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開發鄉村旅遊資源的意義
開發鄉村旅遊資源是我國旅遊業持續發展和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主要有以下現實意義:
1.豐富了中國的旅遊資源。鄉村擁有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如森林公園、奇峰怪山、河流水庫、牧場冰山、田園風光、自然保護區、多民族風情和歷史遺跡,無數的地方土特產和工藝美術居於民間。蘇州是中國重要的旅遊城市,以“東方威尼斯”聞名於世。蘇州周邊,有江南水鄉,有縱橫交錯的河流,有千裏稻浪,有鱗次櫛比的新式農宅,有散落在鄉間的古宅古跡,有濃濃鄉情的,有吳女繡包,這些都讓蘇州這座古城更加迷人。沒有這種鄉村景觀的對比,蘇州城也就失去了光彩。可以說,在蘇州的旅遊業中,鄉村是構成整個吳文化的宏大地理背景,是發展旅遊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使蘇州旅遊更具吸引力。
2.發展鄉村旅遊可以疏散遊客。鄉村廣闊,景點分布不擁擠,旅遊活動空間大,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條件。目前,中國許多旅遊城市已經人滿為患,特別是在北京、Xi、杭州、蘇州等旅遊熱點。蘇州旅遊高峰期,每天遊客超過25萬人,壹些著名的園林如拙政園、留園、西苑都擠滿了遊客,讓人感覺進入了壹個擁擠的商場。Xi的兵馬俑博物館、北京的故宮、頤和園、杭州的靈隱寺和西湖也是如此。如何改變這種情況?作者認為在這些地區發展鄉村旅遊是壹個好辦法。農村的遊客容量比較大。如果能巧妙地利用當地獨特的旅遊環境,開發鄉村旅遊資源,必將吸引城市遊客,緩解旅遊熱點城市的人口壓力。比如浙江富陽的“農家樂”、新安江的“漁家樂”、京郊的草原旅遊開發等鄉村休閑旅遊項目,讓遊客領略到“天蒼蒼野,風吹草原見牛羊”的野趣意境,很有吸引力,值得學習。
3.為振興農村經濟開辟了壹條新路。被稱為“無煙工業”的旅遊業是創匯的主要渠道之壹。目前,由於經濟改革的深化和環境保護的要求,相當壹部分高能耗、高汙染、低效益的鄉鎮企業將被取消或調整,當地經濟將受到壹定影響。發展鄉村旅遊,可以開發壹個景區,讓老百姓富起來。有利於促進農村經濟繁榮,加快農民致富步伐。在壹些旅遊發展條件較好的村莊,如果能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利用當地特色鄉村資源,將對當地農村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4.它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提供了大量的機會。旅遊業本身就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勞動力的能力很強。發展鄉村旅遊需要“壹站式”服務設施。不僅需要導遊、經理、服務員,還需要旅館、招待所、餐飲服務、商場、旅遊交通、文化設施,這就為開發農村勞動力資源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人多地少,勞動力過剩。發展鄉村旅遊可以解決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5.發展鄉村旅遊將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鄉村旅遊的發展將促進壹個地區社會系統的各個方面,並帶來可觀的物質和精神效益。比如鄉村旅遊可以使食品、日用品、旅遊商品、工藝品等相關鄉鎮產業發展起來;它能促進商品交換、商業繁榮和市場活躍;可以促進交通運輸的發展,對外開放孤立的村落,搞活經濟;它可以刺激當地農業的發展,特別是為旅遊業服務的農副產品和土特產品會得到很大發展;可以宣傳農村建議,改善農村環境;有利於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人口素質提高。鄉村旅遊景點的開發建設不僅可以美化和改善環境,還可以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帶來四面八方的遊客。