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常用論文來指在各個學術領域進行研究,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論文。以下是關於教育中人的個性和社會性發展的統壹論文。讓我們來看看。
教育中個性與社會性發展的統壹1幾乎每個幼兒園老師都給孩子們上過“拔蘿蔔”這壹課。這個故事可以幫助孩子們理解人們應該互相幫助。現在有人對此提出了異議:為什麽不讓孩子去想呢?如果沒有別人的幫助,讓他們壹個人去拔蘿蔔,他們該怎麽辦?
這種反對的好處在於,它觸及了壹個深層次的教育認識問題,即如何處理教育中人的個性與社會性的統壹發展問題。個性是壹個人不同於其他任何人的行為的獨特綜合。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個性,也必須充分自由地發展自己的個性。所謂發展個性,就是在人的同性基礎上,充分展現人的差異性,使每個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社會性就是生活在同壹個社會的人要掌握適合那個社會的行為體系。壹個社會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為其社會成員提出壹些基本的行為準則,提出社會化的目標。壹個人是社會人,離開社會就無法生存和發展。壹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壹直在與他人接觸和交流。個體壹方面受到了各種社會環境刺激的影響,另壹方面根據各種社會行為產生了許多反應,經歷了壹個成長發展的過程。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人是社會化過程的產物。從哲學上看,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個人與社會、個體性與社會性是對立統壹的。教育不僅要為社會發展服務,也要為人的發展服務。教育應該使人的個性和社會性統壹發展。然而,過去我們的教育實踐並沒有遵循正確的教育理論。
第壹,中國傳統教育傾向於發展人的社會性。
中國的傳統教育,只強調* * *的要求,個人是集體的附屬物,不需要個性,不允許個性。這種情況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從教育發展的歷史來看,在壹定的社會形態下,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對教育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儒家思想是主導思想,這種思想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精神是“禮”或“禮治”“禮”的內容是等級隸屬關系。這種隸屬關系最集中的表現就是維護忠孝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五常(仁、義、禮、智、信),要求個人“復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這種思想意識的支配下,中國封建社會的教育以維護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和培養封建人才為目的,以儒家經典“四書”“五經”為主要內容,與科舉制度緊密結合,極大地束縛了人們的思想。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教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總的來說,教育還是比較註重人的社會性,而忽略了人的個性。比如現在的高考制度,用壹個標準,壹個尺度選人,不利於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第二,西方國家的教育傾向於發展人的個性。
在西方國家,資本主義教育提倡人的全面發展和完善人格,教學內容側重於生產實踐和實踐科目。教學方法提倡順應自然,順應學生心理過程,挖掘學生內在潛力。培根提出“知識就是力量”,鼓勵人們充分發揮人的主觀作用去認識和征服自然。尼采發出了“上帝死了”的吶喊,鼓勵人們認識和肯定自己。
而盧梭則大力提倡自然教育,重視人的自然發展,反對人為限制兒童的發展。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馬斯洛和羅傑斯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種趨勢,他們繼承了歷代人本主義精神,重視人的需要的滿足和人的潛能的發揮,強調人的自覺能動性,提出了自我實現理論。在人與人的關系中,他們高喊“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鼓勵競爭。當個人與社會發生矛盾時,他們往往強調個人的自由和權利。這種以“個人主義”為主體的文化傳統,壹方面確實促進了個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另壹方面也導致了許多社會和道德問題: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系,人們因空虛、孤獨、焦慮和恐懼而產生的心理疾病越來越多,道德退化、暴力行為、男女性關系混亂、吸毒和酗酒等現象越來越嚴重。
