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詳細介紹(有沒有談過在什麽時代叫什麽?):
智化寺音樂是中國唯壹壹種代代相傳的古代音樂。至今保存完好。隨著明代芝華寺的建成,宦官王鎮將宮廷音樂引入了中國。僧人經過學習和實踐,形成了集宮樂、佛樂、民樂為壹體的北京智化寺音樂。智化寺音樂的整個體系由樂譜、樂器、曲調、曲牌組成,全部用宮池記譜法書寫。使用的樂器都是特制的,以管樂、笙、雲鑼為主要演奏樂器。有200多首曲目,豐富多彩。樂僧隊伍自形成至今已有560多年的歷史,代代相傳,至今已有28代。
1952,智化寺藝僧法光在如來殿廚房發現壹件十五代藝僧幹勇的復制品。本書線裝,高40 mm,寬25 cm,采用韓國米色紙,無簾痕,裝幀完整。封面中間楷書“樂室譜”四個字,封底自上而下楷書“清元年,康熙三十三年十月初壹,乾吉”四個字。內容沒有開場白,* * *錄了48首管樂。
搶救、保護、研究和傳承北京智化寺音樂是北京文博交流中心的壹項重要業務。從1990年8月開始,回到原智化寺的張本興、張廣福、胡安和、朱希全等人開始在智化寺進行修復、發掘、研究和演奏音樂。並應國內外邀請組織了100多場演出,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產生了非常好的轟動效應。1999年7月24日,中國佛教音樂傳世音樂會首次走進中國音樂的最高殿堂——馬克音樂廳。2000年在北京保護音樂廳和國家圖書館音樂廳演出兩次,全場掌聲雷動。據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佛教協會文化研究所和文物部門的專家考證,智化寺音樂是唐宋時期的余音,是我目前所見僅存的四種古樂之壹,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城隍廟鼓樂是典型的道教鼓樂,其確切歷史不詳。相傳該寺道士安、張教珍、孟穆斯林、張龍興,在該寺九爻街時有鼓樂活動;安徐來說,他曾見過壹份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的鼓樂抄本,藏在寺廟的“魁星樓”裏。1942年,日本飛機轟炸了Xi安並燒毀了它。此外,還有壹份《安徐來譜》的抄本,保存於雍正九年(公元1731)(此抄本現藏於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從這些線索來看,城隍廟的鼓樂活動可能始於15、16世紀的明代,不晚於18世紀初的清代。
清末民初,城隍廟及城隍廟音樂社由姚春發主持,姚教授過安、、孟穆斯林等藝術家。姚春發死後,安徐來接手主持寺廟事務和享樂。師從張嬌珍、範、張存珠等藝術家。20世紀40年代中期,在安的主持下,在城隍廟成立了“音樂研究會”,專門研究鼓樂,許多音樂家都學了技藝,如著名宣傳家周坦。由於安的努力,在其他鼓樂社日漸衰落的時候,城隍廟鼓樂社壹直堅持活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此後,城隍廟鼓樂社更加蓬勃發展,經常參加各大節日和遊園的音樂會和演出。1961 11 10月,城隍廟鼓樂社接受中國音樂家協會邀請,由安帶隊進京專場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因此,Xi安鼓樂越來越受到音樂界的關註。
索國寺梵天的音樂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它融合了宮廷音樂、寺廟音樂和民間音樂的精華。曲目非常豐富,分為聲樂和器樂,有200首。至今仍有《索國寺手抄秘譜》、《師曠六法》等樂譜,在中國乃至世界佛教音樂中獨樹壹幟。他的聲樂中的“倡導”是以釋迦牟尼講經的語言為基礎,由梵文的32個音節組成,尤為可貴。器樂以傳統佛教音樂和中州地域音樂為主,演奏規範,編曲嚴謹。在開封芬達和鐵塔的墻壁上可以看到雕刻的佛教弟子和演奏佛教音樂的音樂家。挖掘、整理和傳承偉大的索國寺梵天音樂,對於完善中國音樂寶庫至關重要。
五臺山佛教音樂深深植根於印度佛教音樂,並吸收了中國古代傳統音樂的元素,成為北方佛教音樂的代表。當時東晉高僧道安、慧遠創立了新的佛教唱法體系,旨在以唱法法度啟迪眾生,並采用多種民間說唱方式,將唱法音樂與凈土宗教義相結合,編成《西方文化指南》和《禮贊往昔》。唐代是五臺山佛教音樂的鼎盛時期。五臺山和尚程觀是華嚴的大師,他也完成了《白》。也就是說,大方廣佛佛學華嚴經典已經出版18年了:“十個崇拜者在快樂時歌頌,在痛苦時哀嘆...如來有六十種聲音……”這種百贊音樂是華嚴宗音樂的代表,也是唐代佛教百贊音樂的代表。
五臺山各種佛教音樂雖有不同,但都體現了北方宗教音樂的相同特點,即氣勢磅礴,不同於南方佛教音樂之美。在北居士的文殊殿前,有壹座石經樓,刻於877年。須彌山腰上刻著八個手持不同樂器的樂師,可見當時佛樂的發展。
到了明代,五臺山的佛教音樂有了新的發展。表現為對唐宋曲牌、元雜劇曲牌、民歌和民間音樂的進壹步吸收。自清朝康熙年間,由於統治者對藏傳佛教——喇嘛教特別喜愛,五臺山佛教音樂中出現了黃教的音樂。
流傳至今的五臺山佛教音樂分為經文音樂和經文外音樂兩部分。經文音樂是專門用於佛教活動的聲樂,由經文和佛教音樂組成。沒有器樂伴奏,就叫誦經或讀高音。有伴有歌曲和贊美的樂器,被稱為“白帆”或“何年”。儒家經典之外的音樂,沒有詞,也沒有韻,只有器樂,這是五廟音樂的精髓。
