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0 4月3日來源:北京晚報作者:編輯:孟
清明節,體現了多元文化。
又是壹年春草青青,又是壹年清明。清明是壹個節氣,但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還是壹個節日。只是這個節日不同於其他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重陽節。清明節讓人心情稍微沈重壹點。事實上,清明節是壹個體現多元文化的節日:緬懷先烈、祭祖、植柳、踏青都是清明節的內容。
——曼山玉蘭主題策劃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壹個多元文化的節日。清明節不像端午節和中秋節那樣單壹,而是有多元化的含義。
清明節的感恩節
顏崇年
清明節是壹個體現多元文化的節日。它至少有六層含義:壹、節氣,農歷二十四節氣之壹,地球無休止地繞著太陽轉,到了清明節,空氣清朗,景色明媚,各種機器方興未艾。第二是種田。農業上有句諺語“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過後,我們開始忙於農事。三是寒性食物,清明節前壹兩天吃的。相傳,它是為了紀念晉文公和介子推(後文介紹)的故事。清明這壹天,我們不動煙花,只吃冷食。清明禁火,還是拜火遺風。之後清明和寒食逐漸合並為壹節。蘇軾有著名的《黃州寒食帖》代代相傳。四是踏青,即桃花盛開,人去踏青。第五,民俗,清明節射柳,是壹種軍事與娛樂相結合的節日活動。南京、遼寧、晉中等地,從朝廷到百姓,仕女雲集,氣氛極為繁榮,顯示了風俗的民族性。夫差·敦沖的《燕京年》記載,北京人仍在蕩秋千,尋歡作樂。六是掃墓。總之,清明節期間,既有謹小慎微、追求遠方的感傷情懷,又有踏春的喜悅;這裏不僅有對先人的緬懷,還有清新明亮的慶典。
當然,清明掃墓是民眾普遍的社會心理。這種心理特征就是“感恩”。西方有感恩節,中國的感恩節是清明節。清明節的倫理文化價值應該是“感恩”。
關於清明“感恩”的由來,有壹個歷史故事。《史記·金世家》記載,晉國公子重耳早年多事,四處流放,受盡屈辱,歷盡艱辛。賢者介子推其煩惱而* * *。當重耳沒有食物可吃時,他“挨餓並向野蠻人乞討食物”。傳說有壹天重耳餓暈了,介子推“削股充饑”,就是從腿上割下壹塊肉,用火烤著給他吃。重耳被流放了十九年,在六十二歲的時候,他回到了晉國,成為了壹個君主。這就是晉文公,春秋五霸之壹。在升老臣的時候,介子推“不是說魯不如魯”——他不求有功,也不被升。晉文公是忘了提出介子推,還是有其他考慮?歷史無記載,無人知曉。介子退守綿上(今山西介休縣南綿山),後死。晉文公是壹個感恩的介子。傳說這座山名叫界山。後人編了壹首介子推留給晉文公的血詩:“我在酒泉問心無愧,我勤於明誌。”。其實,清明時節,人們祭奠祖墳,心懷深深的感激之情,要早於這個故事。
清明掃墓是老北京的傳統習俗。潘榮弼,阿清人,在《景帝歲時紀勝》壹書中記載:“清明掃墓,全城男女,奔出城郊,擡著箱子,車輪相向。”北京內外城的居民,男人,女人和孩子,騎馬或步行,在清明節帶著祭品去郊區掃墓。
事實上,在中國,從城市到農村,從內地到邊境,都有清明節掃墓的習俗。這主要是對祖先、先賢、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俞的《孝經》開篇就明確地說:"做丈夫的首先要做的是孝順。"為什麽要接吻?原因很簡單:“身體皮多,受父母影響。”父母對子女在養育、養育、教導、關愛上有極大的善意,所以對待父母要孝順——生要孝順,病要孝順,死要孝順,清明要孝順。古人非常重視孝道,認為“五刑三千,不孝為最大”。掃墓活動是“慎終追遠,顧親顧親”。
