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文化與科學:中醫的知識社會學解讀

文化與科學:中醫的知識社會學解讀

知識社會學是社會學的壹個分支,旨在通過對知識的社會學考察,從社會的、歷史的、互動的、建構的角度理解知識的屬性和意義。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爭議已久的中醫學科屬性再次浮出水面。中醫只是壹種文化還是壹門科學?有必要從知識社會學的角度來理解。

中醫文化也是中醫科學。

“中醫”這個名稱是在現代西醫進入中國後產生的。在中國古代,醫生和博士都有自己的名字,如黃綺、杏林、青稞和閬中。19世紀以來進入中國的西方傳教士是“中醫”概念的最早使用者。中醫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知識體系,兩千多年來不斷發展。《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為中醫診斷、治療和養生奠定了理論基礎。他的天人合壹、陰陽五行思想,凝聚了中國古代哲學對世界的認知。中醫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儒道兩家的精華,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精華之壹。可見,中醫不僅具有鮮明的文化屬性,而且具有治病救人的重要功能,這壹點並無爭議。只是到了近代,西方科學傳入中國,西醫才開始為人所知並廣泛傳播。然而,中醫治病救人的理論基礎與西醫明顯不同,引發了中醫是否科學的爭論。而這涉及到科學標準和邊界問題。

知識社會學主張在歷史背景和文化語境中解釋和理解科學,但實際上,科學哲學中對科學的劃界標準壹直隨著歷史的變遷而不斷發展變化。邏輯實證主義的早期科學觀被證偽主義取代;接著美國科學哲學家庫恩提出了“範式”理論,認為科學是壹定時期科學的同壹信仰,包括概念、理論、方法和話語體系。可見,無論我們是否承認中醫的科學屬性,都不能否認中醫在很久以前就已經發展成為壹套邏輯自洽的知識體系,有了自己的概念範疇,並且得到了“中醫”全體成員的認可。

當代英國科學哲學家拉卡托斯在波普爾“樸素證偽主義”的基礎上發展了“精致證偽主義”。他認為科學是“壹個進步的研究項目”。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包括四個部分:硬核、保護帶、消極激勵和積極激勵。從中醫的發展來看,“天人合壹”的理念和天人合壹的理念構成了其自古以來壹以貫之的“核心”;經絡腧穴學說、五臟學說、陰陽平衡學說構成了“輔助假說保護帶”。從這個意義上說,中醫理論體系是壹個“遞進的研究綱領”。

科學哲學實際上未能回答中醫作為壹種文化與科學之間的矛盾。文化和人文教育,狹義上主要指文藝精神生活的內容。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所有的創造,無論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也屬於文化範疇。從人類社會漫長的進化史來看,“科學”是最近幾百年才出現的文化現象,人文主義思潮催生了現代自然科學。科學起源於文化,然後逐漸從文化中獨立出來。壹般來說,狹義的文化具有地域屬性;“科學無國界”是指追求客觀真理和普遍規律的科學知識必須超越地域屬性,具有普遍適用性。

中醫從起源上屬於地方性知識。從中醫經典中可以看出,中醫在發展之初,就有意識地試圖與巫術劃清界限。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把包括中醫在內的中國古代科學歸為“前科學”的範疇。西醫早期也起源於歐洲本土知識。由於它與現代自然科學的密切關系,它迅速發展並擴展成為壹個全球性的知識體系。當然,早期的中醫僅限於中國甚至漢族,但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藏醫、苗醫、波斯醫等傳統民族醫學的有益成分,近代以來,中醫大踏步走出國門。新冠肺炎的疫情正在全世界肆虐。中醫藥在中國國內抗疫和派遣醫療隊參與全球抗疫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說明中醫藥對全人類具有普遍意義。正如《大英百科全書》中的“科學”詞條所解釋的,“科學涉及壹種對知識的追求,包括對各種普遍真理或各種基本規律的應用的追求”。千百年來,中醫治病救人、戰勝瘟疫、保證種族延續的功效,說明其理論能夠反映客觀規律,是科學的。

