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道精神是日本武士特有的精神。這種獨特的武士道精神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許多日本學者認為武士道精神源於日本的現代化。7世紀,日本轉型為封建社會,逐漸形成了壹個特殊的階層,即武士階層。武士道精神是伴隨著武士階層的出現而出現的。作為武士,要講究忠勇,善戰,正直自律,視死如歸。壹旦戰敗,我寧願剖腹自殺,也不願被羞辱為俘虜,以示對主人的絕對忠誠。
大化改革後的100-200年間,隨著皇權的衰落,地方強大勢力崛起。強人為了保衛自己的莊園,武裝自己的家人和仆從,形成血緣關系和主從關系相結合的軍事集團。武士不僅負責保衛莊園,也是統治階級鎮壓人民起義、平息當地貴族叛亂的重要武裝力量。從此,日本武士集團開始活躍在日本政壇。
有日本學者認為,雖然大化改革後出現了武士階層,但武士道精神尚未形成,武士道精神的形成應該始於日本德川時代時期。
在封建社會,日本各武士集團經常進行混戰。到11世紀,關東的源氏和關西的石平成為日本最大的兩個武士集團。1185年,源氏打敗平,控制了中央政權。1192年,源氏集團首領元來朝被授予“征伐外國將軍”稱號,確立了幕府將軍的統治。此時天皇已經成為將軍的傀儡,各地封建領主紛紛投靠幕府。從此開始了日本長達600多年的軍事統治,也就是德川時代時期(1192~1867)。
幕府統治者為了控制和管理武士,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將武士的思想作風和行為準則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1232年,鐮倉幕府頒布戒嚴令《帝國成敗》,條令***51。“戰勝成敗”的核心是強調“忠、義、勇”。所謂“忠”,就是下層武士要對領主絕對忠誠,盲目服從。而領主有權殺死並奪取家臣。《防禦成敗之眼》中規定武士必須敬神拜佛,提倡僧侶般的修養,以培養其愚忠。所謂“義”,就是武士要有“義”的精神。在戰爭中,如果君主死了,武士會為他的兒子而死;如果君主戰敗,武士應該毫不畏懼地剖腹自殺,以挽回戰敗帶來的恥辱。所謂“勇”,就是封建武士不僅要精通“弓馬”,還要為主效力。壹個武士必須常年佩劍,以戰為榮,宣揚沒有血的日本刀不是真正的武士。武士道實際上是集儒、釋、禪、神道於壹體的大雜燴,是軍事封建專制主義的產物。
還有壹些日本學者認為,在德川時代時期,武士的思想作風和行為準則只是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強調武士為領主努力,武士道精神尚未形成。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真正形成應該從明治維新開始。
18世紀後,幕府政權逐漸衰落。武士階層開始分化,壹些初級武士逐漸脫離主家。轉向教育、商業、手工業等。已經成為反對幕府的主力。1867年,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被迫重新掌權,成為明治天皇。次年,資產階級政權建立,日本逐漸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明治政府成立後,實施了壹系列改革,即明治維新。其中壹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改造大量的武士階層。政府廢除了武士享受封建俸祿的特權,廢除了武士佩刀制度,將武士變為“士紳”舊的封建武士階級瓦解了。明治政府把對封建領主和將領的忠誠發展為對天皇的愚忠。在軍內外大力宣揚“武士道精神”,百般美化,甚至冒充日本民族的固有精神。
明治政府初期,大肆宣揚“天皇是天神之子”、“神武以來永恒系列的天皇”。1882年,明治政府頒布《士兵詔書》,規定士兵必須具備忠、禮、勇、信、簡等五德,並提出了具體的武士道精神。日本政府審定的小學教科書第壹冊中,公開了壹個在甲午戰爭中犧牲的士兵,堅持吹小號,最後高呼“天皇萬歲”的故事。在第二卷中,在日俄戰爭中犧牲的廣瀨武夫的故事被廣瀨宣傳並奉為“軍神”。至於乃木希典,因為他在日俄戰爭中強迫士兵進行了壹次“自殺式襲擊”,即以士兵的血肉之軀攻占旅順,更被宣傳為“聖上將軍”和“皇軍典範”。後來他投身於明治天皇的剖腹產手術,幾十年來他的事跡壹直被宣傳為日本軍人的楷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與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相結合,達到了頂峰。1943下半年,日本在與美國爭奪太平洋島嶼的戰役中戰敗。但日本仍在掙紮,日本當局要求全體官兵和國民做最後的抵抗。在日本海軍中,有壹支由士兵自願組成的所謂“神風特攻隊”。參加“攻擊隊”的飛行員試圖用裝滿彈藥的飛機撞擊敵船,與敵同歸於盡。許多飛機在接近敵艦之前就葬身大海了。在1944的塞班島戰役中,從指揮官中將南雲到普通士兵,43000名日軍守軍幾乎全部死亡或自殺。島上三分之二的日本居民(約2.2萬人)在“忠於天皇”的武士道精神指引下無謂自殺,壹些女性甚至背著孩子跳海。這種情況讓攻占塞班島的美軍不寒而栗。
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多達572名日本精英自殺。其中,剖腹產自殺的名人有:鈴木內閣前陸軍部長阿納米將軍;東條氏內閣前厚生大臣小泉親彥;以及被譽為“海上攻擊之父”的海軍中將瀧二郎西。
以盲目忠誠和服從為核心的日本武士道精神,壹直被統治階級所利用和宣傳,毒性很大,至今在日本仍有壹定影響。說明近代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很不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