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行人:XX惡魔
防災減災,要守護小知識分子的生命,要記住十條規矩。壹旦災害發生,應及時加以應用。1.地震:如遇地震,先躲避,在書桌下找個空隙,彎下身子靠著墻角,抓住機會逃生,遠離壹切建築物,余震在空地上蹲伏。2、著火:著火,怕煙,口鼻用濕毛巾捂著,身上著火翻滾,不坐電梯下來,陽臺滑繩,盲目跳樓會受傷。3、洪水:洪水兇猛,高度較高,土屋頂待不住,床桌綁木筏,樹上可系救生索,準備食物手電筒,穿保暖衣服,避免危險。4.臺風:臺風來了,聽聽預報,加固堤壩和航道,修復氣路,把臨時建築做得結實牢固,船舶進港時深入拋錨,減少行程。5.泥石流:下大雨,危險的地方在下遊。從溝底逃出,迅速爬上山。野外露營不選溝,進山壹定要看氣候。6、雷電:下雨天,雷電交加,不要站在樹下避雨,鐵塔的電桿要遠離,打雷的時候也要防止家裏出問題,關好門窗切斷電源,避開雷電起火的房間。7.暴雪:暴雪天,人們慢跑,不要背對著風停下來,身體凍得不省人事。千萬不要用火烤,用冰雪洗凈血液循環,慢慢暖起來。8.龍卷風:龍卷風,強風暴,壹旦打進地窖,避免把門窗留在室內,關掉所有電源和水源,躺在室外低窪地,汽車不可靠。9.疫情:小心疫情,不要麻痹大意,防止感染。發現患者時要隔離、通風、消毒,壹進入感染場所就要就醫,少去公共場所。10,化學品防護:化學品有危險性,不要撿拾廢棄物品,防止煙火燃燒有毒氣體,報警說明事故點,不要看運輸泄漏,人要遠離風頭。人的生命比山更重要。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掌握技巧,經常練習。最美好的祝願。
2.有哪些防災常識?
1.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不要驚慌失措,盲目亂跑。如果火勢較小,參加撲救,迅速撥打119報警。如果火勢失控,按照疏散標誌有序逃生,千萬不要乘坐電梯。
2.穿過濃煙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使身體緊貼地面和墻壁,彎腰或向前爬行。如果衣服著火,要用水浸泡,用水淋浴,躺下打滾,不要跑,不要直立。逃生時要隨手關門,防止煙霧進入。逃生時,不要互相推擠,也不要匆忙跳樓。如果無法逃生,應退到陽臺或屋頂等安全區域,並發出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3.在高層建築火災中逃生時,如果樓下全是煙或者被火堵住了,千萬不要強行逃生。向上逃比較安全。可以在陽臺、屋頂等地方等待救援。不要鉆到床下、壁櫥裏或閣樓裏,以免著火或冒煙。如果住處離樓頂很近,可以直接去樓頂平臺,發出求救信號。
4.洪水來臨時,要選擇壹切保命物品逃生。先選取大容器,如油桶、儲水桶等,迅速倒出原液,然後重新蓋緊、密封蓋子。空飲料瓶、木質酒桶或塑料桶都有壹定的浮力,可以捆綁在壹起應急。足球、籃球、排球浮力好。樹、桌子、椅子、櫃子等木質家具都有浮力。
5.萬壹落水,屏住呼吸捏住鼻子以免嗆水,盡量站起來。如果水太深,不能站起來快速遊到岸邊,踩在水面上幫助遊泳,抓住周圍漂浮的任何東西。如果妳不會遊泳,不要驚慌。可以按以下兩種方式行動:壹、臉朝上,頭向後,手朝下踩在水面上,雙手拍在水面上,讓嘴露出水面,呼氣後立即用力吸氣;二是快速觀察周圍是否有固定物體暴露在水中,並向其靠攏。
6.落水時及時脫鞋,減少阻力,將頭伸出水面,調整呼吸。浪高身體浮的時候不要做無謂的掙紮,盡量保存體力。要避免可能危及身體健康的重物,如漩渦、水中夾帶的石頭等。千萬不要爬電線桿,以免觸電。
7.如果汽車掉進水裏,它必須在水到達窗戶之前逃離,而汽車仍然漂浮在水面上。當汽車沈入水中時,搖上車窗,打開所有的燈作為求救信號。如果車門打不開,確保車內人員在水面以上。水到下巴位置,車外水壓可以輕壹點。這時候打開門深呼吸遊到水面。如果門還是打不開,試著打破玻璃爬出去。逃生時可以讓乘客相互卷入,這樣車門就不會關上,也可以防止人被沖走。
參考資料:
中國* * *網-防災減災小貼士:公共場所火災逃生技巧。
參考資料:
中國* * *網-防災減災小貼士:洪水來臨時如何逃生?