面對極端個人主義造成的精神危機,西方社會開始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並大力強化教育的社會價值取向。例如,在美國,許多教育改革報告都極力論證和呼籲在個人價值目標和學校價值目標中強化社會* * *性取向,認為“美國教育的個性傳統已經壓倒了* * *性傳統,當前需要充分肯定* *性本質,幫助學生超越個人利益,強化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①
第三,21世紀中國教育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國教育界已經註意到,只註重人的社會性發展而忽視人的個性發展的教育已經不能適應我國改革開放的需要。這種“社會本位”的教育觀的錯誤在於,它把教育的社會功能當成了教育本體,從而在教育中壓倒了個體價值,限制了個體天賦和個性的發展,進而扭曲了教育的社會功能。而西方“個體本位”的教育觀的錯誤在於,把教育的培養目標錯當成了教育標準,導致了人類普遍文化範式的失落和拋棄。
21世紀的教育必將走發展人的個性與社會性相統壹的道路。為了使人的個性和社會性得到統壹發展,我們必須註意以下幾點:
1.向外國學習。西方教育重視人的個性發展,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比如在美國,高校的價值目標之壹就是通過多樣化來滿足每個學者的個性化需求、興趣和愛好,這壹點已經做得很成功了。21世紀的教育必須面向世界。壹個國家發展教育,需要取長補短,取長補短。我們應該站在歷史的高度,對西方教育采取“拿來主義”的精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進步的過程中,我們既不會自大,也不會崇洋媚外。
2.以史為鑒。我們的傳統教育中有些部分是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的。比如,重視對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堅持個人利益為集體利益服務,重視社會價值取向的傳統等,都是我們教育的優勢。至此,西方已經意識到“為了消除個人主義帶來的精神危機,西方人開始把目光投向以‘集體主義’為主體的文化傳統的東方,壹些有識之士湧向東方尋求答案”。
3.搞好教育改革。通過改革促進教育實現個性與社會性的統壹。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傳統的學科考試過分強調死記硬背知識,忽視學生的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創造力。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必須明確,考試不是為了排名,而是為了給老師、家長和學生自己提供壹個依據,找出學習中的不足和弱點,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讓每個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更好地發展。學生學習是為了進步,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產生興趣,養成積極的習慣。
其次,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在教育過程中,學生不僅是教育活動的對象,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但是,現在的學校教育並沒有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事實上,學生的主體地位並沒有得到真正的體現。比如傳統的班級授課制雖然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有助於培養更多的人才,但是集體教育和統壹要求不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對課堂教學體系進行適當的變革,通過適當的小組活動,綜合運用講授、談話、實驗、演示、參觀等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快樂地學習。
我們還應該重視課外和校外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使學生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增強他們對社會和集體的責任感,培養他們自律、自尊、自愛、團結互助、合作的道德品質。豐富多彩的活動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意誌等非智力因素。為了使人的個性和社會性統壹發展,我們的教育應該鼓勵個人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不是鼓勵個人主義;我們應該密切關註每個人的獨特性,而不忽視創造也是壹種集體生活;教育要培養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全面的高素質人才。
