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有哪些民俗文化的文化空間在縮小?

有哪些民俗文化的文化空間在縮小?

第壹,民俗文化與信息時代的相遇

網絡上的論壇、博客、微博成為民俗文化的信息來源。數據庫技術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提取和管理復雜、海量的民間文化資源的鑰匙。最後,信息時代為民俗文化的利用開辟了廣闊的舞臺。然而,民俗文化與信息時代的相遇並不完全是美好的,更談不上壹帆風順。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內在機制,註定了彼此的相遇和結合,會有碰撞和適應,需要壹段時間的磨合和新生態的重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2年起草《數字文化遺產保護指南》和《數字文化遺產保護計劃》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對我們理解民間文化數字化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這些問題包括:信息消失或發生變化之前,其價值可能沒有被認識到;沒有人對信息負責;負責人可能缺乏履行職責所需的知識、制度或政策框架;可能沒有足夠的資金或其他資源在規定的時間內繼續保護工作;很多相關信息和鏈接信息可能會丟失,導致資源本身在人們訪問時無法理解或不可靠;因為無法確認數據和數據處理應用軟件的獨立性,降低了數據的有用性。比如數據庫裏的數據集可以保留,但是沒有辦法了解它的結構和它的規則就無法訪問;數字資料可能保存得很好,但標識和描述太差,潛在用戶找不到;數據容易因火災、設備故障、洪水、病毒或直接攻擊導致存儲設備或操作系統故障等災難而受損;密碼保護、加密、安全設備等措施。當它們不適用時,將導致數據不可用。[4] (P.40)根據上面列舉的問題,我們可以把民俗文化數字化所面臨的問題進壹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首先是體制機制。信息時代最大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資源的享用。在信息時代,壹方面,民間文化資料分散在政府、科研機構、圖書館和相關個人手中,存量資源豐富,持有人多樣,資料類型多樣,質量參差不齊,沒有良好的體制機制很難組織和利用這些資料;另壹方面,網絡的發展使得民俗文化的收集渠道更加多樣,數據迅速增加。各自為戰,小打小鬧,有點味道,目標短視,有自己的,設置壁壘,權責不清,利益不平衡,標準不壹,質量不壹,不會帶來* * *的享受和便利,也不會帶來信息時代文化記錄傳承的可持續性,而是對民間文化的技術性破壞。這些都需要從體制和機制上進行規範,要有宏觀層面的民俗文化數字化規劃、財力物力支持、知識產權保護措施。第二是技術問題。也可以說是編碼問題。簡單從口頭、生活、文字、圖片、影像、身體等形式和媒介談壹談壹個民俗文化如何成功數字化。如何做到這種轉化,又不破壞民俗文化原有的環境,在新的環境中扭曲它。這就涉及到標準化了。為了在特定的技術平臺上傳播信息,必須確保信息的發送者和接收者遵循相同的協議,並具有相同的數字標準。相對來說,這在自然科學中很容易解決,但在民間文化面前很難界定這個標準。數字技術能否自動有效地提取民間文化的符號、元素和特征,決定了數字化的質量。第三是標簽的問題。民俗文化的魅力在於其文化價值內涵。如何通過有標記的信息準確傳達這種民俗文化意向的意義,就是語義問題。這也是數字技術介入民間文化記錄、保存和利用的難點。我們對民俗文化的分類是描述性的、概括性的,分類原則不壹,標準不壹甚至沒有標準,界限不清,交叉多,主觀性強。有些概念只能理解,不能表達。現在有這種整體把握和梳理能力的人不多了。如何描述壹種民間文化,使其壹方面接近文化的真實性,另壹方面又適合現代信息環境的傳播和展示,確實是壹個亟待解決的難題。第四是解碼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通過技術手段記錄和保存下來的民間文化,是如何被接受者很好地理解,並根據信息內容“翻譯回”到人類生活的世界中,進而被使用和創造的。這個問題的解決要建立在技術問題和標簽問題解決好的基礎上。技術問題(編碼問題)、標簽問題(語義問題)、解碼問題,對應的是信息傳播系統中存在的三類問題,即A級問題。壹個具體的信息如何才能準確傳播?b級問題,信息是如何準確傳達想要表達的意思的?c級問題,接收到的意思如何有效地以想要的方式影響行動。以剪紙為例,有研究者對民間文化的數字技術介入進行了探索性研究。在開發的系統中,剪紙藝術作品中特征形態符號元素的提取和加工,以及形態符號元素的組合操作,為剪紙藝術的展示和二次創新創造了極大的空間[5]這樣壹種信息視角的探討和實踐,有助於民俗文化與數字技術的對接。

