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於中亞的外國文學

關於中亞的外國文學

張永清:視覺文化時代的文學策略

來源:美學研究日期:2006年3月16作者:張永清閱讀量:1475。

面對我們所處的社會文化狀況,研究者們給出了很多名稱,比如讀圖時代、視覺文明、視覺文化、圖像文化、影視文化、大眾文化、文化產業等等。相應地,文化研究的興起、廣泛傳播和實踐。毫無疑問,在這些不同的名稱中,有壹個相似的價值判斷,那就是傳統文學和文學研究正在走向衰落甚至終結。需要指出的是,對於同壹種文化現象,各種概念的出現,壹方面說明了理論研究的生命力和切入視角的多樣性,另壹方面也說明了概念和術語的使用在壹定程度上具有任意性。因此,在討論問題之前,有必要嚴格界定和規範壹些概念的內涵和適用範圍,如圖像文化與視覺文化、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等。我們將遵循視覺文化的概念來指代我們當前的社會和文化現實。我個人把當代視覺文化理解為相對於傳統語言文化的圖像文化,主要以電影、電視等藝術為代表。

壹些西方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將人類文化分為幾個主要的歷史階段。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壹、口頭文化、手寫文化、印刷文化、虛擬文化。第二,馬克海報定義的口頭媒介文化、印刷媒介文化和電子媒介文化。再次,哈羅德·伊尼斯從媒介的角度,將西方文化分為文字和印刷兩個時期,再細分為九個時期:埃及文明;希臘羅馬文明;中世紀時期(羊皮紙和手稿);中國的紙和筆時期;印刷周期;啟蒙運動(報紙的誕生);機器印刷時期(印刷機、刻字機、鉛版、機制紙);電影時期;廣播時期。第四,在20世紀初的《視覺與人》中,彈幕認為人類文化經歷了視覺文化、讀寫文化、再到視覺文化的螺旋式發展過程,我們的文化將迎來壹個視覺精神取代閱讀精神、觀念文化被視覺文化取代的時代。與此密切相關的是,其他西方學者,如尼克·史蒂文森(Nick Stevenson),將眾多媒介視角下的文化研究理論流派劃分為三大方法:壹是各種批判性研究方法,如法蘭克福學派,主要討論媒介意識形態扭曲的各種系統形式,以及媒介與更廣泛的所有權、權力和權威體系的關系;其次,各種符號和文化的研究方法或受眾研究主要討論媒介的符號豐富性,主要體現在麥克盧漢、詹姆遜、鮑德裏亞的相關研究中。第三,考察媒體本身對我們共同視野的影響。史蒂文森認為,這三種研究方法有利於我們理解現代電子文化、印刷文化和口頭文化。

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從理論上理解視覺文化及其與傳統文學研究的關系。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切入點不同,研究重點不同,必然導致研究模式不同,理論思維完全不同。有兩個相互關聯的研究方向和領域。首先,研究的重點是對傳統文學藝術的研究,主要考察其在視覺文化語境中從文學生產、傳播、文本到接受的系列演變,以及相應的新的審美品格和藝術特征。其次,研究以影視文化為代表的當代視覺文化,主要考察語言作為其整體藝術的重要元素在影視文化中的藝術功能、審美特征和敘事策略。個人認為討論前者更為重要和迫切。這個理論要求我們回答這樣壹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在壹個越來越圖形化、視覺化的社會,傳統藝術,尤其是抽象能力很高的語言藝術,是否還有生命力,是否會就此終結?從現實來看,文學的處境已經很尷尬,文化的形象化、可視化才剛剛開始。語言藝術最終會消亡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麽就有必要從理論上解釋是什麽因素促成了這壹結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也需要從理論上解釋它應該做出什麽樣的改變,以應對視覺文化時代的嚴峻挑戰,從而壯大和繁榮文學本身。這些都需要研究人員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視覺文化時代的傳統文學研究應該探索新的研究視角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從媒介的角度切入和突破。具體來說,要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人類技術進化過程中語言媒介的更替及其對文學的生產、傳播、文本結構和接受的巨大影響。在傳統的文學研究中,人們往往忽略了語言藝術這壹媒介的審美屬性,以及媒介本身的特性所引起的傳播方式和接受方式的深刻變化。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克羅齊的相關主張,即藝術活動與媒體無關。相反,媒體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藝術創作是壹項技術含量很高的媒體活動。正如美學史學者包桑魁所說,任何藝術家都特別樂於自己的媒介,欣賞自己對媒介的特殊能力。藝術家依靠媒體來思考和感受;媒介是他審美想象的特殊體,他的審美想象是媒介唯壹特殊的靈魂。其實,從媒介的角度來探討文藝,由來已久。比如亞裏士多德在對藝術進行分類時,把媒介作為標準之壹,認為悲劇是對壹個嚴肅的、完整的、漫長的動作的模仿,其媒介是語言。眾所周知,媒體本身的歷史演變依賴於新技術的出現,而技術的影響並不發生在意識和觀念的層面,而是堅定不移地、不可抗拒地改變著人們的感覺比例和感知模式。