3.預防自然災害的知識
1,雷電災害及預防
(1)雷電天氣,留在室內,關好門窗;在戶外工作的人應該躲在建築物裏。
(2)不應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電視、音響等電器,不應使用水龍頭。
(3)雷雨天氣時,不要觸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築物外墻,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2.地震災害與預防
(1)教室、實驗室的櫃子、圖書館的書架的照明燈要固定。
(2)地震時躲在桌子下面背對窗戶,用書包保護頭部。
(3)地震時不要沖出教室,避免慌張上下樓梯。
3、熱帶風暴災害及預防。
(1)關註天氣預報,做好預防準備。
(2)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應及時加固,並關閉門窗。
(3)準備好食物、飲用水、照明燈、雨具和必要的藥品,以防意外。
(4)疏通排水設施,保持通暢。
4.龍卷風災害及預防
(1)龍卷風來襲時,應打開門窗,平衡室內外氣壓,防止風吹落屋頂,吹倒墻壁。
(2)在室內,人要保護好頭部,面向墻壁蹲下。
(3)在野外遇到龍卷風時,應迅速向反方向或側身移動躲避。
5、洪水災害及預防
(1)受洪水威脅,如果有足夠的時間,要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地轉移;在猝不及防、被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利用船、筏、門板、木床等。盡可能的讓水轉移。
(2)洪水來得太快,來不及轉移時,應立即爬上屋頂、房頂、大樹、高墻,暫時避難,等待救援。不要獨自遊泳去轉移。
4.誰知道壹些自然災害的急救知識?
戰略措施1:制定計劃,時刻準備著。通過國家、省、市、區、企事業單位、社區、學校等應急預案的制定和演練。形成有秩序、有準備的防災減災局面。
應急預案應當包括自然災害應急組織體系和職責、預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響應、應急處置、應急保障、調查評估等內容。,並形成壹套包括事前、事中、事後的工作運行機制。不能把預案束之高閣,而是要通過培訓和預案演練,讓群眾和災害管理者熟練掌握預案,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預案。
居安思危,預防為主。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不懈,防患於未然。
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異常相結合。* * *應當鼓勵社區制定應急防災預案,開展救災演練,配備專用通信設備,在緊急情況下替代常用通信方式,保障必要的應急物資和設施。
積極做好設備、技術、人員等方面的應急準備。戰略措施二:以人為本,避災減災以人為本,把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防災減災的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危害。
面對自然災害,科學防禦,從早期的盲目抗災到近年來的主動避災,體現了防災減災的科學發展觀。戰略措施三:監測預警,依靠科技堅持防災減災“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把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視並做好面向全社會包括社會弱勢群體的預警信息發布工作。
氣象災害是壹種預警時間長、預報準確率高的突發性公共事件。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短臨預報,加強突發性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制作,加強氣象預警信息的發布,是提高防災減災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學技術,提高防災減災的綜合素質。
通過加強防災減災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采用和推廣先進的監測、預報、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理技術和設施,充分發揮專家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科技水平。2005年防禦臺風的實踐,充分體現了現代氣象科技在防臺抗臺中的重要作用。
新壹代天氣雷達、自動氣象站、移動氣象站、氣象衛星等現代探測手段,提高了實時監測臺風最新動向的能力;數值預報產品為準確預報臺風未來路徑提供了參考,使預報員對臺風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更有信心和底氣,為準確、超前預報提供了科學依據;關鍵預報員在臺風預報服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戰略措施四:防災意識,全民普及公眾是防災的主體。
強化憂患意識,防患於未然,防災減災,需要廣大民眾廣泛增強防災意識,了解和掌握避災知識。當自然災害發生時,普通人可以知道如何處理災情,如何保護自己和幫助他人。
* * *社會組織應當組織宣傳災害知識,培訓災害專業人員或者誌願者。有關部門通過圖書、報刊、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形式,廣泛宣傳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感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過“防災(減災)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村”行動,使最基層的社區居民、廣大中小學生、企業職工、廣大農村特別是邊遠地區農民、社會弱勢群體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掌握避災、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達到減災的目的。防災減災需要從娃娃抓起,將災害和災害應急知識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
