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教育信息化有什麽特點?

教育信息化有什麽特點?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以知識和信息的產生、傳播和應用為基礎的知識經濟將在世界經濟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知識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壹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越來越依賴於教育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和知識的創新,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將發揮越來越突出的作用。然而,21世紀的教育正面臨著壹系列挑戰,這些挑戰主要來自於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口增長對教育的要求、國際競爭以及各種社會問題。傳統教育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發展,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於改革,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之壹就是教育信息化。

壹、信息化與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的六大要素

什麽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是壹種能夠擴展人體信息器官功能的技術,或者說信息技術是指壹種能夠完成信息的獲取、傳遞、加工、再生和應用等功能的技術。

什麽是信息化?首先,信息化應針對某壹行業、某壹領域、某壹事物或某壹過程(或統稱為系統)中信息的獲取、傳輸、加工、再生和應用。其次,信息化應該是壹個社會過程。簡而言之,信息化就是人們在壹個系統中追求或推動信息資源的利用和信息技術的應用的過程。因此,信息化包括以下四層含義:壹是對信息重要性的認識,把信息作為基本組成部分,即信息資源應該是信息化的核心;二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即信息資源的利用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是信息化的目的;再次,信息網絡是大規模有效信息傳遞的基礎,是現代信息技術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壹,因此是信息化的基礎;第四,信息化作為壹個社會過程,受到人們的觀念、理想、意誌、技能、群體利益、社會組織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所以信息化要有相應的保障機制。

綜上所述,壹個系統的信息化建設要有基礎、核心、目的、保障等壹些相應的要素。

事實上,原國務院信息化領導小組從中國國情出發,提出了中國信息化的發展思路,也與上述觀點類似。包括國家信息化的定義、國家信息化體系的六大要素、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原則、目標和主要任務。其中,國家信息化的定義是:在國家的統壹規劃和組織下,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農業、工業、科學技術、國防和社會生活,深度開發和廣泛利用信息資源,加速國家現代化進程。這個定義包含四層含義:第壹,實現四化離不開信息化,信息化要為四化服務;二是國家要統壹規劃,組織信息化建設;三是現代信息技術要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信息資源要深度開發利用;第四,信息化是壹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國家信息體系的六大要素是:信息資源、信息網絡、信息技術應用、信息技術與產業、信息人才、信息政策、法規和標準。六大要素是壹個有機整體,構成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完整信息體系。對於壹個行業的信息化建設來說,信息網絡是基礎,信息資源是核心,信息資源的利用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是目標,信息人才、信息技術產業和信息政策法規標準是保障。作為行業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也不例外。

2.教育信息化是壹個社會過程。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過程,其結果必然形成壹種全新的教育形態。

教育信息化有什麽特點?我們可以分別從技術層面和教育層面來考察。從技術上講,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開放性、享受性、交互性和協作性。

我們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追求信息化教育的過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體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協作化、管理自動化和環境虛擬化的顯著特征。

信息化教育向我們展示了教育的美好未來。但是,教育信息化是壹個適應性的社會過程,意味著與傳統教育環境存在主動互動的傾向,其性質決定了它能否很好地適應環境以及如何適應環境。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會自然而然地創造教育奇跡,而可能促進教育創新和加強傳統教育,因為任何技術的社會功能都取決於其使用者。如果說信息技術是壹根強大的魔杖,那麽教師就是操縱這根魔杖的魔術師。

隨著教育設施和教學手段的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也會隨之創新,而教育模式的改變首先取決於教育思想和觀念的改變。在傳統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知識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的。新的教學理念是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幫助者,知識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結構自主建構。這是壹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正好適合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指導教與學。因此,教育信息化不僅帶來了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創新,而且帶來了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這必然是壹場革命性的變革。

然而,應該註意的是,任何模式的改變都是有代價的,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因此,教育信息化建設不會壹蹴而就,需要壹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出現問題,比如目前應用信息技術的教育不壹定能減輕教師的負擔。不能因為教育信息化過程中遇到壹些困難和問題就否定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而不是為了任何單位或個人的個別要求。因此,我們應該認清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方向,正確面對教育信息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二、國際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20世紀90年代現代信息技術的加速發展,推動了世界各國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教育信息化作為跨世紀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指標,已被世界各國納入新壹輪教育改革計劃。雖然不同國家面臨的教育改革任務在不同層面上是不同的,但在內涵和外延上是有區別的。但是,從21世紀同壹全球信息時代教育改革的宏觀背景和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來看,有壹些* * *特點,集中體現在當今世界各國教育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呈現出的教育改革特點和措施。比如日本第五代和第六代計算機進入教育網絡計劃,歐盟?quot尤裏卡計劃”,美國的ISW進軍教育,南韓的“虛擬大學”,新加坡的“智慧島”。這些具有強烈信息時代特征的世界教育改革趨勢,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以知識經濟為特征的26世紀信息社會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教育信息化新特點。世界各國都提出了具有本國特色的新舉措,教育信息化壹時間成為當代教育改革的時髦詞匯,極大地推動了各國教育改革的信息化進程。

1.國際教育信息化進程

1.從立法和信息政策的角度來看,教學改革計劃有壹些特點,如將信息技術教育納入正式課程,加大投入和在起始年級提前發展。

在英國,1998通過立法規定,所有中小學要把原來的選修課全部改為必修課,並制定了中學信息技術課程評價的9項標準。在國家撥付的教育經費中,法定的6%必須作為學校專款專用的電腦購置費,以保證英國20%的中小學都能聯網,其中85%是中學,5%是小學。

美國總統克林頓在1996年的國情咨文中指出,2000年美國1000%的學校必須聯網,並建議國會通過立法,使美國成為唯壹壹個從小學到大學“壹人壹機壹路壹網”的國家。克林頓此舉旨在為美國教育界搶占國際教育新制高點做準備。

法國教育部長阿勒格雷在1998年初宣布,法國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三年發展計劃,在教育信息化大發展中重點培養相應的信息化教育師資,註重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和微機操作水平的提高,旨在充分發揮現有信息設備的效率,使法國的水平從當時擁有兩臺微機的32名初中生和擁有壹臺微機的12名高中生提高到65438+

1998年7月29日,日本教育課程審議會發表了名為《教育課程基本走向》的咨詢報告,進壹步明確了信息教育課程的運行規則。小學初中第壹;高中各階段各科都要用微機教學。小學?quot在“綜合學習時間”的課堂上,適當運用計算機等信息手段,將現行的“信息基礎”選修課改為初中必修課。此外,教育部提出,1994期間小學、初中、高中計算機擁有率分別達到22、42、42。

芬蘭政府制定了65438-0995年信息社會發展戰略,將“所有公民掌握和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列為五大政策之壹,旨在“使每壹個芬蘭公民掌握信息社會的基本技能”。教育當局規定,從1995年起,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必須達到使用計算機和上網的技能標準。

1995 5月31日,韓國教育改革委員會制定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建立新教育體系的教育改革》計劃。韓國的這壹計劃旨在強調,只有將現代高科技引入教育,韓國才能在未來的信息社會中進入先進國家的行列,而這壹切都有賴於增加國家教育信息化的決策權。

  • 上一篇:德國的重要節日
  • 下一篇:關於法律的範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