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傑羅尼莫筆下人物的生活

傑羅尼莫筆下人物的生活

作為阿帕奇印第安人反美歐洲入侵活動的首領,墨西哥人因為他的壹些攻擊行為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傑羅尼莫(西班牙語“傑羅姆”)。比如天生的生存技能,包括無懈可擊的使用子彈。他冷酷的形象非常出名。他反對遷徙,帶領許多被驅趕到亞利桑那保留地的人造反,於1886年在骷髏峽谷投降,身邊只留下19勇士,並被隔離囚禁。他晚年歸化美國社會,此後沒有遭到美國印第安人的大規模反抗。

家庭的毀滅讓他選擇了武力反抗。

6月1829日,壹個嬰兒在阿帕奇部落的Bedonkohe出生。這個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看起來很困倦,所以他的父母給他取名為“Goyahkla”,意思是“困倦的人”。此後,他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長大,在17歲時結婚生子,在新墨西哥州的荒野中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變化往往出人意料。1858年3月的壹天,400名墨西哥士兵突然襲擊了“瞌睡蟲”的部落,包括他的母親、妻子和三個孩子,全都倒在血泊中。

出門趕集的“瞌睡蟲”逃了。知道了悲劇的始作俑者,他按照阿帕奇人的習俗,燒毀了全家人居住的圓頂帳篷和遺物。當火焰熊熊燃燒時,復仇的種子已經埋下。

經過壹番精心策劃,羽翼未豐的“瞌睡蟲”帶領壹群人來到索諾拉復仇。戰鬥中,“瞌睡蟲”不怕敵人的子彈,眨眼間就沖向了墨西哥陣地。刀閃了壹下,離他最近的墨西哥士兵立即被斬首...

這場戰鬥以阿帕奇人的勝利而告終。據說壹個墨西哥士兵為了“瞌睡蟲”而叫他“聖傑羅姆”。這個天主教聖人的西班牙語發音是“geronimo”。從此這個名字在蠻荒的西部廣為流傳,幾乎成了復仇之神的化身,讓白人津津樂道。父母訓斥不聽話的孩子時,往往只是說壹句“傑羅尼莫來了”,就能讓孩子不敢出門。

在傑羅尼莫看來,死在自己手裏的墨西哥人都是“殺手”。在晚年的口述自傳中,他毫不掩飾,“我不知道有多少墨西哥人被殺,他們不配我統計。長期以來,我對墨西哥人的看法壹直不好。在我眼裏,他們都是奸詐的騙子。”

烏特勒在他的專著中指出,傑羅尼莫之所以這麽想,原因之壹是他在墨西哥的詭計面前吃過虧。1873年,雙方在持續數月的對抗中損失慘重,不得不簽訂停戰協定。事後,墨西哥方面贈送了大量龍舌蘭酒以示“善意”。沒想到,不知情的阿帕奇人被烈酒灌醉,墨西哥人背信棄義地進攻,數十名印第安人被殺。

來去如風是美軍很頭疼的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傑羅尼莫發現他的主要對手變成了壹個更強大的美國——1848年美墨戰爭後,美國獲得了200多萬平方公裏的廣袤土地,包括傳統的阿帕奇領地,隨之而來的淘金熱嚴重幹擾了原住民的生活。於是,當時的報紙經常報道礦工和家屬的車輛被搶,人被殺,美軍也頻繁對阿帕奇人進行“圍剿”。

作為另壹種“胡蘿蔔加大棒”的戰術,美國政府還根據1830印第安人移民法案與印第安部落談判,聲稱將為他們留出保留地,印第安人可以自行管理內部事務。問題是這些保護區往往是貧瘠幹旱的荒地,不適合人類長期居住。

美國政府的“拉攏”壹度在阿帕奇內部引發爭議。Geronimo的嶽父,當時的酋長Kocsis,是主張接受搬遷法案的人之壹。傑羅尼莫以“白人不忠實”為由,主張“反抗到底”。之後的事實真的印證了他的判斷——科奇斯死於1874,美國政府無視之前的協議,強行將阿帕奇人遷出故土。於是,謝赫的繼任者傑羅尼莫又壹次走上了武裝反抗的道路。

阿帕奇的軍事實力根本無法和美國政府抗衡。他們的槍數量少,質量差,很多人只能用大刀、長矛和弓箭對抗美軍的先進部隊。但傑羅尼莫卻把部隊的機動性發揮到了極致:壹群人策馬突襲,利用美軍防守的空隙殺四方;等對方援軍匆匆趕到,又不見了。

來去如風的戰鬥風格讓傑羅尼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美國軍方曾表示,這個勇敢兇猛的印度人有躲避子彈的天賦。“他不怕子彈。”

還有傳言說傑羅尼莫和他的手下在新墨西哥州西南部的壹場戰鬥中藏在山洞裏。美軍不敢貿然進洞,在洞口紮營,等著傑羅尼莫“自投羅網”。幾天後,消息傳來:geronimo已經在另壹個地方出現了!當時美軍認定這個洞穴裏壹定有秘密出口,所以命名為“傑羅尼莫洞穴”。然而,根據後來的歷史學家的實地研究,山洞裏並沒有其他的通路。

