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桐鄉市2010政府工作報告:2010政府主要工作

桐鄉市2010政府工作報告:2010政府主要工作

根據上述目標和總體要求,今年要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壹)把轉型升級作為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主攻方向。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制定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和主導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規劃,以穩定和優化壹產為重點,以調整二產為重點,提升和擴大三產,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推進生態高效農業發展。穩定全市糧食生產面積,推進糧食功能區建設,建設高標準農田3萬畝;積極實施優質農業示範基地提升工程,加快石門等地農業高新區培育建設;發揮農業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作用,大力培育種養大戶、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服務組織,新增簽約農業1萬畝,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10個,新建改造農村綜合服務社15個;加強農業標準體系建設,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新增無公害農產品5個、綠色食品3個;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服務,提高土地流轉利用率,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萬畝。實施特色產業升級計劃,加快產業調整轉型。加快毛衫產業集群轉型升級,支持皮鞋、絲綢制品、家紡等特色產業發展,改造提升化纖、服裝等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特材料、電子信息、機械制造等新興產業;繼續實施“百戶工業企業培育工程”,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20戶,億元企業10戶。加強服務業組織評價體系建設,大力培育現代服務業。加快濮院童裝市場、崇福皮草市場配套區建設,加大振東市場聚集區培育引導力度,建設振東市場物流站;加快旅遊目的地建設,加強研究規劃,著力把烏鎮建設成為國際旅遊綜合體,整合旅遊資源,促進旅遊與市場互動,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7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8億元;辦好第十屆菊花節;加快東興商廈、香港城等商業設施改造升級,推進特色街區和農村、社區商業網點建設,繼續實施家電、汽車下鄉,促進商業連鎖店發展,豐富餐飲休閑產業,擴大居民消費需求;鼓勵發展服務外包、網上交易等新型服務業態。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企業主體作用,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新增省級以上科技企業10家、省級以上科技企業R&D中心3家。加快公共創新平臺建設,完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多元化投入機制,抓好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積極推進國家毛針織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申報和籌建工作。推進產學研合作,做好中科院新能源中心、臺灣省立大學新能源中心科技項目引進和轉化工作。深入實施質量強市和品牌戰略,支持參與行業技術標準體系制定,鼓勵開展各類質量體系認證,新增省級以上著名品牌3個、著名商標5個,完成專利申請1000件,授權600件。鼓勵和支持企業上市,力爭新增上市企業2家。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加強創業領軍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培養和引進技能型、創新型、管理型人才,提升我市人才總量和水平,全年引進各類人才3500人以上。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深入實施“項目推進年”,著力優化投資結構。加快推進新鳳鳴集團年產36萬噸熔體直紡、新奧集團15000錠緊密紡生產線等壹批重點產業項目,切實抓好桐鄉汽貿城、四季匯二期等壹批重點服務業項目,積極實施城市防洪四期、丁家橋港環境治理工程等壹批重點民生工程。切實做好重點項目的前期推進、資金安排和項目管理工作,積極做好項目篩選、入庫、論證和申報工作。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的引導和管理,推進非經營性項目代建制試點。加強項目要素保護,完成新壹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深入實施節約集約用地“365”行動計劃。全年實施土地開發整理6000畝,建設用地復墾3000畝,新增建設用地3500畝以上。積極爭取金融機構對園區建設和企業發展的信貸支持,新增貸款60多億元;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規範發展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積極引進和發展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全面拓展開發平臺。把平臺建設作為加快產業升級、促進結構調整的基礎性工作。統籌土地、資金等資源要素,明確規劃定位和功能布局,著力打造經濟開發區、濮院針織工業園、崇福經濟區、高橋新區、林航經濟區五大發展平臺,集約發展鎮街產業功能區。全市工業區新開發面積6000畝,基礎設施投資8億多元。加快經濟開發區整合升級,基本完成新能源產業園搬遷;抓好濮院針織工業園紡織產業集群和高新區建設;推動崇福經濟區皮毛產業園集聚升級;完善開發管理體制機制,啟動高橋新區站區和林航經濟區中心區開發建設。加快鎮街工業區整合升級,推進“壹鎮壹品”特色產業發展,努力提升產業集群綜合發展水平。

