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悠久,戲曲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少數民族地區約有360種戲曲,數萬種傳統劇目。
它的著名劇種有:昆曲、調子戲、粵劇、淮劇、川劇、秦劇、滬劇、陜劇、漢劇、河北梆子、河南越調、河南調子、湘劇和湖南劇。
半個世紀以來,流傳最廣、觀眾最多的劇種有五種,即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並稱為“五大劇種”。?
擴展數據
京劇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又稱京劇、國劇、皮黃,是中國戲曲之首。徽州四大班入京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京劇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清朝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上。在歷史上,它曾被稱為皮黃、黃兒、黃強、京劇、評劇、國劇等。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個安徽徽班進京,在京與昆曲、漢劇、弋陽結緣。
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最。
京劇是壹門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即把唱(唱)、念(念)、做(演)、打(武)、舞(舞)融為壹體,通過節目的表演手段,講故事、刻畫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震、懼、悲”的思想感情。
角色可分為四類:生(男)、旦(女)、純(威武男,外號“大臉”)和醜(男女都有外號“小臉”)。人物分為忠奸,美醜,善惡。每壹個形象都生動逼真。
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京劇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鞠萍
評劇在華北、東北和其他壹些地區很受歡迎。曾被稱為第二大劇。全盛時期,除少數省份(北京、天津、河北、東北、河南、廣西、新疆、青海、內蒙古、雲南、貴州、重慶、江西、山西、山東、陜西回族等)外,幾乎都有評劇團。)
評劇是中國戲曲的壹種,俗稱蹦蹦戲、平腔梆子、羅子戲、唐山羅子、奉天羅子。評劇形成於清宣彤元年(1909)的唐山,故又稱“唐山落子”。
民國十二年(1923),創立這種劇種的史靜劇社在津演出時,因其“懲惡揚善”、“警民”、“評古論今”的創新理念,更名為“評劇”。
豫劇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的。建國後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和河南高腔。因為早期的演員都是用自己的聲音演唱,所以在開始和結束的時候都是用假聲把片尾的帶子翻上來,也叫“河南”。豫西山區的表演多以山地和平原為背景,當地稱之為“背山吼”。
豫劇產生於明末清初,以清唱劇為主,深受人民喜愛,所以發展非常迅速。
豫劇的起源很難考證。先是以當地民歌和小調為基礎,再與傳入河南的昆曲、秦腔相結合。二是直接從北方音樂的和弦調發展而來。三論:是河南的壹種民間唱法藝術,尤其是在明代。
後期是在中原流行時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吸收了“串繩”等藝術成果。
豫劇流行於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湖北、寧夏、青海、新疆等地,是中國影響最大的劇種之壹。
越劇?
越劇是中國的壹種傳統劇種,也被稱為第二大劇種、第二大國劇和“最受歡迎的地方戲”。
主要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福建、陜西、湖北等地,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區外,全國各地均有專業劇團。據初步統計,有280多個,業余劇團有上千個,不勝枚舉。
越劇擅長抒情,以唱功為主,聲音清亮動聽,表演優美動聽,真的很動人,有很濃的江南地方色彩。
黃梅戲
原名黃梅戲或采茶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壹。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
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臺灣省和香港都有專業或業余的黃梅戲表演團體,受到廣泛歡迎。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是18世紀後期在安徽、湖北、江西三省毗鄰地區的黃梅形成的民間劇種。
其中壹支逐漸東移至安徽安慶,並結合當地民間藝術,用當地語言演唱、說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被稱為“懷腔”或“黃梅調”。這就是今天黃梅戲的前身。中華民國10年
(1921)出版《宿松縣誌》,首次正式提出“黃梅戲”的名稱。
參考數據
百度百科-中國傳統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