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成長型企業如何把握數字化轉型的機遇?

成長型企業如何把握數字化轉型的機遇?

隨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雲計算、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壹代信息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數字工業經濟對我國國民經濟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復用作用。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市場的主體,在穩定就業、促進發展、保障民生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對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具有重要作用。鑒於自身特點,中小企業面臨著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短缺的困境。通過分析中小企業的特點,打破數字化轉型的障礙,提出適合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近年來,以大智慧動雲區為代表的新壹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叠代創新。新壹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的深度融合引發了行業內部的變革和創新,引領了中國經濟的數字化轉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壹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的融合發展。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工業數字化和數字工業化,並在國家戰略層面做出壹系列部署。

中國的數字經濟也發展迅速。2019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8.5萬億元,占GDP總量的36%,其中工業數字化規模達到28.8萬億元,占數字經濟規模的80.2%[3]。數字產業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支撐地位,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動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推動了中國數字工業經濟的深入發展,加速了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埃森哲調查報告顯示,80%的受訪企業在疫情期間部署了遠程辦公工具,63%的受訪企業加強了線上渠道的布局,65,438+065,438+0%的企業在2020年的數字化投資已經轉化為經營業績[3]。

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龍頭企業轉型的成功案例,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創造了條件,分享了寶貴經驗。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中小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

壹,中小企業的基本特征

根據6月份工信部、統計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於印發中小企業分類標準的通知》(MIIT[2011]300號),中小企業分為中型、小型、微型三種類型,具體標準根據其經營情況而定。不同行業衡量中小企業的標準不同,無法橫向比較中小企業之間的經營規模,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小企業在這個行業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我國市場主體超過6543.8+0.3億,中小企業約占90%,覆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穩定就業、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激發中小企業活力和發展動力,黨中央、國務院先後頒布了《中小企業促進法》、《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壹系列法律政策,推動中小企業全面健康發展。特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後,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國務院多個部門陸續出臺了很多政策,比如減稅降費、加大金融支持、優化政府服務等,降低中小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強其運營能力,幫助其解決問題。壹般來說,中小企業有四個基本特征。

(壹)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

中小企業資產少,自有資本少,市場占有率低,融資能力差,現金流低,產品科技含量低。他們主要靠低成本低價格,薄利多銷贏得市場,市場敏感度強。這種低投入、低回報、低現金流的經營模式制約了中小企業向專業化、精細化、專業化、技術創新等高質量、高質量發展,難以提高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壹旦外部市場環境惡化或產品價格波動,中小企業容易出現現金流中斷、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嚴重威脅企業的可持續經營。

(二)管理水平弱化,融資能力不足。

(三)經營方式靈活,缺乏創新能力

中小企業規模小,生產經營投入少,產品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市場適應能力強,對市場變化敏感。同時,中小企業人員少,組織結構相對簡單,決策程序簡化,決策效率高,管理者的經營決策執行快捷。壹旦市場需求發生變化,企業可以快速調整,快速轉型,靈活經營。中小企業多處於生產鏈的末端,規模小,盈利能力弱,現金流少;但是,技術開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人員成本高,周期長,R&D風險高。中小企業只能維持正常運轉,但在技術創新面前似乎沒有足夠的余力。

有許多具有強大發展潛力的市場參與者。

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多種所有制的中小企業迅速發展。他們的業務範圍涵蓋壹、二、三產業,涵蓋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要載體。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中小企業繳納的稅收占全國稅收的50%以上,創造的產品和服務價值占全國GDP的60%以上,技術創新占全國比重的70%以上,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中小企業數量占全國各類市場主體的90%以上[2]。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經濟、促進發展、加強創新、保障就業、推動國民經濟平穩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幾年的發展和實踐,數字化轉型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熟悉,數字化也從最初的概念和工具逐漸發展為變革。數字化與工業深度融合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據相關機構研究,數字化轉型可降低制造企業成本17.6%,增加收入22.6%,降低物流服務企業成本34.2%,增加收入33.6%,降低零售企業成本7.8%,增加收入33.3%[5]。數字經濟的發展潛力可見壹斑。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中國領先的數字企業表現出了很強的韌性和抗沖擊能力。埃森哲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第壹季度全國GDP下降6.8%,普通企業收入下降17%,數字龍頭企業下降4%。2020年前6個月全國GDP下降1.6%,數字龍頭企業收入增長3%以上[6],抗風險能力和綜合運營能力較強。然而,我國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並不那麽順利。中小企業整體還處於觀望和規劃狀態,沒有進行實質性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這與中小企業的特點密切相關。資金、人才、技術、平臺、資源的匱乏都限制了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困難重重。

