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當前的新聞傳播,世俗化已經成為壹種重要的價值取向。新聞的世俗化意味著熱衷於展現普通生活的“原生態”,試圖在普通人的悲歡離合中挖掘戲劇性、趣味性和娛樂性,試圖在“名人”的傳奇生活中搜尋“柴米油鹽”的感性生存體驗。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新聞世俗化的雙重性,即既可能擴大報道對象的意義空間,也可能忽視思想深度的發掘;它既可能使新聞更加貼近現實生活,也可能使新聞因為降低了應有的質量和格調而“遠離時代的面目”,失去“真正的意義”。
結合新聞傳播實踐,我們將世俗化表現概括為三個方面:報道理念的大眾化、敘事策略的個性化和再現方式的親和化。
首先,舉報的概念是平民的。報道理念的大眾化,以平民為主體,以平民為主角,“既講人民自己的故事,也由人民自己來講”。①多層次挖掘,多角度展示平民英雄的個性化風格。它與集中式的自上而下的“宣傳-引用”完全不同,而是以信息獲取為基礎,構建多元化的公共話語平臺,實現公共話語的“噪音化”。
這種平民報道的理念,在典型報道中,尤其是在先進人物報道的漸變中,體現得尤為明顯。走過典型報道中的人物圖庫,我們真的可以發現,那些“被激活的時代精神、社會規範或政治主張”的先進人物,正在不斷回歸本色。其中,“感動中國”的平民英雄最能體現平民報道的理念。
《感動中國》展現了平民英雄的“群體形象”。這種“群體形象”壹方面體現在衡陽消防員、中國女排、青藏鐵路建設者的集體形象上,另壹方面體現在個體形象和身份的多樣性上:科學家、教授、軍人、醫生、明星、學生……據統計,2003年至2005年感動中國的入選人物中,袁隆平、鐘南山等知識分子占23%;任長霞、牛玉茹等政府公務員占20%;成龍、劉翔等文體工作者比例為17%;徐本禹、洪戰輝等普通人比例為23%;楊利偉、楊業功等軍人和警察占65,438+03%,還有壹位國際日裔律師,Hiroshi Weishan,占3%。
這種多元化的個體形象正是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社會現實的寫照。尤其是徐本禹、洪戰輝等普通人出現在感動中國的舞臺上,成為媒體聚光的焦點,這說明普通人不再是邊緣化、無足輕重的旁觀者,而是舞臺上不可或缺的“戲劇家”。
平民英雄突破“壹維”的真實,是多面的,復雜的。所謂“壹維”真理,就是片面的真理,片面的真理。它是以傳播者為基礎,為了達到宣傳的目的,為了充分發揮典型的引領作用,對豐富復雜的報道對象進行單方面的聚焦和強化。換句話說,就是對典型人物的“階級”屬性和群體屬性的過度肯定和評價。人是壹個矛盾體,具有階級性、群體性和個體性三重屬性。(3)其中,相似性不同於動物,適用於所有人類個體;群體是從階級分解出來的,體現在歷史傳統、價值觀念、文化習俗、地域環境等社會差異上。而個性則是受出身、教育、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制約的鮮明的“這壹個”。如果對典型人物的“階級”屬性、群體屬性過分肯定、過分評價,就意味著忽視甚至貶低個性。雷鋒成了“道德楷模”,成了高不可攀的“道德高峰”。除了他自身對真善美的追求,片面的側重和強化,以及“劇場幻覺”之外,也是壹個重要因素。感動中國的平民英雄,突破了這種“理想人格”的壹維真實,豐富和拓展了典型人物的內涵和空間,超越了政治話語體系中“公”與“私”的二元對立,體現了精神品格的多元性和復雜性。
其次,敘事策略的個性化。新聞是敘事學,新聞的敘事策略正逐漸遠離單壹的“宏大敘事”,趨向個性化,即“私人敘事”。
“宏大敘事”視點高,視野廣。它以群體抽象為基礎,全景展現社會和時代的變遷。與“宏大敘事”有對應關系的“私人敘事”,是高視角、低視角、平視角。它以個體體驗為基礎,註重個性化的居住體驗。
事件和人物永遠是新聞傳播的兩個基本點。“新聞是壹門學問”,但“新聞從不在乎與人完全無關的事實。.....新聞既是物學,也是人學,是與人密不可分的‘物學’。”⑥
