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的原因是什麽?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的原因是什麽?

鄉鎮企業真正的轉折點是在1978年底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這次會議作出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幹問題的決定》(草案),明確指出“社隊工業要有大的發展”,並規定“凡是符合經濟合理原則,適合農村加工的農副產品,都要逐步由社隊企業加工。城市工廠要有計劃地向社隊企業推廣壹些適合農村加工的產品或零部件,扶持設備,引導技術。社隊企業的產供銷要采取多種形式,並與各級國民經濟計劃相銜接,保證供銷渠道暢通。國家根據不同情況對社隊企業實行低稅或負稅政策。”1979年7月和1981年5月,國務院分別發布了關於發展社隊企業的若幹規定,闡述了發展社隊企業的重大意義,並對壹系列方針政策作出了明確規定。從1982到1984,中共中央先後發布了1三個文件,都對社隊企業的發展作出了指導性的規定。1984年3月,中央、國務院正式批準農牧漁業部《關於開創社隊企業新局面的報告》,同意社隊企業更名為鄉鎮企業。從此,中國的鄉鎮企業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時期,農村開始打破單純經營農業的格局。

鄉鎮企業是在中國市場化改革的宏觀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從誕生之日起,它們就沒有受到計劃體制的保障和約束,而是完全依靠自身靈活的機制適應市場調節和引導而發展起來的。因為多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工人技術水平普遍不高。因此,有利於吸收農業剩余勞動力,深受農民歡迎。此外,它具有充分的經營自主權,壹般規模較小,“小到容易周轉”,能及時調整經營方向,適應能力強,生命力強,因此在發展中逐步提高了在農村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和地位。上世紀80年代,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被稱為“異軍突起”。經過六五期間(1981-1985)的成長,已經成長為農村發展、經濟增長和出口的壹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七五”期間,鄉鎮企業占全國社會總產值凈增額的31.5%;在工業產值凈增額中,鄉鎮企業占37.3%;鄉鎮企業占農村社會總產值凈增額的67%;鄉鎮企業占出口收入凈增額的28%。“七五”期間,鄉鎮企業新增就業人口2200萬人,約占新增就業人口的57.6%[3]。在鄉鎮企業發展中,1987具有標誌性意義。這壹年,鄉鎮企業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產值。標誌著鄉鎮企業真正成為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標誌著中國農村發展開始從單純的農業發展目標向農業發展和非農發展雙重目標轉變。這表明中國農村現代化邁出了實質性的壹步。

鄉鎮企業之所以能有如此快速的發展和如此重要的地位,不是偶然的,而是歷史的必然。

第壹,鄉鎮企業的產生和發展是人地關系高度緊張的中國農村基本國情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在中國人口占絕大多數的農村,人地比例非常緊張。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農業剩余勞動力逐年增加,而耕地面積卻在逐年減少。日益減少的耕地承載著不斷擴大的勞動力,使得人均農業資源不足與農業剩余勞動力過多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尋找新的大容量就業機會。各地的實踐證明,無論如何開辟農業內部的多種經營,如何向深度和廣度發展農業,這種大容量的就業路子都發展不起來,也解決不了大量農業剩余勞動力的問題。而且,隨著工業化的推進,農業技術和裝備將不斷提高,技術取代勞動力的趨勢將日益明顯,農業容納的勞動力數量將日益減少,已經過剩的勞動力將日益龐大。鄉鎮企業就是在這種形勢和趨勢下誕生的。鄉鎮企業的發展不僅為農業剩余勞動力開辟了新的出路,也為農民的非農收入開辟了新的渠道;在優化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的同時,也緩解了我國農村高度緊張的人地矛盾。這是農村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世界經濟史表明,越來越多的勞動者脫離農業,從事工商業活動,這是社會分工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社會生產力進步的必然結果。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壹個民族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最明顯地反映在民族分工的發展程度上。”[4]鄉鎮企業的產生和迅速發展標誌著我國農村生產力的新發展。但各國國情不同,農業和工商業的分工形式也不同。在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的勞動力可以被城市的發展所吸收,特別是城市機械工業的形成和發展,足以容納破產的農業勞動力。應該說,這種分工形式的發展是與其生產力水平相壹致的。但是,在中國,工業、商業和農業的分離不能采取單壹的形式或以城市吸收為主要形式,因為中國的農業特點不同。壹是人均耕地少,但自然資源豐富;二是農業技術裝備落後,而勞動力資源豐富。豐富的自然資源僅靠城市工業是無法充分開發利用的,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也遠遠超出了城市工業和其他產業的承受能力。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必須找到壹種新的社會分工形式,這就是鄉鎮企業。這是適合我國工農分離的重要社會形態。