於,這對直系祖先是如此,對華夏始祖黃帝也是如此。我去過陜西黃陵,現在每年清明節,都會為海內外華人舉行莊嚴的公祭。我們要尊重孔子、孟子、老子、孫子等先賢,也要尊重元明清代北京的文天祥、於謙、袁崇煥等先賢,更要尊重“存其心為國”的其他先賢。清明節掃墓別忘了他們,祭奠他們。
壹百年來,為了民族的解放,為了人民的正義,為了抵禦外侮,為了救民於水火,為了舍生忘死,為了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更值得後人敬仰,他們還在清明節祭奠。
清明祭奠先人、先賢、先烈,重在感恩。感恩先人,感恩先賢,感恩先烈。感恩,尊重很重要。儒家重視“敬”字:“修德的貢獻大於敬。”敬,敬天,敬地,敬祖,敬人,敬業,敬己。古人雲:常懷敬意,萬事萬物,無處不在。就是尊重每壹個思想,每壹個時間,每壹件事,每壹個地點。行為要虔誠謙卑;待人接物要謙虛謹慎。人們常說:“滿盤皆輸,謙受益。”這是壹個普遍真理。古人的修煉格言是:“不驕於世,高而不險;節日是小心翼翼的,滿而不溢。“值得記住。
壹首千古流傳的清明詩,每年都被人們反復吟誦。壹幅清明上河圖是國寶,卻很少有人提及。這也是清明節的主題。為什麽會出現兩種情況?
壹首清明詩和壹幅清明畫
李國文
每到清明節,我就想起杜牧在安徽池州寫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能在哪裏問餐館?牧童指著杏花村。”據說這首詩壹出,全國至少有七八個叫杏花村的地方,聲稱杜牧寫的是他們村。其實這首詩是不是杜牧寫的,很值得懷疑。但是除了商業和旅遊的考慮,大家都來認領這首詩,是因為它真的很好,內涵雋永,魅力持久。好在最後壹句“牧童指走了”給了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正因為是好詩,才流傳千古,廣為人知。正因為是好詩才是在為國爭光吧?
有很多關於清明的詩,也有很多關於清明的好詩。但是清明節的畫很少,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樣宏大題材的作品更是絕無僅有。但清明時節,人們很容易想到杜牧的這首清明詩,卻很少想到故宮珍藏的這幅張擇端的清明畫。這幅畫和這首詩,寫在清明時節,冷與熱,沈重與喧鬧,壓抑與興奮,低調與昂揚,給人留下的感受絕對不同。
也許是因為清明所寫的壹切詩詞,因為寒食,因為祭掃,因為晚春天氣乍暖還寒,詩人的筆下難免流露出淡淡的憂傷和淺淺的憂傷,這是“路上行人欲斷魂”的精神狀態。不過清明上河圖可以看壹看,是以北宋都城為背景的。那是另壹種極其陽光愉悅的清明節。不僅永遠不會“斷魂”,反而會被吸引到宋代的開封城,投入到壹個狂歡般的節日裏。都寫清明,但詩畫能讓人感受不同,這大概就是藝術的魅力吧。
這幅畫卷長五米,高0.24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為善本。畫家經過十年的工作,以高度的藝術概括,把這片經濟發達、人民富裕、山川繁盛、繁花似錦的北宋地區,呈現在妳的眼前。它錯落有致的構圖,恰到好處的布局,畫面復雜多變,場景輕松多變,讓妳眼花繚亂,驚嘆不已。畫家張擇端,我們只知道他曾經在翰林畫院工作,是(今山東諸城)人,其他的我們壹無所知。然而,他的畫卻讓他流芳百世。