有關部門要編制自然災害預防宣傳冊和宣傳資料,廣泛宣傳普及災害知識、應急管理知識、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基層群眾參與應急管理和自救能力。公眾應充分認識災害預警信息的重要作用,理解各類預警信息的含義,在接收災害預警信息時,根據不同預警信息和不同預警級別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
要建立廣泛暢通的預警信息發布渠道。預警信息通過廣播、電話、短信、塊顯示屏、互聯網發布,重要預警信息可在電視節目中即時插播。
相關部門可以確保災害預警信息在有效時間內到達有效用戶,使其有機會采取有效的防禦措施,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近年來,在重大氣象預警信息服務中,氣象部門將氣象信息呈現給* * *相關部門進行決策,同時在電視上播放氣象預警,利用手機短信向用戶發布氣象預警信息,使基層幹部群眾對預警情況心中有數,解決了氣象產品從氣象局到普通用戶的“最後壹公裏”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戰略措施五:應急機制,快速反應* * *,相關部門需要建立“統壹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快速反應、協同應對”是應急機制的核心。
防災減災涉及方方面面,需要* * *的組織領導和各部門的積極響應。在氣象災害應急管理方面,氣象部門加強了與新聞、水利、民政、安監、海洋、農業、林業、環境等部門的橫向聯動和密切配合,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將氣象工作納入各級公共服務體系。
要加強以屬地管理為基礎的應急隊伍建設,建立聯動協調體系,充分調動和發揮鄉鎮、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誌願者隊伍的作用,依靠公共力量形成規範高效的災害管理工作流程。戰略措施六:分類防災,瞄準線下。
5.關於自然災害預防的知識~
壹、臺風預警信號按照逼近時間和強度分為四級,分別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
(1)臺風藍色預警信號含義: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低壓影響,平均風力可能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低壓影響,平均風力6~7級,或者陣風7~8級並可能持續。防禦指南:1,準備防風;2.關註相關媒體報道的熱帶低壓最新消息和防風通知;3、門窗、圍板、腳手架、臨時搭建物等易被風吹動的構築物,妥善安排易受熱帶低壓影響的室外物品。
(2)臺風黃色預警信號的含義: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風暴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以上或陣風9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風暴影響,平均風力8~9級,或者陣風9~10並可能持續。防禦指南:1,進入防風狀態,建議幼兒園、托兒所停課;2、關好門窗,危險區域和危房內的居民、船舶要避風,通知高空、水上等室外作業人員停止作業,疏散危險區域作業人員;3、切斷霓虹燈和危險的室外電源;4.停止露天集體活動,立即疏散人群;其他臺風藍色預警信號。
(3)臺風橙色預警信號的含義:12小時內可能受強熱帶風暴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0以上,或陣風11以上;或者已經受強熱帶風暴影響,平均風力10~11,或者陣風11~12並可能持續。防禦指南:1,進入緊急防風狀態,建議中小學停課;2.居民不要隨意外出,確保老人和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3.相關應急部門和應急救援單位要值守,密切監視災情,落實應對措施;4、停止室內大型* * *,立即疏散人群;5.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拋錨、擱淺和碰撞;其他黃色預警信號與臺風相同。
(4)臺風紅色預警信號的含義:6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臺風影響,平均風力可能達到12以上,或者已經達到12以上並可能持續。答辯指南:1。建議進入特別應急防風狀態時,停止營業和上課(特殊行業除外);2.人員盡量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相關應急部門和應急救援單位做好隨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準備;3.當臺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靜止壹段時間。記住強風會突然吹來,妳應該繼續留在安全的地方避風;同壹臺風的其他橙色預警信號。
二、暴雨預警信號分為三級,分別用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西北、青藏高原省級氣象主管機構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暴雨預警標準,報中國氣象局批準後實施。
(1)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含義: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經達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答辯指南:1。家長、學生和學校要特別註意天氣變化,做好防禦措施;2.對露天晾曬的物品進行遮蓋,相關單位做好低窪易澇地區的排水防汛工作;3.司機要註意路面積水和交通堵塞,確保安全;4.檢查農田和魚塘的排水系統,降低易淹魚塘的水位。