註意事項:
①比較教育(1996)第3期王《當代宏觀教育思想四年概覽》
②《比較教育》(第4期,1996),王東華《東西方道德教育比較研究》。
教育中人的個性與社會發展的統壹。嬰兒時期
嬰兒的氣質:根據活動特點——洗澡和情緒類型,情緒反應突出,以消極情緒反應為主,多表現為憤怒、悲傷和恐懼;活動型,特點是積極探索周圍環境,願意從事體育遊戲;沖動,對情緒和行為缺乏自制力;社交,有較強的社交需求,主動與他人接觸和交流。
托馬斯和蔡斯,容易養;難養;發展緩慢
寶寶興趣的發展:先天反射反應階段(出生-100天)-識別相似物體階段(半歲左右)-探索異性新事物階段(1歲左右)。
寶寶的社交微笑:自發微笑——非選擇性社交微笑——選擇性社交微笑
嬰兒的社會性哭鬧:自發哭鬧-反應性哭鬧-主動操作性哭鬧。
寶寶哭鬧的原因:饑餓、困倦、身體不好、心理不適、無聊。
分離焦慮,是嬰兒離開母親後,遇到陌生人和不熟悉的環境,產生的恐慌和回避反應。
分離焦慮階段:悲傷、求助——希望破滅、情感淡漠——努力適應新環境。
寶寶的社會依戀是壹種情緒,是壹種需求的滿足。依戀是嬰兒與主要照顧者(母親)之間最初的社會聯系,也是嬰兒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誌。
依戀發展階段:Balbi,未分化社會反應階段——分化社會反應階段——情感連接階段(寶寶對媽媽有特殊的情感依戀,與媽媽的情感連接更緊密,以媽媽為安全的基礎)——互惠關系形成階段(寶寶以媽媽為交流夥伴,調整對媽媽的依戀目標,能夠理解媽媽離開自己的原因)。
嬰兒依戀的類型:安全型依戀、回避型依戀和抗拒型依戀。
衡量嬰兒期母親教養方式的三個標準:反應性、情緒化和社會刺激。
哈特,寶寶的自我意識出現在壹歲左右,寶寶把自己當成主動主體的認知,把自己和別人區分開來;兩歲左右,客體自我的自我意識出現,可以用人稱代詞,用“我”來表達自己。
客體自我意識的出現是個體自我意識發展的第壹次飛躍。
第二,幼兒時期
兒童早期人格的初步形成:
1,表現出明顯的氣質特征;
2.在興趣愛好上表現出壹定的差異;
3.表現出壹定的能力差異。
4、初始人格特征的表現。
影響兒童自尊的因素
1.育兒風格:熱情、有愛心,積極接納孩子,熱心參與孩子的遊戲;嚴格要求;民主;以身作則。
2.同伴關系:建立同伴友誼和被群體接受是自尊體驗的兩個重要因素。
認同,即兒童對成人人格的模仿。
孩子認同的對象通常地位高、權威大、能力強、聰明、健壯或漂亮。
孩子的第壹個叛逆期,大約在3-4歲,要求行為獨立,實現自我意誌,反抗父母控制。
第壹個叛逆期的發展特點;
1,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為。
2.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第三,幼兒期
8歲左右,孩子開始失去自我中心,這是壹個轉折點。
教育和調節兒童與環境的關系對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自我評價能力的特點:
1,自我評價包括很多方面;
2.社會支持因素在兒童自我評價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自我價值感的評價與情緒密切相關;
4.小學兒童的自我評價與學習經歷、同伴交往和自信心密切相關。
延遲滿足,(羅騰堡)就是壓抑欲望。就算滿意了,也要學會等待。兒童期兒童的延遲滿足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顯著提高,自我控制行為的發展過程主要表現在兒童期。
影響兒童自我控制的因素;
認知和策略、榜樣的作用、家庭教育對孩子自控能力的影響。
道德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範的總和。
道德認知的發展(皮亞傑);
前道德階段——他律道德階段——自主道德階段(內化)
攻擊行為是指針對他人的壹種敵對的、有害的或破壞性的行為,也稱攻擊行為,主要表現為肢體攻擊、言語攻擊和侵犯他人的權利。
攻擊行為的基本要素是傷害的意圖。欺負是壹種特殊的攻擊形式,可分為三類:直接身體欺負、直接言語欺負和間接欺負。
童年時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1.同伴交往是童年集體歸屬感的心理需求;
2.同伴交往促進兒童社會認知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3.同伴交往有利於兒童自我概念的發展;
4.同伴交流促進良好的人格和社會責任感。
兒童在同伴交往中的受歡迎特征;
1,人緣好的孩子——學習成績好,獨立,熱情,樂於助人,善於溝通,容易合作。
2、不受歡迎的孩子——攻擊性強,對人不友好,對同齡人不尊重,缺乏合作精神,經常做出壹些不好的想法和惡作劇。
3.被忽視的孩子——退縮、安靜、依賴或順從。
友誼是個人之間基於相互依戀的持久親密關系,是同伴關系的高級形式。
孩子對友誼的理解:短期的遊戲夥伴關系——單向幫助關系——雙向幫助關系——親密持久的* * *享受關系。
