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轉型已經明顯分為三派。
大眾流:內部改革,推ID系列,不做品牌,新能源產品還是大眾,BBA和保時捷也屬於這個流派,豐田也屬於這個流派;
電馬流:將新能源系列歸入其子品牌,將子品牌打造成新能源品牌。以福特將野馬改造成電馬為代表的沃爾沃也屬於這壹流派;
新品牌流:壹個全新的新能源品牌推出,大量本土車企都屬於這個流派,比如吉利和京,廣汽和愛安,東風和藍兔,SAIC和智吉。
就中國而言,本土派的效果最為顯著,中國是新能源領域競爭最激烈的區域市場,這似乎也證明了新品牌戰略確實有效。在轉型新能源的道路上,新品牌確實幫助傳統車企避免了很多問題。最重要的壹點是,新品牌把新能源產品和原有產品分開。
大眾流的困境:豬八戒照鏡子。
以轉型受阻的大眾為例。他們不推廣新品牌,所以新能源系列車型總是和原有車型有明確的關系。另外,這個流派很多傳統車企轉型的決心並不大,很多時候還在推油電產品。新能源車型與原有車型的關系更加密切,這是從後者轉變而來的。
所以它給消費者造成了這樣壹個印象:
在消費者心中,原型燃油車是理想化的車型,地位很高,而新能源車型是四不像政策,失去了原型燃油車的靈魂。
新能源車型往往比原型燃油車更貴。新能源車型本來就是強行改造的,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遠低於原型燃油車,但價格卻比後者貴。
這種新能源車型投放市場的時候,基於三大動力系統的原創新能源車很多,比如特斯拉、比亞迪、韋小立等。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型與這些真正的新能源汽車相比,在產品架構上存在先天不足。
在這個派系裏,很多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型都賣的不好。品牌內對比,不如原型車燃油車,甚至價格比後者還貴;相比於外部市場,特斯拉、比亞迪、韋小立都不如玩電,內外交困,市場表現自然受困。
看看全新的品牌流程,全新的logo,全新的造型,全新的價格體系,基於三電體系的新能源架構。沒有原型燃油車,就像幽靈壹樣糾結。反而是循序漸進,效果好很多。
大規模流動的根源:甘當,田鵬元帥。
這是否證明大眾流量的新能源戰略不如新品牌流量?不是這樣的。大眾流量和新品牌流量都不是自己主動的路徑。這些學校只是不同車企基於不同環境做出的選擇,所以肯定有差異。
大眾陣營的傳統車企,都有號召力很強的品牌。大眾、豐田和BBA都是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品牌,因此保留原有品牌是合理的。
吉利、廣汽傳祺和東風、SAIC的原品牌都在建設中,給不了新能源車什麽品牌支持。銷量不好會影響原有品牌的發展,所以幹脆推新品牌。
福特推電動馬和沃爾沃推北極星類似。自主品牌不如大眾、豐田、BBA強勢,新能源汽車掛上logo也無法獲得足夠的品牌幫助。簡單的把高性能子品牌掛起來,可以獲得壹些高性能光環,降低對原品牌的風險。
大眾流量略遜於新品牌流量的根本原因是不夠堅定,投入不夠。大眾流陣營裏,認真造新能源車的不在少數;在新品牌流量陣營中,絕大多數人認真打造新能源汽車。
大眾陣營的很多傳統車企並沒有真正投入建設新能源汽車,所以才會有那麽多油改電,產品競爭力會下降,會更渴望依靠品牌的力量,更不願意把標誌性的外形打上品牌。
也正因為如此,車型才更糾結於原型燃油車,壹眼就能看出有說不清的關系,所以在“本來就是燃油車,改裝後更貴”的窘境中越陷越深。
質量流的異質性:質量的質量流困境。
大眾是大眾流中的異類。他們真的是鐵了心要造新能源車,先天條件和流派策略也是最好的。
大眾本身就是壹個具有強大號召力的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是壹個令人信服的存在。保留它是絕對正確的。大眾身份證。series還是可以看做大眾車型的,但是和現有燃油車的造型關聯較弱,不像大眾陣營其他車企的新能源車看起來像燃油車,大眾的新能源車才是真正的純電動基礎。
但是ID系列的市場表現依然不如特斯拉和比亞迪。當然,產品力是壹方面。後兩者造新能源車十幾二十年,差距不可能壹下子抹平。
更復雜的原因在於品牌體系。就品牌號召力而言,大眾未必會輸給特斯拉。大眾的困境在於舊品牌體系的糾結。雖然ID。店面也建在商圈裏,還是和燃油車並行賣的。雖然是代理模式而不是原來的買斷模式,但是銷售更願意,也更擅長推廣燃油車。畢竟大眾燃油車已經很好賣了,還能給優惠。
比亞迪在這裏可以作為案例參考。比亞迪的新能源轉型也是大眾流,迎來了大爆發。壹個很重要的節點就是停售燃油車。事情就是這樣。大眾現在還不能停售燃油車,但是只要用獨立的網絡,全新的經銷商,效果會很好(當然背後涉及到很多利益,不容易)。
大眾做得很好,保留了該保留的品牌,創造了該創造的新能源架構,部分拋棄了該拋棄的燃油車外觀。但關鍵是這種“部分放棄”。大眾流量陣營的所有品牌,無壹例外都不能真正完全做減法。再好的大眾也只能部分放棄。
如果BBA像大眾壹樣,完全打造壹個全新的新能源系列——而不是用燃油車體系來做新能源——如果BBA和大眾能拋棄原有的燃油車銷售渠道,建立壹個新能源銷售網絡,原來的網絡賣燃油車,新的網絡賣有軌電車,他們未必會輸給特斯拉。畢竟,80後、90後甚至00後的消費者是伴隨著這些品牌和“德國制造”長大的,對BBA有著根深蒂固的情結。
如果大眾和BBA早壹點這樣做——在Model 3推出之前——他們可能會“徹底打爆特斯拉”,但這個時候已經過去了。
結論:質量流量& amp;新品牌流,PPAP夢想。
流行流有最珍貴的遺產,那就是品牌;然而,他們也有揮之不去的幽靈,那就是仍然暢銷的燃油車和大到不能倒的燃油車銷售網絡。新的品牌流裏什麽都沒有,沒有可以使用的品牌資產,沒有拋不掉的糾結和糾結。
如果非要硬區分的話,可以不做文章,但可以用壹種異想天開的簡單方式幻想壹下:如果妳能享受強大的品牌效應而不被擺脫不掉的幽靈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