二,中國民俗文化的數字化現狀

中國民間文化的數字化始於上世紀90年代,與中國信息技術的逐步普及同步。最初的數字化工作主要是以遺址、古建築、古村落、古代壁畫、雕像、繪畫、文獻為代表的物質文化遺產和以古代音樂、傳統戲劇、民俗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復原。壹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敦煌研究院從1993開始的敦煌壁畫數字化記錄與管理。[6]21世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關註數字文化遺產的保護,並發布了指導相關工作的指南草案和方案,同時開始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此時,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也已全面展開,壹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出臺,如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促進文化與科技融合等。壹時間,民間文化數字化成為熱點。(1)數字化成為民間文化保護、傳承、發展和研究的重要領域。這種漸進趨勢是國內外形勢的要求,也是進入信息時代的發展必然。在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過程中,利用數字化手段進行普查,建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建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建立相關數據庫,壹直是中國政府的壹項重要內容。各級機構也建立了自己的網站,開發了相關數據庫。“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也是數字化的典型案例。本項目旨在為廣大公眾提供文化服務,實現優秀文化信息資源的* * *建設和* * *共享。依托上世紀在中國開展的“中國民族民間文學藝術整合記錄”項目積累的海量民間文學藝術資源,還順應數字化趨勢開發了“中國記憶——民族民間文學藝術基礎資源庫”。此外,圖書館、博物館和檔案館也在各自領域推進相關數字化工作。數字化已成為信息時代迎接挑戰、適應要求、參與對話的重要載體。目前,中國民間文化中有很多數字化的參與者。有的從維護文化安全、保護文化遺產出發,有的從展現文化多樣性、促進文化傳承出發,有的從促進文化科技融合、推動創意產業發展出發,有的從增加資源價值、實現經濟價值出發。(二)多頭頻繁的亮點中國民間文化數字化的參與者是多元的。政府領導並推動了壹系列數字項目。數字民俗文化是媒體,尤其是新興媒體的寵兒。學術界也在以項目的形式推動民俗文化研究學科與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學科的深度融合。民間文化的記錄者和愛好者都致力於數字記錄的初衷。以民間文化資源為核心開發內容的文化產業主體,為了實現增值的可能性,創造文化產業的神話,壹直在通過市場手段推廣數字化作品。多頭齊頭並進的趨勢也讓壹些亮點不斷出現。“中國記憶——民族民間文藝基礎資源庫”不僅在數據量上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中國民間文化基礎資源庫,在技術上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文化部全國民間文學藝術發展中心作為項目負責人,依托北師大民俗學的力量,準備資源,制作數字化民間產品,在2009年國家大劇院舉辦的“感受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成果展”上展出,獲得壹致好評。2010上海世博會期間,中國館展出的《清明上河圖》通過復雜的數字生成技術,將所有人物和場景“活”了起來,完整還原了再現的生活場景。此外,在許多地方的景觀現場表演中,也有許多民間文化的數字模擬再現。(3)差距明顯拉大。雖然民間文化數字化在國內已經成為壹種趨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也有不少成果,但與國外先進案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眼前的數字鴻溝還在不斷拉大。