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開篇明義,在中國古代文學中,“香草美人”是壹個自帶流量與標簽的文學名詞,而屈原則是“香草美人”意象的開創者。
“香草美人”意象在楚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無論是氣勢恢宏的《離騷》,還是詭譎神秘的《九歌》,抑或是激情奔放的《九章》,都充斥著大量的“香草美人”意象,點綴出壹幅幅色彩斑斕的畫卷。
其中,《離騷》中“香草美人”意象出現的頻率最高。“香草美人”意象是對楚辭的完美詮釋,寄托了屈原對崇高人格的追求,開創了壹個美人香草和“美意靈心”融合的浪漫主義體系,成為我國古代文學長河中的寶貴財富。而“香草”與“美人”在《離騷》中也是兩個相互獨立又有所關聯的意象。
先來看壹下《離騷》中的“香草”意象。《離騷》開篇是屈原對自己生平的自述,講述自己擁有高貴的出身和天賦的良好素質,同時又註重後天的修養。
在《離騷》中,屈原說:“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屈原把江離和辟芷這兩種帶有芳香氣味的植物披在身上,把秋蘭結成佩掛在身邊。江離、辟芷、秋蘭都是香草,帶有芬芳氣息的草木,而整篇《離騷》中這樣的香草頻繁出現,種類繁多,遠不止這四種。
為什麽屈原要特意強調佩戴、種植香草的事呢?佩戴香草,使得周身攜帶草木的芬芳,被認為是十分風雅的;臣子佩戴香草面見君王,也是壹種禮節,發展至後世,便以熏香代之。這與屈原前文所說的出身、素質與修養相呼應。當然,“香草”作為壹個典型意象,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離騷》中的“香草”,用以喻指高尚的品德與純潔的誌趣。屈原在“香草”的意象中寄托了自己美好的願望,表達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他以身外的修飾來襯托心靈的純潔美好,給人以溫潤、儒雅的浪漫主義審美體驗。
說完了《離騷》中的“香草”意象,再來看壹下《離騷》中的“美人”意象。“美人”的意象在《離騷》中有兩層喻義:壹是喻指君王,二是喻指屈原自己。
比起“香草”,“美人”的意象更多地、有意無意地展現了屈原個人情感的流露。比如“日月忽其不掩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美人遲暮,朱顏辭鏡,是讓人感到遺憾與悲傷的事。
屈原感嘆時光飛逝,年華老去,自己從與懷王誌趣相投、惺惺相惜再到因讒言而受猜忌,致使漂泊無依、壯誌難酬。屈原以美人遲暮喻詩人現狀,自傷身世之情溢於言表。
在《離騷》中,“美人”還用以喻指君王。《離騷》富於瑰麗而壯闊的想象,引入神話故事,以天馬行空的筆法,將浪漫的想象和懇切的抒情結合起來;將君王比作神話中的神女,以“求女”喻指求君,表達自己渴望求得賢明君主的心情。
無論是以美人喻君,還是以美人喻己,屈原將君臣之間的關系比作男女之間的求愛、吸引或是背棄、不忠,不可不謂之精妙。
《離騷》是壹部抒情長詩,給人的第壹感受是其遣詞造句的優美感。詩篇中大量運用草木鳥獸的意象,以“香草”最為突出,生動地塑造了佩戴香草、風姿飄逸的“美人”形象。這些意象給人帶來優美的審美感受。
香草與美人,他們的外在表現都是平靜的、和諧的、統壹的,屈原描繪出的,是壹幅寧靜而壯闊的圖景,他沒有用激烈的語氣控訴、指責,而是通過描寫優美的意象,含蓄地、幽怨地傾訴斷腸之痛。
“香草美人”的意象與深沈濃烈的情感遙相呼應,優美感與崇高感的碰撞,令人回味無窮,這也正是《離騷》的審美價值所在。
“香草美人”意象是對楚辭潔凈香魂的完美詮釋,寄托了屈原對崇高人格的追求,開創了壹個美人香草和“美意靈心”融合的浪漫主義體系,在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壹筆,並對後世的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漢代的詩歌直接繼承了“香草美人”寄情言誌、表達愛憎的傳統。如漢樂府民歌《江南》中的“江南可采蓮”以蓮引發歡愉、自在的情感。東漢末年的文人五言詩《涉江采芙蓉》用芙蓉和蘭象征愛情的神聖和自身品格的高潔,營造出壹種高雅、純潔又意猶未盡的抒情氛圍。
魏晉時期,曹植的詩歌將“香草美人”意象運用得更加靈活多變。曹植在文學創作過程中頻繁使用,“香草美人”意象表現生活的安逸和滿足,反映現實與理想的差距。隨著生活境遇的變遷,曹植更多詩作中以“香草美人”起興、作喻,抒發因懷才不遇、壯誌難酬引發的失落與仿徨的情感。
曹植在其最負盛名的代表作《洛神賦》中塑造了壹位美麗絕倫的女神形象,洛神的美貌令詩人壹見傾心,但卻因人神殊途不能結合,表現了追尋理想和面對現實給人帶來的沖擊。
除了曹植的詩作以外,“香草美人”意象在六朝文學作品中俯拾皆是。如在詠懷詩中,或以芳草美玉喻君子堅貞品格,或以美人遲暮象征將士壯誌難酬;如在遊仙詩中,以香草美人環繞的虛幻世界掩飾詩人內心的不安和悸動;在愛情詩賦中,以刻骨銘心的愛情映襯懷才不遇的悲情,以遠遊求女、求而不得來寄托君臣遇合的夢想無法實現的憂傷。
“香草美人”意象在六朝文學中得到豐富和發展,同時,意象的拓展促進了文學題材和創作力的發展,也促使那壹時期的文學作品既有形式美的外表,也有含蓄美的內涵。
“香草美人”意象裝扮著唐詩宋詞的瑰麗世界,豐富了詩詞的內涵,增添了詩詞的藝術魅力。香草的芬芳與美人的嫵媚裝點著唐詩宋詞的斑斕世界,寄托了失意文人在暗無天日的生存境遇中對生活的希冀和追求。
香草美人存在於詩詞歌賦中的意義,除了能夠提升文學作品的審美意蘊以外,更偉大的意義在於,它告訴人們,美是無處不在的,美是永恒的。
正因為如此,“香草美人”贏得了後世文人墨客的追捧,並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和歷史的沈澱,擁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香草美人”的意象歷久彌新,散發著動人的光彩。用“香草美人”意象豐富作品內涵、塑造人物形象、宣泄內心情感的文學作品不勝枚舉,“香草美人”意象在傳承發展的過程中,也被歷代文人註入了新鮮的血液,“香草美人”思想內涵也不斷得到了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