這種廣泛的人際交往會使人們的觀念和習俗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它會逐漸改變農村舊的生活習慣,美化人們的語言和心靈,更新人們的觀念。培養和造就壹批旅遊管理和服務人才。總之,鄉村旅遊的發展,其社會效益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會對區域內的整個社會綜合體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中國鄉村旅遊資源的內涵和特征
中國的鄉村旅遊資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獨特的鄉村自然風光。由於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同,中國農村有著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風光:山川村落雲霧環繞,梯田重疊,山川秀美;水鄉平野,水網交錯,棉、海、米、浪、菜花飄香;向海靠海靠陸,海闊天空,有迷人的陽光、海浪和沙灘。內蒙古草原田園之鄉,地勢坦蕩,羊群如雲;大興安嶺的森林鄉村,森林茫茫,雪原茫茫,氣魄非凡...此外,我國南北氣候差異顯著,鄉村自然景觀也更加豐富,如廣東、四川盆地的甘蔗鄉,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的水果鄉,長江中下遊的竹子鄉,江浙皖閩的茶葉鄉,華北平原的棉花鄉,新疆吐魯番的瓜果鄉。
2.多姿多彩的鄉風民情。我國有許多民族;各地自然條件差異很大,農村的生產活動、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經濟狀況等都不壹樣。就民族而言,中國有56個民族,如雲南的傣族鄉、貴州的苗族鄉、廣西的壯族鄉、湖南的瑤族鄉、海南的黎族鄉、新疆的維族鄉、浙江的畬族鄉、藏族鄉等,都有令人神往的民俗風情和景觀。這些少數民族或能歌善舞,或熱情含蓄,或以農耕為主,或遊牧生活,或過著漁獵采集的原始生活,或以獨特的生活習慣世代繁衍生息。這些為遊客深入領略中國風土人情,探索人類社會的演變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以中國農村盛行的傳統節日為例。漢族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和重陽節,藏族有浴佛節和雪頓節,苗族有"趕秋",彜族有火把節,壯族有歌會,傣族有潑水節。伊斯蘭教有始節和宰牲節,豐富多彩,引人入勝。雲南大理白族傳統的三月街、景洪潑水節、貴陽苗族的四月八、內蒙古蒙古族的“那達慕”、麗江的龍王廟會等都是鄉村風情、風俗民情的熱門旅遊資源。此外,我國農村流行的春遊、賽龍舟、摔跤、賽馬、射箭、鬥牛、蕩秋千、捉月亮上的歌、舞等各種民俗活動,都具有很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3.對當地文化和藝術充滿興趣。中國當地的文化藝術古老、古樸、神奇,深受中外遊客的喜愛。例如,中國農村流行龍燈和舞獅,陜北農村的秧歌,東北的二人轉,西南的蘆笙節,廣西的“唱哈”晚會,何麗霞水鄉的“湖船”都很有名。我國廣大農村生產的各種民間手工藝品深受遊客青睞,如天津農村的楊柳青年畫、濰坊年畫、貴州的蠟染、南通的紮染、常熟的花邊,以及各種刺繡、草編、竹編、木雕、石雕、泥人、面人等。,都因其濃郁的地方特色而深受遊客喜愛。從古至今,中國農村流傳著各種史詩、神話、傳說、故事、笑話、軼事,引人入勝,令人回味無窮。雲南民間流行的阿詩瑪,壯族鄉的,內蒙古草原的江耳,蘇南水鄉的申哥,都能讓遊客動情,陶醉。此外,農村烹飪有獨特的風味。四川的麻婆豆腐以麻辣著稱,湖南的臭豆腐以臭著稱,內蒙古草原的涮羊肉鮮美嫩滑,新疆的羊肉串清香撲鼻。這些鄉村烹飪文化對外國遊客特別有吸引力。