(B)優化環境,作為發展的保障,協調城鄉發展。

提升中心城市形象。完成中心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優化中心城發展格局。有序推進“五區聯動”開發建設,啟動應急備用水源、康京堂東岸永寧段改造等重點工程建設,抓好浙江傳媒學院桐鄉校區建設,提升城市承載能力。積極推進城中村改造試點,繼續開展開放式居住區封閉改造,培育物業管理發展;搞好城市綠化改造。深化城市“暢通工程”,優化交通組織,整合城市公共停車資源,緩解城區停車壓力。全面實施“數字城管”,提高城市綜合管理水平。鼓勵擴大建築市場,穩定和支持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推進“兩新”工程建設。高起點、高標準做好新城鎮和社區建設規劃,深入實施龍翔街道“兩點兩換”試點。全年開工建設33個城鄉新型社區,完成農房改造任務。深入推進擴權強鎮,實施壹批新城鎮、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項目,重點抓好濮院鎮、洲泉鎮、經開區改革試點。加快基礎設施向農村新壹輪“1+X”規劃點延伸。完善河道清理等村莊整治長效管理機制,鞏固村莊整治成果,實施“1+X”規劃區30個行政村村莊整治提升工程,新建小康農村社區3個。培育農村創業發展平臺,促進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增長。

改善城鄉基礎設施。完善城鄉交通網絡,完成崇州公路高橋段改造、同德公路石門至鶴山段改造,做好黔江通道北連接線壹期遷建工作,啟動周珂公路麻州至洲泉段建設,加快東縱線航道改造二期工程。完善高鐵交通配套設施,完成高橋至火車站公路改造工程,啟動世紀大道延伸工程,確保高鐵桐鄉段順利建設。推進電網電壓序列優化試點,重點實施500千伏桐鄉變電站、220千伏邢變電站、110千伏浮石變電站等壹批輸變電工程,提高城鄉供電能力,穩定電力供需秩序;完善城鄉供水、供氣、供熱和垃圾收集處理壹體化網絡,啟動市區至屠甸、烏鎮天然氣高壓二次管道工程,推進二、三級供水管網改造,逐步實行城鄉供水同價。

搞好生態環境治理。繼續鞏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省級生態城市成果,做好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工作,推進城鄉壹體化綠化網絡建設。加強能源利用監管,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非生產領域節能降耗,堅決淘汰落後產能。深入推進新三年“811”環保行動計劃,切實抓好水環境、大氣環境和農業農村面源汙染治理,加強制革、印染、化工等行業綜合治理,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創建8家清潔生產企業。基本完成汙水處理收集系統和尾水排放工程,加快汙水管網建設。實施水產養殖汙染防治長效監管機制,推廣畜禽生態養殖模式。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積極探索和論證市外調水工程,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

(3)把對外開放作為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的重要舉措。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整合招商資源,打造桐鄉整體招商品牌。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充分發揮企業和政府的主導作用,積極鼓勵現有企業對外合作、合資經營,把引進資金、技術、品牌結合起來,努力提高招商引資實效。加強招商引資,註重項目投資強度、就業吸納、財稅貢獻等因素的論證,重點加強世界500強企業、上市企業和國有企業招商引資,引進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5個。堅持內外資並舉,引進市外內資30億元。實施招商引資差異化考核,推進招商隊伍建設,提高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促進出口穩定增長。培育壯大各類外貿經營主體,鼓勵企業積極爭創出口品牌,調整優化外貿結構,擴大優勢產品出口,實現進出口總值21.6億美元,其中出口6543.8+0.5億美元。充分發揮海關、商檢等辦事處的服務職能和展會的引領作用,進壹步鞏固和開拓國際市場。加強出口風險預警預測,完善政府、協會、企業應對貿易壁壘的聯動機制。鼓勵企業境外投資辦廠、承包工程、開發資源,全年實現境外投資3000萬美元。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繼續推進城鄉綜合改革。全面完成三項政務改革,推動便民服務機構向鄉鎮延伸。穩步推進醫改,實施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化財政預算管理改革,開展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試點。進壹步完善國有資產監管和運營機制,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完成城市公交車公用改革,年內全市範圍內取消二級及以下高速公路收費。促進漁民轉行。開展新壹輪生豬屠宰點調整合並。

紮實推進區域合作。加快與上海融合的步伐,積極開展與上海在市場、旅遊、農副產品等方面的對接。,做好“世博經濟”這篇文章。加快融入杭州都市經濟圈,推進與杭州在城際公交等跨區域項目上的合作建設,提升符合我市產業導向的杭州企業轉移承接能力。積極做好對口支援和“山海合作”工作,全面完成援建青川縣蒿溪鄉任務。

(四)以* * *建設* * *為基本途徑,提高公共* * *服務水平

優先發展教育。深化教育教學管理,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支持學前教育,繼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高中新課程改革,初增比例保持在97%以上。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完成高通改擴建工程和二中、八中遷建工程,實施烏鎮中學、特殊教育學校遷建和城北實驗幼兒園新分園,進壹步改善辦學條件。努力提高新居民子女受教育水平,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區教育。