西方學者對此問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論探索。例如,麥克盧漢理論的核心是探索技術媒介影響人類感知的方式,這構成了當今媒介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論問題。與麥克盧漢在媒體問題上的樂觀相反,鮑德裏亞是悲觀的,對擬像和超現實主義的探索是其理論的核心。哈羅德·基尼斯理論的獨創性在於探討了媒體在西方文明興衰中的作用,這與麥克盧漢將媒體分為冷媒體和熱媒體不同。他專註於媒介與空間和時間的關系,以及對人類文明和社會組織結構的影響。就我們的文學研究而言,應該著眼於語言藝術在口頭媒介、印刷媒介和電子媒介三個不同歷史階段的生產、傳播、文本結構和接受等方面的顯著差異和內在聯系。總之,從語言作為媒介的角度來看,口頭媒介的文化主要是聽覺文化或聽說文化,聽覺生活壓制視覺價值。比如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手稿和早期書籍是用來朗讀的,詩歌是用來吟誦和歌唱的,這些都與音樂密切相關。印刷媒體的文化主要是壹種讀寫文化。與口頭傳播時期普遍使用的重復對話思維模式不同,印刷媒體可以有序、邏輯、客觀地組織事件,這促成了線性、系列化的因果思維模式。此外,相對於書頁文字的物質性和口頭文化中轉瞬即逝的文字,印刷文化以壹種對立但互補的方式提升了作者、知識分子和理論家的權威。印刷媒體也極大地改變了文學的生產和接受方式。人們不再談書——聽書,而是寫書——讀書,從而營造了鼓勵人們多思考的文化環境,培養了自我反思的觀念。在靜靜看書的過程中,也形成了審美沈思、審美沈思的審美觀念。正如壹些研究者所指出的,口頭傳統包含著精神,但書寫和印刷的固有屬性是對物質的追求。口頭傳統的衰落意味著依賴文字(因而依賴眼睛而不是耳朵)。

從印刷工到現代圖像人,這壹重要變化的標誌是攝影術的發明。此後,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電影和電視相繼出現,同時,隨著影視文化的蓬勃發展,表明我們的社會已經進入了電子媒介文化階段。電子媒介文化不是聽說文化,也不是讀寫文化,而是視聽文化或視覺文化。傳統讀寫文化在現階段如何生存和發展,是壹個需要我們特別關註的理論問題。語言藝術不僅可以使用紙質媒體,也可以使用電子媒體作為載體和傳播方式等。,其藝術特征和審美品格發生了很大變化,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探索。這是因為新媒體、新技術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存方式,也改變了人們對世界和現實生活的感受方式和審美心理,自然也改變了原有文學的認知方式,如19到20世紀小說敘事方式的深刻變化。現代人要求快速直觀的生活節奏和方式,與印刷文化所要求的寧靜平和形成鮮明對比。對於大部分現代人來說,即便是閱讀文字藝術作品,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以壹種無憂無慮的心情去咀嚼、品味、沈思藝術,而是壹種隨意的瀏覽、掃描,這需要的不是永恒的審美體驗,而是壹種瞬間的領悟。現代人的這種內在需求必然導致文學寫作模式、傳播模式和接受模式的改變,文學研究需要從當代視覺文化的主導格局來思考文學面臨的挑戰。

面對視覺文化時代文學的困境,文學研究者不應紛紛轉向文化研究,甚至用文化研究代替文學研究,從而最終取消文學和文學研究;我們不應該只研究廣告、服裝、電影和電視等流行文化。這些確實需要我們去研究,但目前更需要我們去研究的是文學研究如何面對視覺文化的全面挑戰。文學研究需要突破的壹個可能方向是,從媒介的角度思考口頭媒介、平面媒介、尤其是電子媒介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語言藝術特征。在語言藝術的每壹個階段,其文學生產機制、傳播方式、文本結構、敘事方式和接受方式都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這就要求文學研究者的研究範式發生相應的變化,以媒介因素為核心,充分考慮社會組織結構、社會制度等因素,將文學研究提升到壹個新的歷史高度。

作者簡介張永清,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文學博士。

==============

從藝術的“生產工具”來看,文學的“生產工具”或媒介是“語言”。中國傳統文學作品,從古代龜甲竹簡文學到現代紙媒文學,語言是其存在的基本形式;網絡文學的存在也是以語言的形式存在的,但它是壹種特殊的計算機語言,我們稱之為數字化,即“比特”和“字節”的轉換和解碼。從人性化語言到智能化語言,文學生產工具發生了巨大變化,改變了作家和讀者的範圍,反映了文學生產和文學消費的互動關系,從而建立了新的文學社會學。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化生產工具和文化傳播體系的變革,往往是建設新社會的重要條件。

網絡文學作為壹種新媒體文學,是否改寫了傳統文學的既定規範?壹些作家認為,網絡只是作品傳播和出版的新渠道,其文學特性並沒有改變,因此網絡文學的概念沒有任何意義。有人斷言:“對於文學來說,無論是網絡傳播還是印刷出版傳播,都只是傳播的方式,而不是文學的本質。”也有人認為無拘無束的網絡創作構成了塗鴉藝術,豐富了人們的閱讀習慣,但很多都無法進入藝術範疇,更談不上取代傳統文學。

文學是不同歷史時期的產物,由許多社會因素組成。不同時期的寫作工具和傳播渠道對文學的性質總是有不同的影響。當初造紙術的發明為文學的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網絡的介入也會給文學帶來壹些改變。但就目前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來看,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沒有本質區別,它們的根本特征是壹樣的。文學關註社會,關註歷史,關註社會歷史中的人,關註人的內心和情感。只要是真實的文學,都壹樣,網絡文學也不超出這個範疇。從技術上講,網絡作為壹種載體,是繼報紙、雜誌、廣播、電視之後的壹種新型媒體,網絡傳播比其他媒體更加方便快捷。由於技術原因,網絡文學在規則和形式上都不同於傳統文學。文本中有大量的外國字母、單詞和符號,但這些還沒有成為文學的精髓。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在文學的內在精神上應該是壹致的。

  • 上一篇:春節的內容是350字。
  • 下一篇:朋友之間送禮有哪些禁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