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要增加中介機構來銷售,最終保險公司如果只設計保險產品,讓銀行、保險中介等機構來銷售,將成為最佳選擇。
僅供參考:
目前,保監會正在自上而下推動保險業的升級轉型,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實踐創新,這使得保險業的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態勢。但在壹系列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壹些公司高管和少數監管幹部提出了“去中介化”的思想,甚至總公司和地方政府出臺的壹些政策都限制了保險中介的發展,這當然有“小、散、亂、差”的現實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保險中介的認識不到位,不成熟。針對以上概念,筆者從多個角度論證了保險業的升級轉型必然在中介內部。
保險中介的概念
(壹)中介的概念
黑格爾認為,作為事物之間的聯系和事物轉化發展的中介,它是普遍的。中介通過中介介紹、接觸、調解、和解,使對立面相同。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中介不僅是非共存的物質對象之間的聯系,而且是各物質對象轉化或發展順序的中間環節。各種物質對象之間的這些直接和間接的聯系,縱橫交織,構成了整個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系網絡。中介是互聯網上的結或關節,在不同的實物之間起到中介的作用。它構成對立兩極之間的中介,在某種中介聯系中發揮作用。兩極對立可以在這些中介環節中被“鈍化”甚至中介或整合,即通過這些中介環節不可分割。壹切差異都在中間階段融合,壹切對立都通過中間環節過渡,中介在客觀世界中無處不在。
(二)保險中介的概念
保險中介是指介於保險機構之間或者保險機構與投保人之間,專門從事保險業務咨詢與銷售、風險管理與安排、價值計量與評估、損失認定與理算等中介服務活動,並依法從中獲取傭金或者手續費的單位或者個人。
保險中介的主要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和保險公估人。此外,其他專業領域的單位或個人也可以從事壹定的保險中介服務,如保險精算師、事故調查機構、律師等。
保險行業在中介中的升級與轉型
(壹)保險中介是保險業升級轉型的轉換器。
中國保險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和矛盾凸顯期。改革發展中提到最多的詞是“轉型”。近年來,我國保險資產收益堪憂,銷售渠道遭遇瓶頸,粗放式發展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更加突出。當前,行業內外保險業轉型的呼聲越來越強烈,現實的發展困境是保險業轉型的直接原因。但是,轉型的方向、目標、路徑在哪裏,不是簡單的頂層設計可以解決的,是找到壹個矛盾的轉換器“中介”,這就需要我們通過客戶和保險公司的對立統壹來推動保險中介的發展。
(二)保險中介是傳播保險知識的重要媒介。
保險產品,尤其是長期壽險,對客戶來說是壹個比較大的消費。與其他快銷產品或其他原創產品不同,消費者可以通過廣告、媒體等信息積累這樣的消費經驗。中介是客戶和公司之間的重要媒介,告訴客戶選擇什麽樣的保險公司,在交易中需要註意什麽,只有保險中介才能做到,因為中介接觸了足夠多的客戶和公司,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三)保險中介是公司利益和消費者利益之間的平衡
保險消費者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利益平衡,是二者互動關系中利益最大化並穩定持久存在的狀態或結果。保險中介的調整使得消費者和保險公司的利益趨於平衡,保險中介將保險消費者和保險公司不穩定的二元結構變為穩定的三角結構。
(D)保險中介是市場間接信貸的創造者。
直接信用是指自己建立的信用,間接信用是指第三方的介紹、推薦甚至背書。保險作為壹種合同,是直接信用。保險中介作為第三方介紹、推薦甚至背書,屬於間接信用。
再者,間接信貸比直接信貸更有效,甚至高於直接信貸。在市場經濟中,它可以擴大生產力和貿易。另壹方面,它會降低生產率和貿易。保險中介作為壹種間接信用,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比直接信用更有效。
(五)保險中介是尊重市場化規律的必然選擇。
保險中介是保險市場由中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產物,中介領域的成熟是市場化充分發展的標誌。20世紀90年代中國保險中介的大發展和大突破,使壽險行業初步形成規模,奠定了保險業發展的產業基礎。
(六)發達國家保險業的發展歷史證明了中介的重要作用。
英國是世界現代保險制度的發源地。最早的保險經紀人出現在1575,最早的專業保險經紀公司出現在1906。從中介業務的結構來看,傳統上,保險經紀人完成了英國財產保險業務的60%以上,個人壽險業務的1/3以上,養老金業務的80%以上,勞合社的每壹項業務都必須由經紀人完成,這體現了中介人在英國保險市場的突出地位。
德國保險市場以代理人制度為主,特別是專業化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等保險中介機構和直銷渠道為輔。在德國的保險中介行業,2005年保險經紀公司和兼職代理人約占60%的市場份額。
各國保險中介市場的特點因多種因素而有所不同,保險中介機構的組織形式和結構也有所不同,但都重視培育中介市場發展確實是同壹規律。
延伸閱讀:如何買保險,哪個好,教妳如何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