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新媒體需要什麽樣的人才?浙江新聞新媒體部。

新媒體需要什麽樣的人才?浙江新聞新媒體部。

壹、傳統媒體急需的三種人才

近年來,新聞界壹個值得註意的現象是,傳統媒體的人才正在流向新媒體。要知道,很多傳統媒體的人還是看不起新媒體的,因為似乎和舊媒體相比,新媒體還是不像媒體,或者說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媒體。然而,這可能就是問題所在。為什麽新媒體壹定要像媒體壹樣?妳也可以稱之為新媒體,媒體和媒介的概念似乎正在被打破。長期以來,傳統媒體中的很多人都秉承著壹種媒體思維,以媒體自居,以媒體為榮。在他們眼裏,新媒體不是媒體,不是正規軍,而是散兵遊勇。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傳統媒體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什麽變化。換句話說,他們今天更需要什麽樣的人才?

(1)優秀的內容提供商

人類的信息傳播基本上有三個層次。第壹層是事實層,也可以說是告知層,簡單的告訴妳發生了什麽。第二層是解釋層,涉及有真相的事實,需要專業人士解釋。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對真相感興趣。第三層是觀點層,可謂意義層,這個層次的受眾就更少了。這三個層次也對應著新聞報道的三個階段,即信息階段、故事階段和評論階段。

不客氣地說,新媒體似乎把傳統媒體推向了第二個層次,也就是說,新媒體的速度在第壹層次的信息傳播中占有優勢。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今天我們能稱之為好的內容,大部分都來自於傳統媒體。好的內容還是要靠傳統媒體?雖然新媒體為我們產生了很多好的形式,但是大部分好的內容似乎都來自於舊媒體。所以,在這個層面討論內容為王似乎很有意義。反過來,渠道為王的傳統觀念,現在似乎也屬於新媒體。比如騰訊是怎麽打贏對手的?現在來看,它靠產品打敗了門戶網站的勁敵。換句話說,做產品的打敗了做媒體的。這是什麽意思?說明我們可能已經到了產品媒體時代,媒體更像產品而不是媒體。這可能是很多人不願意看到的,內容好像被形式控制了。更奇怪的是,這個結果並不完全是政治性的。好像是媒體自己變了。

今天,我們不缺渠道。我們缺的是內容,有價值的內容。我們似乎進入了壹個渠道過多的時代。現實中,我們到處都在堵車,但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我們暢通無阻。問題是我們缺乏有分量的內容。如果我們的內容僅僅停留在信息層面,甚至下降到數據消費的地步,那麽我們只會成為故事消費者。當多個渠道遇到內容少的時候,渠道的豐富可能會襯托出內容的短缺。簡單的管道加粗,增加管道數量,會擴大內容的流量。也許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王采的內容逐漸讓位於頻道為王。看起來渠道暢通無阻,好的內容成了稀缺品。從渠道稀缺到內容稀缺,渠道解放讓位於內容解放。

或許我們也可以根據傳播把內容分成三種形式。第壹種是事實傳播,或者更專業的說,事件傳播,只傳播事實,不傳播觀點,強調客觀性;二是觀點的傳播,經常采訪有觀點的人;第三種是話題傳播,通常是針對人們正在談論的事情的壹種背景傳播,往往有粉絲基礎。

20世紀末中國改革開放後,媒體出現了壹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很多好的記者和文章都出自媒體的經濟部門,成為人才輩出的地方。這源於中國的重心從階級鬥爭轉向經濟建設。經濟部的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人民日報》,也出現在央視。從歷史上看,中國文革時期,人民日報社國際部最吃香,最優秀的人才好像都在國際部。我們不妨稱之為國際部現象。按照這個歷史規律,下壹個部門現象會出現在哪裏?還是傳統媒體變成了單兵作戰的地方?

我們現在可以想象壹個場景,就是看《新聞聯播》的人遇到看《環球時報》的人會怎麽樣?因為這兩家媒體似乎已經被列入了可以影響世界觀的範疇,只是前者的受眾年齡稍大,信息感更強,國內存在感更強。後者民族主義情緒更強烈,觀點更突出,國際存在感更強。對於只關註壹個信息渠道的受眾來說,往往更容易相信這個渠道的信息,排斥其他渠道。這兩種媒體可以說代表了當今中國傳統媒體的壹些生存狀態。

在新媒體的壓力下,傳統媒體可能要思考的壹個問題是,新聞和評論是否應該分開?從新聞學的角度來說,觀點和事實應該是分開的,就像編輯和管理應該分開壹樣。然而,無論是在新聞教學中,還是在壹線新聞報道中,我們都很容易看到壹個微妙的變化,那就是新聞評論越來越成為新聞寫作的組成部分。這就像是對新聞客觀性的挑戰,但從內容產業的角度來看也不難理解,因為新聞畢竟不是機器人寫的。為什麽機器不能完全代替人寫新聞?除了就業的考慮,這更像是壹個未來學的問題。當谷歌開始使用搜索引擎捕捉新聞時,它似乎取代了編輯的工作。機器似乎可以取代壞消息寫作,但不能取代好消息寫作。機器可以比人更冷血。但是,人可以主動客觀,機器最多可以被動客觀。除此之外,新聞也需要情緒化的寫作。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看看紀錄片的情況。為什麽紀錄片更容易被西方社會接受?從形式上來說,紀錄片是西方產品。所以在跨文化傳播中,形式認同大概是紀錄片容易被西方主流社會接受的原因之壹。另外,紀錄片和新聞誰更接近歷史?通常我們說新聞是明天的歷史,但如果完全用新聞來形成歷史,我們可能會得出兩個結論:第壹,英雄創造歷史;第二,新聞是過去式,正在快速腐朽,似乎不足以承擔歷史。文獻資料似乎更符合歷史要求。但紀錄片往往不滿足於記錄歷史,還要影響當代社會。所以我們常常覺得紀錄片比新聞更真實。

