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仁、義、禮、智、信”是中國古代儒家提出並總結的最重要的五大道德要求。據文字記載,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距離口頭傳播要早得多。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隨著社會的演進和文明的進步,逐漸得到明確、規範、升華、豐富和發展。
首先,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了“禮、義、誠、恥”四大道德要素。《管子》非常重視這四個要素,說“四維擴張導致王道”,“四維擴張導致國亡”,意思是說如果這四個道德要素能夠發揚光大,君主政令暢通,否則國家就會滅亡,從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強調這四個道德要素的重要性。什麽是“四維”?管子說,“禮第壹,義第二,誠第三,恥第四”,“禮為國之四維”。
春秋末期,老子提出人要“善如水”。它的意思是,最善良的人應該像水壹樣,具體地說,要“生活並善於土地;心,善;和諧,善良;言,誠信;政治,善治;東西,好能量;動起來,做好人;老公只是無可爭議,所以沒什麽特別的。“顯然,老子提倡‘仁’、‘信’等倫理道德。隨後,戰國思想家孟子對“仁義禮智”四要素進行了整理和概括,作為道德的基本要求。《孟子·高子》壹文寫道“慈悲也是仁者;恥而惡心,義也;尊重,禮貌;是非之心也是有智慧的。仁、義、禮、智,不是外來的,我也是固有的。“孟子的意思是‘仁義禮智’這四個方面是我獨有的,不是外界給我的,人應該有這樣的本質和道德。孟子把“惻隱之心、廉恥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概括為“仁義禮智”,並把它們作為基本的道德規範、道德標準和道德觀念。
是漢代的董仲舒把“仁義禮智信”這五種道德要素整合起來,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和規範。他說“仁、禮、智、信,五常之道”要在天下實行,以此來教育民眾,改變民間陋習,形成良好的民風。文中的“友誼”就是“義”。《韓棟中書列傳·史》中寫道“壹個人要仁厚、友善、謙恭、睿智,五常之道要由君王來培養。王者修蠍,所以受天道影響,享鬼神之靈。德施於黨外,延及全體學生。”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次明確提出“仁、義、禮、智、信”,即“道德五要素”。官方將“仁、義、禮、智、信”定義為整個國家應該倡導和遵循的道德綱領,是在漢武帝四年(公元79年)的白虎觀會議之後。當時西漢政權召集博士、大夫、談判代表、郎官等學生聚在壹起討論五經異同。會後,張寒下令班固將討論結果編成《白虎依桐》,作為官方經典出版,影響深遠。“白虎依桐”寫道,“五常是什麽?仁、義、禮、智、信。仁者不忍,愛人也生;義是適當的,判斷是正確的;禮也行,道也寫;智者知,見才獨聞,而不惑,亦見微;信徒真誠,矢誌不渝。所以人生應該是八卦,做到五心二意,仁義禮智信,很正常。”不僅正式定義了“五常”,而且明確了具體內容,是歷史上最早的官方文獻對“仁義禮智信”的記載。
隨著歷史的發展,特別是魏晉以後,官民之間出現了對道德認識的不同看法和主張,也以多種方式闡述了“仁義禮智信”,並做出了新的創造和新的規範。盡管如此,作為傳統道德主體結構的“仁義禮智信”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其間,作為宋明理學“頂梁柱”的程顥、程頤、朱等思想家在這方面的貢獻最為突出。二程把“仁、義、禮、智、信”發展為“五常四支全”的理論,即“仁、義、禮、智、信”,也是性。仁者,全;四四。”這就意味著,如果把“仁”看成是全身,“義、禮、智”就是身體的四肢。朱提出了“仁與四德”的著名論斷。
崇尚威武不屈的民族氣節和矢誌報國的民族精神。
第二,倡導建立和諧融洽的社會人際關系。
第三,倡導“仁”的人道主義精神。
四、倡導基本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
仁:仁慈——唐太宗愛民如子。
義:重情——荊軻刺秦王。
李:懂得禮儀的人——孔融
智慧:睿智果斷——空城計
信念:誠實會結出果實,當它被說出口的時候——最終會沈沒。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和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