中醫的整體思維與復雜性科學的系統觀高度壹致。

就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而言,西醫可以歸結為還原論醫學,理論遵循形式邏輯和實驗理性。中醫是整體醫學,遵循辯證邏輯,實踐理性。

還原論與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是壹致的:認為整體是由部分組成的,高級運動是由低級運動組成的。作為現代醫學,西醫的基礎理論是建立在物理、化學、生物學、人體解剖學、心理學等堅實的科學基礎上的。,並形成了病理學、藥理學、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壹整套細分體系。大部分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和治療原則都可以從分子生物學水平上得到解釋。藥物的分子式和受體細胞的蛋白質結構要明確,藥物的療效必須經過精心設計的雙盲實驗來檢驗。可檢驗性和可解釋性使得西醫的科學性毋庸置疑。

中醫的疾病診治原則是把個體看作壹個整體生命,人體各部分相互聯系,進壹步把人和自然界看作壹個整體,把人的健康和疾病與氣候、季節、地理環境聯系起來,把陰陽與寒熱虛區別開來。中藥基本上是天然的動植物制品,所以被稱為“中草藥”。有“丸、散、膏、丹、湯”不同劑型,方劑“君、臣、佐”配伍,講究平衡協調。除了藥物,中醫還有更多非藥物手段,如針灸、艾灸、拔罐、刮痧、按摩、正骨等。根據經絡穴位,可以“治頭痛,刺耳朵”。中醫在預防保健方面也強調“藥食同源”、“治未病”。

20世紀中葉以來,自然科學的發展越來越轉向以復雜性為主要對象,復雜性科學應運而生。復雜性科學的核心工具是系統論,強調互聯、平衡、協調,“整體大於部分之和”。不難看出,中醫的整體思維與系統思維完全壹致,高度壹致。我國著名科學家、系統科學的領軍人物錢學森曾指出,“中醫的理論中包含了許多系統論的思想,這是西醫的壹個嚴重缺點。”因此,中醫現代化是醫學發展的正確道路,它最終將導致科技體系的變革——科學革命。"

從發展的角度看中醫理論的科學性

科學發展的歷史表明,科學的進步是壹個“猜想與反駁”趨近真理的過程。比如人工智能“阿爾法狗”下圍棋已經到了無敵的境界,但是它的獲勝機制卻不好解釋。人類圍棋頂級棋手說“我看不懂”,但研發設計“阿爾法狗”的工程師團隊說,“阿爾法狗”贏棋靠的是“深度學習”,是大量重復博弈積累經驗的結果。但我們知道,“深度學習”只是對人腦多層神經網絡結構和思維認知過程的形式模仿,是人工智能取得突破的“底層算法”,並不能解釋“阿爾法狗”是如何下棋和贏棋的。為了給“不可解釋性”壹個解釋,人工智能科學家提出了“暗知識”的概念:機器學習可以提取“人類無法感受和表達的知識”。與“暗知識”相對應的“明知識”,是人們能夠感受、理解和表達的知識。“暗知”這壹命題反映了人類認知的局限性。當代人無法感知的“暗知識”,未來可能會被理解和表達,“暗知識”會轉化為“明知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中醫理論的科學性已經被幾千年的實踐所證明,並將在未來的發展中得到進壹步的檢驗,不能因為壹時對機理和原理的不理解而輕易否定和否定。

總之,借助於知識社會學對中醫、西醫及其關系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二者都具有文化屬性,因為它們起源於地方性知識,並由於歷史原因形成了各自獨特的中醫文化和西醫文化;兩者都是醫學科學,但分屬兩種不同的科學體系範式。從歷史上看,科學的標準和邊界壹直在變化,人類的認知能力和認知視野也在不斷提高和拓展。因此,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中醫理論的科學性,是我們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正確態度。

(作者:應時,西北A&F大學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

  • 上一篇:搞笑視頻《導遊丟下遊客看日本美女被鄭老師老婆騙了》中1: 08秒開始的那壹集叫什麽名字?
  • 下一篇:《資治通鑒》9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