類似的“神話”還有很多。雖然有假有真,但geronimo給美軍帶來的麻煩可見壹斑。

從囚犯到撲克大師

憑借神出鬼沒的遊擊戰,傑羅尼莫與美國政府鬥爭了12年。幾乎每周都有男人死去,阿帕奇人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1886年3月25日,傑羅尼莫在亞利桑那州骷髏谷向納爾遜·邁爾斯將軍投降,只剩下19名士兵。

“他交出了步槍和獵刀,渴望得到最有利的(談判)條件。”邁爾斯在日記中寫道。

此後不久,美國政府再次違反協議,將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450名阿帕奇士兵送往佛羅裏達州的彭薩科拉監獄,用繁重的體力勞動扼殺他們的意誌。《華盛頓郵報》當時寫道,這些印第安人因為水土不服而“像蒼蠅壹樣死去”。傑羅尼莫被視為“稀有動物”,每天都有數百人前來探監,只為壹睹傳說中“嗜血狂徒”的“風采”。對於壹個視榮譽和尊嚴重於生命的印度戰士來說,這無異於侮辱。在1894回到俄克拉荷馬州被政府要求耕種後,傑羅尼莫帶領他的人民進行了最後壹次戰鬥。那壹年,他65歲。

在數千美軍的壓力下,起義毫無懸念地以失敗告終。Geronimo出人意料地被允許享受半自由的定居生活。幾年後,在美國政府組織的“文明進步紀念碑”展覽中,人們看到了老酋長的身影。他以精湛的技藝制作弓箭...當然,還是有警衛在身邊,防止他再次“心懷叵測”。

仿佛是為了表明自己已經“融入主流社會”,這位前阿帕奇戰士迷上了撲克牌,練就了高超的技藝。《陸海軍月刊》8月號發表1900,稱傑羅尼莫“兩天前在銀行存了1425美元,是在撲克桌上贏的。”當時這筆錢相當於普通教師兩年的收入。

至死都無法實現回家的夢想。

1905年3月,傑羅尼莫和其他五位印度領導人,戴著彩色頭飾,畫著臉,沿著華盛頓特區的賓夕法尼亞大道騎行——這是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就職遊行。華盛頓的當權者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宣布他們“已經永遠埋葬了與印第安人的爭端”。

遊行結束後,傑羅尼莫受到了新總統的接見。據紐約論壇報報道,傑羅尼莫要求回到家鄉退休,“淚水順著他臉上的傷疤流了下來”。羅斯福的回應是,“妳殺了很多人,燒了很多村莊。我們得看看妳是否真的改過自新了,才能決定妳是否能回到保留地。”

美國《史密森尼》雜誌對此評論道:這位曾經的鐵血戰士在暮年與普通老人無異。他只想回到故鄉,觸摸那裏的土地,呼吸那裏的空氣,在溫柔的風中死去。

這個看似普通的願望沒能實現。1909年的壹個冬夜,家住俄克拉荷馬州的傑羅尼莫不慎從馬上摔下受傷,幾天後因感冒引發肺炎去世。像他的同胞壹樣,他的遺體被埋葬在離家很遠的壹個印度墓地。

當時,芝加哥日報《論壇報》的頭版報道了傑羅尼莫去世的消息。在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時,他還不忘在報告的結尾加上壹句話,“傑羅尼莫現在是壹個‘改革的’印度人。”

傑羅尼莫死後,美國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印第安人起義。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人逐漸忘記了他壹生的是非,把傑羅尼莫當成了象征勇敢精神的圖騰。甚至有傳言稱,美國最隱秘的精英社團骷髏會(skull and bones)竊取了傑羅尼莫的部分遺骨,並將其作為“聖物”供奉。在2011擊斃本·拉登的行動中,美國特種部隊也使用了長官的名字,招致原住民團體的批評。

將軍的決戰不僅限於戰場。傑羅尼莫,偉大的阿帕奇部落首領,是公認的印第安戰士,以勇敢、堅定和機智著稱。他曾經帶領35名勇士與5000名美軍周旋了5個月。

傑羅尼莫在1886投降,但是酋長並沒有放棄與白人的戰鬥。沒幾年,他就成了當地有名的撲克玩家。

1900年8月,美國《陸海軍月刊》發表文章,介紹美軍宿敵的最新輝煌戰績。“geronimo,壹個著名的Apache酋長,幾天前在銀行存了1425美元,是他在撲克桌上贏的。酋長打牌謹慎,從不作弊,充分體現了公平競爭的精神……”當時65438美元+0.425美元相當於普通教師年收入的兩倍。

很少有人知道,傑羅尼莫手裏拿著槍跪在地上的照片,是他在1886投降的時候拍的。傑羅尼莫在聖路易斯世博會和1905年羅斯福總統就職典禮上公開露面後成為名人,但最重要的是,他將作為美洲印第安人不屈不撓精神的象征而被永遠銘記。

阿帕奇人的首領傑羅尼莫四次逃離美軍,才最終定居下來,成為壹名農民。經過30年的頑強鬥爭,傑羅尼莫於1886年被美軍包圍,向納爾遜·邁爾斯將軍投降。之後入獄,歸化美國主流社會。他的投降標誌著另壹個印度戰士傳奇的開始。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1905的就職典禮上邀請他騎馬,印第安人把他視為他們永恒的精神領袖。1909年2月17日,他在俄克拉何馬州的西爾堡監獄死於肺炎。

  • 上一篇:未來幾年最有可能爆發的行業是什麽?
  • 下一篇:《朱良》的作者是誰?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