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壹年級語文《端午粽》第壹課時教學設計

壹年級語文《端午粽》第壹課時教學設計

 作為壹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壹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麽的問題。那麽教學設計應該怎麽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壹年級語文《端午粽》第壹課時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壹年級語文《端午粽》第壹課時教學設計 篇1

 壹、教學目標

 (壹)知識目標:

 1、認識“端、棕”等13個生字。

 2、會寫“午、節”等7個字。

 3、認識偏旁:立字旁“立”,米字旁“米”。

 (二)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

 (三)情感目標:通過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弘揚傳統文化,培養民族意識和愛國熱情,產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認字和寫字,理解重點詞語和練習朗讀。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讀好長句子。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 演示法 練習法 讀書指導法 遊戲法 問答法

 五、教學媒體: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課件

 六、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壹、導入談話

 同學們,妳們知道我國農歷的五月初五是誰什麽節日嗎?(端午節),在端午節那壹天,我們要吃粽子的,今天呀我們要學習壹篇課文就是關於端午棕的。

 二、課件出示或者圖片出示本課的插圖

 老師板書課題《端午粽》,請大家把課題讀兩遍。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壹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壹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蒿草,艾葉,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壹,並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讓我們去讀課文感受壹下吧。

 三、學習生字

 (壹)初讀課文

 1、妳自己讀讀看。請學生自己小聲的讀壹遍,註意自己讀自己的呦,不要齊讀。

 2、壹邊讀壹邊圈出本課的生字。

 (二)學習生字

 1、哪壹位同學可以試著看拼音讀壹下本課的生字。

 duān zònɡ jiè zǒnɡ mǐ jiān fēn dòu ròu dài zhī jù wǔ yè zhēn

 端 棕 節 總 米 間 分 豆 肉 帶 知 據 午 葉 真

 2、分析生字:壹個壹個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幾拼音節,什麽偏旁部首,什麽結構,怎樣組詞。是否多音字,反義詞等.例如

 學習生字掛:音節:三拼音節,偏旁:提手旁,結構:左右結構,請同學組詞,最少說三個詞,可以壹起說,也可以找學生說。

 3、就這樣壹個壹個學完本課生字。

 多音字

 分:多音字

 fèn 本分

 分

 fēn 十分

 chánɡ 太長

 長

 zhǎnɡ 長大

 bāo 剝皮

 剝

 bō 剝開

 jiān 中間

 間

 jiàn 間接

 反義詞

 真——假 分——合 來——去 紀念——忘記

 近義詞

 紀念——懷念 美滋滋——喜滋滋 掀開——打開

 這節課我們要記住

 立字旁“立”,

 米字旁“米”

 (三)我書中的組詞

 請學生圈出本課中的生字組詞

 如果本課有現成的組詞,就直接圈出來,如果本課的生字沒有現成的組詞,可以寫壹個,以備以後忘了組詞可以隨時翻看。

 四、朗讀生字

 (壹)帶拼音朗讀生字

 1、學生齊讀:說出音節,偏旁部首,結構,每壹個字組三個詞語。

 2、學生領讀。(壹課壹領讀)

 (二)去掉拼音朗讀生字(我會讀)

 齊讀——男生讀——女生讀——分行讀——自讀三遍——開火車讀

 五、考壹考妳

 漢字魔術

 加壹筆

 米——( 來 )

 變壹筆

 午——(牛 )

 寫偏旁

 粽——( ) 端——( )

 總——( ) 帶——( )

 加偏旁

 十——( ) 刀——( )

 具——( )

 反義詞

 假——( 真 ) 合——(分)

 紀念——(忘記)來——(去)

 六、升華學習

 遊戲:摘果子遊戲

 老師叫學生閉上眼,老師去太空種蘋果,老師把生字卡片掛在壹棵樹上。種完後全請學生睜開眼,學生認識哪壹個,就把哪壹個摘下來。

 七、小結

 1、今天我們壹起學習了什麽?

