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急求火焰雲參考!!

急求火焰雲參考!!

18火燒雲

壹、教材描述

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燃燒的雲從上到下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正文先講太陽的光芒照在地上的情景,再講火紅的雲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最後講火紅的雲往下走。準確的措辭,生動的描述和豐富的想象力是這門課程的表達方法的特點。

編寫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自然風光之美;二是學習課文中生動的詞句,理解作者豐富的想象力,積累好的詞句。

理解課文如何描述燃燒的雲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是教學的重點。作者觀察事物、積累素材、大膽想象的方法很難借鑒。

二,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16個新單詞,學習其中的13個。能正確讀寫“燒雲、餵豬、微笑、長壽、百合色、茄紫、跪、模糊、兇、蹲、定、要、揉眼睛”

2.帶著感情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紅的雲的五彩繽紛和奇妙奇異,體驗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熱愛和觀察自然的興趣。

4.從課文中提取優美的詞語,積累語言。

三,教學建議

1.本課中提到了多種顏色的雲。課前要求學生觀察早晨或傍晚,最好是日出或日落時雲的顏色和變化,或收集有關雲的圖片和描寫雲的好詞好句。

2.引導學生讀整篇課文,正確讀生詞的讀音,正確讀課文,讀得通順。特別註意舌頭的正確發音:“燃、壽、鎮”;後鼻音:“盈、夢、猛”等。把不懂的單詞畫出來,通過查字典或者聯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實際來理解。

3.再讀壹遍課文,可以自己讀,也可以讓壹群學生讀。閱讀後思考討論:課文中哪些部分是關於太陽的輝光,哪些部分是關於輝光雲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把妳認為寫得很漂亮的句子讀壹遍,對火紅的雲的絢麗色彩和多變形狀有個初步的了解。

4.本課描寫火燒雲顏色和形狀變化的句子非常準確生動,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想象和理解意思。例如:

(1)“這個地方的火燒雲變化很大,從紅色變成金色,從紫色變成黃色,從灰色變成百合。”

“極多”表示發光雲的各種顏色,而“有壹段時間”

②“突然又來了壹只大狗。狗很兇,往前跑,後面好像還跟著幾只小狗。跑著跑著,小狗不知道跑哪去了,大狗也不見了。”

把火焰雲想象成壹種動物,突出火焰雲的有趣變化。“跑著跑著,小狗不知道跑哪兒去了,大狗也不見了”,說明火焰雲的形狀在不斷地、迅速地變化,體現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要引導學生對畫面進行想象,認識到火紅的雲的顏色、形狀多,變化快等特點。

5.作者通過把握火焰雲的顏色、眾多的形狀和迅速的變化來觀察和描述它。在教學中,可以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位去品味發光和火光的美麗和樂趣。然後互相交流,說說自己的閱讀感受,讓其他同學受到感染,喜歡上自己選擇的部分。也可以說自己根據課文的描述觀察或展示了自己畫的火燒雲,進壹步豐富了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6.加強閱讀和背誦的指導。

(1)文中用詞準確,描寫生動有趣。朗讀時,學生可以掌握生動、準確的詞語,在朗讀的同時想象火焰雲變幻莫測、妙趣橫生的情景,通過朗讀展示火焰雲的快速變化和形狀。

(2)背誦是積累的好方法。指導背誦,要了解課文內容,了解敘述順序,熟悉課文。2 ~ 6自然段要理解敘述順序:先寫出色彩變化,抓住“壹會兒………………壹會兒”這幾個關鍵詞練習熟記;然後寫形狀的變化,先變成壹匹馬,再寫馬的樣子和變化;然後變成“狗”和“獅子”...讓學生按照這個順序練習背誦。

7.積累使用。通過朗讀和觀察,在理解和背誦本課內容的基礎上,提煉出妳認為優美的句子。然後讓學生交流,互相告訴對方哪些句子被摘抄了,為什麽覺得這些句子最美。加深理解和體驗。

8.讀和寫。這節課有許多新單詞。盡量讓學生自己分析記憶字形,練習寫好。學生很難寫好,比如“應、蹲、搓、餵、跪”等等。“應”字提醒學生“應”在字中的位置和大小;“蹲、蹭、餵、跪”都是左窄右寬的詞,要引導右半部分的寫法。

9.鼓勵學生課後多讀描寫自然風光的文章,收集資料和圖片,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與同學交流。

