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非飛羽宇
配圖|網 ? 絡
本期和大家分享的壹本書是由路遙先生所著的《早晨從中午開始》,這本書是路遙先生於1991年初冬至1992年初春,在醫院病床上完成的。簡單地說,它是《平凡的世界》壹書的自序,回答了當時人們對他創作《平凡的世界》的諸多問題。
《早晨從中午開始》全書五十個小節,***五萬多字,記錄了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時的生活經歷、思想經歷和感情經歷。有人這樣描述道: 十年磨壹劍,路遙用他十年的青春和生命換來《平凡的世界》的美麗綻放,用他十年的困難雕琢了壹顆晶瑩璀璨的明珠。
的確,從路遙萌生創作《平凡的世界》這個念頭開始,至1988年5月25日完稿,漫長的歲月裏,路遙幾乎把他全部的時間、精力和心血都傾註在了這部作品上。也正是因為路遙的執著和堅持,以及對文學的尊重,才使得《平凡的世界》感染了壹代又壹代人,為那麽多人喜愛和頌揚,在當代甚至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重的壹筆。
我曾經在知乎上分享過壹篇關於書籍推薦的文章,當時無意識地把《平凡的世界》放在了首位,而這個細微的舉動卻收獲了壹群誌同道合的人的好評。通過這麽壹個小小的細節,我想路遙先生以及《平凡的世界》無須再過多證明什麽。路遙說, 作家的勞動絕不僅是為了取悅於當代,而更重要的是給歷史壹個深厚的交待。 他,已經做到了。
不過,路遙在完成這本隨筆之後半年多,便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這距離他完成《平凡的世界》不過才剛剛過去三年半。對於壹位作家來說,42歲原本有著無限創作的可能,為我們呈現更加優秀的作品。也許這就是人生,總會在期盼之余無情地剝離著什麽。
1982年路遙的第壹部長篇小說《人生》面世,他也由此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無數青年男女把路遙信奉為人生導師,親朋好友借此攀權附貴。可是此時的路遙卻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正如人們對他的質疑壹樣,《人生》是否將是他今後不可再逾越的巔峰。
他說,人不僅要戰勝失敗,而且還要超越勝利。路遙深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安於現狀雖不致於湮沒在日新月異的文學浪潮中,但曾經所有的榮譽卻會被慢慢蠶食殆盡。於是路遙下定了壹個決心,這個決心早在路遙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種下了,他要寫壹本規模宏大、長達百萬字的小說。要知道,耗時壹個月創作的《人生》不過十三萬字,這就已經打亂了路遙的生活節奏,把他折騰得遍體鱗傷,百萬級的小說那是何其艱難。
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路遙陷入了迷茫之中,猶豫之際,他回到了故鄉毛烏素那裏的沙漠,感受自然的召喚,接受精神的沐浴和洗禮。
沙漠之行斬斷了路遙的過去,人生的復位鍵已經按下,壹切歸零重新開始,進入蟄伏期的路遙默默地等待著鳳凰涅槃的那壹天。正如路遙所說: 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意誌,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種事業。 現在這項事業已經被賦予了生命慢慢成形:三部,六卷,壹百萬字,近百個人物。時間跨度從壹九七五年初到壹九八五年初,全景式反映中國近十年間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歷史性變遷。
開弓早已沒有回頭箭,龐大的工程,路遙自然要面臨著壹系列的難題與巨大的工作量。
第壹,如何構思作品的寫作手法。路遙深受中西方多位現實主義作家的影響,再加上對中國當下文學環境的觀察和思索,最後決定用現實主義手法構建《平凡的世界》。
第二,閱讀大量書籍,學習和批判優秀的文學作品。
第三,準備作品的背景材料。十年的跨度,加之中國正值進入轉型期,這些都要求路遙必須實事求是、尊重歷史。於是他找來了這十年間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壹種省報,壹種地區報和《參考消息》的全部合計本。