新聞敘事策略轉型的總趨勢是從關註事件轉向關註人物。其中,對事件的關註從關註結果轉向關註過程;註重細節而不是過程。對人物的關註從關註群體轉向關註個體;從關註社會精英到關註普通人;從關註衣食住行到關註情感;見物不見人,見人不見心,正逐漸被以物見人,以心見人所取代。
新聞敘事不僅是壹個符號化的過程,也是壹個有意義的過程。同樣,敘事策略的變化不僅僅是關註點和視角的變化,更是傳播價值訴求的變化。只是這種意義的建構,這種價值訴求的變化,通常是看不見的,隱藏的。
“宏大敘事”突出了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體現了高度集權的“集中報道模式”的特點。“宏大敘事”的強勢地位意味著“私人敘事”被遮蔽和忽略。“私人敘事”的缺席意味著“個人”的失語。
“個人”不再是“敘述者”,而只是“被敘述的人”,即敘述的主體變成了敘述的對象,敘述的客體。“個人”壹旦成為敘事的對象,就必然失去自身的自由,而只能成為被動的、順從的客觀存在。從“個體”的角度來看,這是認同感和歸屬感喪失後精神家園的喪失;從敘事文本的角度來看,這是富有個性和棱角的生動記憶喪失後,“宏大”的外表所掩蓋不了的空虛、抽象和殘缺。
新聞傳播逐漸走出單壹的“宏大敘事”,趨向“私人敘事”,除了搭建“普通人講普通人的故事”的舞臺;也讓《明日的歷史》不會因為細節的缺失而失去真實性和完整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這種敘事策略的轉換,使得新聞具有了世俗的感性色彩。
第三,繁殖方式的親和力。新聞親和力是為了在“傳播”的基礎上實現新聞價值的最大化,在內容和形式上的愛聽程度。報道理念的大眾化和敘事策略的個性化都不同程度地創造了新聞的親和力。在這裏,新聞世俗化的景觀主要是通過復制方式的親和力來看的。
為了克服八股、說教、宣傳的弊端,以及由此產生的新聞“僵(硬)”、“散(散)”、“空(空)”的弊端,采用富有個性和情感色彩的“故事式”表達,已成為新聞傳播的自覺追求。“采寫新聞就是‘采寫故事’”,“壹個記者在寫作中,應該盡力追求新聞事件的故事化、人性化、戲劇化……”新聞寫作要有“小說家的敘事技巧”。⑩
趣味性和吸引力是講故事的內涵和追求。要實現“主題事件、事件故事、故事人物、人物細節”,就要聚焦和強化新聞事件中蘊含的娛樂元素,以凸顯新聞的人情味和可讀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新聞故事化與日益高漲的新聞娛樂化浪潮有著密切的關系。講故事是新聞娛樂的時尚外衣,是新聞娛樂的添加劑。所謂新聞娛樂,就是淡化理性,“戲說”和“演繹”,著力構建壹種休閑的“奇觀”和“觀世”。
過度開發新聞事件中蘊含的娛樂信息資源以吸引受眾眼球的現象屢見不鮮。比如:片面關註傳奇科學家霍金的著裝、飲食、起居;過度偏好“兩會”期間影視明星的軼事;談訪問美國總統布什“炫耀車技”和夫人勞拉“品嘗餃子”;對“陽翁之戀”和“老婆漂亮的老頭”年齡差的獨特解讀,甚至對印度洋海嘯、俄羅斯人質事件等天災人禍的輕佻解讀...它展現了壹幅“祛魅”的世俗而鮮活的“世界圖景”,其路徑是由復制方式的親和力決定的“講故事”。
當然,新聞復制模式的親和力不僅僅體現在“講故事”上。“師法於文學,為質樸無華”,“師法於文學,為簡潔準確”,“師法於文學,為生動活潑”$ % &;等等,可以使新聞通俗易懂,簡潔生動。不同的是,新聞故事化雖然屬於形式範疇,但它與新聞事實的截取和旁聚焦密切相關,它往往影響著新聞信息的流動和流向。因此,它不同於壹般意義上的借用文學的表達方式,成為新聞娛樂化甚至庸俗化的誘因。
新聞世俗化是壹個價值多元化的概念。壹方面,它從“彼岸”的理想境界回歸到“此岸”的日常生活,展現了個性化時代人們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多樣性;壹方面,它在不斷地從日常生活走向壹種“奇觀化”的“觀世界”。物化和娛樂被提倡和張揚,而人們對理想的憧憬、對價值的確認和對意義的探索被弱化和遺忘。新聞的世俗化,應該是壹種“介於”神聖化與庸俗化之間的精神與品格,既不高尚,也不媚俗。但其價值的雙重性使其更貼近現實生活,同時也使新聞遠離時代面貌,失去了“真正的意義”,因為它降低了新聞應有的品位和風格。
