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傣族,我會想到能歌善舞的傣族人,他們跳的孔雀舞,還有那裏特有的潑水節。
傣族新年是潑水節,通常在陽歷的四月中旬,即傣族日歷的六月,持續三四天。第壹天相當於“除夕”,最後壹天是“大年初壹”。中間有壹兩個“空天”。
每到潑水節,傣族人民就開始興高采烈地慶祝。除夕夜去河邊看龍舟賽。長長的龍舟兩端尖銳地傾斜著,船舷上繪有精美的圖案。置於首尾的龍尾更是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劃龍舟的小夥子,頭上裹著紅錦,隨著鼓聲齊聲行動,拼盡全力向終點劃去。河水的呼喊聲越來越高。比賽結束後,歡呼的人們跳起了歡快的“依拉赫”舞。
“空日”是最隆重的潑水日。上午十點左右,男女老少提著桶和鍋來到街上。路邊有大量的清水,水面上漂浮著花瓣,有的甚至還滴著香水。無論男女老幼,親朋好友,無論哪個民族,大家都可以互相潑水,互相祝福,以求消災除疾,祈求風調雨順。
潑水是有區別的。如果對方是老人,舀壹勺幹凈的水,說壹句祝福的話,拉開對方的衣領,讓水順著脊柱流下去。被潑的人會開心的接受祝福,不會逃跑。這種拋法被當地人稱為“文保”。沒有關於“互相投擲武器”的規定。妳可以用長柄勺、盆或桶。可以互相追,正面扔。扔的人是為了祝福對方,被扔的人會覺得是壹件很體面的事情。晚上,村裏會舉行盛大的娛樂晚會。傣族人打象腳鼓,跳起象征吉祥的孔雀舞。在晚會上,人們唱民歌,猜燈謎,看焰火,狂歡到午夜。
元旦那天,到處都是人山人海。最刺激的活動是“促銷”和“丟包”。隨著人們的歡歌笑語,節日達到了歡樂的高潮。
這樣壹個活潑、獨特、充滿歡聲笑語的地方怎麽能讓人難忘呢?
今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們小記者團相約寶雞名俗博物館,尋找西府民俗,體驗民俗魅力,學習畫馬勺臉。
進入展廳後,我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依次參觀了各種民俗物品、雕像和面孔,聆聽民俗風情,了解民俗文化。參觀結束後,我們進入了學習徒手畫馬勺臉的環節。民間藝人張師傅為我們詳細介紹了的相關知識。張老師說:“臉書分為黑、紅、紫、白、黃、藍、綠等10多種顏色,每種顏色代表不同的含義。黑色和紅色的臉代表無私、忠誠、正直的人,紫色的臉代表率直的人,白色的臉代表奸詐的人,黃色的臉代表暴力的人,藍色和綠色的臉代表勇敢的人。”京劇臉譜是壹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化妝方法。我們把臉譜做成頭飾,然後分配角色,表演。因為每壹個歷史人物或每壹類人物都有壹個大致的譜,所以稱之為“臉書”。跟藝術家學畫臉譜!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先用鉛筆把臉的輪廓畫出來,然後開始用毛筆和各種顏料畫畫:先畫眼睛,眼睛的形狀像葉子,排成壹條長長的橢圓形線,裏面塗成黑色;然後畫眉毛,眉毛要向上翹到頭頂,塗成黑色;畫嘴很復雜。先把嘴畫的長壹點,然後把兩個嘴角垂到下巴。鼻子比較復雜,鼻翼向上彎曲,鼻下畫“6”字形。把臉塗成粉紅色,做個鬼臉!拿著自己的作品,感受畫臉的樂趣,好開心。
活動結束後,同學們用自己的口罩蒙住臉,互相欣賞,互相打架,張牙舞爪,嚇得四處逃竄。哈哈,今天真的很開心。我不僅學會了畫臉書,還更多地了解了臉書的民俗、傳統文化知識和科普知識。我收獲了很多!期待下壹場精彩的賽事!
剪紙是中國博大精深的民間文化,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面對這精美的剪紙,我不禁驚嘆不已。
這幅剪紙展示了壹個美麗的女孩,臉上帶著甜美的微笑,穿著色彩鮮艷的長裙,頭上頂著三個白色的碗在跳舞!
看著看著,我就被迷住了,仿佛身臨其境:夜晚,新疆的大廣場上正在舉行篝火晚會,熱鬧非凡。這時,壹個美麗的女孩款款走上舞臺。她穿著紫色的薄紗服裝,繡著各種五顏六色的圖案,讓人目不暇接。頭發上掛著很多珠子,壹朵鮮艷的珍珠花嵌在頭發裏,真的很耀眼。脖子上掛著壹串小鈴鐺,細細的手腕上戴著許多手鐲,讓人覺得很氣派。
正當我在想自己為什麽要這樣打扮的時候,突然耳邊響起了美妙的音樂,女孩輕盈的身姿隨著音樂搖擺起來,脖子上的鈴鐺發出清脆的聲音。音樂、鐘聲和熱烈的掌聲構成了最美的天籟之音。
這時,另壹個女孩拿著幾個白瓷碗走上舞臺,朝跳舞的女孩扔了壹個碗。我看到跳舞的姑娘靈活地扭動著身體,頭恰好靠著碗站著。就在她扭動的時候,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姑娘,小心點,別摔著了,別把碗打碎了,紮到妳腳上。”我還沒來得及看清楚是怎麽回事,女孩就隨著音樂轉了幾圈,然後扔碗的女孩壹下子全扔到了空中。跳舞的姑娘像旋風壹樣手腳同時抓住碗,然後像雜技演員壹樣把碗推得滿腦袋都是,開始做各種高難度動作。她時而跳躍,時而轉幾圈,時而劈叉...等她最後吃完,頭上已經有八碗了。突然,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想到這裏,我不禁讀到壹句老話:臺上壹分鐘,臺下十年。表演這麽高難度的舞蹈壹定很費力氣!
