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有哪些中國的傳統文化沒有被中國武術吸收?( )

有哪些中國的傳統文化沒有被中國武術吸收?( )

中國武術文化簡介

這個話題乍壹看似乎有些不著邊際,空洞無物。我從四個方面來解釋壹下。?

第壹,從武術的作用來說,練武術可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質。古人最講究的是“文武雙全”,所以有句話:有武無文,是蠻,有文無武,是弱。其實我們現代人也同樣有講究。誰不想“文武雙全”呢?!至於得到全部而不是全部,那就是另壹回事了。練習武術不僅可以改善人的體質,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人的精神面貌,塑造人勇敢堅強的性格。通常我們說到武功,自然會說到少林寺的武功。但我壹直反對“少林武術”這個說法,應該叫“少林功夫”。我提倡“武禪”就是為了強調這壹點。“功夫”這個詞是我們佛教裏的壹個專用名詞。我們禪修的成果,叫做“功夫”。比如打坐說話,我們稱之為“做功夫”。做“功夫”的目的是為了開悟,成佛,超凡入聖,徹底改變人的品質。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少林僧人習武,是修行的壹種,所以也叫“禪武”、“禪武合壹”。當然,並不是所有學少林功夫的人都是在練功夫、做功夫。少林和尚就算練武,也不壹定是在練功夫。關鍵在於他們是否有禪定之心。我們不能要求,也不能要求所有習武者都以禪的態度習武。但很重要的壹點是,武術的動機對武術的後果有很大的影響,那就是武德。尤其是沒有不重視武術的武林高手。他們總是壹遍又壹遍地苦口婆心地強調武術,因為好的習武動機會培養好的性格;不良的習武動機,最後只會產生反派。對此,武術從業者和老師都不可大意。

目前對武術的作用還有很多誤解,都是過分強調武術與戰爭、格鬥的關系。現在人們開始理解和接受武術不適合戰爭,因為戰爭是群體對抗,不是單挑。當然,壹個有武功基礎的戰士當然有利於戰鬥,但武功並不是決定壹場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武術是壹種攻防技術,不會錯的。武術的發展和格鬥有很大關系,但不是必然的。懂武功的就打,不懂武功的就打。我反對直接把武術和格鬥聯系起來。武術有很多功能,比如刀,可以用來殺人,也可以用來切菜。但問題不能到此為止。最根本的是,要拋開刀是用來殺人的,還是用來切菜的。我們追求的是刀必須鋒利,必須是高質量的刀。所以武術的本質是與人的素質、強健的體魄、勇敢的性格有關,不是與打架有關,而是與戰爭有關。?

第二,從武術的內容來看,武術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並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環境中發展和完善。因此,武術也必須充分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這和中醫的產生和形成是壹樣的,中醫也擁有和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事實上,武術和中醫密切相關,相互滲透,武術中的傷科是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的陰陽、五行、經絡、經絡等思想也貫穿於武術體系之中。因此,無論從拳理、具體動作,甚至名稱,我們都能輕松而強烈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比如太極拳、八卦拳的拳法理論,直接來源於陰陽八卦思想。其實中國所有的武術都講究陰陽變化。所以拳術常說:能量是靜止的,拳法是神聖的。所謂“靜能”,講的是陰陽變化。比如眾所周知的少林功夫的基本特點就是:進退成壹條線,拳打腳踢臥在牛地上,剛柔並濟。註重陰陽變化,甚至在“壹條線”、“壹片牛臥之地”中尋求變化。現在壹提到陰陽變化,大家都以為是道家專利,這是壹種誤解。陰陽變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基本的思想,不僅道家講,儒家也講。就連我們佛教也這麽說。我們的禪師曹洞宗講過“以偏概全,各歸其位”,“以五為貴”,既吸收了陰陽的思想,又結合了五行八卦。當然,作為佛教徒,少林功夫更加獨特,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佛教思想。其他武術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出神入化,變幻莫測,獨斷專行;而少林功夫是以禪和身心修煉為基礎,追求開悟和解脫,達到“無欲無求”。解脫了就什麽都不怕了,哪怕是死,武功也不是問題。所以《少林拳譜》上說:“蓋外功之練,事身體筋骨;而內功的修煉,是由生命的精神來轉換的。離開了就是江湖最後壹技,結合了就是終極壯舉。“從以上簡單的列舉中,我們不難看出武術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中國武術之所以被稱為博大精深,是因為中國武術包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思想。

第三,從武術史的角度來看,武術的產生和發展是與中華民族的歷史融為壹體的。與外國武術相比,中國武術的發達程度和獨特之處實際上與中國頻繁的戰爭和災難的特殊歷史有關。武術從壹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縮影,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少林功夫為例,少林功夫與少林寺的歷史息息相關。比如隋末少林寺被土匪占領,被和尚排斥。唐初,少林寺僧人逮捕王人,為唐朝立下功勛,封地加在爵位上。北宋末加入“尊聖隊”積極抗金;元末紅巾軍進攻少林,被僧人阻止,這就是金那羅國王傳說的原因。至於明朝嘉靖年間,少林和尚應該是英勇善戰,婦孺皆知。清末民初,嵩山地區山匪興起,少林寺僧人成立保安團,消滅山匪和靜安壹方;以上都是歷史事實。至於筆記、小說、電影等等宣傳的關於少林的傳奇故事,我們就不說了。如今,少林功夫在國際國內都有影響力,只要妳來到少林寺,看看世界各地年輕人習武的熱情,看看世界武術團體和少林弟子在少林寺碑林中豎立的大大小小的朝聖碑,以及少林功夫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的知名度,兩年壹次的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等等,妳都會印象深刻。現在只是少林功夫的壹個例子,而中國武術更是數不勝數,在世界武術史上絕無僅有。據統計,中國有300多種拳種。它們* * *同構成壹個豐富多彩、生機勃勃的中國武術文化。中國武術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非常直觀地表達了中華民族的心理和理想,具有強烈的民族心理認同功能。我們想壹想就明白了,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在看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多少人在看武俠電影。中國武術已經成為壹種跨國界、跨民族、甚至跨信仰的文化現象,並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了壹個中國武術文化圈,這在海外華人聚居區非常明顯。事實上,中國武術早已脫離了單純的拳腳相加的狀態,發展成為壹種獨特的民間文化,發揮了獨特的文化功能。

