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木卡姆》中維吾爾族的信仰與歌舞
維吾爾族以能歌善舞著稱,人們經常舉行各種形式的“麥西來普”習俗。“麥西來普”意為聚會,通常在節日、周末或收獲季節舉行。其類型包括節慶麥西來普、婚禮麥西來普、豐收麥西來普、白雪麥西來普、郊遊麥西來普等。,而場地則是寬敞的內室,院外的葡萄架下,果園,郊區的林蔭處或河邊草地。在聚會上,人們席地而坐,通常是通過送碗花、酒杯、腰帶等遊戲,有時是猜燈謎、朗誦詩歌或唱木卡姆,但主要內容是跳賽奈姆舞。
賽乃姆在新疆維吾爾族地區廣泛流行。不同地區的賽納姆音樂有不同的特點。為了區分,人們給賽乃姆起地名,如喀什賽乃姆、伊犁賽乃姆、哈密賽乃姆。演出時,每個人都圍成壹圈坐在地板上,樂隊聚集在壹個角落裏,舞蹈演員在圈裏。有壹個人獨舞、兩個人雙人跳、三五個人壹起跳等形式。舞者不唱歌,觀眾拍手壹起唱。Sainaim的音樂由許多歌曲和舞蹈組成,以中速開始,中間逐漸加速,最後轉為快速,以高潮結束。歌舞大多表現愛情生活。他們除了唱群眾熟悉的歌舞外,還用老調即興編新詞,描述當時的歡樂場面。伴奏樂器有鈴鼓、薩巴依、四石、彈撥、古箏、熱瓦普、長笛、揚琴等。
木卡姆,意為“大曲”,是包括歌、舞、器樂在內的綜合性大型組曲,由民間音樂家在節日和娛樂晚會上演奏。據考證,木卡姆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許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歌者、藝人創造積累而成,並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音樂文化,於15世紀盛行於新疆。
新疆木卡姆種類繁多,曲調各異,結構各異,其結構以南疆最為典型。
《南疆木卡姆》***12套,每套音樂結構由四部分組成:
1)木卡姆的深情按順序演唱,節奏自由,樂句各異。
2)窮即“大曲”,由若幹敘事曲和舞曲組成。
3)達斯坦原意為“敘事詩”,即敘事曲。它由三或四首歌曲組成,其間有完整的間奏。
4) Maximilip由3-6首舞曲組成。
南疆十二木卡姆有170多首歌曲,70多首器樂。演唱形式有獨唱、二重唱和合唱,所用的音階、調式、節奏和節拍豐富多樣。伴奏樂器包括Sattar、Plunger、Dutar、Rewap、艾捷克、卡隆和鈴鼓。
藏族的和諧與優秀
藏族民間歌舞主要有自娛和表演。“和”泛指流傳於廣大農牧鄉鎮的自娛性集體歌舞,包括:
1)“郭卓”俗稱郭莊,意思是圍成壹圈唱歌跳舞。舞蹈渾厚有力,有模仿動物的動作。音樂的結構分為兩部分:柔板和快板。以慢板開始,越跳越快,最後以熱烈的情緒結束。
2)“和”即弦舞,因領隊邊拉黑仔邊跳舞而得名。黑仔是藏族制造的壹種樂器,類似於胡琴。它的桶是用角或整塊木頭挖的,音色豐富響亮。逢年過節,壹人牽著黑仔走在排首,帶領眾人揮袖起舞,隊伍圍成壹圈,順時針方向行進。領舞者領舞或彈完壹首歌後,大家唱歌,唱歌,跳舞。
3)“對會”、“對會”是雅魯藏布江上遊的拉斯、定日、阿裏地區的藏語名稱,“對會”是指該地區類似和聲的舞蹈。後來,這種舞蹈傳入拉薩、昌都、甘孜等地,逐漸演變成腳下有敲擊節奏的踢踏舞形式,並出現了專業的藝人。因為是拉薩最受歡迎的,所以也叫拉薩踢踏舞。表演者經常在木板上跳舞,舞步復雜,節奏多變。
對花起初只有紮木尼(藏族六弦琴)伴奏,後來發展成由六弦琴、揚琴、笛子、京胡組成的小樂隊。堆和聲的音樂結構由前奏曲-慢歌-間奏-快歌-彈後五部分組成。旋律優美動聽,結尾常轉到下五調,很有特色。
“卓”壹般指表演性較強的群舞。這種舞蹈強調技巧表現,唱的時候不跳,跳的時候不唱。最有代表性的有兩個“卓”:
1)“熱巴卓”是壹種包括鐘鼓、雜曲、民間歌舞在內的綜合性表演藝術。大多數表演者都是流浪者。在表演開始時,他們應該對觀眾說些贊美他們運氣好和炫耀他們技巧的話。然後,男子持銅鈴,女子持帶柄的扁鼓,邊敲邊舞。觀眾增多了,就開放場地進行技巧表演。
2)“卓和”多在喜慶節日的禮儀場合演出。舞者常把壹串鈴鐺系在膝蓋或腰上,隨著扁圓形腰鼓載歌載舞。表演形式壹般分為三段。第壹節是簡單的舞蹈,節奏由慢變快,擊鼓跳躍,變換隊形,穿插鼓樂表演。綁在身上的鈴鐺隨著跳躍聲響起。第二段是學徒歌,歌詞是好運和美好的祝願。第三段是邊敲鼓邊唱,最後拜完了。