新聞和紀錄片有什麽區別?前者快,後者慢;前者是客觀的,後者是主觀的;前者短,後者長;前者是開放的片段,後者是封閉的整體;前者像產品,後者像作品;前者脫俗,後者春雪;前者稍縱即逝,後者千真萬確;前者排斥藝術,後者容易被當成藝術;前者已成往事,後者歷久彌新。

從傳統媒體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新聞采訪水平下降了嗎?至少從電視新聞采訪的角度來說,現在很少能看到壹個精彩的新聞采訪節目。央視的《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節目似乎已經被邊緣化,新聞訪談趨於主持化。主持人越來越健談,不再是記者。以前說主持人不會采訪,現在說新聞已經成為常態。剩下的采訪亮點好像都是街拍。

(2)了解新媒體的人

傳統媒體轉型的壹個重要方向是與新媒體的融合。然而,今天壹個普遍悲觀的觀點是,舊媒體的人往往做不好新媒體。為什麽?壹個流行的說法是,傳統媒體的人缺乏互聯網思維,說互聯網思維這個概念是準確的,是很神奇的。從網絡媒體盛行的20世紀末開始,中國幾乎所有的傳統媒體都開辦了自己的網站。然而實際情況是,報紙十年都跑不過互聯網。究其原因,除了政策、體制等因素,傳統媒體遭遇滑鐵盧的最大問題似乎是缺乏互聯網基因。

為什麽傳統媒體向新媒體的轉型很難成功?壹個重要原因是很多老媒體不想成為新媒體,或者說不太可能突然成為新媒體。新舊媒體似乎在做不同的事情,新媒體不會成為傳統媒體。現在的情況是,舊媒體喜歡拉新媒體的大旗,繼續跟傳統媒體搞事情。

在這裏,我們往往會忽略壹個問題,那就是發送者如何轉變為接收者?過去很長壹段時間,我們更多關註的是受眾如何成為傳播者,即所謂的自媒體。但是,我們可能忽略了壹個有趣的細節,那就是發送者也會改變為接收者。在微博和微信上,這似乎是顯而易見的。記者來這裏不僅僅是傳遞新聞,更是作為壹個進入觀眾的渠道,而不是體驗生活。

為什麽很多人喜歡看電視上的跳水節目?不僅僅是因為中國有壹些世界冠軍,還因為有幾個冠軍嫁入豪門。更重要的是,恐怕大多數人壹輩子都不太可能去高臺跳水。所以,現在有人替他們經歷了,他們還是他們喜歡的明星。為什麽不呢?如今,文化的體驗越來越重要,開關似乎觸手可及。我們過去有體驗式采訪,但今天我們有體驗式媒體。手機媒體在這方面尤為明顯,媒體似乎刺激了我們的觸覺。從聽覺到視覺再到觸覺,媒體的體驗似乎在逐漸增強。從他人對我們的體驗到自我體驗,觸覺媒介是非常重要的。

另壹個問題是報紙和互聯網的對抗。現在似乎很少有人懷疑報紙會消亡。然而,似乎報紙在消亡之前仍然頑強,其特點是它們最大的深度能力最終戰勝了互聯網的挑戰。然而,問題似乎也在這裏。該報退守堡壘,可能只是讓其失去了壹個擁抱新媒體的機會,難以將所依賴的深度調查和評論融入網絡。

(3)熟悉大數據和統計的人。

大數據時代,對數字的敏感度越來越重要。盡管這不壹定意味著精確新聞的復興,但它確實反映了數據新聞的重要性。即使我們對大數據的概念心存疑慮,但我們的新聞報道確實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數字和統計。顯然,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將這些枯燥的數字轉化為有趣的事實,也就是數字科學。現在的數字媒體和數字記者明顯比過去高。

我們來看看大數據和統計局的區別。似乎前者比後者更可靠,因為大數據似乎能說出更多的真相,它的水分也更少。但是,目前似乎和統計局壹樣難以解決壹個問題,就是個人和群體的關系,或者說少數和多數的關系。

大數據壹個很直觀的表現就是可以把用戶分成很多群體,爭取精準服務。細分受眾是大數據時代媒體改革的壹個方向。只有迎合細分市場,專註某個細分市場,才能贏得人們的青睞。妳越敬業,妳就越專業,人們就會信任妳。從理論上來說,這並不是新媒體的專利,因為傳統媒體成功的壹個關鍵是專業化,或者說職業化,這種專業化突出了專業性和職業化。由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基於數據挖掘的個性化信息推薦引擎今日頭條,自2012年8月上線以來,已積累超過9000萬用戶,成為增長最快的資訊客戶端。雖然引起了壹些爭議,但也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壹些有益的思考。頭條最初是報紙的壹個概念,現在已經廣泛應用於新媒體。類似的例子還有新聞觀點和新聞觀點的現象,在新媒體時代似乎更容易發生。我們不能理解的是,新媒體似乎比舊媒體更能推動意見的進步,似乎把意見變成了新聞,而新聞又變成了意見。新聞帖子就是壹個例子。我們以前說現在是觀點新聞的時代。其實這個時代的真正到來是因為新媒體。

  • 上一篇:教學作文資料(幹貨分享)
  • 下一篇:日本的淡季是什麽時候?日本的旺季和淡季是哪幾個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