五臺山佛教音樂可分為苗青音樂曲牌和黃廟音樂曲牌兩種。
漢代佛教寺院中的禮樂是苗青的音樂。按照傳統的分類,可以分為瑜伽焰口、誦經、吹腔、散曲四個部分。藏傳佛教喇嘛廟裏的音樂叫黃妙樂,壹般包括誦經、吹腔、禮樂。苗青音樂旋律優雅,意境深遠,具有遠、空、輕、靜的特點;苗青音樂流傳下來的* * *有47首,由瑜伽焰口、禪門口誦經、佛教散曲、三日書等五部分組成。
黃廟音樂旋律華麗,節奏活躍,羽、尚調式曲調較多,既有蒙藏高原的山野風格,又有佛樂的清雅恬靜之韻。這兩種音樂既有念經的,也有沒有經書的純器樂。無論是誦經還是吹簫,在曲目方面,為了吸引觀眾,傳播教義,都吸引了很多中國古典音樂和民樂。黃妙樂留下的曲子共有40首,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吟誦禪歌部分、演奏曲子部分和使用樂器部分。黃廟音樂曲牌很多是從西藏傳入內地的,而且大部分是藏語音譯。但也吸收了漢族的壹些古歌和民歌。
清、黃寺廟所用的樂書也是傳統的宮池樂書。所有的調制方式也是傳統的五度調制方式。然而,苗青音樂和黃廟音樂的風格和特點是不同的。苗青的音樂講究規則,而黃廟的音樂不是很嚴格。這兩個寺廟的用途是不同的。黃廟用的就是這個調,也就是治調。用宮池譜,也就是現代e調。苗青比黃廟低壹個調,也就是角調,高音相當於現代的D調。此外,清寺以中國民樂為主,而黃寺則繼承了許多古老的藏族歌曲。因此,苗青寺廟的風格以莊重、典雅和安靜著稱,而黃廟的音樂則強勁、響亮和粗獷。
五臺山佛教音樂的樂器與黃青寺大致相同,都是由打擊樂器和管樂器組成。苗青的音樂主要有:鈴鼓、梆子、木魚、方鑼、鼓、鈸、背景鐘、興欣、管、笙、梅花等。其中以盛為主,關美為輔。壹個樂隊壹般由14人組成。黃廟樂器主要有鼓、鈴管、笙、大木魚、大號、貝雷帽、海螺、鈸、嗩吶、海笛等。黃廟樂隊以管樂為主,梅生助陣。壹個樂隊壹般由10人組成。每天早晚迎陽時,使用的樂器有大號、嗩吶、海螺、貝麗等。
歷史上,五臺山的綠廟和黃廟都有自己的樂隊。除了每天在寺廟裏誦經、演奏,各種法會裏還會有樂隊演奏。此後,寺廟音樂壹直流傳到民間,並邀請僧侶和喇嘛為生日和葬禮念經和演奏音樂。
所以在佛教活動中,誦經的抑揚頓挫伴隨著伴奏,獨唱,或者停樂後,唱念結合,聲樂交替。時而深谷溪流,時而高山大雁,其和諧的表現有著非常濃厚的古典氣息,不禁讓人想起唐詩宋詞和元曲的風格。
苗青音樂中的吹腔是法學家的純器樂。主要曲目包括《上景泰》、《莫言的秘密》、《普安咒》、《雲中鳥》、《入蘭室》等40多首歌曲。它們有的來自佛教音樂,有的來自古典音樂,有的來自民歌。壹經佛教樂隊演奏,便具有濃郁的民族民間音樂氣息和鮮明的佛教音樂特色。黃廟音樂中的吹腔在黃廟的各種廟會儀式和佛教活動中使用。部分音樂來源於清宮音樂,如《秘境莫言》、《頂上青黃花》、《六字真言》等。有些來自古典音樂,如《如意歌》和《四字漁爾高》等。,還有壹些來自民間音樂。
福建南音是曲藝的壹種,又名南曲、南樂、南關、仙關,被譽為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唐代廣泛使用琵琶配撥子,橫握琵琶。福建南音將這壹遺產保持至今。南音使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法與敦煌壁畫相同。南曲主要流行於泉州、晉江、龍溪、廈門壹帶,也流行於臺灣省和南洋群島華僑聚居的地方。福建南音起源於唐代,形成於宋代,主要流行於福建、臺灣省和華僑聚居的南洋群島。
福建南音:又名南曲、南嶽、南關、仙關,被譽為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唐代廣泛使用琵琶配撥子,橫握琵琶。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著這種遺產。南音使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法與敦煌壁畫相同。南曲主要流行於泉州、晉江、龍溪、廈門壹帶,也流行於臺灣省和南洋群島華僑聚居的地方。
壹般認為南曲起源於唐代,形成於宋代:
(1)據文獻記載,光啟元年(885),王超、王帶兵入閩,帶著唐代大曲在民間流傳。大曲與當地民間音樂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獨特的“南曲”。
(2)南曲的主要樂器琵琶的演奏姿態是傾斜演奏的。所用的笛子嚴格定義為壹英尺八英寸。這兩種樂器的姿態和造型與舊唐人壹致。
(3)南曲中有許多曲牌名稱與唐代大曲、法曲相同。如馬哈都勒、子夜歌、清平樂、涼州樂、婆羅門等。
(4)宋代南戲五大名劇:《柴靜記》、《大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琵琶記》,也在南曲中演唱。
南曲在民間的傳播,有賴於群眾組織的傳承和傳播。從清代開始,泉州、廈門、晉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紛紛成立社團,並有專業教師授課。建國以來,成立了許多南音研究會、南音研究會。還成立了專業的南曲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