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文化建設,積極培育和諧文化和創新文化,引導企業文化發展,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完善城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推進鄉鎮街道市級文化館和綜合文化站建設,促進檔案信息資源的社會共享。繼續辦好廣場文化、文化下鄉等活動,豐富城鄉群眾文化生活。積極發展文化產業,認真辦好“紫凱杯”第八屆中國漫畫大賽、首屆豐子愷漫畫藝術節和第四屆群眾文藝“菊花獎”。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做好文化遺產普查、保護和傳承工作。大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高質量做好14省運會相關賽事服務工作。

加快衛生等事業發展。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快健康城市建設。完善公共衛生保障機制,統籌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完成市第壹醫院、洲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遷建工程,加快康慈醫院二期建設,啟動大麻、高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加強醫療安全管理,完善疫情監測預警機制,紮實開展甲型H1N1流感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加強職業病防治。深化人口和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加快城市計劃生育指導站標準化建設。深化居住證制度改革,完善新居民服務管理。認真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二輪地方誌編纂工作。切實做好民族宗教事務、外事僑務和臺灣事務,加快科普、地方誌、廣播電視、統計、通信、郵政、氣象等事業發展。繼續做好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人民防空、雙擁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和老齡事業發展。

(五)以改善民生為根本目的,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努力擴大就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長效機制,完善統籌城鄉的就業服務體系。加快發展中小企業、民營經濟和城鄉服務業,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多渠道增加就業。鼓勵勞動者自主擇業、自主創業,努力創造條件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幫助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加強預防和處置欠薪,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加強社會保障。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推進“五險”工作,進壹步提高各類保險參保率。推進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切實做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紮實推進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加快全市社會福利中心建設。推進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實施低收入農民奔小康工程,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扶貧救災活動,加大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力度,切實改善各類弱勢群體生活。加強優撫安置工作,加快發展社會慈善事業。深入實施殘疾人小康工程,建設全省殘疾人愛心城市。

推進平安建設。強化綜治基層,持續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各類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社會管理秩序、影響民生的違法犯罪活動,推進“平安桐鄉”建設;做好上海世博會“環上海護城河”工程相關工作。積極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全面落實全員維穩責任制,完善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體系,提高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能力。認真做好信訪、市長電話和人民調解工作,積極構建大調解格局,有效預防和及時處理各類社會矛盾。深入開展安全生產三大行動,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和煙草專賣監管;建立長效監管機制,繼續抓好“十小”行業質量安全整頓和規範工作;做好動植物疫情防控,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繼續加強對寄售、擔保、投資咨詢等行業的引導和管理。在“五五”期間完成法制宣傳教育。加強對社會組織和網絡輿論的引導和管理。廣泛開展公共誠信教育,加快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各位代表,在全面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同時,還要重點做好十個方面的實事:就業方面,新增就業7000人,培訓各類勞動力8000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5000人;城鎮零就業家庭發現壹個,解決壹個。在社會保障方面,提高城鄉低保標準,確保符合條件的60歲以上城鄉居民每人每月領取不低於60元的基礎養老金。醫療保障方面,繼續實施150種常用藥品同價制度,穩步推進基本藥物零差率;提高城鄉居民合作醫療補助標準,人均總籌資標準達到300元。住房保障方面,加快建立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建設保障性住房15000平方米;加大廉租住房制度實施力度,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60戶。教育方面,全面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確保三年完成校舍安全工程總工作量的60%;加強新居民子女學校安全管理,擴大新居民子女就讀公辦學校比例。農村環境建設方面,建設農村聯網公路20公裏,改造農村危橋100座,疏浚河道220公裏,整治圩區1.8萬畝;建成生態護岸130公裏,其中植物護岸80公裏;大力實施村莊綠化,新增重點防護林1000畝。文化建設方面,舉辦文化下基層活動300余場,組織廣場文藝演出50余場,送電影下鄉3000余場;新增30家群眾健身中心。在改善群眾出行條件方面,優化城市公交線路布局,新增城市公共停車位500個,更新城鄉公交39輛,新建城市公交站點40個,港灣式候車亭14個。汙染防治方面,三年企業汙水入網計劃任務全面完成,新壹輪汙水入網計劃已規劃實施;大力推進汙泥無害化處置。公共安全方面,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重點隱患專項整治,紮實推進危化品企業、居民出租屋、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整治,安全生產三項指標繼續保持零增長。

  • 上一篇:木頭為什麽會彎曲?
  • 下一篇:壹首相對較長的五言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