第二,發展鄉鎮企業是解決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體制性矛盾的客觀要求。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強化了農產品和剩余價值向城市工業積累的轉移,用戶籍管理、勞動力管理、基本生活資料計劃分配等多重“城鄉流動閘門”阻止農業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造成了農業勞動力膨脹、邊際凈收入為負的畸形局面。這就導致了以城鄉分割為特征的二元經濟結構,城市辦工業,農村搞農業,城市工業生產不斷擴大,農村掙紮著維持簡單再生產。

西方發展經濟學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基本特征是:現代資本主義工業部門與傳統封建農業部門分離並存。這兩個部門唯壹的聯系就是失業勞動力從農業流向工業。經濟增長表現為勞動力從農業向工業轉移,以滿足資本主義企業家對利潤再投資的需要。這個過程壹直持續到隱性失業消失,勞動力變得稀缺。只有農業部門的剩余勞動力被工業部門充分吸收,農業部門的工資水平才能提高,工業部門的工資水平也才能提高,農業生產者的經濟地位才能提高。這時,工農業將均衡發展,農業部門將被迫資本化和現代化,二元經濟結構將轉變為單壹資本主義經濟[5]。盡管西方學者對二元經濟結構理論有不同的看法,但爭論是基於工農業部門勞動收入的差異和核心問題——剩余勞動力的產業流動,解釋了發展中國家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社會演變的過程,對我國制定農村工業化政策和誘導勞動力流動的政策具有參考價值。中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極其明顯,解決之道正如馬克思指出的,“近代史是農村城市化”[6],不是城市農村;中國農業勞動力過剩,迫切需要進行產業轉移。要把農村城市化,轉移大量農業剩余勞動力。在中國同時推進這兩個進程最現實有效的辦法就是在發展小城鎮的同時大力發展鄉鎮企業。鄉鎮企業與小城鎮的關系是互動的,相互促進的。通過鄉鎮企業的吸納和擴張,促進小城鎮的發展。在小城鎮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下,農業勞動力向城鎮的流動將更加順暢,其他要素在城市和鄉村中相互滲透,工業和農業相互交融,將替代更高層次的城鄉壹體化。

第三,發展鄉鎮企業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20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古為今用,賦予“小康社會”新的時代內涵。後來又決定把實現小康社會作為“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目標。這激發了全國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熱情。中國農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做了很多探索:壹是充分利用勞動力大的優勢,進行精耕細作。這種方式可以容納壹定的勞動力,增加壹定的收入,但在科學技術水平沒有重大突破的情況下,很難獲得更高的產量和效益,人均耕地面積小,很難獲得更多的收入和致富。二是利用當地資源發展多種經營,農林牧副產品開發。這種方式拓寬了農業的視野,拓寬了農民的就業空間,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對於改變我國大部分農村單壹種田的格局,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確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於自然資源和市場條件的限制,以及人口與土地的矛盾,根本問題無法解決。三是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從理論上講,這是壹個好辦法,因為它不僅可以提高轉移到城市從事二、三產業的勞動者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還可以增加因土地等資源擴張而減少的農業從業者的收入。這當然有利於加快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然而,在實踐中,這種轉移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比如經濟門檻、素質門檻太高,還有社保門檻、孩子上學門檻等等。目前,能夠跨過這道門檻,成為城市穩定實踐者的農民寥寥無幾。對於大部分農民來說,即使是有意願的,也只能在城市裏打零工,也只是在打拼,打遊擊。他們的就業和收入不穩定。近年來,在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下,壹些城市正在消除農民工遷移的體制性障礙,許多城市放寬和放開了戶籍限制。但是農民工沒有必要把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農民要像城裏人壹樣工作生活,還要付出買房、提高自身素質等高昂成本。政府要為城市的水、電、道路、住房、商業設施、學校容量、環境保護、公共安全、社會治安等方面付出大量成本。這些都是短時間內很難做到的。所以農民進城賺錢的路並不平坦。第四,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這壹基本國策在農村的落實雖然不如城市,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確實對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起到了壹定的促進作用。但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已經過大,即使出生率大幅降低,也會有後備勞動力不斷加入農村勞動力大軍。同時,計劃生育對經濟的促進作用逐漸發揮。要全面實現小康,全面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必須結合其他措施。