壹張小小的剪紙能讓人想到如此生動的場景,其魅力不言而喻。剪紙很棒;偉大的人,更了不起的是創造。
600字精選民間作文集,6篇4篇,在遼闊的草原上回蕩著蒙古男人的聲音,這就是蒙古人壹年壹度的那達慕大會。“那達慕”是蒙古語,“木”是蒙古語的音譯,意為“娛樂、遊戲”,表達豐收的喜悅。是蒙古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活動形式。它開始於每年六月的第四天。那達慕歷史悠久。根據成吉思汗石壁上的銘文,那達慕起源於蒙古汗國建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選為蒙古大汗時,就在每年的7月至8月舉行“大呼拉爾臺”,召集各部落首領,以示團結友愛,慶祝豐收。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到了元明時期,射箭和摔跤合二為壹,成為固定形式。後來蒙古人也把這三項運動稱為那達慕。
摔跤是蒙古族喜愛的運動,也是那達慕中必不可少的項目。在蒙古語中,摔跤被稱為“博克貝勒德烏”,摔跤運動員被稱為“博克青”。摔跤運動員要穿摔跤服“趙德哥”。最引人註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卡肩中央部位飾有精美的花紋,有龍形、鳥形、花形、怪獸形等,給人以古樸莊重之感。
射箭是那達慕最早的活動之壹。800多年前,蒙古人分為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的經濟生活大致可以分為遊牧經濟和狩獵經濟。成吉思汗統壹蒙古後,雖然狩獵經濟部落逐漸轉向遊牧經濟,但狩獵過程中多年積累的拉弓射箭技藝得以保留,以防止外敵入侵和野獸襲擊畜群。射箭比賽的規則是三輪九箭,前三名由靶中箭數決定。那達慕大會通常持續七至九天,蒙古族男女老少沈浸在歡樂之中。
說實話,我家鄉的民風還是挺淳樸的。而且人很老實,沒有太多勾心鬥角。有很多人的信任,也有自己的習俗要遵守。
村裏村民的原則是不要太會計。它不占小便宜,別人會說什麽不對。犯了錯就改。
比如壹個老太太買魚,賣魚的壹般會自動降價。他已經看到了老太太的無助。能便宜他就便宜他,有個切魚很好的老板。看到這壹幕,我真的很感動。這不是民俗嗎?這難道不是壹種懷舊嗎?這不是民俗嗎?
或者在妳冷得瑟瑟發抖的時候暖心的給妳送上壹杯熱水。
或者鄰居家孩子生病,父母不在怎麽辦?別擔心,只要妳家旁邊有人,妳的鄰居壹定會幫妳去醫院的。我會給妳更多的同情,甚至買牛奶和棒棒糖。雖然這只是我的壹點心意,但足以溫暖人心。有的人甚至把自己的孩子當成留守兒童,直接說:不用還藥費。這是多麽溫暖的事啊!
家鄉人對風俗很謹慎。婚禮禮包裏肯定有九顆糖。意思是永遠,很久很久。當新娘來的時候。好多小朋友都會贏,用方言說“天鼎天鼎!”“然後新娘會給妳紅包。造房子,造房子。宴會結束後,它必須壹個接壹個地折疊起來,代表走上壹段樓梯。而且碗不能過夜,每天晚上都要洗碗。為什麽人們這麽遵守習俗?壹:這是壹種習慣。第二:民風,民風是真實的。沒有勾心鬥角,所以風俗也成了民風之壹。由於民風,大家都很孝順。有時候,我看著家鄉的藍天,覺得很自由。有時候,看著家鄉的綠地,心裏很平靜。看著家鄉,覺得世界很美好。也許是我的家鄉...就是有這樣的魔力!
家,生我養我。故鄉是養育我的家的地方,故鄉!我愛妳,也愛妳淳樸的民風!
600字精選民間作文集錦,6篇,6個“倒著吃不如餃子好吃”,說明餃子真的很好吃。在我的家鄉有很多節日可以吃餃子,比如冬天的至日,小年,除夕早上,除夕,正月初壹,正月初五,元宵節早上和正月二十五...
最有意思的是新叔叔進門吃的餃子。我女婿第壹次來我公公家,姐妹們叫上我女婿,姐夫也會湊熱鬧,給他準備了壹個餡很辣的餃子,拌在其他餃子裏。我女婿吃到嘴裏的時候,眼淚經常流出來,臉也紅了。痛苦和尷尬讓周圍的人都笑了。
最隆重的是除夕夜的餃子。除夕夜,餃子的餡需要在太陽下山前準備好。除夕夜,太陽下山後,不能用刀。剪刀和菜刀用紅繩綁好,藏起來。夜晚來臨時,孩子們高興地穿上新衣服,大人們也會高興地穿上壹雙紅襪子。放上水果和茶後,壹家人會開心地坐在壹起,開始包餃子。劑量只能用手拉,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大小也要壹樣;皮膚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皮厚的話,大人們說不好吃,因為需要祭祀,煮的時間長,不能太薄。包好的餃子不能有褶皺;煮餃子不能煮餃子。所以,雖然我每次都躍躍欲試,但是大人們怕我笨手笨腳,不讓我裝。中午放完煙火,餃子煮好了,先祭天、地、祖,然後準備吃餃子。爺爺奶奶要先坐下,晚輩要站成壹排,按輩分順序給長輩拜年。我最小,我總是最後壹名。當我結束我的新年假期時,每個人都會高興地開始吃餃子。
每次回老家,家人都會準備好吃的餃子迎接我。餃子讓我想起了我的家鄉和許多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