(2)暴雨橙色預警信號的含義:三小時內降雨量將達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防禦指南:1,露天場所暫停室外作業,盡可能待在室內或安全的地方避雨;2.相關應急部門和救援單位要加強值班,密切監視災情,切斷低窪地區危險室外電源,落實應對措施;3、交通管理部門應對積水區域實施交通疏導或管制;4、將危險區域和危險居民轉移到安全地點避雨;其他以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3)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含義:三小時降雨量將達到100毫米以上,或者已經達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答辯指南:1。人員要待在安全的地方,室外人員要立即到安全的地方避難;2.相關應急部門和應急救援單位做好隨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準備;3.有學生和職工的學校、幼兒園等有關單位要采取特殊防護措施,危險區域的單位要停課或停業,立即轉移到安全地方臨時避難;其他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三、高溫預警信號高溫預警信號分為兩級,分別用橙色和紅色表示。幹旱地區省級氣象主管機構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高溫預警標準,報中國氣象局批準後實施。
(1)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含義: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答辯指南:1。盡量避免午後高溫時段的戶外活動,對老、弱、病、幼人群進行防暑降溫指導,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2、有關部門要註意防止用電量過大,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設備負荷過大而引起火災;3.在室外或高溫條件下工作的操作人員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4.註意作息時間,保證睡眠,必要時準備壹些常用的防暑降溫藥物;5、媒體要加強防暑降溫保健知識的宣傳,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落實防暑降溫保障措施。
(2)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含義: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答辯指南:1。註意防暑降溫,白天盡量減少戶外活動;2、有關部門要特別註意防火;3.建議停止室外露天作業;其他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四、寒潮預警信號分為三級,分別用藍色、黃色、橙色表示。寒潮預警標準中的大風標準,省級氣象主管機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參照下列標準制定,並報中國氣象局批準。
(1)寒潮藍色預警信號含義:24小時內最低氣溫下降8℃以上,最低氣溫小於等於4℃,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或者已經降到8℃以上。
6.預防自然災害的安全措施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壹,因為它發生頻繁,分布廣泛,損失巨大。
20世紀觀察到的事實表明,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厄爾尼諾、幹旱、洪水、雷暴、冰雹、風暴、高溫天氣和沙塵暴等)的頻率和強度。)引起的氣候變化明顯增加,這直接危及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各種天氣氣候災害造成農田受災面積達3400萬公頃(5億多畝),受幹旱、暴雨、洪水、熱帶風暴等重大災害影響的人口達6億人次左右。天氣氣候災害造成的年均經濟損失約占GDP的3%-6%。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天氣氣候災害造成的損失絕對值越來越大。考慮到天氣氣候災害引發的生態、環境、地質、社會、人文、經濟等次生災害,經濟損失較為嚴重。
世界氣象組織將今年的世界氣象日定為“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對中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長期實踐中,從事防災減災研究、業務和管理的各界人士形成了許多有效的防災減災措施。
戰略措施1:制定計劃,時刻準備著。通過國家、省、市、區、企事業單位、社區、學校等應急預案的制定和演練。形成有秩序、有準備的防災減災局面。應急預案應當包括自然災害應急組織體系和職責、預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響應、應急處置、應急保障、調查評估等內容。,並形成壹套包括事前、事中、事後的工作運行機制。
不能把預案束之高閣,而是要通過培訓和預案演練,讓群眾和災害管理者熟練掌握預案,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預案。居安思危,預防為主。
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不懈,防患於未然。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異常相結合。
* * *應當鼓勵社區制定應急防災預案,開展救災演練,配備專用通信設備,在緊急情況下替代常用通信方式,保障必要的應急物資和設施。積極做好設備、技術、人員等方面的應急準備。
戰略措施二:以人為本,避災減災以人為本,把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防災減災的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危害。面對自然災害,科學防禦,從早期的盲目抗災到近年來的主動避災,體現了防災減災的科學發展觀。