(壹)頂層設計不成熟,路徑不清晰

從以上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動力,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無論企業主動還是被動接受,數字化轉型都成為必須面對的課題。但要實現數字化與工業的深度融合,產生效率,並不容易。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分析報告(2020)》報告數據顯示,89%的中小企業處於數字化轉型的探索階段,8%處於數字化轉型的實踐階段,只有3%處於數字化轉型的深度應用階段。主要原因是數字化轉型的戰略規劃尚未成熟。企業管理者對於數字化轉型會變成什麽、怎樣、誰、產生什麽效果,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戰略規劃。第二,數字化轉型更加務實。數字化轉型的效果是明顯的,但是目前只有3%的中小企業產生效率,其中有壹部分數字化轉型並不成功。隨著對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洞察,企業管理者更加理性務實,希望縮短投入的回報周期,提高投入產出的正相關率,更希望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穩妥。第三,數字化轉型的路徑不清晰。數字化轉型不是簡單地把所有業務板塊都連接到互聯網上,即使轉型完成了。數字化轉型是壹個流程再造的過程,涉及管理、業務流程、IT技術、企業文化等復雜工程。

在數字化轉型之前,需要對企業各個板塊的數字化程度進行透徹的評估,分析業務需求,確定數字化切入點,制定清晰的路徑規劃圖。中小企業受自身條件限制,人才儲備少,數字化轉型需要懂管理、懂業務、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缺口大,缺乏全面掌控、精通轉型路徑的人才支撐;同時,行業內成功的中小企業相對較少,缺乏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頂層設計不成熟,轉型路徑不清晰,阻礙了數字化轉型的進程。

(二)缺乏內生動力,生存成為第壹要務

對於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很多專家學者從各個角度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中小企業面對數字化轉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轉就是等死”、“不敢轉,不會轉,不會轉”等諸多現象。究其原因,還是由於中小企業資本、人才、管理、技術薄弱,內生動力不足等特點的局限。

1.信息化、數字化尚未完全建立,數字化轉型基礎薄弱。數字化轉型大致分為三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都實施了信息化,但主要處於初級階段,主要是辦公自動化和內部業務數據庫的建立。這些數據庫相對獨立、分散,數據標準不壹致,普遍存在不兼容問題,難以形成集成,數據之間難以打通壁壘,企業整體信息化管理水平較低。據行業報告顯示,中國23%的中小企業使用數字技術集成關鍵業務系統,34%實現生產、物流、銷售和服務中的業務數據采集[2]。同時,中小企業規模小,自有資金不足,融資能力差,信息化和數字化需求低,投入成本低,信息化和數字化基礎薄弱。

2.自有資金少,融資能力弱,數字化轉型投入低。中小企業規模小,技術含量低,盈利能力弱,自有資金少。中小企業市場份額小,可支配資源少,融資資金短缺。此外,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單壹,融資成本高,融資風險評估標準嚴格,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數字化轉型前期,投入大,R&D風險高,科研實力水平高,轉型效益短期內不易顯現。在資金供給不足的前提下,中小企業更傾向於利用資金擴大再生產。行業報告顯示,中國有14%的企業將年銷售額的5%用於數字化轉型,約70%的企業將年銷售額的不到3%用於數字化轉型[2],與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資源配置相比嚴重不足。

3.成本高,轉型周期長,數字化轉型成本高。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壹個系統的、全方位的顛覆性工程,涉及組織架構、業務流程、客戶終端、內部控制等方面的變革。數字化轉型是基於企業全面信息化的叠代創新。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硬件設備和軟件技術的支撐,需要精通管理、懂業務、熟悉IT技術的領軍人才的引領,也需要技術和業務復合型人才的實施。更關鍵的是,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對於處於信息化初級階段的中小企業來說,要實現數字化轉型,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企業整體信息化建設,實現部門之間的數據整合和采集,突破數據和信息壁壘,實現數據和交互。然後在信息化的基礎上,從全球的角度規劃數字技術與產業的融合發展。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實現這壹過程相當於在補充信息化和標準化管理的同時,為數字化轉型升級做準備,雙重支出增加了研發的投入成本,另壹方面,人才短缺壹直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不僅需要專業人才,更需要技術專業人才。為了滿足人才需求,無論是中小企業內部培訓還是外部雇傭,都會增加數字化轉型的成本。另壹方面,現金流不足也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難題。數字化轉型持續時間長,短期見效慢,需要持續投入研發資金。在自有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只能通過各種渠道籌集有息甚至高息的外部資金。時間成本、人員成本、硬件成本、軟件成本、融資成本等等使得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艱難而漫長。

