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昌都的歷史和文化

昌都的歷史和文化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發源地,這裏的藏族人常被稱為“康巴人”和“康巴人”。由於生活地域和社會交往的因素,自古以來,昌都康巴人就接受了來自青海、甘肅等地的黃河文化,來自川渝的巴蜀文化,來自長江文化,來自雲南白族、彜族、納西族、傈僳族等多民族文化的精華,並將其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康巴人豪邁、豪放、熱情、剛毅、勇敢、忠誠、守信的性格與這種多元文化相融合,逐漸形成了康巴文化,這種文化是多方面、多民族的,在康巴具有獨特的個性和凝重的宗教色彩,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底蘊,在語言、服飾、宗教、民俗、民居建築、民俗文化等方面有其明顯區別於其他藏族地域文化的特殊表現。

昌都康巴人的傳統服飾主要是裙袍。這種裙袍由自制羊皮制成,冬天穿著。在過去,貴族和富裕家庭經常穿著虎皮、豹皮和水獺皮制成的毛皮長袍,裏面有絲綢衣服或絲綢裝飾品作為裝飾。康巴人講究藏裝,不僅奢華精致,而且極具欣賞價值。康巴男子常攜帶腰刀、防護箱等物品,將黑色或紅色絲線編成的“英雄道釘”綁在頭頂,看起來威武勇猛。康巴女裝更以優雅著稱。它的內衣多以絲綢制成,外套用水獺皮縫制,並飾以傳統圖案。康巴婦女有頭飾、胸飾、背飾、腰飾等飾物。這些飾品往往是代代相傳的珍品,如用九眼石、瑪瑙、翡翠、紅珊瑚制成的項鏈、頭飾,以及用綠松石、蜜蠟、純銀制成的各種飾品。這些飾品價值幾十萬到幾百萬,成為他們家族財富的象征。

昌都民居分為農區和牧區。牧區壹般住帳篷,帳篷用牦牛毛線編織而成,用傳統圖案裝飾。它們不僅美觀大方,而且遮風擋雨,冬暖夏涼,移動方便,深受牧民喜愛。農村的房子多為土木結構,壹般為兩層。下面壹層堆滿雜物,上面壹層蓋著大廳、廚房、臥室和存放糧食的倉庫。陽臺上曬草曬糧。這種房子也有三四層,所以布置自然會更細致。

昌都康巴人以性格粗獷豪放著稱。這裏的文化藝術和民俗風情不僅古樸獨特,而且多姿多彩,充滿神秘色彩。著名的熱巴藝術多流傳於昌都民間,有熱巴鈴鼓、熱巴黑仔、熱巴雜技等,其中以丁青的熱巴、芒康的弦子舞最為著名。除了熱巴雜技,卓武(俗稱鍋莊)在昌都很受歡迎。節日期間,人們圍成圓圈,用腳跳舞,揮動手臂唱歌。這種最受歡迎的歌舞在城市和農村隨處可見。昌都也是著名的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產生和流傳的主要地區,有許多著名的說唱歌手和藝術家。繪畫和雕塑藝術,昌都有很多流派,各有特色。在唐卡繪畫藝術中,昌都的“嘎學嘎誌”畫派最為著名;昌都、邊巴、查雅、貢覺的泥塑藝術最有技巧。石雕藝術印象深刻的是昌都、察雅、芒康、江達。江達縣的波羅古澤木刻經版在西藏很有名,是名副其實的“木刻之鄉”。這些當地民間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不僅是康巴文化的體現,也是西藏文化藝術的瑰寶。

昌都民間文學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從品種上看,有民歌、故事、諺語、謎語。

強奸《格薩爾王傳》:強奸《格薩爾王傳》是昌都農牧民最喜愛的文化活動之壹。在昌都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到處都有與格薩爾王有關的遺跡和傳說。其中有在江達縣波羅吉榮峽谷與王下棋的方形巨石骰子,丁青縣射穿山峰的兩個大洞,貢覺縣格薩爾手下巴拉將軍的宮殿城堡遺址,芒康縣江陵之戰的城堡遺址,類烏齊縣格薩爾傳世的鐵雕龍鞍。其次,昌都地區是說唱《格薩爾王傳》藝人最多的地區之壹。1986在西藏找到39個說唱歌手,其中19在昌都。紮巴,號稱“國寶級”說唱歌手,祖籍昌都邊巴。昌都地區也是《格薩爾王傳》格薩爾王版本最多、壁畫最多的地區之壹。強巴林寺第二大活佛切瓦爾的避暑山莊裏有壹幅大型彩色壁畫《格薩爾凱旋歸宴》。江達縣的瓦拉寺也有幾十米長的大型壁畫,反映了格薩爾和他的部的活動。

