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石斧在中國古代農具中的作用

石斧在中國古代農具中的作用

整地、收割、加工和脫粒。

1.整地工具

整地就是在播種後為種子的萌發和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用於土地準備的農業工具包括用於耕作、耙和鎮壓的工具。在原始農業階段,最早用於整地的農業工具是雷蕾。先是發明了木鏟,後來發明了石鏟、骨鏟,再後來發明了石鏟、石鋤、石鏟。新石器時代末期,還發明了石犁。商周時期把青銅制成的鏟、鍁、鏟、犁加入到整地的農具中。春秋戰國時期,整地農民有鐵鍁、鐵鍬、犁鏵、鋤頭、鐵鍬、多齒鋤。除了犁鏵,犁鏵和犁鏵是漢代新發明的用於整地的農具。魏晉南北朝時在整地工具中加入耙。到了唐代,整地的農具主要是改進了犁的結構,出現了曲軸犁,還發明了車輪。宋元時期,水田用的米是新加的。明清的農具基本繼承了宋元,沒有太大的突破。考古發掘中,明清時期不是重點,所以出土物不多。

斧頭,長矛

斧和矛是古代最重要的生產工具,出土數量也最多。人們不僅可以把它當作武器,還可以用來和野獸搏鬥。他們還可以用它來砍伐森林,加工木材,制作木頭和骨頭器皿。在石器時代,人們從事火耕農業和開墾荒地時,需要用石斧和長矛砍倒地上的森林,砍倒地裏的樹根。石矛還可以用來挖土、翻土,所以石斧和石矛也是原始農業開墾耕地時的重要農具。只是到了商周以後,由於農業的進步,已經脫離了刀耕火種的階段,亂砍濫伐不再是農耕的重要任務。因此,斧和矛在農耕作業中的地位大大下降,但在手工業中卻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早期的石斧是直接用手掌握和使用的,稱為手斧。後來發展成手柄,提高了功效。石簪(特別是有節的石簪)壹般裝在木柄上使用。安裝方法通常是用繩子將石斧和石矛綁在木柄上,但石斧的刃口和木柄是平行的,而石矛的刃口和木柄是橫向的。所以斧頭的功能是劈砍,矛的功能是劈砍。但從各地出土的考古資料來看,有些斧、鋤是雷、遲安裝的,是兩種農具,是最古老的挖掘工具。雷的下端是尖錐,鬥的下端是平刃。雷是從經濟時期采集植物的尖棍發展而來的。早期的雷是壹根有根尖的木棍。後來下端裝了橫桿,方便踩踏和掩埋。甲骨文裏的是它的象形文字。之後,單尖演變為雙尖,稱為雙尖類,甲骨文中的就是它的象形字。單尖木雷的葉片發展成平板狀葉片,就成了木桶。其挖掘效果大於雷,但制作也比雷復雜。需要石斧將整塊木頭劈成圓棍狀的柄和板狀的刃,稱為神農的“破木入棺”、“劈木入棺”[135]。早期的雷、直都是木制的,也就是《易經》中的“直木為雷,揉木為雷”,所以不易保存。但在陜西省臨潼縣姜寨、河南省陜縣廟底溝等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已發現使用雙齒雷留下的痕跡,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羅家角等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有木筏出土。由於木鑿的刀刃容易磨損,後來用動物的肩胛骨或石頭制成,綁在木柄上,就成了骨鑿或石鑿,兩者都比木鑿堅硬耐磨,從而提高了挖掘的效果。目前,在北方較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已出土了許多石碑,如河北省武安縣的磁山遺址、河南省新鄭縣的裴李崗遺址以及遼寧和內蒙古的遺址,其最早的年代可達8000年前。所以推測木版的起始年代應該更久。目前發現最早的骨骼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遺址和羅家角遺址,距今約7000年。骨鑿是用偶蹄類哺乳動物的肩胛骨制成,在肩部挖壹個方孔,通過繩子系住木柄。骨頭中間有壹個凹槽可以容納木柄,凹槽兩邊開了兩個孔,繩子正好綁在木柄的末端,這樣木柄就不容易脫落,其制造方法也有了相當大的進步。這種骨頭在南方水田裏用,效果也很高。

