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怎麽說的?
據路透社65438+10月26日消息,65438+10月25日,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國際公司(Semi)向美國新政府——拜登政府發聲,呼籲對特朗普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進行審查,並敦促即將上任的美國商務部長與盟友合作,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美國技術對華銷售。
塞米總統批評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並敦促拜登政府予以改善。
SEMI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單邊規定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使任何潛在的利益變得不那麽有效,對美國的半導體行業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並使美國出口商容易受到報復”。SEMI董事長阿吉特·馬諾查(Ajit Manocha)代表SEMI致信美國商務部長提名人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阿吉特·馬諾查在信中說:“美國應該與其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競爭的盟友壹致行動...對所有主要生產國涉及的商品進行多邊控制,可以創造壹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並將對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競爭力的損害降至最低。Ajit Manocha指出,越來越多的外國競爭對手將“不受美國出口管制”作為推廣其產品的手段(顯然,這損害了美國企業的利益)。
阿吉特·馬諾查(Ajit Manocha)的信中還批評特朗普政府“在實施相關規定時很少征求公眾意見,也沒有明確的整體政策。這個“極不尋常的過程”導致了意想不到的後果”。在信中,阿吉特·馬諾查敦促吉娜·雷蒙多迅速糾正去年8月出臺的壹項規定。這就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對華為“極端制裁”的規定。它擴大了美國限制外國公司向華為出售產品的權力,並影響了壹些外國制造的半導體生產和測試設備。它還要求拜登政府迅速減少積壓的許可證申請,稱拖延實際上是拒絕。
此外,這封信還指出,限制向超過65,438+000個美國認為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實體出售產品和技術的規定是在沒有咨詢業界的情況下生效的。SEMI建議美國與荷蘭、德國、英國、日本和韓國合作,在限制向中國出口半導體技術方面設定相同的目標。
好還是壞?這看起來應該是件好事
從信的內容來看,其實很多方面對國內相關企業來說應該是好事。它批評了特朗普政府的相關半導體行業貿易政策,包括制裁華為的措施。它要求拜登政府迅速減少積壓的許可證申請,如果被采納,可能有助於中國的相關企業獲得相應的供應鏈支持。它批評美國政府的MEU(軍事最終用戶)清單政策,也可能幫助相關受限制的中國企業恢復壹些供應。
有些讀者可能還記得去年8月和9月發生的兩件半相關事件。
第二,2020年9月初美國政府考慮制裁SMIC的消息開始傳出後,9月16日,SEMI警告美國政府,如果將中國芯片制造商SMIC列入“實體名單”,美國半導體行業每年將遭受50億美元的損失。SEMI表示,每年有50億美元的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收入來自SMIC,將SMIC列入“實體名單”將使美國相關公司更難供應前者,從而影響美國半導體公司的全球市場份額。
這兩件事可以說明SEMI代表了行業的利益,為美國政府的相關政策和措施發出了理性的聲音。這種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是有利於中國半導體產業的。
不錯,壹件好事可能會變成壞事。
壹方面,批評的聲音是,SEMI提出“目標壹致”也可能另有深意,可能帶來“中國芯片行業新壹輪‘地震’的預期。
我們先來多了解壹下SEMI。
公開資料顯示,SEMI是全球高科技領域的專業貿易協會,成立於1970,會員企業超過2000家。成員是在半導體、平板顯示器、太陽能光伏、納米技術和微電子機械系統領域從事開發、生產和技術支持的公司。SEMI在北美、歐洲、俄羅斯聯邦、日本、中國和中國臺灣省開設了11代表處,主要目的是幫助會員企業開拓世界市場機會,加強與客戶、行業、政府和商業領袖的聯系,致力於行業的可持續增長,服務於制造業供應鏈的各個環節。
可以說SEMI代表了全球半導體行業成員的利益。對於美國這種奉行小政府大社會理念的國家來說,SEMI這種行業協會是可以在行業內發揮巨大影響力的。這也可以支持OFweek的分析,SEMI代表了行業的利益,發出了理性的聲音。
然而,理性的長期結果也可能對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不利。
在特朗普時代,他領導下的美國政府奉行孤立主義政策。在“美國第壹”的指導精神下,美國與大量傳統盟友的關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結果,在對華貿易戰中,很多時候美國都是“孤軍奮戰”。這可以理解為特朗普對美國實力的自負,也可以理解為美國在這個過程中相對更“單槍匹馬”。
新上任的拜登政府也將中國視為“最大競爭對手”,但與特朗普政府不同的是,拜登表示要恢復與傳統盟友的合作,迎接中國帶來的“挑戰”。這個,可能慢慢就變成壞事了...
OFweek君獨家解析
目前業界普遍認為,半導體行業正處於第三次擴散浪潮,而這次擴散的最大受益者將是中國。如果不受限制地推動,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將取得長期進步,並從國際合作中獲得更多的投資和幫助。
但是,中美之間長期的貿易沖突可能會阻礙這壹波擴散,築起壹道大壩,把大浪分流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或者留在美國。
在SEMI的理性和拜登政府與傳統盟友合作的前提下,美國半導體行業企業更有可能在不像特朗普政府時期那樣嚴重損害本國半導體企業利益的情況下,慢慢完成上述“築堤”任務。
要知道,在制裁華為“實體名單”的過程中,尤其是2020年8月“極端制裁”措施公布後,業界壹直批評特朗普政府批準了壹些美國公司的許可證,卻拒絕了其他壹些盟國的許可證申請。這種做法顯然帶來了美國與盟友的利益沖突。
拜登新政府可能會致力於解決這壹問題,加強與盟友的合作,* * *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
但是,中國半導體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有很多方面有待觀察。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據《紐約時報》報道,2020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地。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公布的數據,2020年美國對外投資為6543.8+034億美元,下降49%。與此同時,由於中國高科技領域的並購和投資,中國對外投資已達6543.8+063億美元,增長4%。這將有助於在2020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將下降42%的背景下,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對外直接投資目的地。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市場本身的吸引力會對上文提到的“築堤”行動和第三次半導體產業擴散浪潮產生什麽影響,還有待觀察。
內容來源:OFweek電子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