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服飾文化體現了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精華,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對其地理環境的適應。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保護瀕危民族服飾意義重大。布依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壹員,是由“百越”的壹個族群——羅越演變而來的。主要聚居在貴州黔南、黔西南,安順的關嶺、鎮寧、紫雲以及貴陽、六盤水、黔東南的部分地區,人口約254.5萬(1990),是中國百萬以上人口的65438+。在長期的認識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布依族形成了獨特的服飾文化,成為布依族地區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參考,也是布依族地區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結晶。本文試圖揭示布依族服飾的深刻內涵,旨在促進對布依族的全面研究,弘揚少數民族文化,為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服務。任何壹個地區或民族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都與該地區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所謂地理環境,是指社會所處的自然條件的總和,包括氣候、地形、河流、海洋、土壤、動植物等的分布。,這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實用性是服裝最基本的功能。①無論是在物質生活資料極度匱乏的古代,還是在物質財富相對豐富的現代,都沒有例外。由於地域、氣候、河流等地理環境的不同,每個民族對服裝的實用功能都有不同的選擇和要求。換句話說,地理環境不僅決定了服裝的實用性,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民族服裝特色的形成和發展。當然,地理環境對服裝實用性的決定性作用會因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生產力水平越低,地理環境對服裝實用性的作用就越大,否則就會逐漸減弱。首先,地理環境為布依族服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材料。布依族居住的地區大多位於溫帶,海拔低,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200-1,400 mm之間,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約65438±0.9℃,無霜期約8個月。優越的自然資源為布依族服飾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服裝本來的功能就是防寒和遮蓋身體。墨子說:“餓了就吃,冷了就穿。”解釋名字和衣服說:“當妳穿衣服的時候,妳可以依靠他們,所以妳可以保護自己免受寒冷和炎熱……”②布依族古歌《萬物並作棉》中唱道:“古之時,天下無棉。大家都掛著樹葉,用樹皮裹著。”後來人們才發現:“山上有壹種花,葉子真的很大,又圓又滑,就像壹個大巴掌...拿著花慢慢擰,又細又長,結實牢不可破,就像蜘蛛網壹樣。”於是,“我們去采野花,姑娘來撚線,線紮成壹團,布就織成了。”(3)根據新石器時代出土的大量石紡車等遺物,距今7000多年前,布依族就已經能夠將野生植物纖維撚成細線,織成粗布。(4)南方的歷史。《藝雕》載:“林色國,韓牧說南邵似臨縣”,又有“古貝,其樹名也,似鵝毛,紡之以布,異於苧麻,染五色,織成班布。”《後漢書·南蠻傳》中曾有“織木皮,染革,好五色服”的記載。可見,布依族早已利用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提供的葛根、華茂等植物纖維為原料,從而“織衣服”。明代以後,隨著棉花在布依族地區的種植,布依族逐漸將棉花作為服裝的主要原料。其次,地理環境對布依族服飾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布依族地區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為水稻種植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因此,布依族又被稱為“中(種)族”。道光《廣南縣誌》第三卷說:“白沙人散居四方...每逢閑暇日,男人們都去河內打魚,農事的時候也是勤快的。”“黑沙人分散在小溪和河流中。男女都有修養,都懂貿易。”⑤這裏的白沙人和黑沙人都是鐘家家族的壹部分。布依族服飾,是為適應布依族稻作農業及其地理環境而產生的,主要特點是穿著裙子和花束,衣身、袖、腿比較寬松,體現了“男簡女繁”的特點。就是男裝比較簡單,穿壹件衣服,大褲衩,戴壹條綠手帕;女裝豐富多樣,多為短裙長裙。《貴州通誌·苗蠻》記載:“鐘家女子甚精,青布髻,長裙短袖,多達二十余件,花花綠綠的布拖腰……”在炎熱的氣候下,寬松的衣服透氣、舒適、涼爽,寬松的褲子便於在多雨的河邊行走、田間勞作,大袖子便於靈活使用勞動工具。後來很多地方的婦女“改裙為褲”,但大多保留了寬松的特點。許多地方保存下來的壽衣和禮服也是如此。這反映了布依族服飾寬松,是與布依族地區的氣候、地形、河流、降雨和農耕經濟相呼應而形成的。再次,布依族地區森林密布,植物種類繁多,染料資源豐富,為布依族印染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布依族印染工藝歷史悠久,技術水平高。色調以青色、藍色、白色為主,工藝獨特,染色牢固,不易褪色。西方人稱之為“中國技術”,體現了布依族的勤勞和智慧。布依族很早就能從植物的根、莖、葉中提取藍色、藍色、紅色的染料。例如,靛藍染料是由板藍根制成的。《南漢書·西南夷史》中說“土地肥美,宜五糧蠶,染彩、繡花、織錦、藍幹細布,寬五尺,潔白無汙染。”