雷和戟使用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商周時期仍是主要的挖掘工具。夏載有《耕者有其田》壹文,《詩經》中多次提到嵇。戰國時期,類和戟仍是整地的主要農具。《管子·海王》載:“耕者必有壹雷,壹鏟壹鏟。”此外,壹個金屬套筒刀片被放在雷的齒端,使其更耐用,工作效率更高。例如,在湖北省江陵縣城濟南市的壹口井裏發現了壹把戰國時期的木耒,它的雙齒上布滿了鐵刃,使得挖掘效果更加顯著,這是木耒發展史上的壹大進步(圖21)。甚至到了漢代,耕田已經普及,但雷、坤仍未絕跡。不僅在文獻中經常被提及,而且在全國各地的漢墓中也經常出土雷、坤的模型或實物。只是到了三國以後,雷、桂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因為《齊書》中提到的農具中沒有雷。後世文獻中提到的“雷蕾”不過是農具的統稱,如唐代陸桂蒙所著的《雷蕾經》,實際上指的就是耕田。

直接插入木柄前端的槽內,先將壹些打孔的石斧插入槽內,再用繩子加固。

鏟子是壹種直列式整地工具。鏟和鏟是同壹種農具,在原始農業的生產工具上沒有明顯的區別。目前壹般稱之為鏟體寬扁、鏟刃直或略彎的鏟,而鏟體窄、鏟刃尖的則稱為鏟。最早的鏟子是木制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遺址出土了壹把木鏟(圖22)。各地出土了更多的石鏟和少數骨鏟。鏟子的形狀有很多種,早期的是長方形,後來的有肩鏟、鉆鏟,使用時需要綁在木柄上。商周時期出現青銅鏟,肩中央有銷,可直接插入柄內使用。河南鄭州人民公園出土了壹把帶柄的青銅鏟,從中可以了解商代青銅鏟的全貌(圖23)。春秋時期出現了鏟,戰國時期更為普遍。鏟有梯形板鏟和肩鏟兩種形式。鏟這個名稱直到漢代才出現,“鏟”字已經收入《說文解字》。漢代的鏟子形狀多樣,有寬肩、圓肩、斜肩等。四川漢墓中經常出土帶鐵鍬的陶俑。陶俑手持的鐵鍬肩寬而平,刀刃呈長柄弧形收縮。從陶俑的高度比例來看,與現代鐵鍬的大小相同。鐵鍬自漢唐以來就是主要的挖掘工具之壹,宋元時期稱為鏟或鍬。王鎮《農書》:“鍛鐵為先,謂之鐵,但適用於巖土工程。”北方金元時期的壹些遺址中經常出土鐵鍬,其形狀和大小與今天的鐵鍬相似,說明鐵鍬已經定型,至今沒有太大變化。

鐘是壹個在線挖掘工具。鐘在古代寫的,《釋名》是“插,且插於地。”最早的鐘是木制的,類似於鐘,或鐘。在鐘的末端加壹個金屬套就可以做鐘,可以減少磨損,增強挖掘能力。鐘是商代的壹種新農具,發展於戰國,盛行於漢代,南北朝以來壹直沿用。商周時期的銅鈸多為凹形(圖24),而春秋時期的銅鈸形式多樣,有平刃、曲刃或銳刃。戰國時期開始改用鐵鈸,以單線和凹形為主。鐘是漢代主要的挖掘工具,在興修水利、取土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於是有了“捧水為雲,破渠為雨”(《漢書·溝誌》)。漢代鐘的鐵刃叫戟,《說文解字》曰:“戟,河內叫戟頭金葉。”裝烏龜的板子叫“葉子”。釋名釋義:“其板如葉,似木葉。”使用時,雙手握住手柄,左腳踩在葉子的左肩上,用力踩進土裏,然後向後拉,翻起土來。《淮南風俗訓》:“修脛者,令其舔足。”高:“龍伸腳踢中。”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西漢墓葬出土了壹件完整的鈸。木葉的左肩略低於右肩,這是為了方便左腳而設計的(圖25)。從四川等地漢墓出土的鐘俑上也可以看到完整的鐘形制。南北朝時期繼續使用鐘,但出土實物遠不如漢代。《齊書》中沒有提到鐘,說明它已不再是主要的農業工具。隋唐以後,鐘已很少出土,但並未消失。在南方壹些偏遠的農村仍在使用,如現在江西奉新縣、湖南桃源縣農村使用的壹把鐵鍁,至今仍保存著古鐵鐘的原貌。

