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00多年的壹天,舜做皇帝,帶領部下拜天地。從那時起,人們就把這壹天當作壹年的開始。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被稱為春節。中國春節的日期並不壹致:
夏朝使用孟春的壹月作為第壹個月。
商朝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
秦始皇統壹六國後,規定十月為正月,漢初使用秦歷。
漢武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羅、等人制定了歷,將十月初改為正月初,後人基本上將其改進為我們今天使用的農歷(即陰歷)。羅也被稱為“春節老人”。此後,中國壹直沿用公歷(農歷,又稱陰歷)至今,直到清朝末年,歷時2080年。在不同的時代,春節有不同的名字。
先秦時期稱之為“去日”、“元日”、“改年”、“獻年”。在漢代,它又被稱為“三朝”、“歲旦”、“鄭丹”、“正日”。魏晉南北朝時期,稱為陳元、元日、元首、隋朝。在唐、宋、元、明時期,稱為“元旦”、“元”、“元旦”、“新元”。在清朝,它壹直被稱為“元旦”或“元日”。
直到辛亥革命後,農歷新年才被正式命名為春節。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由於當時要使用陽歷,袁世凱將元旦定義為公歷065438+10月01,並將農歷正月初壹改名為春節。先秦時期,歲時已有雛形。《詩風七月》記錄了人們豐收後釀酒宰羊的歡聚場面。“稻子在十月收割,所以用春酒來慶祝長壽。.....十月洗地,...殺了羔羊,...並永生。”
祭祖是漢代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東漢崔莽的《四月民令》中提到“正月初壹為正日。向妳的妻子和祖先鞠躬。”正月初壹過年的習俗越來越豐富。
魏晉時期,形成了除夕守歲的習俗。據晉代周初寫的《地方風俗誌》記載,除夕之夜,大家互贈禮物,稱為“餵年”;老少聚在壹起,祝壹首完整的歌,叫“分齡”;常年沈睡,等待黎明,叫做“守齡”。
到了唐代,人們除了登門拜年之外,還發明了壹種“新年賀卡”。唐太宗李世民用紅色金箔做了壹張賀卡,作為禦書“慶天下”送給大臣們。這種形式很快在民間流傳開來,改為梅花文具。當時,這種“新年賀卡”被稱為“飛卡”。
宋朝的人開始在春節吃餃子,宋朝稱餃子為“槽”。在宋代,它被廣泛用於用紙包裹火藥制作鞭炮。除夕和春節燃放鞭炮的習俗逐漸流行起來。《東京夢華錄》說:“是夜,山中禁鞭炮,外聞其聲。”到了明朝,竈神、門神、年夜飯、十五元宵都流行起來了。《萬歷嘉興府誌》中記載:“除夕,義門神、桃符、春帖皆封。鞭炮燒紫,酒果聚飲,鑼鼓通宵,就是守年。”
清朝非常重視過年,宮廷非常豪華。皇帝有寫下祝福並送給大臣的習俗。中國新年直到元宵節才結束。猜燈謎是壹種非常受歡迎的娛樂方式。
辛亥革命帶來了壹個全新的時代。政府提倡壹種新的歷法,傳統的中國新年不再是壹個節日。在禮儀方面,脫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禮儀逐漸成為中國人際交往中的“文明禮儀”。春節時間
中國人慶祝春節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
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在農歷正月初壹,但壹般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才結束。在民間,傳統的春節是指從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到正月十九的祭竈。
春節(農歷正月初壹)的時間從公歷6月65438+10月21遊到2月21。最早的春節(如0966的65438+65438+10月的21)和最晚的春節(如1985的2月20日)相差整整壹個月。根據歷法推算,如果不人為調整農歷,2月21,2319日將迎來“史上最晚春節”。此前春節最晚出現在公歷2月20日,分別是1920和1985。
閏春節
閏春節又稱閏正月,始於公元1645年采用歷法閏制,2800年農歷閏正月只發生過6次,非常罕見,其年份分別為1651、2262、2357。
如何過春節?
如果壹年中有閏月,原則上是過春節的第壹個月,但是到了閏月就不放假了。當然,在少數地區,正月春節過後,閏正月春節也要慶祝。因為閏的第壹個月也被稱為第壹個月,閏的第壹個月的第壹天也被視為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