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文言文教學的三個層次——文言文、文學、文化

文言文教學的三個層次——文言文、文學、文化

文言文教學的三個層次——文言文、文學、文化

壹,文言文教學的目標取向

2003年,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文言文和古詩詞接近閱讀內容的壹半,現行高中語文實驗教材中語文的學習也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那麽,高中文言文應該教什麽呢?學生應該從中學到什麽?這是壹個必須澄清的問題。走進現在的語文課堂,我們會發現很多老師只是說說而已,師生都在忙著“落實每壹個字,把每壹句話都說清楚”,有的甚至把它等同於外語教學。古人在文言文中積累的燦爛文化、深邃智慧、不朽文采,全都沒有了,只剩下文言文詞語。多麽無聊,好師生壹個“累”字。依據是考題裏有實詞、虛詞、詞法、句型。殊不知,這種教導徘徊在藝術文化的殿堂之外,卻無法進入室內,無法取其珍寶,汲取其智慧,充實其精神家園。也偏離了語文課的課程目標。那麽如何針對文言文教學呢?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設定的課程目標是:讓學生在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五個方面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必修課按照“閱讀與鑒賞”和“表達與交流”的目標組織。“閱讀與鑒賞”的目標特別規定“學習中國古代的優秀作品,了解其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壹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會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著作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和歷史局限性。”“閱讀簡單的文言文,可以借助筆記和工具書來理解詞義,理解文章內容。了解和整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註意閱讀實踐中的類比。讀古詩和文言文,背壹定數量的名篇。”選修課“詩詞散文”系列的目標是:“通讀古今中外的優秀詩詞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用歷史的眼光和現代的觀念來審視古詩詞的思想內容,並給予恰當的評論。”“在參考書和相關資料的幫助下,我可以閱讀不太難的古詩和文章。學習古詩詞古韻的基礎知識,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文化的積累。”

可見,文言文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文言文知識教學的層面,而要在欣賞、領悟、拓展、創新中提升文言文學習的境界。總之,文言文教學的目標應該是文言文、文學、文化。文言文課堂教學要從作為基礎語言的文言文知識層面提升到語言的內容——文學鑒賞,感受理解古文思想藝術的魅力。最後,我們將進壹步引導學生發現古代漢語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內涵,進而構建學生自身審視和傳承傳統文化的能力和自身的生存智慧。

二,文言文的文學文化內涵

在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必修教材中,古文占了10個單位,從先秦史傳散文、先秦諸子散文,到漢魏晉唐宋散文、明清散文。這些散文文本記錄了歷代仁人誌士的歷史沿革、政治變遷、精神追求、人生理想、學術思想、藝術特色等等,承載了歷史和文學。因此,古文學習本身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文言文這壹語言工具,而且是古人思想文化藝術成就的載體,是學生學習、傳承和實踐的對象。所以,特級教師韓軍說,沒有文言文,我們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意思是說,文言文的學習要以對文言文經典的理解為基礎,在古代聖賢用智慧構築的精神家園中去探尋幽玄脫俗,從而獲得文學、文化、精神、智慧的滋養。學習先秦諸子的雜文和歷史傳記,儒家的救世情懷,仁愛精神,孔子的深邃思想及其對整個中國文化的影響;老莊的清靜主義與天人合壹的哲學境界:其他家庭要麽傲慢,要麽能言善辯。這裏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是中國文學藝術的開端,其中壹些雖然原始,卻閃爍著古人的藝術才華和非凡智慧。漢魏之際,人才輩出,人物輩出。壹部被魯迅稱之為“史家絕唱,離騷無韻”的《史記》,足以讓後人從遊中咀嚼,回味無窮。唐宋散文名家輩出,讓中國古代文學這座殿堂更加光彩奪目。蘇軾的《赤壁賦》不僅是文學上的壹朵奇葩,而且融合了中國文化史上儒、道、釋三家的思想和哲學...所以,文言文和文言文知識的學習,只是為學生進入古人為我們建造的精神家園做鋪墊。同時,文言文是我們母語的源頭。我們不僅要掌握語言這個工具,更要從中獲得更重要的精神滋養。

第三,課堂三層次的生成

首先,文言文知識的學習是基礎,是學生理解文本的基礎和手段,是學生欣賞乃至進入作者內心與文本作者對話的前提。它是幫助學生欣賞和交談的語言工具。借助筆記和參考書,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及時得到老師的指導和輔導。在大量閱讀的幫助下,學生可以積累文言文知識。

其次,要引導學生欣賞文學。文言文的閱讀和鑒賞,需要老師的某種引導,因為作者及其作品所表達的生活,與學生有壹定的時空距離。為了讓學生真正與作者對話,真正理解作品中的生活,教師應該以對話的首席來溝通和引導學生、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展開對話,從而了解作者的思想和作品中的藝術魅力,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審美享受。

第三,讓學生獲得文化滲透。比如學習《赤壁賦》,學生可以在欣賞《清風明月》意境和作者心靈痛苦突破的過程中,感受蘇軾的神韻內涵。儒家的“入世”情懷,道家的“出世”超脫,佛教的“禪”智慧,造就了中國文化史上令人欽佩的文人形象!壹個不能被災難和痛苦打敗的蘇軾!蘇軾還為中國古代文人建造了壹座精神殿堂!學生從閱讀中獲得的精神滋養將是教學的最高追求。

當然,文言文教學三個層次的形成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更重要的是教師需要正確處理文言文的原生文化(文言文知識)與負載文化的關系,引導學生形成個性化閱讀,收獲多元化的成果。

  • 上一篇:進入國外頂級市場的中國服裝品牌有哪些?
  • 下一篇:春節期間黑板報的正文內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