第四,參考資料

蕭紅(1911—1942)是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黑龍江省呼蘭縣人。原名張乃英,筆名悲吟、玲玲、天地。著名作品《生死場》1935在上海出版時,蕭紅就開始使用筆名,這使他在文壇上聲名鵲起。蕭紅在不到十年的創作生涯中,為中國文學寶庫留下了近百萬字的作品,深受讀者喜愛,影響廣泛而深遠。

1933年5月,她寫了第壹篇短篇小說《王姐之死》。作品通過描寫王嫂壹家的悲慘遭遇,憤怒地控訴地主對農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這篇小說發表後,她又陸續以《悲傷》為筆名發表了《看風箏》、《腿上纏繃帶》、《老婆和西瓜》、《小黑狗》、《中秋》等小說和散文,從此踏上了文學之旅。

1933年8月,長春大同日報文學周刊《夜哨》創刊。蕭紅作為主要撰稿人,在夜哨上發表了《啞巴老頭》《夜風》《淩晨的路》《八月的天》兩只青蛙。5438年6月+10月,蕭紅與蕭軍合著小說散文集《跋涉》,在黨員舒群等人的幫助下,自費在哈爾濱出版。蕭紅簽了悲歌,蕭軍簽了三郎太。《跋涉》的出版在東北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為蕭紅繼續她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為《跋涉》中的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偽統治下社會的黑暗,歌頌了人民的覺醒和鬥爭,帶有鮮明的現實進步色彩,引起了特務機關的懷疑。為了躲避迫害,蕭紅和蕭軍在中國地下黨組織的幫助下,於6月1934離開哈爾濱前往青島。

在青島,蕭軍是《青島晨報》的主編,蕭紅潛心勤奮寫作,很快完成了著名的中篇小說《生死場》。在此期間,他們與上海的魯迅先生取得了聯系,得到了他的指導和鼓勵。1934年6月,他們離開青島前往上海。

在上海,魯迅利用自己的關系,積極向出版社推薦他們的作品。在魯迅的熱心幫助下,蕭紅到上海後寫的第壹篇短篇小說《小劉》很快在太白出版。隨後,散文《饑餓》和短篇小說《三個無聊的人》分別在《文學》和《太白》發表。此後,蕭紅的作品在上海的《生活知識》、《中學生》、《作家》、《文學季刊》、《中流》等多家雜誌發表。蕭紅也開始在上海文壇嶄露頭角,成為壹顆閃亮的文學明星。

1935 65438+2月,蕭紅的中篇小說《生死場》以“奴隸系列”為名在上海出版,在文壇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和強烈的反響,蕭紅壹舉成名。《生死場》原名《麥田》,後被胡風改名《生死場》。這是她以蕭紅為筆名的第壹部作品。《生死場》以淪陷前後的東北農村為背景,真實地反映了舊社會農民的悲慘遭遇,以血腥的現實無情地揭露了日偽統治下社會的黑暗。同時也表現了東北農民的覺醒和鬥爭,歌頌了他們誓死不做亡國奴、與侵略者堅決鬥爭到底的民族氣節。

《生死場》的出版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呼喚了民族意識的覺醒,對增強人民的抗日鬥誌起到了極大的鼓舞作用。蕭紅在作品中大膽反映人民的要求和願望,表達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生死場》深受讀者喜愛,社會影響力巨大。因此,蕭紅成為20世紀30年代中國著名的女作家,奠定了她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從1940到12,蕭紅完成了小說《呼蘭河傳》。作品通過對故鄉的記憶,真實感人地再現了她童年時代東北農村黑暗、落後、愚昧的社會生活,揭示了舊傳統意識對人們的束縛和傷害,表達了她對家鄉人民的深切同情。與此同時,舊的風俗習慣遭到了無情的鞭撻。

《呼蘭河傳》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是蕭紅又壹部頗有影響的力作。茅盾先生在序言中說:“它是壹首敘事詩,壹幅色彩斑斕的山水畫,壹串串憂傷的歌。”《呼蘭河傳》的完成標誌著蕭紅的文學創作進入了成熟期。

繼《呼蘭河傳》之後,蕭紅還寫了《馬伯樂》、《後花園》、散文《小城三月》、《華北》、《骷髏與靈魂》等。

1942蕭紅在香港去世。

  • 上一篇:描寫童年遊戲的詩
  • 下一篇:妳認為中國最適合養老的10城市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