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技術創新”壹詞在各類媒體上被廣泛使用。在媒體的鼓動下,全國幾乎無人不談技術創新,宣傳的力量大得驚人。然而,這場大規模的技術創新運動不僅使技術創新成為壹種意識形態話語,而且使人們懷疑技術創新本身,甚至產生逆反心理(消除這種心理的方法是創造壹個公平開放的市場競爭環境,讓每個企業真正擁有高度的動力感、非同尋常的競爭意識和不顧壹切的創新精神,而不是全民動員)。更重要的是,這種推廣能產生多少“幹貨”值得懷疑。質疑不僅源於“運動式”推廣本身,也源於媒體上很多關於技術創新的文章的混亂。大多數文章對技術創新的理解有明顯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這些混亂的認識,基本上可以歸結為以下兩種極端的觀點。
壹種是將技術創新視為純粹的技術行為,將技術進步視為技術創新的目標。這種觀點突出表現在將技術創新等同於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創新或工藝創新,而產品創新或工藝創新只是技術要求,創新成果的市場應用不需要考慮或少考慮。本質上,技術創新在這裏等同於技術發展和技術進步。
這種對技術本身重要性的強調,不僅具有壹定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相當的現實意義。從理論上講,這種觀點抓住並強調了技術創新的壹個重要環節,即技術發展。在實踐中,這壹觀點的意義表現在幾個方面。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現實中很多企業,尤其是國有和集體企業,與技術發展隔絕的時間太長了。因為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這些企業沒有技術的發展也能生存甚至“發展”,這種現象在改革開放20年後的今天依然存在。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大鍋飯的“甜頭”依然讓這些國有、集體企業念念不忘,經營管理依然表現出對過去的某種依戀和執拗。對技術開發的重視可能會使這些企業重視技術開發和技術開發機構,主動或被動地建立自己的技術開發中心。從政府的行為來看,政府也會給企業壹定程度的發展空間,在壹定範圍內為技術開發提供壹定的服務。同時,這壹觀點也有助於提高對企業自身發展規律的認識,更加關註技術發展的主體——高校和科研機構。當然,強調知識積累和技術開發人才也是這種觀點的應有之義。畢竟技術的發展需要知識和技術人才的積累。
這種觀點的缺點也很明顯。對這方面的思考也可以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進行。這種觀點的理論危害是把技術創新的壹個環節——技術開發——當成了技術創新。在這種觀點的指導下,實踐中會出現許多嚴重的後果。壹方面,由於產品創新或工藝創新不強調市場的導向作用,產品創新或工藝創新不能保證產品的市場成功,使企業對技術開發失去興趣和信任,懷疑技術開發。這對企業的發展是絕對不利的。另壹方面,技術開發的成功與否本身只取決於對技術發展規律的認識,而沒有考慮技術開發的成果在市場上會起到什麽作用,這將阻礙高校和科研院所技術的進壹步發展,使技術轉移更加困難或不可能。在計劃經濟時代,也存在於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開發成果難以轉化的現象,恰恰說明了這種觀點的危害性。這種知識的泛濫,無疑會強化只考慮技術發展本身可行性的技術發展模式的繼續存在,阻礙面向市場和企業的技術發展步伐。
另壹種觀點將技術創新視為純粹的經濟行為,註重技術的應用,即以價值轉化和實現為導向的應用創新。如果有些文章認為技術創新的本質只是壹種經濟行為,技術創新只能相對於壹定的經濟效益而存在。如果不能獲得預期的經濟效益,技術創新就不會發生或難以進行。與前壹種觀點相比,這種觀點彌補了前壹種觀點的不足,強調了市場在技術發展中的導向作用,強調了技術發展成果在市場中的成功,這無疑抓住了技術創新過程中的關鍵部分——技術在理論上的應用。某種意義上甚至是理論範式的突破——從過去重視技術開發本身,到重視技術開發成果的市場成功。這壹突破對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進技術開發行為的市場導向,將使技術開發的成果更容易轉化,技術開發的成果局限於文章和樣本的尷尬局面也將被打破,經濟增長將更加可靠。
然而,正是這種觀點的成功帶來了其明顯的缺點。僅僅強調技術創新中的經濟行為不僅存在理論缺陷,而且會導致實踐中的錯誤導向。從理論上講,只強調應用創新和經濟行為,會使技術發展的規律和技術發展的可能性被忽視。這將導致企業可能做出技術上不可能的技術選擇,因此企業將承擔更多更大的本不必承擔的風險。就整個社會而言,在技術創新中只強調市場導向,會使技術的發展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技術的利用也會失去源頭,成為無根之樹。在純粹的市場導向下,使用技術的結果可能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這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違背。盡管這種觀點比前壹種觀點有更多的優點,但它仍然不是理想的選擇。只有將以上兩種觀點充分融合,才能在實踐中達到預期的目的。
對技術創新的新認識是,技術創新是從產生新產品或新工藝的想法到市場應用的完整過程,包括新想法的產生、研究、開發、商業化生產和擴散等壹系列活動。從本質上講,它是壹個科技與經濟融合的過程,是技術進步和應用創新同時作用的產物,它包括技術開發和技術應用兩大環節。這種方式的技術創新的最終目的是技術的商業應用和創新產品的市場成功,這與第二種觀點是壹致的。然而,這種觀點不僅關註技術創新中的市場導向,也關註技術發展本身。由此可見,從科技與經濟的融合過程和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的“雙螺旋結構”來理解技術創新,在理論上吸收了上述兩種觀點的精華,這種理解應該是實踐的指南。