最值得尊敬的人,張擇端,作為皇家畫家,把目光定在了清明時節的開封街頭,跳出了朝廷的繁文縟節,走進了市民的平凡世界。不能說是獨具慧眼的創新創舉。他以眾多的人群為主線,以城市生活為劇本,以江船、公路橋車、市井遊客、商店攤販、茶館酒館、典當行、民居院落、樹木花草為背景,把騎馬、坐轎子、挑擔趕驢、賣茶賣酒、算命占蔔等形形色色的人,組合成如此豐富的內容、龐大的規模和形式。
沿著這幅畫的畫卷,從春天的郊外景象,到繁忙的汴河碼頭,再到熱鬧的市區街區,我們不僅聽到了船夫和纖夫與激流搏鬥的吶喊,聽到了騾子和駱駝在市場上行走的聲音,還聽到了小販和店面的叫賣聲,餐館和酒店裏猜拳喝酒的喊聲,我們不僅看到了行人和圍觀者竊竊私語。所以這幅畫的歷史價值就在於它對壹千年前中國社會生活的生動寫照。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壹無二的瑰寶。
宋代開封人是怎麽生活的?我們可以從元稹的《東京之夢》和廉的《汴京遺址誌》中略知壹二,但文字記載遠不如張擇端的繪畫給妳提供壹個直觀的形象。感謝這位畫家,讓我們見證了11世紀至12世紀北宋鼎盛時期汴梁都城的面貌,也是最為生動、靈動、真實的蒙太奇畫面。那麽我們就來學習壹下開封這個100多萬人口的世界級城市,在當時是如何的富裕、繁榮、發達、文明。
文藝的目的歷來分為“為小我”和“為小我”(或“為小我”)。雖然沒有“為了大我”和“為了小我”(或“為了自我”)之分,但那些“為了大我”的人,通常在自己的悲歡離合之前,關註的是時代的滄桑、人生的復雜、社會的變幻莫測、世界的墮落。而“為小我”(或為小我),總是先考慮個人的喜怒哀樂,或某些人的愛恨情仇。因為主次的區別,用力的輕重,視野的寬窄,追求的不同,“為了更大的自己”的時空觀念是比較寬廣宏大的,所以可以爬得高,看得遠,但是可以發揚光大,所以“為了更大的自己”的作品總會帶給我們精神上的震撼。“為大我”的人的這種大氣、豪氣、魄力、朝氣,是“為小我”(或“為自我”)的人所不具備的。同樣,“為了小我”(或“為了小我”)的精致、細膩、精致、精致,通常能帶給我們情感上的嗡嗡聲,而這些地方也容易成為“為了小我”不夠照顧和推敲的薄弱環節。
《清明上河圖》不僅是壹部全景式的制作、宏大的場面、史詩般的作品,更是壹部在細節上精雕細刻、在細節上求真、在細節上不遺余力的作品。這是壹部完美的作品。據百度百科引用的錢《濯堂文存》記載,《清明上河圖》共有1659個人物,209個動物,是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的1638+095人,《紅樓夢》的975人。而且個個栩栩如生,個個栩栩如生。因此,千百年來,它壹直被中國人視為中國文化的瑰寶。
杜牧的《清明》詩典雅優美,是文學不可或缺的壹部分。而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時代感強,歷史感深刻,正是這個有文化內涵的古老中國所需要的。應該說,壹個國家,壹個民族,從文學史的角度看,總是花花草草,卻沒有幹城,總是輕吟淺唱,卻沒有黃鐘大呂,總是猥瑣,卻沒有憤懣,總是卿卿我我,沒有家國良心。恐怕後果真的很值得擔心。
魏:我的母親——寫於2009年清明節。
作者:魏來源:2009年5月29日更新
我母親去世已經22年了。我經常想起我的母親,想起我的母親我總是有點難過。了解我的人總是問我,為什麽我總是想念我媽媽,很少提到妳爸爸。我說,因為父親去世的時候,我真的太小了,才兩歲,很難記住父親。現在想來,我對父親的記憶好像有兩種印象,但只能是印象,不敢說是真是假,所以有人說記憶不可靠。有壹次,好像父親背著我去了壹個同父異母的姐姐家。壹邊爬山,他壹邊問,毛仔(我的小名),妳還有那個外國碗嗎?不知道真的是我的記憶還是我媽後來告訴我的這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