歌謠:歌謠是昌都民間文學中流行的娛樂藝術之壹。無論是在牧場還是在村莊,人們總是伴隨著歌謠。民謠的唱法不拘壹格,到處唱,即興創作。他們的內容包括歌唱山川,追求幸福的愛情生活,贊美生產勞動,反對壓迫和剝削。在藝術上,它的特點是比喻生動,想象豐富,形象生動,語言清新流暢。昌都流傳著許多歌謠。1984昌都區文化局從壹位26歲的民間藝人澤仁達吉那裏收集了700多首民歌,從中精選了500多首,編輯成《昌都區民歌集成》壹書。這說明昌都有豐富的民謠。

傳說和故事:民間傳說和故事是昌都藏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經過集體創作和不斷加工,澆灌出的壹束束鮮花。昌都流傳著許多民間傳說和故事,其中有“澤瑪吉”、“鷹蛙”等神話故事。熱巴起源傳說講述了熱巴舞蹈道具中鼓架、鼓皮、鼓槌、網穗服飾的起源,形象地解釋了熱巴舞蹈的全過程。文成公主的傳說是最著名的人物故事。在機智人物的故事中,除了阿古吞巴的故事,還有冉·多阿桑斯的故事等。

諺語:諺語是藏族民間文學寶庫中的壹顆明珠,也是藏族人民長期社會實踐和生活鬥爭經驗的結晶。昌都的農牧民非常喜愛諺語。他們只要說話,必然會用精辟生動的諺語來闡述自己深刻的人生哲學。在昌都,壹個人能否熟練運用諺語,其實已經成為衡量他口才和學識的標準之壹。昌都流傳的諺語內容豐富,形象生動,解釋簡單,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民間歌舞:昌都人民勤勞、勇敢、智慧,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了剛毅、豪邁、淳樸、直爽、樂觀的性格,而康巴人的這種性格在熱巴、黑仔、卓吾三大舞蹈品種中得到了最淋漓盡致的體現。昌都的這三種舞蹈在藏族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丁青熱巴舞:熱巴舞是壹種集說、唱、跳、雜技氣功於壹體的綜合表演藝術。它發源於昌都的瓊布頂,所以丁青有“熱巴鎮”的美譽。

在西藏眾多的熱巴學校中,最古老、最負盛名的是首推瓊布丁的沃托熱巴學校。據說在13世紀,丁青臥陀的七位熱巴藝人應邀在烏旗查傑瑪廳的修建中演出。

沃托雷巴的特點是技能強,如爬桿技能、腹部擊碎石頭、旋轉刀等。,這些都是臥托熱巴的絕技。康沙熱巴是昌都重要的熱巴流派之壹,至今壹直活躍在舞臺上。是典型的家庭熱巴。其傳統節目包括壹鼓、三鼓、六鼓和九鼓,以及壹些黑仔、卓舞和男女對唱(相當於相聲)。在昌都,有查亞熱巴、色紮熱巴、巴蘇謝安熱巴、吳磊齊嘎托熱巴、邊巴國慶熱巴、洛龍雄南熱巴、左貢查華榮等熱巴學校。

昌都卓舞:卓舞,俗稱鍋莊,是指古代藏族用腳創造的壹種民間集體舞蹈。不受時間、地點、人數的限制,廣泛分布於昌都各縣。昌都的卓屋壹般分為三類,即農區(包括集鎮)的卓屋、牧區的卓屋和寺廟的卓屋。卓吾的音樂特點是質樸、明快、豪放、流暢,歌詞豐富。從動作上看,阿卓舞由序舞、柔板、快板阿卓舞組成。快板卓舞最能體現康巴人粗獷豪放的性格特點。它時而舞成壹團,時而展開旋轉,時而快速躍起,時而揮揮衣袖,表現出壹種力量之美,壹種群體氣勢。

芒康和弦舞:芒康黑仔在藏語中被稱為“和諧”,意思是唱歌和跳舞。跳“和聲”時,必須由壹個或幾個男子領舞,邊跳邊演奏圓號二胡和黑仔,所以後人稱之為“和弦舞”。事實上,黑仔只是樂器之壹。跳弦子舞時,男女圍成圈跳舞,男拉黑仔,女長袖善舞;男的領唱,女的重復。舞蹈優美舒展,剛柔並濟,旋律歡快流暢,節奏鮮明。除了流傳在芒康、左貢的喇叭弦舞,昌都還有壹些弦舞,如丁青、雷烏其、查雅巴蘇、芒康鹽井紮涅琴等。

繪畫雕塑藝術:昌都地區有三大畫派:“寧美”畫派,主要流傳於丁青、查雅、貢覺;“梅沙”畫派主要分布在昌都縣蔡威壹帶;“嘎學嘎誌”畫派主要流傳於四川省昌都縣嘎瑪鄉和德格。

  • 上一篇:最適合拍婚紗照的地方。
  • 下一篇:漢服該不該普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