犁是耕地的動力驅動農業工具,是農業生產中最重要的整地農業工具。但其歷史相對較晚,新石器時代晚期才出現了石犁。這是壹個由石板制成的三角形犁,上面鉆有圓孔。

可以裝在木柄上使用。估計當時不可能用牛耕,應該是人力拉的(圖26)。因為考古發現的都是石犁,木犁架沒有保存下來,所以原始犁架的結構並不清楚,當時也沒有廣泛使用,但它具有動力、傳動和工作三個要素,遠比其他原始農具復雜,可以算是最早的農具。它的出現在中國農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商代開始出現金屬犁頭。江西新幹縣大洋洲商墓出土兩件青銅犁頭。它們是三角形的,上面鑄有裝飾圖案。壹個是15厘米寬,11厘米長,2.5厘米高,另壹個是13厘米寬,9.5厘米長。這是目前僅有的兩件經過科學發掘,有明確位置和年代判斷的商代銅犁頭。證明商朝確實使用過銅犁。雖未出土犁架,具體結構尚不可知,但從銅犁鏵的形制觀察,已與後世的鐵犁鏵相似,故推測其犁架結構應與西漢畫像石上的架犁相似,早已擺脫了石犁的原始狀態。雖然尚不能確定商代是否使用牛耕,但青銅犁的出現為以後鐵犁的使用開辟了道路,從而在中國農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春秋戰國時期,牛耕開始普及鐵犁,鐵犁也取代了青銅犁。陜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均出土了戰國時期的鐵犁,表明中原地區已廣泛使用犁耕術(圖27)。但出土的冠大多呈V字形,寬20多厘米,比商代銅犁大得多。用在犁鏵前端,磨損後及時更換,減少損失。這說明戰國時期的耕地比商周時期有了很大的進步,大大提高了耕地容量。然而,這壹時期的犁架結構尚不清楚。

耕作直到漢朝才普及。不僅中原各省都有鐵犁出土,西北、東北邊境地區也有。甚至在歷史上被稱為“火耕塘”的江南地區,遠至福建、廣西、廣東等地,也出土了鐵犁或牛耕模型,成為漢代農業生產力顯著提高的主要標誌之壹。漢代的鐵犁種類繁多,大小不壹。小的大約20厘米長,20厘米寬,大的可以達到40多厘米長,寬。陜西、河南等地也出土了漢代的鐵犁壁,為單面、菱形或板瓦形,可翻至壹面;還有雙面的,馬鞍形的,可以兩邊同時翻,適合開溝起壟。犁壁是翻土和碎土的重要裝置。這項發明標誌著中國的犁已經走上了成熟的道路,是犁史上的壹大成就。從各地的畫像石和壁畫的牛耕地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漢代犁的具體結構。漢代的犁已經有了犁軸、犁箭、犁床、犁尖等部件,表明它們已經成熟定型。壹般來說,西北地區(如陜西、內蒙古)的犁與犁尖明顯區分,屬於長床犁或架犁(圖28)。東部地區(如山東、江蘇)的犁形制不同。犁床和犁尖連成壹個拱形,由壹塊彎曲的木頭做成,所以沒有明顯的犁床,所以也叫無籽犁(圖29)。這兩種犁都是直軸犁,包括兩頭牛拉的長直軸犁和壹頭牛拉的短直軸犁。長直軸犁適合大塊田地使用,短直軸犁轉彎靈活,適合小塊田地使用,是因地制宜的發明創造。