4.風格各異的農村民居。農村民居建築不僅能給遊客帶來樂趣,還能為他們提供休息的地方。不同風格的民居給遊客不同的精神感受。由於受地形、氣候、建材、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中國的農村民居可謂是五花八門,風格各異。青藏高原上的碉堡、內蒙古草原上的氈包、喀什農村的“阿依旺”、雲南農村的“甘蘭”、苗族村寨的“吊腳樓”、納西族的“京幹”、黃土高原的窯洞、東北林區的板房,都能以其獨特的建築形式讓遊客耳目壹新。此外,在中國的農村地區還有許多古老的房屋和建築。如安徽省乾縣西遞村,清代民居120余間,深宅大院,布局精巧,磚石木雕琳瑯滿目,是農村古民居寶庫,極具旅遊開發價值。這裏有許多古老的項目,古老的莊園,古老的橋梁,古老的河流等。以中國農村為例,貫穿蘇北江淮地區的古漢溝,是吳王夫差開辟的,沿河建築縱橫交錯,風車搖搖相映。四川秦漢時期修建的蜀道,貫穿四川北山鄉崇嶺,松柏廣植,被稱為“翠雲廊”,壯觀美麗。廣西東鄉有壹座風雨橋,橋上建有亭臺樓閣,造型獨特,也是村民貿易聚會的場所。富有民族特色,是東鄉壹景。這些民居和鄉村建築體現了當地的文化藝術特色,其鄉村魅力無窮,令人嘆為觀止。
5.特色傳統農村勞動力。傳統的農村勞動是農村文化景觀中的壹朵奇葩,特別是在偏遠的農村,仍然存在著古老的耕作和勞動方式,有些地區甚至處於原始勞動階段。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讓現代文明影響下的遊客感到新奇,從而吸引他們。這些勞動,如水車灌溉、驢拉磨、老牛磨、木編、手推大車、石臼打稻、鷹釣、采茶新茶、采菱藕、制豆腐、捉螃蟹、趕鴨子、趕牛羊等。,都充滿了生活氣息,富有詩意,引人入勝。
三,鄉村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
中國的鄉村旅遊資源相當豐富,問題是如何開發利用這些資源。目前,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人們在意識形態上還沒有把它作為壹個新興產業來關註。改革開放十多年來,雖然鄉村旅遊隨著整個旅遊業的發展而發展,但其在農村經濟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尤其是那些鄉村旅遊資源豐富的地方,有的沒有開發,有的開發了,但缺乏加強領導、管理機構不完善、必要的資金投入和宏觀引導。目前,它們仍處於低水平發展階段,其巨大潛力遠未得到開發。
2.雖然鄉村旅遊資源基礎較好,但仍缺乏縣域範圍內的整體規劃。比如如何開發縣城的鄉村旅遊資源?投資估算和經濟效益預測怎麽樣?如何籌集資金?
3.鄉村旅遊資源與當地農村經濟建設的關系,以及與市縣旅遊部門的協調,仍需進壹步解決。比如發展鄉村旅遊,就要發展旅遊交通、旅遊賓館、旅遊飯店、旅遊通訊,解決水電供應問題。再比如鄉村旅遊發展起來後,如何與當地市縣旅遊部門合作,做到城鄉結合、點線面結合,形成最佳旅遊線路,吸引遊客。
4.鄉村旅遊政策沒有配套。如保護政策、投資和發展政策、信貸政策、經濟支持政策、稅收政策以及外國投資和發展政策。
5.目前,鄉村旅遊服務團隊數量少,質量低。如何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旅遊服務也是壹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6.缺乏商品意識。目前,國內外發展旅遊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旅遊本身,而是“旅遊搭臺,經貿唱戲”然而,我國大部分鄉村旅遊景區缺乏這種意識,尤其是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
第四,我國發展鄉村旅遊的構想
鄉村旅遊是新興產業,需要制定壹套發展規劃,包括長期規劃和近期實施規劃。從長遠規劃來看,主題是大工業意識。鄉村旅遊要和鄉鎮企業壹視同仁,還可以積極引進外資,建設壹批度假村,參與國際旅遊競爭。從近期的實施方案來看,主要是各地旅遊決策者和政府部門高度重視鄉村旅遊,因地制宜,立足創新,循序漸進,辦出特色。在統籌規劃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應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發展鄉村旅遊,首先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首先要領導重視。在鄉村旅遊資源豐富且富有特色的地方,當地政府應該把鄉村旅遊的建設提上日程。
