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於妳修車的故事,其實是疫情後經濟結構調整的壹種模式。

8月8日,汽車後市場兩家代表性企業同時出手。

新康眾旗下天貓壹次性在Xi安設立40家門店,升級“保養寶”、“輪胎寶”等服務,並開展壹系列營銷活動。

同樣是在Xi安,胡塗發起第88個車主節,升級推出“輪胎三年險”,再次向市場強化“發動機+變速箱10動力總成質保”項目。

同樣的時間地點,相似的營銷方式。

關於妳修車的故事,其實是疫情後經濟結構調整的壹種模式。

8月8日,汽車後市場兩家代表性企業同時出手。

新康眾旗下天貓壹次性在Xi安設立40家門店,升級“保養寶”、“輪胎寶”等服務,並開展壹系列營銷活動。

同樣是在Xi安,胡塗發起第88個車主節,升級推出“輪胎三年險”,再次向市場強化“發動機+變速箱10動力總成質保”項目。

同樣的時間地點,相似的營銷方式。

關於妳修車的故事,其實是疫情後經濟結構調整的壹種模式。

8月8日,汽車後市場兩家代表性企業同時出手。

新康眾旗下天貓壹次性在Xi安設立40家門店,升級“保養寶”、“輪胎寶”等服務,並開展壹系列營銷活動。

同樣是在Xi安,胡塗發起第88個車主節,升級推出“輪胎三年險”,再次向市場強化“發動機+變速箱10動力總成質保”項目。

同樣的時間地點,相似的營銷方式。

未來很長壹段時間,新康眾(天貓養車)和Togo的直接競爭將是市場的常態。在阿裏和騰訊分別戰略投資的背景下,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兩家公司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大概率會走向行業的末端。

對於行業趨勢和最終結局的判斷,近兩年中國汽車後市場壹直有壹個近乎* * *的論調——維修壹體化。

維修壹體化是“維修”和“分銷”共同驅動的雙邊網絡效應,過去長期割裂,主要是汽修和汽配行業極度分散,沒有形成鏈條,整個行業缺乏統壹的系統和數據。

經過2013的O2O洗禮,線上線下融合的不成功嘗試,中康、胡塗等企業的突破,以及阿裏騰訊等大產業資本對汽車後市場的註資,行業內人士逐漸接受了修復融合的發展路徑。然而,對於“修復”還是“匹配”主導修復的整合,並沒有統壹的口徑。

行業觀點不壹致,修復整合還需要時間。汽修和汽配誰的機會更大?

中美市場有相似之處,但差異更多。

無論是模式借鑒還是趨勢判斷,中國的汽車後市場往往會對比美國的汽車後市場,試圖從現有的輪廓中勾勒出全貌,修復整合的論調壹定程度上來源於此。

為何如此?

從大的方面來看,中國和美國在汽車後市場有壹些相似之處,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國際汽車市場的特點決定了汽車維修和汽車配件行業極其復雜,無論是技術、數據還是服務標準都極其困難。也正因為如此,整個行業才有了整合的價值,為最終脫穎而出的平臺設置了門檻。這也是中美汽車後市場相似的深層邏輯。

但從微觀層面,我們會觀察到,中美在汽車後市場的差異其實更多,有的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以上六點,2,4,6可能會隨著時間被淘汰,但1,3,5很難改變。

1這個點決定了修理廠的地理位置在中國市場的決定性作用難以撼動,租金成本也不易下降。社區店三公裏圈依然是核心;

第三點決定了車主不可能跳過維修終端到達配件,維修終端對配件的話語權難以替代;

第五,短期內,OEM -4S體系不可能放棄售後板塊,獨立售後市場將與4S體系長期競爭。

中美汽車售後市場的比較

NAPA為什麽是修復和整合?

