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管理”和“新收入”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會計結算方法——四欄結算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解”和“實”共同構成了“四欄結算法”的基本要素“老管”的基本含義是期初余額(或上期余額),“新收”的基本含義是本期增加,“解”的基本含義是本期減少,“實”的基本含義是期末余額。四柱結算的基本公式是“老管+新收-開除=現實”。所以用現代的話來說,“老管、新收、辭退、現實”就是會計核算、會計結算的四要素。古人形象地將其比喻為支撐建築的四柱,缺壹不可,故名“四柱沈降法”。
“四柱沈降法”的原理與發展:
據專家考證,我國中唐時期的官廳會計中,已經使用了“四柱”這壹基本名稱,開始了從“三柱結算法”向“四柱結算法”的過渡。從晚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和長興二年(公元931年)沙洲凈土寺編制的年終會計結算賬單可以看出,“四欄結算法”是晚唐時期確立的,並在壹定範圍內使用。沙洲凈土寺是唐代流傳下來的古剎之壹。距離後唐同光滅亡只有十八年,距離後唐長興也只有二十四年。因此,後唐寺院的會計水平和“四柱結算法”的運用,可以說與後唐基本相同。
由於晚唐皇帝對佛教的迷信,當時的寺廟規模普遍較大。寺廟的收入來源很復雜,如農場收入、園稅收入、放債收入、交易收入、慈善收入等。此外,支出更為復雜。唐代的寺院,在年終結算之前,壹般由寺院的最高領導人住持主持全院的年終會計工作會議——即“算賬會”,全面審核過去壹年由“知歲”(寺內總會計師)處理的賬目,編制收入支出的會計結算報告,即“錢物賬”。舊年正月,眾僧齊聚寺中,智歲所編的法案,在眾僧面前當眾宣讀,以解除智歲的責任。用“四柱結算法”計算財產的基本思想,可以在晚唐長興二年沙洲凈土寺知遠達編的壹份會計報告中找到。本會計報告的內容壹般分為六個方面:
1.今年寺廟物業概況(930-931)。在記者今年辦理的總收入中,包括“結轉的賬”(即老管)和“年內以來新增收入”(即新增收入)兩部分。兩項合計為1803.005。在總數下,依次排列的是每壹項的“舊管+新收據”數。
2.“賬戶結轉(舊)”(即舊管理)部分。“老管”財產的項目數按順序排列,本項目總數為1549.765。
3.“新添加的自”(即新收到的)部分。這壹部分除了依次排列各類實物的新收總款外,還抄錄了各類實物收入的明細數,並逐項說明了本年各類收入的來源。此項合計253.24主。以上“老管理”+“新收藏”=1803.005。
4.廢棄(即解雇)部分。解雇數量的順序與新收集部分的順序相同。先有總數,再有明細數,每筆支出的原因都壹壹說明。這壹項的總數是324.8+0。
5.本年財產余額(即見中)。根據上述三大支柱之間的客觀經濟關系,按照“四柱結算法”,對寺廟壹年來的經濟活動結果進行大體結算。結算公式的實際應用如下:
“賬戶結轉(老管)”+“新附”(新收)-斷(炒)=實。
即:1549.765+253.24-324.5438+05 = 1478.29碩。
各種對象的“見入”數量也是按照“四柱結算法”的公式逐項計算,依次排列。
6.會計報表的結束。按當時官民普遍使用的報告格式,顯示上述賬目已由“算會”核實,現將結果公開,以供核定。
這份會計報告以“四柱”為基本格式,以“四柱結算法”為基本方法,系統地反映了寺院壹年來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和結果。既有壹般的,也有細節的反映,細節由和控制。收入是主動的,支出是有原因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清晰的。可以說這是壹個比較完整的四欄式會計報表列表。
但就“四柱”的名稱而言,晚唐時期,“四柱”的名稱還是比較亂的,除了“梘仔”之外,其他三柱都沒有統壹的名稱。說明這壹時期的“四柱沈降法”還處於建立和應用的初級階段,還比較粗糙,需要在實際應用中加以改進。
“四柱結算法”在宋代得到廣泛應用,並趨於成熟。目前,關於宋代“四柱”的最早文獻記載,源於《文獻通考》卷二十三《國用壹》:“止翟陳[5]而言...淳化五年十二月,初州應管,以袁管理,新收,供養,見錢物申請省。”淳化是宋太宗的年號,淳化五年是公元994年。因此,可以肯定地說,早在公元10世紀末,宋代官署會計就廣泛采用了“四欄結算法”。而且名稱統壹簡潔,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四柱結算法”。淳化-翟用5年時間編制的“四欄式”會計報告並不是第壹次上報中央,而是“四欄結算法”應用的延續。陳在《智齋》中提到的"元觀"、"治"和"儉在",是中國"四柱"名稱由不確定向確定過渡階段的表現。根據現有史料的考察,到了宋哲宗統治時期,“四柱”名稱有所變化,“元管”改為“舊管”,“扶持”改為“驅逐”,四柱名稱統壹,基本成為後來四柱的通稱。
