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感動中國的節儉人士有哪些?

感動中國的節儉人士有哪些?

1,有個民間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原的伏牛山腳下,住著壹個叫吳成的農民。他壹生節衣縮食,過著無憂無慮、非常幸福的生活。

傳說他臨死前給兩個兒子立了壹個橫匾,上面寫著“勤儉”二字,告誡他們:“要想壹輩子免於饑餓,就要像這兩家那樣。”後來兄弟倆分開,看見牌匾對半,老大得了“勤儉”二字,老二得了“儉”二字。

老板在家恭敬地掛著“勤奮”二字,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豐收。但是他老婆生活奢侈,孩子經常吃兩口白饅頭就扔了。久而久之,家裏就沒有余糧了。自從給了老二半塊牌匾,他也把“節儉”二字作為中堂的“神諭”,卻忘了“勤儉”二字。

他疏於耕種,不肯精耕細作,所以每年都沒得到多少糧食。壹個家庭雖然節衣縮食,但是很難持久。今年大旱,老大老二的家已經空了。無奈之下,他們撕掉牌匾,把“勤儉”二字壓在地上。

這時,突然壹張紙條從窗口飛進了屋子,兩兄弟趕緊撿起來——看,上面寫著:“勤儉不儉,就像端著壹個無底的碗,卻總是滿腹不滿!”

“妳要是節儉,不努力,肯定又窮又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個字不能割裂,相輔相成,缺壹不可。他們吸取教訓後,在門上貼了“勤儉持家”的字樣,以此來提醒自己,警示妻兒,自己生活。從此生活越來越好。

2.在朱元璋的家鄉鳳陽,也有壹首四菜壹湯的歌:“皇上待妳,四菜壹湯,蘿蔔韭菜,真甜;蔥豆腐,寓意深刻,明明白白,貪官心慌。”

朱元璋給皇後祝壽時,只用了兩碗胡蘿蔔、韭菜、青菜和小蔥豆腐湯招待百官。而且,盟約中有三章:以後無論誰辦酒席,只準四菜壹湯,誰違反就下地獄交錢。

3.紀文子出生在壹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他是春秋時期魯的名臣,為官三十余年。他壹生節衣縮食,以節儉為基礎,也要求家人節衣縮食。他衣著樸素整潔,除了皇服,幾乎沒有像樣的衣服。他每次出門,乘坐的車馬都極其簡陋。

壹個叫的人見他如此節儉,就勸子說:“妳身為大臣,德高望重,但聽說妳的妻妾在家不許穿絲綢衣服,也不用餵馬餵糧。妳自己都不註意自己的外表和穿著。讓其他國家的人笑話妳,是不是太寒酸了?這樣做也有損於我們國家的尊嚴,人們會說魯部長過著什麽樣的生活。為什麽不改變這種生活方式呢?這對兩國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

紀文子聽了這話,淡然壹笑,嚴肅地對那人說:“我也希望把家裏裝修得豪華典雅,可是妳看看我們國家的老百姓,還有很多人在吃著粗糧,穿著破舊的衣服,還有人在挨凍挨餓;有了這種想法,我怎麽忍心給自己添置財產呢?如果說普通人窮於茶貧於衣,

而我扮作妻妾,養糧養馬,做官也沒良心!此外,我聽說壹個國家的強大和榮耀只能通過其臣民的高尚行為來表達,而不是通過他們美麗的妻子和馬匹。

那樣的話,我怎麽能接受妳的建議呢?這句話讓仲孫看起來很慚愧,同時也讓他更加尊重文姬子。

此後,他以紀文子為榜樣,十分註重生活的簡樸。他的妻妾只穿普通布做的衣服,家裏的馬也只用糠草餵。

4.唐宋八大家之壹的蘇軾,21歲,秀才。他前後做了40年的官。在為官期間,他壹直註重節儉,經常過得小心翼翼。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因為他的工資減少了很多,他窮得活不下去了。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得到了壹塊土地,自己耕種。

為了不浪費壹分錢,他還打算花:先把所有的錢都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個月用壹份;每份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壹小份。

錢都付完了,按數額掛在梁上,每天早上拿壹袋,作為壹整天的生活費。拿到少量的錢後,他要仔細掂量,買不到的肯定不會買,只允許有剩余,不允許超支。蘇軾把錢存在竹筒裏,以防不測。

5.香港大亨李嘉誠有壹次從酒店出來,正要上車。他掉了壹枚硬幣,硬幣滾向下水道,所以他俯下身去接住它。

壹個印度保安看到後,馬上過來幫他撿起來遞給他。李嘉誠把硬幣放進口袋,然後從錢包裏拿出100港幣,交給保安作為獎勵。壹元錢花100不劃算。

有人問李嘉誠這件事,他解釋說:“如果我不撿硬幣,它就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我給保安100元,他就可以花了。我認為錢可以用,但不能浪費。

  • 上一篇:如何戴假發看起來自然?
  • 下一篇:我是壹名數據工作者,想知道壹個項目要做哪些數據,包括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數據。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