我們再來看看美國的NAPA,以及它的修復和整合。

NAPA,全稱全國汽車配件協會,成立於1925,早期提供全國汽車配件供應。目前納帕屬於集團正品零部件公司(簡稱GPC),是汽車零部件集團旗下的品牌。

NAPA在國內知名度高主要是因為它是美國四大上市汽車零部件連鎖之壹,也就是作為壹個汽車零部件供應鏈平臺。與AutoZone專註於DIY市場不同,NAPA的核心市場是DIFM,用通俗的話說就是為維修店服務。

因為核心業務是DIFM,納帕聚集了大量的維修店客戶,所以有機會也有成功從汽配領域進入汽修領域。目前,納帕擁有60多家配送中心,6000多家汽車配件連鎖店,10000多家維修加盟商。壹手是汽配,壹手是汽修,納帕現有的格局就是國內所謂的修配壹體化。

對於加盟店,納帕主要提供兩項服務,壹是配件的快速供應和低於其他渠道的價格體系,二是培訓認證服務。簡而言之,就是幫助加盟店提升供應鏈效率,規範項目和服務。

因此,整合不是簡單的配件供應關系,還深刻影響著加盟店的業務和運營。

NAPA之所以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壹個原因就是先發優勢。由於成立較早,行業競爭並不激烈,整個行業的效率和標準化欠缺,納帕從效率層面有效解決了維修店乃至整個行業的痛點。

與此同時,美國的保養市場呈現出明顯的細分格局,換油、輪胎、玻璃、事故車等領域出現了壹批連鎖品牌。維修和保養在壹定程度上處於分離狀態,這也使得美國四大汽車配件連鎖更容易整合線下終端,從而實現納帕的維修和整合。

中國汽車後市場仍然是壹個流量業務。

通過對比中美汽車後市場,梳理納帕的發展歷程,可以跳出宏觀層面,從微觀角度看待中國汽車後市場的修復與整合之路,而不是生搬硬套。

目前,大多數業內人士傾向於認為汽車零部件供應鏈引領維修壹體化發展,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

尤其是最後壹點,讓國內壹些企業研究壹下NAPA,推向市場。

但如上所述,中美通行時間有幾點不同:壹是維修店的地理位置不能搬到郊區,二是OEM -4S體系和獨立售後市場的競爭。第壹點導致門店成本高(這也是為什麽有自己店鋪的維修店做的好的原因),第二點導致門店壹直存在流量問題。

同時,美國的千人汽車數量是中國的4倍多,但門店數量卻只有中國的1/3。如此巨大的差距,進壹步凸顯了中國汽車後市場的流量不足。

在實踐層面,《汽車服務世界》專欄作家宋早在2018下半年就提出了壹個現象:很多修理廠的流量壹落千丈。隨著汽車裏程的減少,主機廠推動的售後車主回歸,保險公司對流量的分配,互聯網平臺對資源的搶占,修理廠的流量只會越來越差。

所以,相比之下,中國和美國在汽車後市場最本質的區別可能在於:

美國汽車後市場是提升效率的邏輯,中國汽車後市場是流量生意。

美國先進模式的代表是解決行業供應鏈物流效率和服務效率的企業。在中國,效率提升的邏輯仍然有效,但不是唯壹重要的。誰能解決門店流量的問題,誰就有更好的機會整合線下門店資源。

誰在主導修復整合?“修”還是“配”?

2018年8月,阿裏、中康、汽車超人合作成立新康眾,2010年6月,天貓站發布。2065438+2009年3月,天貓站發布認證體系;2019 12新康眾推出天貓車鏈模式。

毫無疑問,近兩年來,新康眾快速推進線下維修門店的整合,以汽配供應鏈為基礎,以F6的SaaS體系為補充,希望引領維修壹體化。

如果沒有阿裏的戰略投資,中康很可能長期專註於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的布局,而不會涉足綜合維修終端。但是阿裏的資源和整個生態系統給了新康眾這樣壹個機會。