首先,就我國而言,我國民間文化數字化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不同地區對數字化的認識存在較大差異,工作理念、實現方式和數字化效果仍不容樂觀。其次,相對於國際上的壹些先進案例,我們的數字化過於保守和單壹,表現在為保護而保護。觀念還停留在記錄復制的層面,割裂了民間文化與創作精神的聯系,沒有進壹步的繼承和發展,從而衍生出具有新生命力的作品。很多發達的數據庫利用率低,數據質量和規模有限,開放性不夠。將毛體內的題字做成數字互動作品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將收藏的國畫做成數字國畫的創意產品,這在國內是罕見的。①三是民俗文化數字化的數量和質量。沒有保護意識,沒有保護利用規劃,沒有對大量資源的收集整理機制,導致其流失。同時,多頭齊頭並進,各自為戰的局面也使得我們的資源采集標準不壹,數據異構,兼容性差。由於缺乏元數據和相關規範,很多資源存在文化關鍵信息丟失、提取和使用不方便的問題。第四,民間文化數字化的好處不明顯。雖然參與者意識到數字化民間文化資源具有巨大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但他們缺乏實現這些價值的能力和方法。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1,對數字化認識不足。在信息時代,我們的認知模式、生活方式、知識生產和產業業態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的思維和工作方式都要改革。當人們已經開始全方位接受互聯網,有了壹套數字化的生活體系和數字化的記憶模式,我們的民俗文化只有進入這個體系,才能發展。民間文化資源的數字化存儲、記錄和管理是保證我國民間文化資源有序合理利用的前提,是保存優秀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途徑,是強化文化認同、構建民族國家的重要基礎。民間文化的數字化關系到產業轉型和競爭力的提升。內容資源是文化產業或創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民俗文化是我們豐富而有特色的內容資源。2.缺乏頂層設計。目前民間文化數字化很熱鬧,但這種局面下存在無頭無序的問題。各種數據庫建設重復,結構異構,數據質量不高,體量不大,不可持續。各種數字博物館都不算高大上,最後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以發展民俗文化產業為噱頭的人多了,真正做數字內容資源開發的人少了,太急功近利了。民間文化數字化中的知識產權保護仍是目前的壹大難點。要從國家和全局發展戰略的高度認識和把握科技進步與文化社會發展的必然關系,進行具有宏觀調控能力的長遠規劃和項目設計,從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構建民間文化數字化的有效規劃。3.缺乏跨學科的人才和研究。目前我國民間文化數字化的參與者大多是半路出家,專業的隔絕與數字化的理解和能力相差甚遠。缺乏對文化、技術、市場、社會有跨學科把握的人才。然而,壹個民俗文化資源的數字化,實現服務生活、社會、產業的價值,不僅需要民俗學者、文化學者對內容的準確解讀,還需要創意人才的創造力,以及技術人才的數字化轉化和產業人才的推動。這個過程是跨學科的深入合作的過程。這類人才的缺乏也直接導致了民間文化數字化研究的缺失。國內外對民俗文化數字化的研究基本都是圍繞制度、技術、文化三個維度展開的。[7]從系統的角度來看,研究者側重於數字化工作的系統設計、組織安排等方面;從技術上看,大部分是計算機等領域的研究人員;從文化的角度來看,人們更關註數字化對民俗文化傳承發展的影響。總的來說,這些研究並不多,它們之間也沒有壹個完善的學術話語平臺。4.內容與技術和社交應用脫節。沒有跨學科的合作與研究,將直接導致民俗文化內容與相關技術的脫節。掌握內容的人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人沒有內容資源,也沒有解讀內容的能力。數字內容不被社會接受。我們沒有能力提供社會所需的數字化服務。這種豐富的民間文化內容資源與各種成熟的技術之間,與信息社會廣泛多樣的社會需求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 上一篇:智能廚房機器人炒菜
  • 下一篇:杜甫《登高》是哪首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