第四,深入實際生活。故事可以編,但生活是編不得的,否則不合邏輯、不合生活常識的作品註定要成為他人口中的笑柄。比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就是直接取材於路遙弟弟王天樂的經歷。
最後,如何解決故事中的人物出賣,既避免“介紹式”的出場方式,又讓人覺得順其自然。路遙為此整整苦惱了壹個冬天,最後利用王滿銀販老鼠藥的事件解決了這壹難題。
以上準備階段花費了路遙近乎三年的時間,三年裏他未曾寫下只言片語,壹切依舊是零。不過正是得益於這三年的有目的性的付出,才讓路遙在往後的創作中信手拈來。
真正的挑戰終於拉開了帷幕。可是開篇就碰了硬釘子,因為思想過於勇猛導致三天的時間沒有寫出令人滿意的開頭。原來如今我們讀起來如此輕松的語句,當年卻是耗費這般氣力。但對於路遙來說,漫長的冬天終將過去,溫暖的春天已在不遠的未來。
《平凡的世界》上中下三部,路遙分別選擇在三個不同的地方進行創作,第壹部選擇了銅川礦務局陳家山煤礦,原因之壹便是為第三部的煤礦背景做鋪墊,其次,艱苦的條件不致於消磨掉人的意誌力。第二部路遙把創作的地點定在了黃土高原腹地中壹個十分偏僻的小縣城,在此之前他先采訪了西北工業大學,路遙幾乎把書中所涉及的場景全部親自考量了壹遍。第三部出於對健康的考慮,路遙選擇在環境比較舒適的榆林賓館進行創作,是起點,亦是終點。
路遙說寫作中最受折磨的是孤獨,相比於此,鐘愛卻又匱乏的香煙和咖啡又算得了什麽呢?三年的時間裏,他遠離家人和朋友,滿眼望去,四周都是陌生的環境。思念之余,呆呆地註視著書桌上最顯眼的女兒的照片。作為壹個父親,路遙怎會不感到傷心和自責,他內疚過,也彌補過,《平凡的世界》就是獻給女兒最華麗的樂章。
同《人生》壹樣,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每天工作十七八個小時,早晨都是從中午開始的,生活的作息時間完全顛覆了過來。雖然是壹百萬字的小說,但實際上不止是翻倍的工作量。初稿可以隨意壹些,但第二稿關乎到能否順利出版,因此在抄寫上必須工整認真,同時在遣詞酌句上反復推敲。
長期超負荷的工作使得路遙身體每況愈下,先是手指僵硬,體力不支,最後終於因為患上“亞熱病”倒了下去。藥越吃,病越重,有時被折磨得在地上翻來覆去卻毫無辦法。路遙第壹次嚴肅地認識到了死亡,如果成了事實,將會是他畢生的遺憾。他此時才完成作品的三分之二,他不希望自己如曹雪芹寫《紅樓夢》,或是導師柳青寫《創業史》壹樣中道崩殂,抱憾終生。幸得著名中醫張鵬舉老先生的良方,才讓路遙渡過此次難關。
大病初愈的路遙並未停下創作的步伐,為了這個目標,他已經放棄了太多的東西。現在距離這個夢想愈來愈近,情緒高昂之余不免多了壹些緊張。準確的說,這種緊張感是壹直存在的,寫作之前擔心能否順利完成,第壹部完稿時憂慮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待到《平凡的世界》順利出版時,卻依舊恐慌它能否得到大家的喜愛。的確,因為這部書基本用所謂“傳統”的手法表現,和當時的文學潮流背逆,另外漫長的文字對於出版社來說也是壹種沈重的負擔。
優秀的文學作品無論被隱匿多深都會散發著光芒,當時《花城》雜誌的副主編射望新先生和中國文聯出版公司的李金玉女士,他們接過了這本書稿,使它能及時面世。在壹九八八年年初,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已經開始連播《平凡的世界》,六年的光陰和付出總算沒有浪費。
不過,當時路遙並未完全創作完畢,距離終點的橫線只有幾步之遙。終於,1988年5月25日,壹個讓路遙記憶深刻的日子,至此他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創作。那壹刻,路遙把手中那支在紙上滾動無數次的圓珠筆扔出了窗外。此時他已兩鬢斑白,憔悴不堪。
壹九九壹年三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這是對路遙最好的認可與褒獎。
《平凡的世界》,壹段不平凡的創作之路,它讓我們認識了書本之外的路遙,也讓我們見證了那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路遙!
喜歡的話可以關註公眾H:讀書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