朝鮮族的弄樂舞和長鼓舞
農樂舞是韓國農耕生活的反映,是自娛性的集體舞蹈,包括劇情表演和技巧表演。舞蹈隊壹般29人,領隊舉著“農民是天下之本”的大旗,大家敲鑼打鼓,吹笛子,載歌載舞,模擬農田裏播種、澆水、扶苗、割稻的動作。後來又增加了官員、獵人、農婦、舞者等人物,以及小鑼舞、長鼓舞、面具舞、狩獵舞、象帽舞等獨立舞蹈片段。其中,大象帽舞最具特色。舞者戴著有長短飄帶的特殊帽子,壹邊敲鼓,壹邊轉動飄帶,越跳越快,將舞蹈引向高潮。農業樂舞的音樂大多是朝鮮族民歌《道拉吉》(即《橘梗歌謠>: )、《阿裏郎> & gt諸如此類。伴奏樂器有長鼓、法鼓、小鼓、鑼、笛子、嗩吶、太平簫等。
長鼓是朝鮮族民間樂器,也是龍鼓勵的舞蹈道具。長鼓是壹種木質雙面鼓,中間細,兩端呈喇叭狀。演奏者右手用細竹槌輕敲長鼓右側高音鼓面,左手輕敲低音鼓面。長鼓舞多為女子獨舞或二人轉。舞者壹邊打鼓壹邊舞蹈,豐富的舞蹈詞匯和多樣的鼓點形成了長鼓舞的獨特魅力。長鼓的伴奏樂器有嗩吶、笛子、圓鼓、鑼、簫等。,而音樂則是朝鮮民歌《道拉吉》、《阿裏郎》、《天陽山路》等。
彜族“壹個Xi跳過月亮”
人們通常把居住在雲南彌勒、宣良、昆明等地的彜族稱為“阿西”。相傳,在刀耕火種的時代,阿希人常常赤腳在燃燒後灰燼未熄滅的土地上耕作,因腳被燙傷而跳起來,嘴裏不停地喊著:“啊呀!啊!”所以工作之余,人們就模仿這個動作,歡快地跳舞,男女老少都喜歡。因為青年男女經常喜歡在月光下跳,所以叫“阿喜跳月”。跳舞時,男的彈三弦,吹短笛,女的擊掌圍成壹圈跳舞。當舞蹈達到高潮時,舞者們熱情地演奏、唱歌、跳舞。
“阿Xi跳月”的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有竹笛、二胡和三弦。音樂是低沈的節拍。
傣族的孔雀舞、象腳鼓;
居住在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是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當潑水節或收獲季節,通宵達旦歌舞,素有“小米黃,傣家瘋”之稱。傣族舞蹈可分為幾種類型:
1)大部分模擬舞蹈都是模擬動物的,比如孔雀舞、白象舞、蝶舞、魚舞、猴舞等。,
2)生活舞蹈表現勞動生活,如劃船舞、釣魚舞、采花舞等。
3)自娛舞是節日或其他喜慶活動中的集體舞蹈,如驟燈舞、象腳鼓舞等。
4)宮廷舞蹈、祭祀舞蹈、扇子舞等儀式舞蹈;
5)歌舞,如《十二馬與閆妍》。傣族中最流行的民間舞蹈是孔雀舞、象腳鼓和廣佳舞。
孔雀舞在傣語中被稱為“羅嘉勇”、“甲羅浪”、“番南儺”。有金孔雀舞、綠孔雀舞、孔雀公主舞、孔雀道具舞等不同名稱,統稱為孔雀舞。傣族將孔雀視為吉祥的象征,通過跳孔雀舞寄托自己的願望和理想。
孔雀舞有不同的形式,如獨舞,二人轉和群舞。以前跳孔雀舞的演員都是男性,還有民間藝人為敬酒表演孔雀舞。在瑞麗、孟連、耿馬、孟定,幾乎每個村都有很多會跳孔雀舞的專家和專職藝人。在重大節日或盛大集會上,跳孔雀舞的表演者戴著塔盔面具,穿著繪有孔雀羽毛的衣服。伴著象腳鼓、鑼、鈸、鈸,模擬孔雀下山、林中窺視、林中漫步、泉中飲水、振翅開屏的姿態。舞者腳步輕盈,手型多變,典型的“皇冠狀”手型酷似孔雀頭。孔雀舞的每壹個動作都伴隨著相應的鼓點,有比較完整的鼓點譜。
象腳鼓是壹種打擊樂器,因形似象腳鼓而得名,還有傳說是模仿象腳鼓制作而成。象腳鼓舞是壹種男性舞蹈。舞者身披象腳鼓,鼓尾系著壹束束孔雀羽毛,邊打邊跳。打象腳鼓有多種方法,如打鼓邊和鼓心,壹指、二指、四指打,單手打,雙手或拳頭打,手掌和手肘打,腳尖和腳跟踢。鼓復雜多變,可以敲擊出各種鼓語。象腳鼓舞中,大象和孔雀形影不離,是傣族人民心中吉祥幸福的象征。
高山族的夜店音樂
高山族主要生活在臺灣省島和福建省漳州的山區,有壹種民間歌舞形式,主要流行於日月潭和福建省漳州附近的曹人和布儂人居住區。
當夜幕降臨時,高山族婦女聚集在打飯的工具石臼旁納涼。有些人唱優美的歌曲。伴隨著歌聲,舞者們拿著壹人多高的長杵繞著石臼翩翩起舞。有時他們從左到右來回移動,有時他們用杵旋轉,有時他們敲打石臼。悅耳的敲石臼聲和歌聲產生和諧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