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這次高考語文試卷來自上海。

這次高考語文試卷來自上海。

1.80分

(1)閱讀下面,完成1-5題。(15分)

①2010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東方之冠”設計方案,在傳統鬥拱造型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進行了現代翻譯。鬥拱中榫卯的運用,保留了中國最被世人理解的建築元素,層層凸顯的主體造型,展現了現代工程技術的力量與氣度。與國家館相呼應的區域館位於地面,並引入江南園林的概念,以現代園林空間軟化主體建築與周邊城市的關系。整個設計包含“天”和“地”,體現了東方哲學對“天地”關系的理解和對理想生活環境的憧憬。再過幾年,世博會中國館壹定會成為上海的新地標,屹立在浦江之畔,為上海、為中國帶來新的榮耀和驕傲。

②城市地標是壹個城市最具標誌性的建築或景觀,集中體現了壹個城市的魅力,是這個城市區別於另壹個城市的特征。唐代長安的曲江、北宋汴州的金銘池、南宋杭州的西湖、明清南京的秦淮河、北京的故宮、蘇州的虎丘、揚州的瘦西湖、近代上海的外灘,都是歷史上極具特色和標誌性的城市景觀,它們積澱成了獨特的城市形象。隨著中國當代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新的城市地標不斷湧現。這些新的城市地標如何與城市的歷史文脈相協調,體現創新與發展,成為當今城市建設的普遍問題。

(3)所謂歷史文脈,是指壹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傳統,是在城市產生和發展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慢慢積累和形成的。壹旦形成,就影響了生活在這個城市的市民的生活體驗和文化想象。因為中國長期以來是壹個統壹的多民族國家,其城市節日必然被打上大體壹致的中國特色的烙印;同時,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分為許多文化區,每個城市往往形成鮮明的地方特色。王國維曾說“城市是政治和文化的象征”,即城市是壹個國家、壹個民族、壹個地區的政治和文化的象征。誇誇其談的城市新地標要和城市的歷史文脈相吻合,也就是城市的政治文化標誌。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標,要麽更高更豪華,要麽壹味追求前衛和怪誕,與周圍的歷史文脈形成鮮明對比。因為建築,尤其是標誌性建築,關系到百年大計,千年大計,壹旦做出,就很難改變。所以近年來出現了很多公認的敗筆,成為城市中極不和諧的音符,為世人所詬病,也為後人留下了笑柄。

④城市新地標必須與城市歷史文脈相協調。近年來有許多成功的嘗試,著名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就是其中之壹。該建築位於著名的蘇州園林中王府和拙政園旁邊。樓層低矮,灰白色調,青磚地面,綠色窗格,曲徑通幽,與周圍的建築和環境完全融為壹體。它繼承了蘇州園林和江南民居的建築風格,整個建築的灰色基調與傳統的白色墻磚相協調。而且,新的城市地標應該在原有城市地標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在這方面,我們可以舉出上海外灘和浦東陸家嘴的建築。前者是歐式古典建築,端莊、凝重、厚重,代表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後者多為造型奇特的摩天大樓,拔地而起,充滿現代感,代表著90年代浦東開發後的新上海形象。這兩組地標符合上海海派文化的歷史脈絡,相映成趣。以黃浦江為界,它們形成了“雙城記”的相互呼應,成為當今上海最顯著的標誌。

⑤強調城市新地標要與歷史文脈相協調,並不意味著盲目復古,不創新。只是說創新首先要有文化背景和基調,這是中國特色和地方特色。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體現了這壹理念。比如國家館的“故宮紅”顏色,就代表了最典型的中國元素。但無論是國家館還是地域館,都不是壹味復古,而是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從而體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國家與地域的和諧。世博會中國館的建設將為中國上海2010世博會留下壹座紀念性建築,也是上海今天和未來的壹個新的城市地標。

長度第二段,列舉了中國很多城市景觀。(2分)

2.第(3)段中“近年來有許多公認的失敗”的意思是_(2分)。

3.對“歷史語境”的理解與文意不符(3分)

A.城市地標和城市的歷史文脈應該相互影響。

B.歷史文脈總是隨著城市的出現而產生和發展。

C.歷史文脈也是王國維所說的城市的“政治文化符號”。

D.新的城市地標應具有與歷史背景相協調的文化背景和基調。

4.閱讀第(4)段,簡述新地標和原地標的關系。(3分)

5.聯系全文,總結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文化背景。(80字對)(5分)

  • 上一篇:有沒有證據證明商代是耳環最早的起源?
  • 下一篇:楚國歷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