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序數和方位來命名地址和街道,由來已久,古今中外都不例外。除了少數有壹定紀念意義的,大部分都是以暢通通道的序數和所在位置命名的。成都大約有三十條有序的街道;以地點命名,大約有四十條街。有些街道,顧名思義可以理解,比如如東、西丁字街、三道拐街、四方村、五世同堂、八裏莊等。,無需解釋。這裏只簡單介紹壹些容易混淆和誤解的街名。錯誤應該由讀者來糾正。
沂水巷:在城東,因為靠近南河,為了供應城裏的飲用水,舊時有水車、水桶從裏面進出,所以得名。【明朝】在街口,有壹個鐵鑄的水閘門,用於防禦關城。與此巷命名意義相同的,還有二水巷和水鄉巷。
壹環路:1949後,為適應社會主義建設,溝通城鄉物資,人民政府逐步在成都郊區周圍修建了壹條環路,命名為壹環路。公路兩旁建起了壹排排新的工業區,到處是壹派欣欣向榮的繁忙景象。二環和三環差不多。
東西小巷:市內展覽館後門外。原帝都後門命名,然後裝門。門外從南到北有回民居住的小巷,使東西巷和二巷聞名遐邇...清朝中期,小巷合並為街道,但只保留了東、西巷。
三多巷:舊社會,多祝福,長命百歲,男人多,都是祝賀的話。出了《莊子·天地》篇。以此命名,祝居民平安幸福長壽。同名的超過三英裏。
三桂街:因街上種了三棵桂花樹而得名。
三聖街:舊時供奉劉備、關羽、張飛,建有寺廟。這條街也以它命名。還有三神廟街,這是道教建立的供奉三朵雲(小蕓、肖瓊和碧霄仙子)的寺廟所在地。
三元街:由此衍生出三元正街、橫街、河街、三元巷。因【清代】道士三元宮而得名。道教把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稱為上中下元的節日。又稱天、地、水,是三大元素,是萬物之祖,所以供奉在壹座宮殿裏。寺廟廢棄的街名依然存在。
四維村:舊時代,禮義廉恥是治國的四大基本原則,也叫“四維”,是道德觀念。他輔佐春秋五霸之壹齊桓公的管仲。
三島街和四道街:少城長順街旁邊,以前是滿族軍人胡同,壹、二、三、四...按順序道街。現在只剩下三島街和四道街的名字了。
五福街和五福村:在舊社會,幸福,長壽,財富,道德,以及治理的最終命運(不要被暴力殺害)是五福,因此得名,以表達他們的願望和好運。“五世同堂”壹條街的名字來源於乾隆年間有壹個叫張的人,老老少少住在同壹個屋檐下。乾隆認為吉祥,親自題字,四川地方官員前去祝賀,並贈送“百歲老人”牌匾。因此,這條街得名。
九如村:《詩經·瀟雅天寶》中有“山如丘,丘如陵,河如坊,故須增...如月亮之恒,如太陽之升,如南山之壽,不至崩,如松柏之奢。”詩中有九個字,意思是祝賀生日。
九思巷:原名九思巷。《論語·戴戟》說:“君子有九思,思之明察,聽之專心,思之熱烈,望之恭敬,言之忠信,思之恭敬,疑之發問,思之難苦。”指的是與人交往時應有的品德,其名寓意君子謙虛警惕。
九龍巷:九龍壁是歷代帝王發源、遊覽、駐足的建築,是天威皇權的象征。北京的紫禁城有九龍壁。佛經中也有龍生九子,統領天下水系的說法。壹墻九龍集,是皇帝是“真龍天子”的標誌。有人認為離皇城不遠,九龍壁大概就是當年修建的。成都從來不是中央皇帝登基的地方,也沒有成為皇室的首都,所以從來沒有修建過九龍壁。這條街不在皇城,它的名字和皇帝的皇族沒有任何關系。皇城住在【明朝】有諸侯王,但受限於封建禮法,不敢建龍墻。清朝康熙年間(1662 ~ 1722)成都重建街名時,傳說錦河和雨荷河水下潛伏著龍,鎮守雨荷河的龍算在九龍之中的老九,於是將雨荷河邊的小街命名為九龍巷。另壹方面,在這條街上,九壁村曾經以九壁命名。
十壹街:抗日戰爭後,成都人口激增,南城擴張。十壹街、十四街、十五街、十七街按序數命名,衍生出相應名稱的巷弄。
十二橋街
東城根街:打開成都地圖,妳會看到壹個奇怪的現象:西邊會有東城根街,城內會有月城街,東西會有順城街。再次,還有東城拐街、東園街等。古城裏東城有以西命名的街道,南北城的壹些街道也叫南北。這要聯系八九十年前成都城的規模才能說清楚。20世紀初,成都周邊有高墻城墻,陸續被拆除。現在新南門只剩下壹段明城作為重點文物,但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它的規模,輪廓大體呈方形,有穿城九裏三裏之說。給城墻附近的街道命名時,自然有人會接觸到城市這個詞。市中心以現省展覽館為中心,有壹個皇城,面積約3 ~ 4平方英裏,內有宮殿,外有城墻。沿著城墻有順城街、月城街等街名。在成都的西南角,還有壹座滿清官員和士兵居住的小城。少城城墻沿線,有東城根街等街名。沿皇城、少城有金河、雨荷河和城內排水溝,故有東西西華門街、東西雨荷街、金河街、東西龍圩巷、東西狗頭巷、西城角街、西城巷。因為成都是壹個有很多城墻的城市,所以有很多以城市命名的街道。
東、北通順街:城北原城墻附近。舊時代,城墻外是空地,禁止建造屋架房。護城河外,臨街房屋建在河外。城墻也是壹片空地,便於集結士兵,儲存武器彈藥和食物,守衛城防時設置營鍋和爐竈。辛亥革命後,內城墻附近地區逐漸被市民占據,交通受阻。房子拆遷後,取名通順街。
青龍街:古代神話傳說,神仙住在天上的星星上。在北半球的東部,有七顆星,即牛蒡子、康蘇、昴宿星、蘇芳、心宿二、太魯星和極速星,它們組成了龍形的東方之神。在古代,藍、紅、黃、白、黑被稱為正色,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所以東方是龍,叫青龍。道度的後人把青龍、白虎、朱雀(紅鳥)、玄武(黑龜或龜蛇合稱)稱為四方之神。《禮記·曲禮尚》“行前朱雀隨玄武,左青龍右白虎”。所以左方位壹般用青龍編碼。相傳蜀國前朝皇帝王彥於乾德元年(919)在成都西北角建亭,並住於其中。因為他是皇帝,住所外面可以以四神命名,所以取了青龍、白虎之名。從那以後,這條街遭受了許多戰爭,白湖街的名字似乎不吉利。所以宋代以後建城時沒有恢復,只保留了青龍街。另壹種說法是:過去在墨池(現十三中)附近,有人看到青龍從天而降,變成了墨池的美女,為紀念此事建立了龍女廟。後來這條街被命名為龍女祠街,改為青龍街。
東華街:位於皇城東華門。宮門的名稱都是按照壹定的禮制命名的。東方日出為華,故取名東華門,街以門命名。
千鄉街:原名強劍街,因緊鄰宿遷街,故為[明清]成都縣政府及其監獄。住在這裏的人認為街名不吉利,諧音,可以留下名字。吉祥的意思是吉祥、吉祥。千指多數。同樣,還有萬福街,寓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