“舊管+新收-驅逐=見現”的公式在宋代開始定型,並被廣泛使用。由於這壹公式自“四柱結算法”產生以來就廣泛應用於政府機關和民間會計,人們用它來計算壹定時期經濟活動的成果——見余額,所以後人把這壹公式稱為“四柱結算法”的基本公式或基本方程。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人們出於管理經濟的實際需要,在應用“四柱結算法”基本公式的基礎上,逐漸有了新的進展。為了比較財政收支,掌握國家的財政收支情況,當時的人們逐漸學會了利用“四大支柱”之間的平衡關系作為考核和檢查的手段。在“四柱結算法”基本平衡公式的基礎上,通過轉移項目產生了以下兩個平衡公式:
四柱平衡公式:舊管+新收=驅逐+現看。
四柱平衡公式:新收-驅逐=見入-舊管理。
上述公式的應用,標誌著我國的“四欄結算法”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也代表了宋代會計的最高水平。
宋代要求各級官員按“四欄”格式向中央和皇帝編制會計報告,包括年報、季報和月報,分別反映各種物資的原(元)、進、出、存情況。南宋時,對各部門編制的“四柱”會計報表頒布了專門的格式,要求各部門遵照格式,不得違規。如各倉庫申報的錢、絲、糧、草會計報表采用“四欄”式,各轉運公司編制的會計報表也采用“四欄”式;負責飼養官馬的部門,必須在每季度編制的會計報表中,按照“有的是老馬,有的是新馬”,“有的是死馬”(即“有的是開除的”),“有的是見過的馬”,列出各類馬的數量。更有意思的是,當時上報的各種名字也是以“四柱”的形式規定的。比如各州的和尚道士的名字,也必須以“舊管”、“新收”、“開除”、“見數”的形式上報。宋代這種在全國範圍內統壹編報格式、內容和要求的做法,不僅反映了“四欄結算法”在應用上的顯著進步,也反映了我國政府機關會計編報制度和會計報告方法的顯著進步。這也是前所未有的進步。
到了元明清時期,不僅“四欄結算法”的應用和影響擴展到了會計核算的各個方面,而且出現了對這種特殊方法的總結,人們開始把會計核算方法的問題上升到理論認識。元代手工業者和商業經營者結算賬簿時,要求所有會計科目按“四欄”列示數據,並按“四欄結算法”的基本公式計算當期余額。年度報告和月度報告也必須根據“四大支柱”進行分類。明代,從賬冊到各種會計統計報表,以及各種名目、記錄的編制,基本格式都是“四柱”。到了清代,“四柱”法已經推廣到憑證、清單等方面;光緒年間,出現了最新的會計報表格式——“四欄式報表”。在官方會計中,必須用四欄平衡公式和四欄差額平衡公式來考核財政收支是否平衡。
“四柱沈降法”的歷史地位;
“四欄結算法”的建立和運用是唐宋時期中國會計方法的重大突破,是中國古代會計工作者在管理社會經濟的實踐中創造的壹種科學的結算方法。它的產生、應用和發展都很完善,在會計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意義。
從宋代到清代,“四柱結算法”成為系統反映王朝經濟活動或民間經濟活動全過程的科學方法,成為中國會計方法的精華。它集中體現了中國會計的基本原則,是中國會計方法的精髓。
“四欄結算法”的發展、完善和普及,不僅為我國會計分析方法的產生創造了基礎條件,也為我國單式記賬向復式記賬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四欄式會計法”的影響下,中國固有的復式記賬法的早期形式——“龍門賬”出現在中國明末清初。也正是由於“四欄式結算法”和“四欄式”會計報告編制法的影響,中國固有的復式記賬法——“四腳賬”在這壹時期應運而生。
“四欄結算法”的確立和運用是中國會計對世界會計方法發展的重要貢獻,對世界許多國家的會計產生了重要影響。1494年,盧卡·帕喬利在其著作《數學百科全書》中列出了“壹人擁有的財產=所有者所有權總價值”的平衡公式,這標誌著西式平衡結算方法的建立完成。西式平衡結算法和中式“四柱結算法”形式不同,但原理和作用基本相同。如果將西式平衡結算方法產生的時間確定為13世紀,那麽“四支柱結算方法”在中國的確立和運用,要比西式平衡結算方法的出現早幾百年,這種方法在世界會計發展史上也曾處於領先地位。中國的“四欄結算法”不僅得到了世界會計史家的肯定,也受到了世界會計學者和研究者的廣泛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