2.因地制宜,著力打造鄉村旅遊基礎。目前中國的鄉村旅遊還處於起步階段,完全發展起來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該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在旅遊資源質量高、交通條件好、經濟基礎好、旅遊熱點多的鄉村,加快發展旅遊業,重點發展特色鄉村旅遊項目,建設風格獨特的鄉村旅遊基地。
3.合理開發鄉村旅遊資源。資金來源是發展鄉村旅遊的關鍵。所以,開辟財源,收集財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發展鄉村旅遊,壹定不能學人家,比城市,愛外國,用錢鋪路。筆者認為,“土”是鄉村旅遊的魅力所在。因窮從簡,避洋過海,合理開發鄉村旅遊資源。以旅遊酒店為例,可以采用鄉村住宅形式,以現代生活設備為室內,與自然融為壹體。黃土高原上的窯洞客棧,平原水鄉的草堂,山間的古村落,林中的幽禪,草原的穹頂,都可以作為旅館。在蕩湖水網區,還可以在船樓的船棚裏休息,住在水上,吃在水上,玩在水上,戴帽子,穿蓑衣,采新蓮,采鮮藕等。,不貴,收益可觀。在鄉村旅遊點的開發建設中,也要以土為基,避免類似城市旅遊點的茅草屋、竹亭、竹籬、草徑、小木橋等能體現鄉村特色的建築。
4.註重特色,精心設計鄉村旅遊項目。旅遊發展不能是“人人有我”、“千人壹面”,而要揚長避短,充分表達和突出自我特色,這是旅遊活動能否吸引遊客的保證,也是旅遊經濟的生命。在設計鄉村旅遊線路和組織旅遊活動時,應當優先考慮。鄉村旅遊資源的特色主要體現在鄉村文化景觀上,這些內容應作為旅遊線路規劃的重點。例如,無錫市根據江南水鄉風光和農民生活方式的特點,精心設計了鄉村民俗旅遊,讓遊客深入鄉村,觀賞水鄉畫卷,體驗風土人情,參觀鄉村,耕種收獲,飼養雞鴨,慶祝節日等鄉村生活,讓遊客吃住農民,穿行街頭市集,與農民座談,親自操作古代傳統農具,與農民在田間勞作。這項旅遊活動在日本和美國很受歡迎。
5.加強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旅遊的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吃、住、行的基本問題,從吃來說,主要是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飲業;雖然不需要星級酒店,但是要保持幹凈舒適,解決洗澡的問題。最好能建壹些具有民族特色、成本較低的莊園式旅社,比如“四合院”、“林中草屋”等。在交通工具方面,鄉村旅遊的交通工具應該不同於飛機、火車等大型交通工具。應適應當地自然環境靈活、輕盈的特點,其設計應結合當地歷史文化背景,為旅遊活動增添色彩。
6.加強旅遊產品開發,重視鄉村旅遊資源保護。旅遊產品的開發是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旅遊產品大多是無汙染的輕工產品、手工藝品和地方產品。因此,大力開發旅遊產品可以將鄉鎮企業的發展與旅遊業的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促進。然而,由於對旅遊資源價值的認識不足,環境保護意識不強,我國許多地區的鄉村旅遊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提高認識,廣泛宣傳,加強對鄉村旅遊資源的保護迫在眉睫。多年來,古建築、古跡年久失修,亂砍濫伐、圍湖造田、獵殺動物等人為破壞,嚴重破壞了鄉村旅遊資源,甚至使許多景觀瀕臨絕境。由於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壹些傳統的古代農具和耕作方法已經變得罕見。如果不對它們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保護,鄉村旅遊資源將逐漸失去其最具吸引力的光彩。
改革開放以來,旅遊業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