 2、學生說。

 3、老師總結: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

 4、初讀了課文

 九、下節課我們做什麽?

 1、下節課我們將進行朗讀課文,分析課文

 2、請同學們自己在課下把本課生字讀給爸爸媽媽聽。

壹年級語文《端午粽》第壹課時教學設計 篇2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加強對閱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會用恰當的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學設計旨在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引導學生從讀入手,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與生活實際相融合。

 教學目標:

 1、認識“端午節、粽子、總是、糯米、中間、十分、鮮肉、帶回去、知道、據說、紀念

 ”等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

 2、引導學生從讀入手,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與生活實際相融合。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壹、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課件播放視頻,展示端午節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

 (1)師生***同欣賞視頻,感受端午節的節日氣氛。

 (2)導問:說壹說在端午節這個中國的傳統節日裏,人們都會做什麽。

 預設1:我們家人會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預設2:我們家人會起早去山上采艾蒿葉、掛香囊。

 預設3:還有壹些地方舉辦端午節賽龍舟活動……

 (3)教師追問: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有包粽子的習俗。孩子們,妳們喜歡吃粽子嗎?和大家說壹說,妳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預設:水果粽、豆沙粽、紅棗粽、肉粽……

 2.走入情境,揭示課題。

 同學們說了這麽多種粽子,想必同學們壹定都很喜歡吃粽子,這節課我們就走進《端午粽》,來***同品味壹下課文中的粽子是什麽味道的。

 設計意圖:端午粽對孩子們來說並不陌生,上課伊始,創設濃厚的節日氣氛,引導學生從實際的生活體驗中出發,談壹談自己對端午粽的了解,貼近生活實際的導入法,更能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詞

 1.自由朗讀課文。

 (1)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學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讀,教師巡視學情,及時糾正字音。

 2.學生認讀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復拼讀圈畫的生字;認識新偏旁“立”“米”。

 (3)同桌相互檢查,當小老師糾正對方讀得不準確的字音,並說說自己是怎麽記憶這些生字的。

 3. 教師指導學生認讀生詞。

 (1)遊戲環節:我是讀詞王。

 (2)多媒體課件出示生詞:端午節、粽子、總是、糯米、中間、十分、鮮肉、帶回去、知道、據說、紀念。

 (3)以小組為單位,搶讀生詞,讀正確的小組得到詞卡,並且領讀,得到詞卡最多的小組獲勝。

 (4)齊讀課文,註意生詞在課文中的讀音。

 設計意圖:對於壹年級的孩子來說,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就是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本環節通過初讀課文,感受課文大意,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讀通順每壹句話,增強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設計遊戲環節,巧妙地將學生帶到主動學習的氛圍中,培養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三、再讀課文,練習書寫

 1.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2.指名學生逐段匯報朗讀,把句子讀通順。

 3.教師指導學生多種方法朗讀。

 (1)課件出示朗讀要求。

 ①說壹說課文***由幾個自然段組成。

 ②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並讀給同桌聽。

 (2)學生按照要求朗讀課文。

 (3)教師範讀,指導學生把長的句子畫出停頓。

 4.教師指導學生書寫生字——葉。

 (1)課件出示:箬竹葉的圖片。

 (2)學生觀察圖片,從顏色、形狀上來描述箬竹葉的樣子。

 (3)多媒體課件出示生字——葉,看圖學習生字。

 (4)師生***同書寫生字,比壹比誰寫得工整、漂亮。

 5.指導學生書寫生字——真。

 (1)觀察生字結構,總結書寫規律,學習書寫。

 (2)巧記生字:筆畫中橫最多,中間三橫才封口。

 6.研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教師提出問題:外婆包的粽子花樣很多,結合課文說壹說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種類。

 (2)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3)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預設:外婆包的粽子有:紅棗粽、紅豆粽、鮮肉粽。

 7.教師指導學生書寫生字——豆。

 (1)圖文演示法,理解字義。

 (2)書寫方法:上橫短,下橫長,中間壹口要扁些。

 設計意圖:本環節運用了多種方法閱讀課文:自由朗讀、創設問題情境朗讀、合作讀等。識字教學與閱讀相結合,體會漢字在文中所表述的含義。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指導回顧:這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認識了哪些生字寶寶?