布依族印染歷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南寧特產……蜂蠟和蠟染布”的記載。鎮寧著名的扁擔山,有布依族“蠟染之鄉”的美譽。⑥說明布依族在印染方面有很多獨到之處。特別是布依族的蠟染藝術,為中國的印染技術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蠟染由蜂蠟、楓樹膠等制成。染色時,先將白布平鋪在桌子或木板上,將蠟放入鍋中,加熱至熔化後,用蠟刀沾蠟液,在白布上畫出各種圖案,然後在染缸中多次浸泡,待布完全浸透染料後取出,然後曬幹,再用清水煮沸。蠟煮掉後,原來塗蠟液的地方方便顯得白。《貴州通誌》描述了蠟染的制作方法:用蠟在布上畫花並染,即去蠟,圖案便如畫。“此外,布依印染還包括疊染和楓香染。疊染是將白布按所需圖案折疊打結或鋪上粗麻線,再纏上麻線縫制,再浸入染缸中,圖案出現在斷線上。⑦楓香染色采用楓香樹脂作為防染材料,方法同蠟染。第四,布依族服飾的圖案也體現了地理環境對服飾的決定性作用。布依族服飾圖案別出心裁,變化多端,裝飾性極強,既有蕨菜花、藜麥花、花瓣、鳳凰、鴛鴦、魚鱗等寫實的花鳥蟲魚圖案,也有曲線、螺線、牙齒、水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雲朵等抽象的幾何圖案。蕨菜圖案、黎姿圖案等寫實圖案,都是與布依族生活的地理環境中的產品密切相關的。抽象模式是對布依族生活環境的高度概括。無論是寫實的動植物紋飾,還是抽象的幾何圖案,原本都包含著嚴肅的圖騰崇拜的意義和內容。”圖騰崇拜是原始人意識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仍處於混亂狀態的壹種幻想性反映,他們將自然物視為自己的民族祖先或國家象征。”⑨因此,布依族服飾上的圖案是布依族人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將自然生物的藝術在服飾上體現和升華。布依族服飾的發展演變也在壹定程度上受到其地理環境的影響。當地理環境相對封閉時,服飾保留其傳統圖案,當地理環境相對開放時,會發生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布依族的高山險要往往成為這個地區的天然屏障。他們與外界接觸很少,服飾受外界影響較小。他們的服飾主要通過群體間的相互學習和父母的教導得以保存和傳播。布依族女孩壹般七八歲開始學刺繡,十二三歲就可以上機編織了。等他們長大了,每個人都會摘花,每個人都會織布。所以在布依族的觀念中,針線活的質量往往被當作評價壹個女孩智力的標準。錢樹有記載說,失業的婦女“更纖巧,更勤於織布”。這種封閉孤立的狀態,使其服飾保留了傳統文化特色。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加快,他們的服裝原料也從大多是動植物毛皮和自紡棉布,變成了再加工的棉布、緞子、呢子、化纖等原料。此外,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統治者的幹預,布依族服飾也在不斷變化。自清雍正五年(1727)布依族地區實行“還鄉”以來,由於清政府強制少數民族改裝,布依族服飾發生了很大變化。此外,隨著民族融合的不斷加強,漢族不斷湧向民族地區,使得布依族服飾逐漸換上漢服。民國時期,貴州省主席楊森“把少數民族的服飾說成是‘笨重難看’的東西,妨礙了壹個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文字和語言”,強迫布依族改裝。解放後,我們黨廢除了民族壓迫制度,實行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繁榮的民族政策。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布依族地區的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布依族服飾進壹步發生了顯著變化。在大部分地區,傳統服飾只在節日、喜慶等場合出現,而且通常穿著漢服。他們大多穿上了在商店裏買的各種t恤、襯衫和外套,許多年輕人也穿上了西裝,戴上了手表。在貴州南部的都勻、獨山,平時幾乎看不到民族服飾,只有在壹些禮儀活動和盛大節日才會穿上傳統民族服飾。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民族交流的頻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布依族地區原有的民族服飾文化瀕臨消失。壹些地方的民族服飾已經基本失去了傳統特色。因此,保護布依族服飾勢在必行,應采取以下措施保護布依族服飾。壹是布依族服飾文化的調查與挖掘;了解和研究布依族服飾的存在,與布依族服飾相關的音像資料和圖片;布依族服飾的征集、收藏和保護不定期展出,為弘揚布依族服飾文化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二、策劃民族旅遊產品,開設民族服裝店和營銷網絡。在生產中,要瞄準銷售方向,保證產品質量,使其品種、顏色、款式多樣化,努力提高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滿足多層次消費者的需求。可生產窗簾、桌布、靠墊等家居裝飾品和領帶、旅遊包、花袋等旅遊紀念品。第三,做好布依族服裝的宣傳,充分利用各種服裝展銷會、交流會、文藝演出、旅遊宣傳冊等媒體進行宣傳,提高影響力。縱觀前文,布依族服飾文化的產生和發展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地理環境反映了布依族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審美。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布依族服飾逐漸失去了傳統的民族特色。因此,在以民俗旅遊為旅遊主題之壹的今天,保護布依族服飾的民族特色和藝術價值顯得尤為重要。
上一篇:桂林陽朔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桂林陽朔哪裏好玩?下一篇:毛筆書法活動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