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明代民俗
明朝永樂皇帝定都北京,既延續了漢族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和民俗,又在北京保留了遼金元時期少數民族遺留下來的壹些民俗。明代北京的民俗是中國民族文化與民俗大融合的具體體現。
人口遷移帶來的民俗變遷
明朝初年,為了鞏固北京的帝都地位,促進經濟發展,先後有三次大規模的北京移民。移民的重點地區是山西和江浙。但這三次移民主要是充實了北京的勞動力,所以大部分都定居在了京郊。永樂年間,為了豐富北京的經濟文化,還“遷徙蘇州、直隸等十郡,浙江等九省,以富民富京”。這些江南富戶,很多都選擇定居在風景宜人、商業繁榮的西城。
來自中原和江南的風俗禮儀,表達了人們對幸福、平安、長壽、吉祥的渴望,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封建社會,人們壹生最大的願望就是生兒育女,延續香火。那時候,女人臨盆前,家裏會送雞蛋和水果湯祝女兒順利分娩,俗稱“順產”。寶寶出生後,父親要帶禮物,請長輩或尊敬的人給孩子起外號。生日名字壹般用來祝願孩子長壽吉祥,如“百歲”、“長壽”、“孝順”、“福字”、“玉珠”。但也有人認為給孩子起壹個太好聽的外號會“折福減壽”,於是故意給孩子起壹個不起眼的外號,以為這樣會更容易養活。還有的幹脆給男生起個女生外號,甚至給男生留個小辮子,穿個耳洞,戴個耳環。孩子出生後的第三天或滿月,家裏會召集親朋好友給孩子洗澡,俗稱“洗三”。民間還有壹種說法是新生兒“百日有余”。當嬰兒出生65,438+000天時,父母將他們的親戚和朋友聚集在壹起,吃壹頓像樣的飯,說壹些願望,祈禱孩子能長壽。
到了明朝,居住在西城的南方人越來越多,帶來了江南的婚俗。“茶道”開始流行,即男方訂婚時,送茶道到女方家,婚後絕不反悔。茶道分為大茶道和小茶道。大茶道就是送衣服、首飾等。,有錢人除了送錦緞衣服,還送金銀珠寶。小茶道以水果湯為主,水果數量分四六或十六種。“四”是兩對,有“應聲蟲”、“安然無恙”的意思。“六”在中國傳統民俗中有“大同”之意。
婚禮主要基於漢族的傳統習俗。婚禮前壹天會舉行“和好儀式”,男方家會給女方送壹個炕席、兩只公雞和壹些生活用品。婚禮當天,新婚妻子會舉行“過門”儀式。新郎去新娘家拜見親戚時,會在地上放壹個馬鞍,讓新娘從上面走過。諧音是“和平”。進新房前,在新房撒上花生、栗子、棗、桂圓等五谷雜糧和幹果,希望新娘早日有“桂(貴)子”。婚禮期間,要拜天地、拜父母,還要進行“喜結良緣”的儀式,也就是新婚夫婦在新房裏喝喜酒,象征著兩人的結合。結婚三天後,新娘“回門”,娘家會給女兒送些吃穿,同時去男方的親戚家串門,稱為“三朝”。“過門”壹個月後,新娘會回娘家住壹段時間。
在孩子壹歲的時候,註意“抓周”,展示幾種不同職業的生活用品或用具,讓孩子自信地去抓。抓哪壹個,預示著這個孩子是不是聰明賢惠,或者將來做什麽。
明代的喪葬制度以土葬為主,只有佛教信徒和少數貧苦市民死後才火化。當時按照習俗,死者死後家人會哀悼3天。死者家屬給親朋好友發了訃告,門前掛了喪牌,標明死者的壽命。在哀悼的時候,死者的大兒子會砸碎盆子,孩子們也會戴上麻戴孝。安葬後的第3天,家屬會去墳前祭奠,俗稱“暖墓”。另外,親人也要悼念。治喪也有很多規矩,比如穿素服,布鞋縫白布,子孫百日不剃頭不理發,治喪期間閉門謝客,感謝官員離職回家悼念,不參加各種喜慶活動。通常子女為父母或妻子為丈夫哀悼三年,兄弟姐妹、孫輩為祖父母哀悼,子侄為叔伯哀悼1年,普通親屬哀悼100天。“百日”過後,服喪的親友可以在“儀式”中放松,普通家庭也可以從吉國回歸正常生活。
以展示民俗為主的廟會
明代北京西城有許多寺廟和道觀,如都城寺、護國寺、白塔寺、王耀寺、雲觀廟、白雲觀和歷代帝王廟。隨著歷史的演變,這些寺廟不僅是朝拜者朝拜的場所,也是普通民眾聚會的場所。廟會開幕當天,它成為人們在交易日帶著日用品和民間藝人表演的場所。後來,這些廟會逐漸演變為商業性、娛樂性的集市,也可以說是北京民俗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