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老師的職業形象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

老師的職業形象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

我國有“學為人師,為人師表”的傳統。朱反對只善於讀書、寫詩、沽名釣譽的老師。他強調教師要有“德、道、藝之真”,充分發揮“誨人不倦”的精神,熟練運用教書育人的藝術。教育家徐特立認為,教師不僅是有學問的人,而且是道德楷模。老師不僅要教問題,還要教行為,教如何行為。所謂教師職業形象,就是教師在其教育工作和生活實踐中所體現的思想、業務、作風、禮儀等綜合素質的外在表現。它是對教師教學行為的特定態度和風格的廣義界定,可以反映時代和社會對教師的期望,也可以反映特定歷史時期的教育理念和價值追求。目前,我國基礎教育已經進入新課程改革時代,中小學教師將面臨全新的課程文化和教學情境。教師職業形象是從思想、道德、業務、作風、禮儀等方面的綜合外在表現,是學生和家長對特定教師的印象和評價。這是壹個綜合的概念,既有外在表現,也有內在表現。作為老師,不同的學科會塑造自己不同的形象,比如語文老師的優雅,政治老師的口才,數學老師的細膩,美術老師和音樂老師的藝術氣質。作為壹名教師,妳應該具有優雅的外表美、崇高的道德美以及兩者的美。教師要註重形式美,追求道之美,發揚風格美。教師的道德美應該具有蠟燭精神,還應該具有樸素、善良、信任的功能。教師也要有外在美,首先要有博大精深的專業知識,其次要有嫻熟的專業技能。教師也要有優美的風格。“學為人師,為人師表”是對老師的褒獎,也是對老師的期望。人民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我們的壹舉壹動,壹言壹行,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成為學生刻意觀察和模仿的對象,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因此,作為壹名教師,除了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具備高尚的師德,註重教師禮儀,也就是良好師德的具體體現。這些職業形象到底是內在重要還是外在重要,具體從道德、文化、人格三個方面來說吧。壹、教師的道德形象——最基本的形象▲“為人師表”;“為人師表,學為人師”。強調教師的榜樣和示範作用。▲樂於奉獻、主持正義是時代對教師職業的基本倫理要求。敬業是教師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具體體現。沒有奉獻精神,教師職業的高尚和純潔就會喪失。正義就是“公平”、“正義”、“合理”。沒有公平的教育,學生的心智就會失衡,“善”的價值就會在教育過程中喪失。二、教師的文化形象——教師形象的核心▲“大才之人”和“學富五車”是教師典型的文化特征。傳統形象受到了時代發展的嚴峻挑戰。文化資源的豐富和知識的快速發展和老化,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和調整知識結構;隨著大眾傳媒的發展,學生也成為文化資源的擁有者,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文化展示和交流的時空和機會;時代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要求,以及學生個性的差異,都要求教師改變刻板的教師形象,自覺積極地參與到改革的大潮中來。三、教師的人格形象——教師形象的整體體現▲人格是壹個人的整體心理面貌。具體包括老師對學生的態度,老師的性格,氣質,興趣等等。▲教師的人格形象是學生親近或疏遠教師的首要因素。▲理想的老師的人格包括對學生的善解人意,有耐心,性格開朗,心情樂觀,意誌力強,有幽默感。目前,教師職業形象不完善、不統壹,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教師職能單壹。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在這種職業形象的規範下,傳授知識既是教師的職責,也是義務。以學生的“學”為最高追求境界,既是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期待,也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校長和教師自身對教師責任的心理認同。教師總是以知識的擁有者和傳遞者的身份出現在世人面前。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創造了壹支傳授知識的教師隊伍。但是,也要看到,這個基本功能並不是唯壹的功能。根據教育勞動的特點,教師與活生生的人壹起勞動。教師應該向每個學生傳授某壹學科的知識。這項勞動的過程細致、復雜、系統、特殊,需要責任心和創造力。任何墨守成規,千篇壹律,都可能誤導人家的孩子。教育勞動是具有創造性特征的天然地帶,這使得教師天然具有創造知識的功能。問題是,長期以來,尤其是在應試教育模式下,這壹功能被大大削弱,甚至有被取消的趨勢。(2)權威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傳統教育建築的基石。傳統的教育結構以知識為核心,整個教育過程都圍繞著知識。老師教知識,學生學知識。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是科學真理的擁有者。傳統教育以知識為核心,其實就是以教師為核心。教師壹直被認為是知識的唯壹合法擁有者、傳遞者和解釋者,也是唯壹有權評價學生學習成績的人。在傳統教育體系中,制度、觀念和自然因素為教師擁有權威提供了客觀條件。壹般認為,教師權威是理所當然的,不需要論證和解釋。教師的威信自動地、無條件地得到社會的承認。這種權威的師生關系體現在教育方法上,就是以“教”為“教”,“被教”為“學”。老師只是“教”人,不是“教”人;只做“老師”,不做“老師”。在現代學校教育中,由於應試教育之風的強勁,教師的作用和權力得到極大的彰顯,使得教師的權威日益凸顯,“權威”在壹定程度上演變為“權力”。表現在:知識傳遞中的任意行為,讓學生不質疑;認知過程中的教條主義,即只傳授各種固定的知識和固定的道德信念,不解釋其原因,強迫學生機械記憶而忽視其對知識的理解,不授予學生發現知識的基本方法;教師濫用職權,根據自己的好惡任意懲罰和獎勵學生,依靠各種權力手段使學生處於屈從和謙卑的狀態;不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適當的引導,而是根據壹些外在的標準來評價學生,比如考試成績。這種師生權威關系的結果必然是教育整體的僵化甚至退化,學生的創造精神受到壓制。幼兒園老師在網上鞭打孩子就是最好的例子。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是成長中的青年學生,可塑性很大。教師的思想、性格、言行、舉止、氣質、儀表無處不在,潛移默化地教育、感染、影響著學生。因此,作為壹名合格的人民教師,要特別註意職業形象,做到“美而慎”,成為壹個具有高尚道德修養的人。
  • 上一篇:600字10描寫臘八節的初中作文
  • 下一篇:文學是什麽行業?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