魏晉南北朝的犁基本上是繼承了漢代的,但是鏵的形狀還是有變化的,鏵冠也從漢代的長翼變成了短翼。西漢的鐵犁接近等腰三角形,從東漢到南北朝定型,改進為舌狀。犁頭有大中小三種,體現了犁頭的多樣性。從魏晉時期牛耕的壁畫來看,當時的犁還是兩頭牛拉的長柄犁。但《齊姚敏書》已指出:“用長軸耕平地可以,山澗之間不用,轉身費力,不如齊人李瑋靈活。”說明山東地區已經出現了適用於山溝的犁。與長軸犁相比,魏犁應該是壹種操作靈活輕便的短軸犁。這種犁的出現,可能為唐代屈原犁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到了唐代,犁的發展又有了重大突破,這就是屈原犁的出現。據陸貴孟《雷庚經》記載,晚唐時期江東農村的犁由11部分組成,犁和犁壁為鐵制,其余部分如底、壓、量、犁箭、犁軸、犁尖、犁評、犁架、犁托等均為鐵制。該犁總長4米,比現在的犁長很多。但它的軸是彎曲的,末端裝有可旋轉的犁架,可以用繩子套在牛的肩膀上。牽引時,犁可自由擺動和變向,克服了漢魏時期長時間犁至田角時“旋轉受阻”的缺點。更適合在江南地區田地狹窄的水田中使用,故稱屈原犁。曲元犁的另壹個優點是配有犁評,可以調節犁箭的上下,改變牽引點的高度,控制犁地的深淺。而且由於犁壁豎立在犁鏵上,它們不是連續的曲面,便於破土成溝,所以操作起來比直長軸犁更簡單輕便,能適應各種土壤和不同田地的耕作要求,既提高了耕作效率,又提高了耕地質量。可見中國的犁發展已經達到了相當完善的水平。從此,屈原犁成為中國犁耕的主流。目前在考古資料中,僅在陜西三原李壽墓壁畫上見到壹個長弧形犁的圖像(圖30)。

宋元犁是在唐代屈原犁的基礎上改進和完善的,縮短和彎曲了犁軸,減少了刨壓等部件,使犁體結構更輕,使用靈活,耕地更有效率。正如王鎮《農書·墾荒》所言:“南方水田,泥耕,田畝高低寬窄不壹。壹犁壹牛拉著他們停止轉動,但只有人能做到。”中國的分蘗至今已經完全成熟,明清的犁也沒有大的突破。

鏟子,也稱為鏟或鎬,是壹種水平整地農具。挖的部分是長條形的,上面有桿子,可以裝橫把手。它們是深挖土地的有效工具,多用於開墾荒地,農民也用於挖掘作物根部。它們是整地的主要農具之壹。鐠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的鹿角鐠和分段石簪。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闕,當時稱為瓚。《國語·齊語》:“若恨金,可鑄鋤頭、蠻夷、金、緹,試壤。”趙薇的筆記:“嘿嘿。”《爾雅·石齊》:“我的意思是壹樣的。”郭璞註:“也。”《說文解字》:“闞,大鋤頭。”最遲在戰國時期,鐵鍬已經普及,出現了橫鏟鐵鍬。在此之前,所有的木桿都是直的空心頭,安裝手柄的方法是在桿的頂端插入壹個長方形的木塊,在木塊上橫向開壹個孔安裝木柄,或者直接安裝壹個樹枝形狀的彎曲木柄。另壹方面,臥式炒鍋的鍋口橫跨鍋體頂部,木柄直接水平安裝,加了木楔,更加牢固,使用時不易脫落,挖掘效率更高。因此,直式空心炒鍋很快被淘汰,成為漢代以後主要的挖掘工具之壹。所以在漢書《淮南子》中經常提到,如:“今日夫急,露真情……”(“精神訓練”),“奮鬥”(“軍事訓練”),等等。王充的《論天平與許嵩》也提到:“用鏟子挖地...就像再加壹把鏟子。”“或者把它壓平。”從河南澠池縣出土的鐵制農具可知,南北朝時期鐠有三種,可以適應不同的用途。到了宋元時期,鐠已經定型,和今天農村用的沒什麽區別。王鎮的《農書》把鐠放在第壹位:“鐠,田工具也...又稱為“耕”和“殺”,主用“殺”來移去物件和植物。把鍋蓋也蓋上。農民開墾荒地。山野與鄉村之間所用之物,可分寬窄大小,但總有名分。”從出土的實物來看,宋元時期的鐵鍬確實有寬有窄,其寬的壹把,南方也叫鋤頭,沿用至今。

