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支持”
特色小鎮是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關鍵詞之壹。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住建部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到2020年,計劃培育休閑旅遊、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各具特色和活力的特色小鎮1000個左右,引領和帶動。隨後引發了中國的“特色小鎮熱”。
“道路偏離”
按理說,文創小鎮落地應該沒那麽難,國家壹直大力支持,但是再往深裏看,就有問題了。在黃村文化創意產業園調研中發現,文創鎮部分開發商習慣先建房,但不考慮配套和可持續發展,甚至挪用配套用地建房,因為回款快。其次,開發商前期沒有落實運營,很容易把文創小鎮變成旅遊地產。旅遊地產只要滿足遊客的觀光需求,其產品開發主要是為了滿足第二、第三居所,文創小鎮必須有產業支撐才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文創小鎮應該如何對癥下藥?
# 01
完美的生態系統
對於依托當地生態環境發展起來的文創小鎮來說,古鎮的文物古跡、特色民俗、閑適生活都可以為旅遊發展大大加分。開發商往往不需要巨大的硬件投入,更多的是軟投入。
浙江烏鎮每年吸引六百多萬來自國內外的遊客,其特點是原始的水鄉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此外,烏鎮已成為茅盾文學獎的永久頒獎地,各類影視、戲劇拍攝層出不窮。
北京古北水鎮位於司馬臺長城腳下。水鄉依托司馬臺留下的歷史文化,打造了長城腳下的“八大名宿”,如登長城、夜遊司馬臺打燈籠等。聽長城,浪漫水舞秀,2016升級後,根據數據顯示,古北水鎮2017年營業收入9.79億元,同比增長35.16%。
經營這類文創小鎮,必須從地方特色入手,確定某個地方文化或景觀特色作為開發因子,並加以延伸。如果沒有壹定的資源基礎,盲目引進外來文化,很可能是沙裏的蓋樓,文化無法賦能文創小鎮,最後也就成了壹個建築的空殼。
# 02
工業多樣化
對於生態環境不足以支撐文創小鎮來說,發展產業多元化無疑是最穩妥的方式。
浙江麗水古堰畫鄉,旅遊勝地,吸引了很多畫家來此作畫。針對這種情況,當地政府主動對周邊土地進行統壹規劃,建設了藝術素描基地、創意基地和商業油畫生產基地,大力發展民宿產業、養生農業和創客產業,實現了多產業融合發展,促進了小鎮的可持續發展。
對於壹個小鎮來說,單壹行業很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培育壹批重大產業項目,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產業的規模效益,這正是呂雯鎮抵禦市場風險、促進自身發展的有利武器。
# 03
建設知識產權的必要性
對於主題文創小鎮,壹定要明確打造IP的必要性!
無錫田園東方桃村,這個項目定位為首個田園綜合體,包括白鷺牧場、螞蟻餐廳、螞蟻農莊、螞蟻王國、螞蟻廣場、窯烤區、DIY教室,還有聖甲蟲村店,相當於農村集市、手工作坊、特色餐廳、特色民居。以“農業+文化旅遊+社區”為IP特色,主要吸引周邊城市家庭體驗鄉村生活和親子互動。
亞龍灣國際玫瑰谷以七彩玫瑰為載體,開發了玫瑰茶、玫瑰精油、玫瑰酒、玫瑰食品、玫瑰服裝等產品。每年線下旅遊人數超過654.38+0.5萬,玫瑰精油、玫瑰護膚品等延伸產品成交額超過1億。
文創小鎮的主題是從“無”中長出“有”,深化核心競爭力,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IP,可以率先成為地域特色文創小鎮。
# 04
認證“網絡名人”的必要性
在這個時代,我們必須認識到“網絡名人”的必要性,即營銷和運營的重要性。
沒有朋友圈,就不去旅遊。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app和社交網絡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兩樣東西。文創小鎮要主動營銷,打造線上名人景區,借助遊客的二次擴散提升文創小鎮的知名度,形成正向循環,吸引更多遊客打卡。
重慶洪亞東是中國網絡名人最著名的打卡勝地之壹。其主要景點有吊腳樓、仿古商業街等景觀,是城市風景區和商業中心。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大眾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增長下,黃村文化創意產業園認為,文創小鎮在未來幾年壹定是熱點,但行業思維沒有先跟上政策的步伐,勢必會出現各種問題。當然,對於尚處於發展初期的文創小鎮來說,早點發現問題,對癥下藥,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