外國的碗其實是鐵做的。為什麽叫洋碗?當時很多日用品的名字裏都有壹個洋字,意思是來自海外。就像今天的進口商品壹樣。在我老家,農村的孩子喜歡跟著大人,壹般都會帶外國碗。我估計帶洋碗有兩個目的。壹個是吃飯的時候怕摔別人的碗,壹個是考慮衛生問題。我不知道我的外國碗是從哪裏來的。我壹直用它吃飯到六七歲,所以我記得國外的碗缺了壹個洞,碎了打磨得超薄有光澤。我不知道它去了哪裏,反正它已經走了。
另壹個印象是,父親去世的時候,好像是停在我右邊破木屋的房間中間。我不知道我父親已經死了,再也見不到他了。我開心的在父親的屍體前轉悠,說父親睡著了,死了,好像和我沒關系。這就是印象所以,我壹直無法喚起我對他老人家的感情。我只能懷念母親,對她百感交集。
我想我媽媽年輕的時候壹定很漂亮。她輪廓清晰,眼睛明亮,身材瘦削,看起來很有活力。她在壹條河邊長大,那個地方叫山岑溪。她的父親,也就是我爺爺,是做生意的,生意很大。據說壹次會有很多山羊被趕到遵義去賣。解放前沒有路,我們這壹代人趕著羊到遵義賣幾天,真的很佩服。我母親的家族企業應該名副其實。到了1970的時候,我可以從我富裕的叔叔家看到它。我媽家有五個姐妹,只有壹個哥哥,就是我舅舅。只是我舅舅因為我媽死的早,對我評價不高,我和我媽也尷尬了很久,所以對我舅舅沒什麽好感。我沒見過爺爺奶奶,也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去世的。反正我從小就很少去舅舅家。我媽第壹次嫁的那戶也是我們山村的大戶人家。解放之初,被劃為富農。後來因為與寨上某權貴家族發生矛盾,被告被指為地主。我媽的第壹任老公終於忍不住在各種“打地主”的動作中上吊了。不知道具體年份。
後來母親改嫁,和父親組成了家庭,但父親沒活多久,很快就去見馬克思了。我父親是個有文化的人,也是個貧苦的農民。他在村舍裏很有聲望。據說解放前是個鄉長什麽的。我猜測,母親帶著孩子改嫁父親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得到父親的保護。沒想到,父親是個短命的人。他去世後,我媽還是不聲不響,把這個包袱加在我身上。
我出生在文化大革命前壹年。懂事的時候就看到媽媽被生產隊罵了三天,動不動就被拉去開會。殘忍的民兵經常把她打到腰部,我媽在這期間得了病:抽搐。我和我媽每年都吃不飽飯,在青黃不接的時候總要東借西借度過難關。記得有壹年,我媽在我們住的木屋後面開墾了幾小片泥土,種了玉米,收獲了幾十斤糧食。沒人問我媽什麽時候開墾的土,也沒人幹預她耕種的時候。收莊稼的時候有人搗亂,收糧食的時候超過了收成。於是,專案組負責人帶著人來到我們家後面,我媽跟他們講道理。那些人說房東不誠實,有許多詭計。領導說,帶她去公社。就在那些人抓住我媽的時候,我媽突然暈倒在地,口吐白沫,全身抽搐,那些家夥就松手離開了現場。我母親在地上躺了幾個小時才醒來。媽媽醒了,問那些人去哪裏了。我說他們已經離開了。我媽的“病”雖然身體上受了點苦,卻挽回了我們家幾十斤糧食的損失。從那以後,我壹直對專案組組長懷恨在心。雖然他是另壹個村的,但是我去縣城趕場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個滿臉橫肉的人。改革開放後,土地承包到戶,工作隊的組織早已煙消雲散。有壹次,我在縣城的街上碰到這個叫陳茂昌的家夥,看到他的臉已經變成了姜條,背也彎了,已經變回了壹個風塵仆仆的老農。組長的威信早已蕩然無存。他認不出我,但我會永遠認出他曾經兇狠的臉。那壹刻我真想沖上去對他說,妳還記得妳以前的樣子嗎?但是我原諒了他,沒有讓他想起過去。