十字形的挖土農具有兩齒、三齒、四齒、六齒,大部分是四齒,所以又叫四齒耙、四齒鏟或四齒鎬。使用時,向前挖,向後挖,比犁深,土塊可隨意耙起,但靠體力很累,是南方農村整地的主要農具之壹。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出現,漢代也廣泛使用,以二齒、三齒居多(圖31)。宋代稱之為鐵大。王鎮《農書·龍門》:“鐵有四六齒,齒尖微鉤,似蟑螂,土如蟑螂。這是壹個著名的熨鬥。只需帶壹個圓針來接收壹個四英尺長的直手柄。南方農民或缺牛犁,養這塊地改為耕種耕種,並加以利用。.....嘗幾個朋友,互幫互助,說可以耕種幾畝地。江南土壤少,但這種人力多,尤其是北方山區。”時至今日,在人多地少的蘇南和浙江平原,鐵竿仍是主要的耕作工具,有些地方甚至超過了牛耕。

播種農具

播種工具出現較晚。在原始農業階段,種子大多是直接用手播種,沒有播種工具。種植壹些塊莖類和塊根類作物時可能需要使用工具,比如挖坑,用壹些尖木棒或削尖的竹竿播種。因此,壹些原始的單尖木筏(包括骨鏟和鹿角鋤等。)也可能用來挖坑播種,可能算是原始的播種工具之壹。但真正的播種工具要等到以精耕細作為特征的傳統農業技術成熟後才會出現。

耕地

有據可查的播種工具是西漢的犁鏵。根據東漢崔莽的政治學說,犁是西漢武帝時期搜粟的統帥趙國發明的。其使用方法和效果如下:“三犁* * *壹頭牛,壹人擡,妳種的時候全部備好,種壹公頃。”這種犁就是北方農村還在使用的三足犁。人力車有壹尺、二尺、三尺甚至四尺幾種,以二尺、三尺較為常見。據王鎮《農書·雷夔門》記載,兩腳鈸的具體結構是:“兩柄向上彎曲,高三尺,兩腳中空,脊寬四匝,中間有壹鬥,所盛種子皆接足。邊上還有兩個豎井,可以容納壹頭牛。壹人引之,壹人執鈸,種子自下種之。”北京清河鎮、陜西富平縣、遼寧遼陽市三道壕等地均有西漢鐵犁出土。陜西、山東、河南等地也出土了東漢鐵犁。山西省平陸縣棗園東漢墓出土了壹幅鈸播圖,使我們了解到漢代鈸播的具體圖像(圖32)。三國時期釙曾傳到甘肅敦煌。《三國誌·舒威·蒼慈傳》:“(皇甫)去敦煌,教作耕田。”三國以後,北方農村壹直使用脫粒輪,是主要的播種農業機械。河南澠池縣出土了南北朝的鐵鈸,河南、山東、山西都出土了宋代的鐵鈸。陜西三原縣李壽墓和甘肅敦煌莫高窟第454窟也發現了唐宋時期的壁畫。犁從西漢開始壹直沿用了兩千多年,可見其強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還有壹種手動播種的農具叫“喬虎”,它是用壹個堅硬的外殼做的,裏面有壹根空心的木棍。種子放入殼中,下尖用手持棒插入土中進行播種,比手工播種更均勻輕便,節省種子,提高效率。最早的知事記錄見於《齊·姚敏書》:“兩件事很重要,壹是知事。”河北省灤平縣岑溝出土的橋陵是目前最早的實物標本。

  • 上一篇:快遞員個人工作總結
  • 下一篇:釣魚童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