓江,但覺得江山奪作文不易,所以用傳統的方法寫。人們在漓江邊是看不到這壹幕的。”畫出漓江的神韻,卻不能跟著圖走。說明藝術家的藝術想象、綜合選擇、藝術加工都滲透在其中。面對自然景物,中國畫家非常重視“畫”的問題。就是選擇,篩選,繁殖等等。所以中國畫家面對實景既不排斥寫生,更註重成熟後的記憶,靈感來了自然從筆底流出。意境的獲得和來源當然是生活,但不僅僅是生活,更是畫家感受中的生活。畫家只有學會了生活的秘密,才能有豐富的感情和深刻的體驗,才能在藝術中獲得新的生命力,“師法自然”也是今天有誌於藝術創新的人的金科玉律。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筆記》中說:“丈夫的形象必須塑造,塑造的形象必須充滿骨氣。書脊之形,視用筆而定,故畫家善書。”這裏揭示了中國畫藝術表現中的審美趣味是筆墨,中國畫和書法的筆墨是壹脈相承的。中國畫是用線條塑造的。筆墨技巧不僅能準確地描繪出即使已經完成的對象,還能表達情感,具有藝術美。因為與書法藝術的結合,也形成了具有獨立美感的形式美。比如服裝線條的描寫,尤思渺,壹絲不茍;鐵線拉絲,端莊沈穩;柳葉描(蒓菜畫)渾圓有力。還有戰筆、屈筆、潑墨等,有不同的藝術效果,是由描寫對象、藝術家的個性、愛好、要表達的效果等因素構成的。山水畫中的各種畫法大致相同。在書法中,屬於方筆的線條就像“斷簪縷”,讓人產生壹種美感。而類似“漏痕”的圓筆形狀,給人以豐富美好的感覺。其次,如氣勢、血肉、僵硬、松弛、別出心裁、節奏等。,都和筆墨有關。所以在中國畫作品的評價中,筆墨技巧是否精通是壹個非常豐富的概念。明清文人畫特別註重對情感和筆墨趣味的追求。尤其是寫意的花鳥,在淋漓奔放中,‘抒發胸中之逸’,而筆墨技巧則簡潔含蓄。。以青藤為例。他的題詞《梅花》說:“我沒見過梅花譜,有手就有自己的神。不信我就試著見千樹,東風壹吹就成了春天。”他是壹個創新的畫家,但他有很深的基礎,所以他可以為所欲為而不越界。清代“揚州八怪”都擅長花卉,繼承和發揚了文人畫的傳統,就像有人說鄭板橋的畫“奔放、渾厚”都和筆墨的高超品味有關。當代中國畫也繼承和發展了筆墨藝術美的創造。有紮實的西洋畫功底當然有助於培養畫家的觀察力和造型能力,但用西方的方法在宣紙上作畫並不能完美體現中國畫的魅力。尤其是花鳥畫,對造型手法和筆墨要求很高。壹幅素描,在有限的筆墨裏,壹點點猶豫和失敗,魅力盡失!點畫之間既有情景交融,又有高超的筆墨技巧,也就是說點畫不能輕易修飾,而是呈現出內涵之美、技巧之美、形式之美;能忍受“橫摳鼻子豎摳眼睛”。這叫精品。中國畫也講究追求自然趣味,即自然而不造作。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曾向懷素請教書法。“以前‘看夏雲朵奇峰’,經常借鑒。它的快樂就像林中之鳥,草叢中之蛇;很自然的又遇到了破壁之路。“甄慶日:‘怎麽像漏了似的?’蘇琪與公眾握手:“我拿到了!”兩個人都是出於對自然的真正興趣而看到上帝的。壹個真正的美人可以看到它的自然美,而不需要太華麗和聰明,而過度的裝扮則變得妖嬈和缺乏吸引力。我記得魯在《山水畫芻議》裏說過,他從來不畫稿,我想很多畫家也是這樣的。意在有偶然的樂趣,隨機應變,壹氣呵成,達到意想不到的樂趣。當然,這種臨場感不是偶爾孤立的,它離不開勤奮的學習和刻苦的練習,離不開與社會和自然的接觸,離不開面對面的構思。所以這次事故是基於必要性。知道了這個道理,我們在欣賞藝術的時候,就能逐漸走進房間,成為能懂山川的知音。如《吳作人》中的水墨熊貓、金魚,運用的是惜墨如金的藝術手法,而筆與筆之間的銜接與頓挫正是書法的魅力所在,因此對簡約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有些人模仿後接近了自然的真實,呈現在屏幕上的是繁瑣而甜蜜的,他們認為自己有了新的發展和創造。這不是本末倒置嗎?所以鑒賞,也就是說提高藝術鑒賞能力,真的是壹項不可或缺的任務。要知道,只有眼高才能改變手低的局面。現在不是流行壹句話嗎:觀念的更新帶動職業的更新?
上一篇:《坐與坐》古代坐姿大全下一篇:陳武節出生在每個月。詳細說明哪個月的生活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