“意義”就是“價值”,新聞的意義就是新聞的價值。"新聞的價值是指報道的新聞對主體的作用、功能和影響."$ ' & amp新聞的真諦是新聞的價值與社會的長遠發展和受眾的合理需求相壹致。在具體真實的基礎上,是在不斷追求“總體真實”和“本質真實”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傳播效果的規律性、目的性和合理性
總的來說,在“觀天下”的“奇觀”中,主要有遠離時代面貌和失去“真義”兩種表現。壹是與報道理念的大眾化和敘事策略的個性化相聯系的平凡化;二是與再生產方式的親和力,尤其是與新聞故事化相關的娛樂性。題材的平凡化顛倒了新聞事實重要性之間的關系,邊緣化了重要新聞,模糊了新聞傳播的“社會能見度”。“不對事實進行不分先後的篩選、羅列和堆砌,新聞的真實性也會降低。”(& amp$對娛樂元素的片面聚焦,甚至對生活的苦難、沈重、不幸的嘲諷和戲謔,進壹步消解了新聞的價值和文化內涵。表面上呈現了現實生活的原生態,達到了具體的真實;其實因為平面化和泡沫化,$)&;因為失去了世俗生活應該保持的神聖的未來維度,背離了真正的意義,不符合社會的長遠發展和受眾的合理需求。
壹般來說,人是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的統壹。人的需求是多樣的、多層次的,包括生存需求、發展需求和享受需求,構成了壹個開放的動態系統。
“新聞需求”作為壹種精神需求,滲透和貫穿於人的“壹般需求”,直接滿足人的信息需求,但“新聞活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在講真話的過程中,$ TERM新聞報道也繼承了文化和道德觀念,即講道理;人們聽新聞不僅是為了“解悶”,也是為了“找樂子”。更重要的是“解氣”“解惑”,即攻醜、主持正義;撥雲見日,釋疑解惑。
新聞需求作為壹種客觀的普遍需求,包括合理需求和不合理需求、眼前需求和長遠需求。新聞是社會文化規範的重要載體,應以健康的輿論引領生活,而不能迎合低級趣味甚至媚俗;要有前瞻性,充分發揮社會雷達的作用,以滯後的方式再現人們生活的“壹地雞毛”,讓“日常生活的現實世界被分解成意義不確定的碎片。”$+& amp;新聞“不僅要根據社會的眼前需要,而且要根據社會的長遠需要來選擇新聞信息;”不僅要及時捕捉到公眾感興趣的信息,還要捕捉到對社會生活和全局有重要意義,但尚未引起公眾興趣的信息。“,& amp$
新聞的“意義真實”是對新聞真實的更高要求。這是因為“人是境界的存在”和“人不僅有壹部物化的成長史,而且有壹部精神過程的開拓史。”-美元& amp這個“精神”過程的“創業史”,就是通過實踐表現出來的人的超越。這是對生命歷程的反思和對生命意義的探究。如果說不切實際、生硬的“神聖化”是因為虛無縹緲,導致意義不準確,那麽不問理想價值、不思升華超越的“庸俗化”則是因為平庸瑣碎,因為失去了新聞的引領和導向功能,導致意義不準確。
新聞是對近期事實的報道,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傳遞信息。在不斷追問現實世界的真相,回答新聞事實的過程中,也在探索現實世界對人的價值和意義,即它意味著什麽。其中,“是什麽”是新聞的本體功能,“是什麽意思”是新聞的延伸功能,或者說“是什麽”屬於事實判斷,反映了人與世界的認知關系;“它意味著什麽”屬於價值判斷,反映了人與世界的評價關系。
“就傳播內容的訴求而言,要從過去對事實判斷的單壹關註,轉向註重價值判斷。在壹個信息豐富、眾說紛紜的世界裏,人們在豐富的困惑中對秩序和意義有著強烈的需求。所以,身高決定價值,思想決定影響力。”。美元& amp新聞傳播要有“高度”和“思想”,不能只滿足於“實事求是”,還要用歷史的眼光看現實,也就是說既要追求真實,也要追求真實。真理大廈的建造必須建立在符合規律的“意義的真理”之上。
所以,在新聞世俗化的過程中,我們在慶幸新聞回歸了“真實世界”的同時,更應該警惕那些遠離時代面貌的膚淺和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