影響朋友選擇的因素:
1,彼此接近
2,行為,品質,學習成績,興趣都差不多。
3.人格尊重,心理和諧,互相傾慕。
親子關系的發展變化;
1,直接溝通時間明顯減少;
2.家長教育重心的轉移;
3.父母對子女控制的波動與子女的自主管理(父母控制——* * *同控制——子女控制)
第四,青春期
青春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次飛躍(嬰兒期是第壹次飛躍)
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
1,密切註意妳的外表和舉止。
2.深度關註自己的能力和學習成績。
3、強烈關註自己的人格成長。
4.有強烈的自尊心。
情緒變化的特點:
1,麻煩更多
擔心自己在公眾面前的個人形象,擔心自己在同齡人群體中的人格尊嚴和社會地位,擔心自己和父母的關系出現裂痕,感情疏遠。
2.孤獨感和抑郁感增強。
青春期自我主義的特點:(皮亞傑)獨特的自我和想象的受眾。
青春期屬於第二個叛逆期,表現為:
1.爭取獨立意識的阻撓,而反抗的主要對象是父母。
2.爭取與平等的社會地位不滿足,但它也是遷移性的。
3、思想的碰撞
叛逆期年齡段,2-4歲,多在3歲左右,是第壹個叛逆期,10,11-15,16歲從小學結束到初中是第二個叛逆期,在青春期表現突出。
* * *相似之處:都註重加強獨立意識,向控制方要求獨立自主;
他們都有壹種成長發展領先他人的意識。前者有長大的感覺,後者有成年的感覺。
區別:前者要求獨立自主按自己的意誌行事,自主自由行動,反抗父母的控制,反對父母的過度保護;後者要求人格獨立,社會平等,精神和行為自主,反抗父母和利害關系人的控制。
動詞 (verb的縮寫)青年
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我形象的認知,是壹個人對自身連續性和同壹性的認知。
自我概念的特征:
1,自我概念的抽象性在增加。
2.自我概念更有組織性和整合性
3.自我概念的結構更加分化。
提高自我概念水平的主要途徑;
1,自我探索是自我認識發展的內在動力。
2.通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認識自己。
3.通過對同齡人的認同感來認識自己。
自我接納是壹種對自己積極肯定的心理傾向。
自我排斥是壹種消極自我否定的心理傾向。
馬西婭總結了青年自我認同危機的四種方式:
身份建立、身份延續、身份封閉和身份擴散(混淆)。
同壹性綜合征的特征概括如下:
身份意識過度選擇的回避與麻痹
時間前景的傳播由於與他人的距離不平衡
勤奮的擴散,消極的身份選擇
延遲還款期,有壹種內在的需要,就是避免在青年時期過早完成身份認同過程,即延遲履行成年人的責任和義務,是壹種社會延遲,壹種心理延遲,也稱心理延遲還款期。
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度。
價值觀是個體基於自身需求評估事物重要性時所持有的內在標準。人對生活的看法和認知,說到底,都凝聚在壹個人的價值觀上。
影響人生觀、價值觀發展的因素;
1,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受個體成熟因素的制約;
(思維發展、自我認知、社會需求、社會化已經達到成熟水平)
2.受社會背景和文化條件的制約;
3.受家庭教育環境的制約;
4.個體自我調節因素;
5.個人遇到的社會歷史事件和非規範事件的影響。
道德認知的發展:科爾伯格—
第壹層:前習俗層(懲罰和服從取向,功利取向)
級別2:自定義級別(“好孩子”定位和“好公民”定位)
第三層:後習俗層(社會契約取向,普遍道德原則取向)
1,道德發展有固定的順序。
2.沒有多少人達到後定制水平;
3.環境、社會和文化因素只能決定道德發展的內容和速度,而不能影響其發展的順序。
第六,中年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是第壹“組織者”。自我的改變意味著個體思維、價值、道德、目標的改變,自我的發展是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成人自我發展水平:
1,合規級別,按規則。
2.公平程度可以將社會和外部規則內化為個體規則。
3、自主水平,能承認和接受人際和社會關系中的矛盾和沖突,寬容。
4.融合的水平,既能正視矛盾和沖突,又能積極解決。
影響自我水平發展的因素:年齡、受教育程度、認知發展。
中年的人格特征:穩定成熟(自省越來越明顯;心理防禦機制日趨成熟;中年的性別角色越來越融合。
自適應控制理論:初級控制,通過改造環境來控制環境。
刺激和控制,通過改變自己來適應環境。
七、老年
老年期的性格基本穩定,但也有壹些變化:不安全感、孤獨感、適應能力差、刻板保守、回憶往事。
引起老年人性格變化的因素:生物衰退、心理衰老、社會文化因素。
老年心理適應;
1,為晚年的墮落和生活做好心理準備。
2.社會角色和活動的積極轉變。
3.體現老年人的價值,維護老年人的自我尊嚴。
4.夫妻恩愛、家庭和睦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5.加深朋友之間的友誼。
6.避免逃避的適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