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那天最有趣的習俗是什麽?豎蛋?選壹個剛剛下了四五天的光滑勻稱的雞蛋,輕輕立起來放在桌子上。?春分到了,雞蛋好看?每年春分來臨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都會舉行?豎蛋?比賽或競賽。
春分為什麽要豎蛋?據史料記載,春天分蛋的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的大中華,是為了慶祝春天的到來。其實立雞蛋和春分沒有關系,只是讓雞蛋的重心低於雞蛋中間最大周長的曲線位置。根據古老的傳說,春分那天是最容易立蛋的壹天。
豎蛋其實還有另外壹層意思。春天來了,萬物不寧,豎蛋是提醒人們保持良好心態,隨時保持冷靜的好方法。
為什麽選擇春分?平時雞蛋能立起來嗎?有什麽科學道理?
有人說,春分?把雞蛋立起來很容易,因為在南北半球,春分是晝夜壹樣長的壹天,而傾斜66.5度的地軸與地球圍繞太陽的軌道平面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所以把雞蛋立起來更容易成功。
還有人說,?春分?正值仲春,天氣不冷不熱,花紅草綠,人舒服,思維敏捷,動作敏捷,所以也最容易集中精力,成功立卵。
《二十四節氣知識》壹書中的觀點認為,豎蛋與春分關系不大。因為雞蛋表面凹凸不平,有很多凸起?希爾?。?希爾?高約0.03 mm。山峰?它們之間的距離在0.5-0.8mm之間,根據三點決定壹個平面的原理,找三個就行了?希爾?這三個呢?希爾?形成壹個三角形,然後讓雞蛋的重心穿過這個三角形,雞蛋就能站起來。
有專家認為,豎蛋真的與春分和節氣無關。因為讓壹個雞蛋站起來的真正因素是重力,所以壹個雞蛋可以在壹年中的任何壹天站起來。豎蛋的主要秘訣是什麽?穩定的手,耐心,純潔的心。?
立蛋有壹招:挑蛋。首先,選擇壹個大頭小頭的雞蛋。下蛋的時候大頭會朝下,這樣重心會更低,就像不倒翁壹樣,很容易保持平衡。最好在出生後3到5天產卵,這樣雞蛋的蛋黃就比較松散,蛋黃下沈,重心下降,有利於雞蛋的勃起。下蛋的時候,不能選擇熟蛋和凍蛋。如果雞蛋是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最好加熱後再檢測。
方法二:找支撐面。為了找到合適的支撐面,我們做了壹個小實驗。我們在桌面上畫了印泥,然後把雞蛋立在塗了印泥的桌面上。妳可以發現,能站立的蛋,底部會有壹個肉眼很難看到的平面。壹旦重力線能穿過這個平面,蛋就能立起來。
方法三:雙手保持穩定。因為蛋黃在生雞蛋中的位置也會影響雞蛋的站立,所以站立雞蛋的手要盡量保持不動,讓蛋黃慢慢沈降到雞蛋的下部,這樣重心就可以低到讓雞蛋保持平衡。
春分?豎蛋?這個遊戲挺有意思的。我們把家裏的雞蛋拿出來試壹試,看妳能站起來幾個。
其他習俗吃春季蔬菜。
在嶺南的壹些地區,還有壹個不能在春分這壹天慶祝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這是壹種野生莧菜,村民們叫它什麽?蒿春碧?。在春分,人們去采摘春天的蔬菜。在野外搜索時,往往是綠瘦的,大約壹個手掌的長度。
挑好的春菜壹般家裏都有魚片?煮湯?,叫什麽?春湯?。民間還有壹句順口溜是這樣描述的:?春湯填臟,洗肝腸;壹家人,老老少少,平安健康。?壹年之計在於春,春分來了。面對萬物的萌發,人們自然要祈求家中平安健康。
春節
在二月的春分,人們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節。人們掃墓前,要在祠堂裏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演奏,禮生念祭文,引三頌。春分掃墓開始,首先是祭掃先人和遠祖的墳墓,全家、全村都要大規模出動,隊伍往往達到數百人甚至數千人。開基祖墳和遠祖祖墳掃墓後,再分房給每個房間的祖墳掃墓,最後各家給私家掃墓。
在大多數客家地區,春季祭祖和掃墓從春分或更早開始,最遲必須在清明節結束。各地都有壹種說法,清明過後墓門緊閉,先人的靈位就不用了。
粘麻雀嘴
根據習俗,農民在春分這天放假。家家都要吃湯圓,十幾個二三十個不包心的湯圓要煮熟,用細竹叉放在室外田邊上,叫粘麻雀嘴,不破壞莊稼。
春分也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在春分的時候。甚至成年人也參與其中。風箏分為王耔風箏、鰱魚風箏、糜蛾風箏、雷公蟲風箏和月兒光風箏。最大的風箏有兩米高,最小的有兩三英尺。市面上有風箏,很多都比別人的小,適合小孩子玩,但是大部分還是自己貼的,大壹點的,還要互相較勁,看哪個飛得高。
節日
在周朝,有壹種在春分崇拜太陽的儀式。清代潘榮弼《景帝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是國家的隆重儀式,士子不得隨意祭拜。?古代皇帝祭祀太陽的地方大多位於北京郊區。在元朝,有祭壇。從那以後,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在春分的時候都會在祭壇上祭祀大明神(太陽)。朝日設定在春分的開始。每年甲、丙、戊、庚、任,皇帝親自祭祀,其余年份由官員祭祀。
北京現在的祭壇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由明清兩代皇帝供奉太陽神(古稱?大明之神?)地點。從明朝隆慶元年(1567)開始,400多年後,天啟、崇禎、乾隆、嘉慶、道光五位皇帝都來祭拜。清道光二十三年後(1843)?犧牲日?活動逐漸消亡,壹直中斷了160多年。
猜猜妳對什麽感興趣:1。為什麽要在春分產卵?
2.春分時豎蛋是怎麽回事?
3.春分豎蛋習俗
4.春分的習俗
5.春分的習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