同樣,JD.COM收購陶琪地攤,切入汽車零部件供應鏈,再相繼推出京東雲何沛北京汽協,兩年發展400多家北京汽協店,也是同樣的邏輯。

路徑是明確的,但實際效果如何?至少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這條路徑存在兩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壹方面,汽車零部件供應鏈平臺市場份額不足1%,行業覆蓋帶來的行業影響力不夠;另壹方面,以阿裏、JD.COM為代表的C端流量如何有效導入B端,還有待觀察。

核心問題還是流量。就像新康眾從天貓站換到天貓汽車養護壹樣,尚國保也在2019年底承認,不能忽視維修店的導流需求。但最終能否解決,還需要市場驗證。

在“修”的層面,以Togo為代表的連鎖模式似乎能更好地解決門店流量問題。

從行業反饋來看,很多傳統維修店談“虎”色變,正是因為他們的流量被Togo的影響嚴重分流。同時,胡塗能實現對加盟模式的強管控,也是因為它真正控制了胡塗工場的核心流量。

在強控制模式下,基於65,438+0,900多家途虎車間,途虎逆向整合汽車零部件供應鏈並非沒有機會。

另外,幾年前華盛收購龍鳳成立絕配也是壹個例子。

正如壹位業內人士所說:行業要從維護門店的角度出發,門店的問題還得門店自己解決。

但是,維修鏈也有自己的問題,就是資本市場對維修鏈的價值判斷偏低。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的規模效應和市盈率明顯高於維修鏈,這也是近兩年資本不斷註入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的主要原因之壹。

所以無論是“修”還是“配”,在修和合的道路上,絕對的話語權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現。

汽修行業過飽和可能是常態。

看好修修壹體化的業內人士樂見壹個供需平衡的市場狀態,優勝劣汰,整合並購,維修店減少到20萬家...這種說法是業界的主流。

真的是這樣嗎?

據天眼查統計,雖然近年來維修企業註冊速度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微增狀態。即使是受疫情影響的上半年,也有不少新註冊的店鋪。經常觀察到壹個現象:壹個修理廠掛牌了,接手的人往往還在經營這個行業。另外,認為汽修行業賺錢的跨行業人士也不在少數。許多從4S商店出走的員工也會選擇經營壹家修理店。

畢竟現階段有多少穩定盈利的行業?

事實上,與美國汽車後市場相比,我們不能忽視人的因素。美國修理廠整合過程中,原店主不排斥加盟其他店。美國的維修技師類似於移動維修站,工具箱歸個人。它們是稀缺資源。另外,轉行也是壹個普遍的選擇。

而在中國,恰恰相反,壹個修理廠老板的話可能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聲:“不做這個行業,我能做什麽?”

堅守汽修行業的老兵比預想的多很多。

同時,美國的汽車後市場也不是壹成不變的,這幾年也在發生變化。亞馬遜、易貝等電商平臺沖擊了傳統渠道,專賣店的客流量也受到了沖擊,不得不考慮增加項目來維持運營。

交通是壹個全球性的問題,尤其是受疫情影響的時候。

從這個角度來說,流量業務將是中國汽車後市場的長期狀態,汽修行業的過度飽和也可能是常態。走向修復整合的企業,終究繞不過門店流量的問題。

寫在最後:

對比美國和中國,我們認同維修整合的方向和零部件供應鏈的資本價值。同時,由於中美市場的巨大差異,汽修端的價值總體上遠超美國,長期來看,汽修端的核心痛點仍將是流量。

在美國,NAPA的核心是解決產業鏈效率問題,而在中國,需要同時解決產業鏈效率和車主流量問題。那麽,誰會成為中國的納帕呢?大概沒有人。在中國做NAPA是不夠的。

  • 上一篇:微信業務代理馬體黑膏藥如何做網絡推廣,引流客戶?
  • 下一篇:想學硬筆書法,不知道怎麽找老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