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於春節有十個民俗。

關於春節有十個民俗。

幾千年來,春節的傳統民俗延續至今,人們內心的情感需求通過自下而上的表達方式得以表達。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在保持這些傳統習俗的同時,也給節日註入了壹些新元素,形成了新的民俗。

“昨天的時尚是今天的民俗,今天的時尚是明天的民俗。今天我們很多試探性的東西,如果能被更多的人認可和遵守,壹定會成為明天的民俗,成為時代賦予的心。”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民俗學專家高偉總結了近十年來被大佬們認可和塑造的十個新民俗。我們不妨順著他的思路,看看有哪些“新民俗”。

①全民看春晚。

每年除夕,和家人壹起看春晚幾乎成了大多數家庭的首選,也是很多人無法擺脫的“過年”情結。從1983開始,春晚陪伴中國人度過了壹個又壹個不眠之夜,春晚成為了壹種新的“守歲”方式。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春晚是對傳統守歲習俗的調整甚至弱化。”高偉說,除夕是“壹夜兩周歲,五班兩周歲”的特殊時間。在傳統習俗中,除夕夜,老人們穿上正裝帶領兒孫祭祖,然後吃年夜飯。吃完年夜飯,壹家人需要圍坐在火堆旁看新年,辭舊迎新。

“在古代,觀察年齡有兩層含義。老年人遵守年齡來告別舊的壹年,這意味著珍惜時間。年輕人遵守年齡來祝願父母長壽,這不僅是對生活的深刻理解,也是對新的壹年的希望。”高偉指出,不過,這種看年齡的習俗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逐漸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全民看春晚新習俗的興起。

“看完春晚,壹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感受著大年初壹的幸福,但家庭交流可能相對較少。全民在看春晚的同時,如何讓親情交流及時延續,是壹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畢竟春節最重要的主題是團圓和家人的交流。”高偉說。

(2)短信微博郵件拜年。

去親戚朋友家和鄰居家祝賀春節,以前叫拜年。高偉說,拜年是中國的傳統民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壹種方式。過去,新年問候的形式大多是親自拜訪或互贈賀年卡等。春節期間,業主們去了壹圈,讓人們通過走親訪友來體驗過年的祥和與熱鬧。然而,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遷,近年來,在春節期間,通過短信、微博或電子郵件拜年已經成為主流。

“但不少受訪者表示,新年賀詞內容原創,大多千人壹信,缺乏溫情和針對性的話語,讓人覺得新年祝福有點難。”

高偉建議,采用短信等新形式拜年。發的內容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真誠拜年的效果可以通過把發自心底的感受融入文字,創作原創短信來達到。

③廟會多樣化。

買年貨,嘗小吃,賞民俗。如果妳想找到壹年的味道,妳必須去廟會。高偉說,在北京,春節期間的廟會已經恢復了30多年。除了以北京風味為特色的傳統廟會,還有許多獨具歷史文化內涵和觀賞特色的活動,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比如天壇、地壇祭拜表演,朝陽公園、歡樂谷的外地廟會。此外,近年來,金源燕莎、東城區文化館、豐臺區文化館等室內廟會的形式,其可操作性和參與性都大大提高。

“像天壇壹年壹度的祭拜儀式,能吸引二三十萬人到現場觀禮,帶來極大的震撼。因為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今天人們去廟會已經沒有了吃飯、湊熱鬧的低級需求,他們希望在精神上、文化上得到滿足。”

④煙花爆竹燃放量減少。

“鞭炮聲中壹歲”,春節有“開鞭炮”的說法。高偉說,鞭炮的起源有2000多年的歷史。然而,近年來,統計數據顯示,煙花爆竹的數量逐年減少。去年有壹項統計顯示,從除夕到初壹,共清理煙花爆竹1.400多噸,比前年減少了950多噸。

“壹方面是煙花價格越來越高,另壹方面是燃放鞭炮帶來的危害不可避免,所以春節期間很多人的燃放熱情大打折扣,但這基本上反映了市民的文明意識在增強。"

高偉說,因為煙花爆竹帶來的環境汙染和噪音汙染,很多市民自覺減少煙花爆竹的燃放量,應該說是社會進步的壹個標誌。也從另壹個側面說明,春節燃放煙花爆竹是壹種陋習,需要改進。

⑤在年夜飯餐廳吃飯。

近年來,在外面吃年夜飯已經成為壹種時尚。作為壹年中最重要的壹餐,除夕是以辭舊迎新的名義慶祝的。壹家人,男女老少,圍坐在火爐旁,其樂融融。“方便容易”是很多人選擇在飯店吃年夜飯的主要原因。

高偉說,傳統的年夜飯其實是在臘月初八全家人準備年夜飯的時候開始的。壹家人忙了壹頓飯,平時舍不得吃的菜都留到了大年三十晚上。這種期待和參與,就是年夜飯的意義。

“我們發現大多數家庭仍然喜歡在家吃飯。那種家人的交流和創意,那種家的味道,才是年夜飯真正的吸引力。年夜飯有家的味道,有年的味道,有民間的味道。”

⑥中國在2000年走向世界。

高偉說,在國際化的大背景下,如果中國的春節跨越了中國人在世界各地生活和工作的國家,它將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和人民喜愛的節日。在美國、菲律賓、新加坡、巴黎、倫敦等地,中國的春節都被定為法定節日。春節期間,洛杉磯唐人街將舉行盛大的舞獅舞龍表演,營造節日氣氛。

“中國年走向世界。

  • 上一篇:【從時間的角度比較中西倫理】倫理政治觀的內涵及其在中西的主要表現
  • 下一篇:有效的定價是財務成功的關鍵。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