第四,從武術的含義來說,武術這個詞在古籍中偶爾會看到,但絕對不是現代人所說的武術。武術在古籍中的意思是“武術之術”,包括技、術、理、意、道的含義,也就是廣義的功夫。“武術”在1949年後作為壹個專用詞被廣泛使用,民國時期被稱為國術。從內容和意義上來說,武術這個詞並不能取代功夫。應該說武術是功夫的壹部分。即功夫包括兩個部分或層次:武學和武術。在修煉方面,武功修煉的是人,武功修煉的是修道。武術可以強身健體,增強人的意誌,使人勇敢、堅強、充滿活力;但也僅限於此。武術可以把武功升華到道家的境界,即天地生命大道,而在少林功夫中,則是壹種擁抱宇宙生命智慧的禪道。實事求是地說,武功可以治人,武功可以治國治軍,也就是從兩個人的對抗到兩個軍隊的戰鬥。規模不同,道理相同。妳的功夫再好,也能以壹敵十;如果遇到壹百個人呢?妳可以以壹敵百,但是萬壹遇到壹千人或者壹萬人呢?能掌握武功和武功,就能運籌帷幄,以少勝多,“治大國如烹小魚。”現代人壹提到武術,就想到國術套路,也就是“模範武術”。少林功夫中,除了武道和禪,還有四個部分,分別是基本功、套路、武學和功夫。模型武術在基本功和套路上多加了幾個飛轉動作,僅此而已。至於武功,功夫,武功,武功,不言而喻。這就是為什麽傳統功夫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以上,我從四個方面論述了中華武術的文化本質,以此提醒大家,中華武術是歷史老人留給我們的豐厚禮物,是幾代先輩心血的凝結,不是短期商業炒作行為所能達到的,要倍加珍惜!體育競技只是武術的“小道”;重視文化功能是武術的“大道”!?

回顧我們對武術文化的態度和政策,我認為總體來說,我們對武術文化的理解和重視是不夠的,甚至是偏頗的。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管理全國武術的體制與當前武術的發展不相稱。政府的管理體制創立於建國初期,形成於文革時期,可能與當時整個舉國體制和武術發展水平相適應。但改革開放20年來,全國武術突飛猛進,百花齊放。但是,政府武術管理體制仍然是文革時期的那壹套,仍然抱著單壹的“模範武術”,仍然實行僵化的、量化的體育競賽制度及其標準。讓人想起文革時期的“樣板戲”。“樣板戲”會扼殺多彩的地方武術,就像“樣板戲”會扼殺地方戲曲壹樣。衡量武術好壞的標準不是妳踢得多高,也不是妳轉了多少圈。武術不是壹項單壹的運動,而是壹項綜合性的運動。實際上,在武術比賽中追求高踢多轉是違背武術最基本的原則的。如果單方面比較,武術壹文不值,習武者的力氣不比舉重大;妳跳得再好,也比不上跳高、跳遠;樁步再穩,也比不上自由體操;平衡就像雜技。但武俠把這些集合在壹起,用功夫的生命去關註它,神奇無比。這是中國的傳統武術。武術最基本的原則是體力運用是否得當,是否達到最佳效果,外在的動作之美是次要的。另壹方面,如果體力運用得當,達到最大效果,它的外部動作也壹定是美的。衡量武術,必須以圈內人的眼光為標準,而不是圈外人的眼光。少林功夫裏有個規矩“不能踢膝蓋”。如果用現在的國家標準來衡量,少林功夫就成了“次品”。現在學少林功夫的人受外界影響,踢得高,轉得多。當然也不是說踢高轉身多就不好了。吸收外界的優點是必要的,也是值得提倡的,但不能隨便把舊的規則扔掉。我們的前輩設置它們肯定是有原因的。不明白老規矩的道理,就把老規矩扔了,這是很盲目的。如今,為了迎合現有的系統競賽規則,青少年不再重視和珍惜傳統武術,而是專攻“模式武術”。整個社會表面上看起來習武的人多了,很熱鬧,但是武術的整體水平明顯在下降。少林寺武僧恪守戒律,不參加社會上的各種比賽,為傳統少林功夫的保存做出了特殊貢獻。然而,世界風的入侵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當然,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今天,古代也有。據史料記載,在明朝,少林寺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壹代名師於參觀少林寺,觀看少林武僧表演武術後,表示“絕招全失”。我講這個故事,是希望大家從中吸取教訓,從大文化的角度推動武術在中國的健康發展和繁榮。1999 5月24日少林寺

  • 上一篇:2021五個有意義的感恩節主題活動。
  • 下一篇:林清玄人物介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