4.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短缺,數字化轉型遇到瓶頸。中小企業規模小,占有的市場份額少,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在人才招聘上缺乏吸引力,薪酬待遇較大企業低,缺乏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優秀員工發展空間有限,導致人才吸引不到、留不住、儲備少。面對數字化變革的浪潮,數字化復合型人才成為各大企業的追求,企業渴望通過數字化人才實現產業與數字化的深度融合,提高效率,增加邊際產出。企業對數字化人才的大量需求和數字化人才的短缺之間的不平衡,導致了企業之間的人才爭奪和高技能人才的流動。數字化復合型人才逐漸向規模占優勢的龍頭企業聚集,中小企業的高技能人才更加稀缺。同時,數字化轉型是全方位、全鏈條、全員參與的轉型。戰略、管理、業務、人力資源、流程、系統中的每壹個環節、每壹個崗位都涉及數字化,都需要以數字化的形式呈現。只有具備數字化思維,才能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順利進行頂層設計和實施。內生數字化人才的培養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效途徑,但需要較長的孵化過程。據相關統計,企業數字化人才的平均比例為20%,建立了數字化培訓體系的企業比例為15%[2]。內外部數字化人才的短缺已經成為阻礙中小企業數字化進程的重要因素。

三,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就業、保障民生、促進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小企業數字化升級對經濟社會轉型意義重大。針對中小企業轉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國家多部委出臺了多種相關政策措施,如工信部發布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計劃》,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發起的“用數字賦能智慧”行動, 以及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16部門發起的“數字化轉型夥伴行動”。 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壹場全鏈條、全方位的變革,既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需要加強自身能力的培養,提升核心競爭力,從而確保各項扶持政策落地生效,保障數字化轉型的順利進行。

(壹)增強自身實力

由於自身特點的限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相對薄弱,在轉型過程中面臨來自管理、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壓力,壹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因此,中小企業仍需苦練內功,轉變觀念,規範管理,拓寬融資渠道,最大化配置和利用現有資源,增強盈利能力,積極適應新形勢,發揮自身優勢,推進自我轉型和數字化賦能,提升自身實力,為數字化轉型提供必要條件,增強應對風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培養數字化人才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最迫切需要的是跨領域懂技術的數字化人才,包括數字化管理人才、數字化技術人才和數字化商業人才。數字化轉型是壹項頂級工程。管理者只有對數字化具有敏感性和洞察力,才能制定數字化轉型的戰略發展布局,找到企業管理的痛點和數字化轉型的切入點。只有技術人才具備數字化專業能力,或者業務人才具備數字化技術能力,才能理解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布局,推動數字化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深化數字化轉型的實施。中小企業可以組織員工充分利用“企業微課”、工業和信息化人才在線學習平臺等在線平臺,學習數字化網絡化智能技能,從企業內部培養數字化人才。同時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溝通合作。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供數字化技術,企業提供數字化培育基地,構建長效高效的人才孵化機制。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內外兼修、順勢而為、有的放矢的人才培養方式,培養和儲備適合自身需求的數字化人才,避免盲目性,提高有效性,降低培訓成本,成為數字化人才培養的有效捷徑。

(三)吃透用好政策

為了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問題,降低數字化轉型成本,促進數字化與工業化融合,國家從政府層面出臺了壹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減免稅費的財稅優惠政策;促進中小企業、數字服務提供商和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收集和推廣數字服務提供商和優秀的數字產品和服務;介紹中小企業及數字化賦能標桿實踐案例;組織數字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對接活動;建立在線技術培訓平臺;啟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上雲獻智”活動等,從各方面聚集各種力量支持和幫助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小企業也要主動優化組織管理,完善體制機制,配置內外資源,用好扶持政策,確保重點項目、重點產品、重點服務落地見效,提高效率和效益。

(四)標桿企業的推動

目前大部分中小企業還處於數字化轉型的探索期,對轉型的路徑和重點不是很清楚,需要龍頭企業的帶動。龍頭企業也需要生態鏈上的中小企業相互互動,通過* * *享受生產和* * *享受數據產生協同效應,優化生產,互利共贏。龍頭企業可以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分享轉型成功經驗和實踐案例,讓尚處於探索期的企業對標自己,優化路徑,降低風險,降低轉型成本。龍頭企業,尤其是技術實力強的企業,可以以行業關鍵業務、關鍵業務為數字化轉型方案的突破口,搭建開放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帶動中小企業“雲端用數據”,推動企業生產方式從流水線向網絡化制造轉變,逐步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進而實現生態鏈上下遊企業協同轉型,產生矩陣效應。

(5)小步跑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壹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投入大,見效慢。中小企業資金實力弱,專業人才少,技術力量薄弱,生存仍然是企業的首要任務。壹次性投入巨資進行數字化技術改造顯然是不現實的。企業管理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統籌規劃數字化轉型的戰略規劃,分析識別企業的發展痛點、數字化成熟點、價值提升點和運營關鍵點,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切入點,制定清晰可行的轉型路徑。同時,其他業務板塊保持正常運轉,維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供給數字化轉型所需的資源,保障數字化轉型的順利實施。“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小步快跑”是中小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應該考慮的步驟。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為必然趨勢,中小企業也不例外。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特點和發展階段,對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也不同。無論需求有多迫切,企業都需要立足自身實際和長遠規劃,以提高發展質量、增強發展潛力、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危與機同在。

  • 上一篇:當前國際戰略格局有哪些新特點?
  • 下一篇:損失函數和魯棒性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