技術創新可以由企業單獨完成,也可以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協同完成。然而,技術創新過程的完成是以產品的市場成功為標誌的。因此,技術創新的過程無論如何都是企業不可或缺的參與。從企業的具體角度來看,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方式取決於技術創新的外部環境、企業自身的實力以及其他相關因素。從大企業的角度看,技術創新的要求是:企業要建立自己的技術開發中心,提高技術開發的能力和水平,創建技術開發成果有效利用的機制;從中小企業角度看,主要是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建立承接技術開發成果並有效利用的機制。對政府來說,要營造技術開發成果有效轉移、企業充分利用的社會氛圍,確立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地位。對於提供技術開發成果的科研院所和高校,要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意識,加大技術開發成果的市場化力度,使企業獲得更多有用的技術開發成果。
對技術創新的理解,無論是只強調技術還是經濟,都是不全面的。只有把兩者結合起來,才是理性的,才是現實的。這裏說“可能”這個詞是因為技術創新不是技術開發和技術利用的簡單相加,不是1+1=2,而是技術開發和技術利用相加後的壹個整體,是1+1 & gt;增加2。整體大於部分之和。換句話說,技術開發和技術利用應該形成壹個有機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既要從技術的角度考慮技術發展的可能性和技術發展的規律,又要以市場為導向考慮技術發展的有效性。市場引導技術發展的方向,技術本身的發展規律決定了這種引導的情況和程度。沿著這壹認識路徑,我們可以看到,技術開發、開發成果的轉移和技術開發成果的利用構成了壹個完整的技術創新過程。
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知識社會的形成,科技界越來越認識到技術創新不僅是科技與經濟融合的過程,也是技術進步和應用創新“雙螺旋結構”的產物。從復雜性科學的角度來看,技術創新不是簡單的線性遞進關系,也不是簡單的創新鏈,而是壹項復雜而全面的系統工程。在多主體參與、多因素互動的過程中,技術進步作為驅動力與應用創新作為拉力的相互作用推動著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和應用創新這兩個方向,可以看作是壹對既分離又統壹,* * *共同進化的“雙螺旋結構”,或者說是並行驅動的兩個輪子。技術進步為應用創新創造新技術,應用創新往往很快觸及技術的極限,從而刺激技術的進壹步進化。只有技術與應用的激烈碰撞達到壹定程度的融合,才會誕生引人入勝的模式創新和行業發展新熱點。技術創新是技術進步和應用創新“雙螺旋結構”的產物。
廣義而言,技術進步是指技術所涵蓋的各種形式的知識的積累和提高。在開放經濟中,技術進步主要有三種方式,即技術創新、技術擴散、技術轉移和引進。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趕上工業化就是趕上技術。根據目前的情況,後發國家的技術追趕應該分為三個階段。在第壹階段,自由貿易和技術引進是加速自身技術進步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主要方式。第二階段,技術引進和技術開發並重,實行適當的貿易保護,由國家重新配置資源,通過選擇性產業政策打破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進壹步提升產業結構;第三階段,必須以技術自主開發為主,面向新興的高科技產業。國家主要通過產業政策加強與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合作與交流,占領產業制高點,獲得先發優勢和規模經濟,將動態比較優勢與靜態比較優勢相結合,兼顧長期和短期利益,宏觀平衡和微觀效率,有效配置資源,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國內城市主要通過各種高科技園區、開發區來追趕國家技術,政府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產業的聚集,孵化高科技企業和高新技術。
應用創新就是以用戶為中心,置身於用戶應用環境的變化中,通過R&D人員與用戶的交互來挖掘需求,通過用戶參與從創意提出到技術R&D和驗證的全過程來發現用戶的現實和潛在需求,通過各種創新技術和產品來推動科技創新。應用創新要求建立順暢高效的創新服務體系,為技術和產品研發提供最貼近市場和用戶需求的信息,促進應用創新,進壹步提供技術進步的動力。同時,技術R&D方以應用為核心,進行技術集成創新,培養產品設計能力和R&D能力,逐步向產業上遊發展,促進產業升級,提升整個產業的科技水平。目前,科技創新體系中更多地關註技術進步,較少關註面向用戶的應用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實用性和普及性差與此有關,技術發展與用戶需求的銜接存在問題,導致技術進步與實際應用脫節。系統設計對於技術開發和產品轉化非常重要。當我們通過高新園區的制度設計實現產業集聚、技術集聚、人才集聚時,並沒有壹個好的機制在制度層面解決技術的應用轉化和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應用創新,在科技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公共服務行業的壹線管理和服務方面缺乏動力。
為了進壹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我們有必要通過開放式創新和創新平臺即應用創新園的制度設計,實現用戶和需求的聚集,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各類創新要素的聚集和各類創新主體的互動。通過高科技園區和應用創新園區的高度互補和互動設計,改進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通過“雙螺旋結構”的互動,全面推動科技創新,探索面向未來、以人為本的創新2.0模式,將是壹次重要的探索。
資本在品牌和項目上的投入和運作永遠跳不出邊際效益遞減規律,錢會越來越難賺;但是,只有技術創新給壹個企業和社會帶來的邊際效益才能不斷增加,因為技術進步是進步的,是無限的。事實上,人類文明是由技術進步推動的,而不是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