後來我媽壹被罰就抽搐,壹生病就口吐白沫,讓我媽雖然身體痛苦,但減少了折磨和非議。我在壹篇文章裏寫過,有壹次,我媽被隊裏抓起來的人吊死批評。我大概七八歲的時候,因為我不講道理,覺得我媽真的是個壞人,所以很討厭我媽。痛苦是因為她是我的母親,是撫養我長大的親人,但對於壹個七八歲的孩子來說,那種傷害是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理解的。我很難過,但我無能為力。看到媽媽吊在房梁上,我很無助,跑到壹個山坡上哭,天黑了不敢回家。我媽雖然被吊死了,但是晚上還是把兒子帶回家了。
我媽不僅被鄰居欺負,還經常被叫到公社被批評。打完後,她會去做義工,少則壹周,多則三四天。那時候我和我媽的生活真的很難過。我媽提過很多次,說我壹定要死在外面,不能死在家裏,因為我還小,擔心我怕(我們山寨裏流傳著鬼),但她還是沒有像第壹任丈夫那樣自殺,壹直熬到1978 * *的生產者黨十壹屆三中全會。對她母親來說,這是壹種解放。當她聽說地主的帽子在北京被鄧小平摘掉時,起初她不敢相信。當她得知這是真的時,她媽媽哭了。她說:我不怕別人家醜外揚,也不用做那些錯事...
我50歲的母親從此像變了壹個人。她幾乎再也不會抽搐了,精神也突然好了起來。但畢竟是她的“早解放”,也是我們新生活的開始,所以生活總是很艱難。但畢竟壹年比壹年好,大概1984。我和我媽攢了點錢把我們搖搖欲墜的木屋翻新成新的,但是我媽還沒享受三年就離開了我。那是因為我們還是太窮了。我媽生病,拖了20多天,直到變成闌尾炎穿孔,已經來不及救她了。
我媽走後,我買了壹口可憐的棺材,把她埋在了地下。之後我離開了家鄉,去了省城讀書。從那以後,我壹直在四處流浪,很難回到家鄉。1990年代初,攢了點錢,回家給父母的墳裝了個簡易墓碑。在碑上,我刻了“孝魏”幾個字。當時覺得自己做的還不錯。我哪裏盡到了孝心?這完全是自欺欺人。無論之前還是之後,我壹直在流浪,流離失所,春節和清明節都沒能回老家。慢慢的,很多東西在歲月的長河中淡漠了。如果不是感人的壹幕,就連母親這輩子最親的人也記不住他們的音容笑貌。我們還能談什麽?
今年清明節前夕,我碰巧看了中央電視臺朱軍臺主持的壹個思念親人的節目。我找了很多名人來“紀念”,包括、、葛、、倪萍等等。當他們思念親人的時候,有的痛哭流涕,有的情緒低落。復旦大學的葛教授對他的導師的懷念,我尤其有同感。他老師的骨灰沒有保存,而是散落在山河湖海。他說,我沒有拜師的地方,但我會想起他。他將永遠和我們在壹起...
我認為當壹個人死了,他就失去了理智。他來自自然,又回歸自然。他憑什麽要留個盒子給活著的親人添堵?祭祀與否有什麽意義?說得好聽點,對整個社會都不好。每年都給相關部門增加不少安全意識。唯壹能說明這壹點的,就是我們中國人有“孝”和傳統美德。但是它能做什麽呢?
和我壹樣,爸爸媽媽都去世這麽多年了,每年清明節都沒能回去祭拜他們,給他們掃墓。他們仍然不是這樣的。可能以後女兒根本想不起來爺爺奶奶了,就像我想不起來爺爺奶奶壹樣,因為我沒見過爺爺奶奶,就算見過也很親熱?三代之內,他們的墳墓依然雜草叢生,慘不忍睹。時代變了,也許連墳墓都找不到了。
我想我未來的家應該不會讓我女兒很累。我離開的時候,會把我的肉體燒成粉末,然後撒在我喜歡的山川裏,融入我喜歡的大自然。真的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