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預計有27只新基金發行,涉及嘉實基金、建行、中歐、匯添富、南方基金、國泰基金、富國銀行等多家基金公司。
從基金投資類型來看,本周預計發行的27只新基金中,債券型基金有10只;混合型基金4只,其中偏債混合型基金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2只;共有8只股票基金和5只FOF基金。整體來看,這27只新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已經和債券型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平分秋色。
本周有27個新基地開工。
預計本周將有26只新基金發行,涉及嘉實基金、建信基金、中歐基金、匯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國泰基金、郭芙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
從出發時間來看,本周壹(165438+10月21)為高峰期,共計18,周二2,周三4,周四1,周五2。
值得壹提的是,本周預計發行的27只新基金中,債券型基金有10只;混合型基金4只,其中偏債混合型基金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2只;股票型基金8只;和五個FOF基金。
整體來看,這27只新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已經和債券型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平分秋色。
事實上,回望2022年,在a股市場跌宕起伏之下,基金行業公募管理規模依然保持穩步前行,目前已經突破27萬億元。但僅從新發行基金來看,數據顯示,到9月底,2022年前三季度新成立基金規模約為1.1.2萬億元。回顧過去兩年,2021前三季度新成立基金規模超過2.3萬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新成立基金規模也達到2.29萬億元。可以看到,2022年,新基金成立規模明顯下降,同比降幅甚至超過50%。
再者,爆款基金是發行市場最直觀的“風向標”。與前幾年的壹帆風順相比,年內爆發式基金數量明顯減少,由此不難發現,公募基金發行正在經歷壹個明顯的陣痛期。不過值得壹提的是,與往年65438+2月後開始不同,2022年底,不少公募已經提前到165438+10月。
有業內人士表示,年底市場有所回暖,提前做好“開門紅”的準備也是以時間換空間,讓新基金有充足的建倉期。該人士直言,過去兩三年,行情好的時候,壹般都是在65438+2月之後,宣傳“開門紅”,打出“新年快樂”的字樣,而當時壹只爆款基金壹兩天就能募集到100億元。這種場景今年很難看到了,只能留出足夠的時間。如果我們幸運的話,在良好的賽道條件下,我們應該能夠籌集到壹些資金。
與上述情況相對應的是,提前為“開門紅”做準備的基金確實多為軌道類產品。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165438+10月16,自6月165438+10月以來已有75只新基金開放發售,其中包括鄭成然擬管理的廣發新能源精選、姚誌鵬和李濤為首的嘉實積極配置並持有壹年,以及應永醫療創新智能精選、中加醫療創新(中加首只基金)。從165438+10月17開始,有40多只基金在發行日程上,其中165438+10月內有39只基金在售,包括嘉實低碳精選、共贏新興消費智慧精選、共贏消費領先智慧精選、中信建投六個月科技主題、民生加銀專業化創新。
“股債蹺蹺板”卷土重來
壹方面,11最後十天開始,債市“天氣轉冷”導致債基發行受限,這是近壹年來的強勢品種,股票型基金領漲。
另壹方面,由於養老金投資基金新政利好,不少公司將目光投向了新“Y”份額,新FOF基金短期內可能會出現“打不出第壹卷”的尷尬局面。
此外,雖然各類主題基金異軍突起,但醫藥、半導體、新能源等跟蹤股的崛起也加劇了基金投資者對主題基金的追捧熱情。但年內市場波動加劇,股票型基金業績分化加劇。
基金公司如何看待股債市場的強弱分化以及新基金結構可能出現的“洗牌”?
針對債市的調整,富國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馬全生表示:壹是年初以來,在美聯儲加息和疫情擾動的背景下,“資產荒”現象加劇,導致低風險資金大量湧入債市,旺盛的配置需求推動利率水平不斷下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壹度跌至2.6%。二是5438+00年6月以來,三季度GDP數據恢復到3.9%,隨後民營企業融資“第二支箭”發力優化防疫“20條”。人民幣匯率由貶值轉為穩定,市場對未來政策和基本面的預期持續改善,導致短期債券市場收益率顯著上升。三是債券收益率上漲,推動包括銀行理財在內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凈值節節敗退。以前享受剛性贖回的投資者直接面對凈損失,導致壹定的贖回壓力和市場負面反饋。
不過,馬全生也認為,債券市場的“固定收益”特性使得過去的每壹輪回調都為未來留下了空間。目前無論從經濟基本面、金融狀況,還是市場預期來看,可能都沒有太大的空間進壹步大幅回調。
“股債蹺蹺板效應”再度起飛,但部分股票型基金經理認為,a股市場的築底可能已經完成,市場已經進入市場修復階段。此外,隨著基金業績排位進入年末沖刺階段,不少基金經理在四季度加倉。
多位基金經理認為,從板塊輪動來看,“高切低”和“急冷”似乎都體現了基金轉板的思路。今年前三季度表現較弱的板塊,四季度有明顯的向上回報。隨著上市公司回購和定增的公告,不少知名基金經理近期的調倉路線也被曝光。其中,來自醫藥、高端制造等行業的股票獲得了不少基金經理的青睞。在不少機構人士看來,a股的估值水平已經回落至歷史低位區間,而在國內市場“穩增長”等壹系列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布局a股的性價比優勢已經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