綜上所述,這些途徑和方法雖然對農民增收起到了壹定的作用,但由於沒有突破“農村有農業,城市有工業”的格局,不僅力度太弱,而且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產業結構,改善城鄉結構,因此無法引起農民收入的顯著增加。鄉鎮企業的發展,壹方面邁出了農村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大步伐,開辟了壹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依靠鄉鎮企業發展農村工業化的道路。另壹方面,它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為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提供了載體。同時,鄉鎮企業的發展和集聚會促進小城鎮的發展,從而推動農村城鎮化。這些都為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創造了基礎條件。

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除了上述客觀必然性外,其自身流動的運行機制也使其崛起成為可能。這種機制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內在動力方面,農民有強烈的改變自身貧困的願望,有緊迫感和危機感。在封建制度的剝削和壓迫下,中國農民幾千年來貧窮落後。雖然新中國成立後農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單靠農業的發展是極其緩慢的。經過艱苦的探索,我們終於找到了發展鄉鎮企業脫貧致富的黃金之路。二是在經營決策上,婆婆少,廠長經理自主權大,責權利統壹。他們能夠根據形勢和市場需求的變化組織產品的生產和開發。第三,在經營形式上,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沒有“大鍋飯”吃,企業員工來自農民,勤勞、勤勞、自強、節儉的工廠。第四,在分配制度上,真正實行多勞多得,按勞動成果分配。工人沒有“鐵板碗”可端,生產積極性高,責任心強。第五,在用人制度上,企業領導沒有“鐵椅子”可坐,能者上,庸者下;勞動者可以人盡其才,壹般不會出現人浮於事、浪費人才的現象。第六,在企業管理上,管理者少,效率高,更註重財務管理,能省錢,壹般處理好積累和消費的關系。第七,在發展目標上,立足本地資源,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重點,面向國內外市場,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勞動力優勢,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第八,在產品開發上,要著眼於城市大產業的“配套產品”和“缺口產品”,願意在大產業中發揮“支撐作用”,在大產業中“拾遺補缺”,填補市場的空白和不足,接活大產業、大市場。壹些企業在積累了壹定的資金、人才和技術後,自主開發新產品、新產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產品、拳頭產品甚至企業集團,占領國內市場,轉戰國外。

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使其在農村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顯。1999年,我國鄉鎮企業從業人員123萬人,占同期農業勞動力的27%,占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農村新增勞動力的55%左右,成為農民就業的重要渠道。鄉鎮企業增加值達到2.5萬億元,占當年農村社會產值的55%左右,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30%左右,成為農村經濟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生力軍;鄉鎮企業出口交貨值達到7000多億元,約占全國出口交貨值的1/3,成為出口創匯的重要力量;農民來自鄉鎮企業的收入部分為700多元,約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7]。對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全面小康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鄉鎮企業除了對經濟增長做出巨大貢獻外,對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升級也做出了突出貢獻。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非農產業快速發展,結束了農村產業結構單壹、農民就業機會狹窄的格局,開辟了農村工業化的新路。特別是以農產品加工銷售為主體的鄉鎮企業的發展,在指導生產、開拓市場、服務農民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的興起和發展。鄉鎮企業的進壹步發展和集聚往往會向小城鎮聚集或形成新的小城鎮,這將為小城鎮的繁榮、城鄉結構的改善、農村城市化和城鄉壹體化的推進做出歷史性的貢獻。

  • 上一篇:用戶思維+:從“流量”到“儲備”
  • 下一篇:文明用餐光盤行動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