 2.合作交流,向同桌展示自己寫得最好的生字。

 3.作業布置: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梳理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總結能力;作業布置,通過朗讀感受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壹、復習引入,再現情境

 1.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端午粽》的字詞,這節課我們先來做壹個小遊戲:找動物。以小組為單位讀詞語,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準確。

 (1)多媒體出示小動物的圖片:熊貓、山羊、兔子……

 (2)小組派代表選擇喜歡的小動物,每個動物後面隱藏壹個本課的詞語,小組同學認讀詞語,獲勝小組得到相應的小動物圖片。

 2.師生***同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漢字的學習是反復而又長期的過程,用遊戲的方式增加漢字與學生見面的機會,在復習中鞏固、加深學生對新學字的印象。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識字的效率,又延續了上節課的教學情境,便於本節課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誦讀課文,品味內容

 1. 抓住重點語句,指導朗讀。

 (1)品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師提出問題:結合第二自然段內容說壹說。外婆包的粽子是什麽樣的。

 (3)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4)指導學生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點。

 預設: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裏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壹顆紅紅的棗。

 (5)詞語填空讀課文。

 ①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葉包的,裏面裹著________糯米,中間有壹顆________棗。

 預設: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

 ②教師追問:為什麽用“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紅的”?

 ③課件出示兩個句子,朗讀比較有什麽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裏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壹顆紅紅的棗。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葉包的,裏面裹著白的糯米,中間有壹顆紅的棗。

 ④指導朗讀:這樣AAB式的重疊詞更能體現出粽子的特點,各種顏色相間,色香味美。朗讀時仿佛讓人品嘗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學生匯報朗讀第二自然段。

 2.品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課件出示:依據課文內容,說壹說,端午節為什麽會有吃粽子的習俗?

 預設:①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②指名學生匯報詩人屈原的歷史事跡。

 ③教師總結屈原的人物事跡,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三、指導觀察,正確書寫

 1.創設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個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學們想不想吃?

 (2)課件出示:寫有生字的粽子圖片。

 (3)導學:妳們認識它們嗎?我們來學寫這幾個生字,寫得好的同學會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生字——午。

 (1)觀察生字外形,註意書寫時懸針豎不出頭。

 (2)學生描紅書寫,在本子上寫兩個。

 (3)同桌之間展示,同桌互評。

 3.教師指導學習生字——節。

 (1)觀察生字結構,教師在黑板上範寫,學生練寫。

 (2)引導學生說壹說了解了哪些中國傳統節日。

 預設:中秋節、重陽節、春節……

 (3)通過對節日的闡述,給“節”字進行擴詞訓練。

 4.指導學生書寫生字——米。

 (1)導學:我們“品嘗”了香甜的糯米粽,壹起來認識糯米的“米”字。

 (2)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

 (3)學生根據漢字“米”的字形演變過程,理解字義。

 5.教師指導學習生字——分。

 (1)反義詞對對碰理解字義:“合”的反義詞是“分”。

 (2)書寫要領: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

 (3)師生講評,展示學生作品,互相評價,激勵進步。

 四、總結全文,情感升華

 1.引導學生說壹說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

 2.教師總結:每年端午節我們都會吃粽子,今天通過學習《端午粽》,我們不僅“品嘗”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還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每當我們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時,不要忘記緬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是對本節課重點知識的回顧,通過對本節課內容的總結,使學生對端午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對端午節這個民族節日有更深的了解,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 上一篇: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觀、學生觀與教育評價
  • 下一篇:IT人必須知道互聯網的主流商業模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