戰略措施三:監測預警,依靠科技堅持防災減災“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把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視並做好面向全社會包括社會弱勢群體的預警信息發布工作。氣象災害是壹種預警時間長、預報準確率高的突發性公共事件。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短臨預報,加強突發性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制作,加強氣象預警信息的發布,是提高防災減災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學技術,提高防災減災的綜合素質。通過加強防災減災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采用和推廣先進的監測、預報、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理技術和設施,充分發揮專家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防禦臺風的實踐,充分體現了現代氣象科技在防臺抗臺中的重要作用。新壹代天氣雷達、自動氣象站、移動氣象站、氣象衛星等現代探測手段,提高了實時監測臺風最新動向的能力;數值預報產品為準確預報臺風未來路徑提供了參考,使預報員對臺風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更有信心和底氣,為準確、超前預報提供了科學依據;關鍵預報員在臺風預報服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戰略措施四:防災意識,全民普及公眾是防災的主體。強化憂患意識,防患於未然,防災減災,需要廣大民眾廣泛增強防災意識,了解和掌握避災知識。
當自然災害發生時,普通人可以知道如何處理災情,如何保護自己和幫助他人。* * *社會組織應當組織宣傳災害知識,培訓災害專業人員或者誌願者。
有關部門通過圖書、報刊、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形式,廣泛宣傳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感和自救互救能力。通過“防災(減災)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村”行動,使最基層的社區居民、廣大中小學生、企業職工、廣大農村特別是邊遠地區農民、社會弱勢群體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掌握避災、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達到減災的目的。
防災減災需要從娃娃抓起,將災害和災害應急知識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有關部門要編制自然災害預防宣傳冊和宣傳資料,廣泛宣傳普及災害知識、應急管理知識、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基層群眾參與應急管理和自救能力。
公眾應充分認識災害預警信息的重要作用,理解各類預警信息的含義,在接收災害預警信息時,根據不同預警信息和不同預警級別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要建立廣泛暢通的預警信息發布渠道。
預警信息通過廣播、電話、短信、塊顯示屏、互聯網發布,重要預警信息可在電視節目中即時插播。相關部門可以確保災害預警信息在有效時間內到達有效用戶,使其有機會采取有效的防禦措施,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近年來,氣象部門在重大氣象預警信息服務中,向有關部門提交了用於決策的氣象函件。
7.防災減災50字左右。
防災減災,保衛家園。
災難是人的天敵,不僅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還奪走了數萬同胞的生命。幹旱是主要的自然災害之壹。即使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它們的災難性後果仍然比比皆是。特別值得註意的是,隨著人類經濟發展和人口膨脹,水資源短缺日益嚴重,直接導致幹旱面積擴大,旱情加重。幹旱趨勢已經成為全球關註的問題。
事實上,幹旱與人類活動相關的系統變化直接相關,如植物系統分布、溫度平衡分布、大氣環流狀態變化、化學元素分布變化等。水土流失,破壞植樹造林,水利工程缺乏或水利基礎設施脆弱,不涵養水源,不符合水旱規律,洪水時涵養水源,幹旱時取水調水,順應自然規律,促進水資源動態平衡,使災情越來越嚴重。
2009年秋至2010年初,我國西南地區遭受嚴重幹旱。尤其是雲南,出現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秋冬春連旱,全省綜合氣象幹旱重現期為80年壹遇;貴州秋冬連旱壹般為80年壹遇的嚴重幹旱,中部西部或南部幹旱達到百年壹遇。目前,雲南省、貴州省大部和廣西部分地區已持續幹旱5個多月,損失十分嚴重。截至3月23日,旱情已影響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5省(區),受災人口61.306萬人,飲水困難人口1.807 . 1.000萬人,飲水困難大牲畜1.724萬頭,農作物受災。
看到這些驚人的數據,我想大家都不禁感到震驚。作為我們家園的壹員,我們有責任保護地球家園,通過各種行動減緩幹旱。從水利工程建設和抗旱的角度來說,確實不能只抓大放小,要兼顧。我們應該註意大問題和小問題。因為大的問題主要是重點工程,重點工程是重點控制的問題,但是小的對於解決生活用水和生產壹些必要的補充水源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人民來說,五小工程,也就是說,小池塘,小水窖,小井等等,對成千上萬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是要加大投入,要加大投入,而現在我們這方面的投入遠遠不夠,因為歷史欠賬太多,抗旱是壹個綜合概念,靠* * *的壹點投入遠遠不夠,社會各方面都要動員起來。既要補充水資源,又要節約水資源,宣傳水的必要回收和不加區別的使用,讓大多數人都投身其中。這樣在緩解旱情的同時,也可以節約大量的水資源。久而久之,幹旱壹定會逐漸離我們而去。
在災害中,除了天災還有壹些人禍。如煤氣中毒、火災、爆炸等。其中,火是最常見的。人離不開火,但如果使用不當或管理不善,就容易引發火災。所以平時在任何地方也要註意身邊的消防安全,避免發生火災。
現在也會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嚴重威脅,但只要我們正確利用資源,有些災難會離我們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