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來重視音樂教育,歷史悠久。
歷史傳統。然而,直到清末,音樂才被納入普通教育的常規課程。1898年,康有為以“請開校折”的字樣上書光緒皇帝,提出廢除八股,到處興辦學校的主張。1898年政變後,梁啟超等人積極倡導在學校開設音樂、歌曲課。隨後幾年,新式學堂陸續開設了歌唱課,從而形成了普通學堂中以教授新式歌曲和歐洲音樂常識為主要內容的音樂教育。至此,學堂樂歌成為中國新文化切換的關鍵時期。由德國專業音樂教育體系於65438-0927年建立的上海國立音樂學院,按照德國音樂學院的課程內容授課,學生用現代方式演奏中國傳統樂器。當時,以西方音樂為主體的中國學校音樂教育對和平與和諧的建立至關重要
對中國近代音樂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由於學校音樂教育未能以傳承中國音樂為重要職責,對於大多數教育工作者來說,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接受受到了相當程度的阻礙和影響。雖然各方面采取了壹些有利措施,但從學校音樂教育的整體來看,民族音樂還沒有取得應有的主導地位。這不僅是對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沈重打擊,也對今後的民族音樂教育產生巨大影響。
由於多年來形成的教育體制和觀念以及外來文化的入侵,我國存在著學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教育分離和脫節的現象,造成了民眾對民族音樂的不重視,使民族音樂文化處於不斷衰落的狀態。因此,學校教育應該是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主渠道,傳承民族音樂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歷史使命。民族音樂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種文化形式的綜合,也是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來的。音樂文化包括多種文化,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各種民族民間音樂都是在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它不僅是壹種音樂現象,而且體現了各個時代、各個地方的文化、民俗、語言、審美觀,同時也寄托了壹種文化情感。它所涵蓋的情感和精神,是這個民族的靈魂和思想,是這個民族精神的載體。匈牙利音樂家柯達伊說:“民族傳統的有機繼承只能在我們的民間音樂中找到。”意味著民間音樂作為壹種文化具有傳承的價值,民族音樂教育也具有愛國主義教育的積極意義。音樂教育是教育的壹部分,民族文化是文化的壹部分,教育和文化相輔相成。沒有文化的教育是行不通的,沒有教育的文化也就失去了實際存在的價值,教育和文化是壹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民族音樂的傳承離不開學校的音樂教育。毫無疑問,民族音樂文化在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從中國幾千年的音樂史和現代音樂教育的現狀可以看出,中國音樂的真正發展和提高,必須以中華民族的本土音樂為基礎。如果把西方或其他流行音樂視為主流,把民族音樂視為附庸,必然導致民族音樂的衰落甚至消亡。學校教育作為傳承文化的重要途徑,強調民族音樂教育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加強民族音樂教育,完善教育措施是關鍵。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存在壹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傳統民族音樂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就像我們的母親河年年斷流壹樣,民間音樂的很多品種也斷流了,瀕臨滅絕。中小學音樂課充斥著流行音樂,而民族音樂教育卻被忽視。在專業藝術院校招生和業余器樂考試中,報考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的人數相差驚人。更令人苦惱的是,大部分學生不會欣賞民族音樂的美,甚至對教科書中的民族音樂持排斥態度。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很多,通過歷史追溯不難發現:(1)由於近二十年來外來文化和市場經濟的影響,各種媒體播放的民族音樂比例較小,流行音樂比例較大。再加上港臺流行音樂的推波助瀾,大批學生趨之若鶩。讓我們成長的年輕追星族和粉絲越來越多,國樂粉絲卻越來越少。青年學生只知道四大天王和超女,對民族音樂知之甚少。他們說不出幾個民族樂器和幾個中國民族音樂家的名字。(2)應試教育長期忽視音樂教育,音樂課存在無人管、無人監督、無人監管的情況。導致音樂教育無法執行教學大綱,更談不上完成規定的內容。音樂教學缺乏科研,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模式不變,導致學生對音樂課失去興趣。二、發展民族音樂教育的具體措施從長遠來看,沒有青少年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和發展,民族音樂也就失去了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因此,“發展民族音樂教育,提高民族音樂素養”顯得尤為重要。學校責無旁貸地成為弘揚民族音樂文化、振興民族音樂的主陣地。發揮民族音樂教育在教學中的優勢,培養學生。
感悟,強化民族意識,讓燦爛的民族音樂自立於世界之林,是當前音樂教育的主要任務。如何實施?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點入手:(1)以情感教育為主線,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深厚感情。通過學習壹些具有典型民族風味的歌曲,在掌握和灌輸民族音樂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明白音樂離不開民歌,民歌是壹切音樂創作的源泉,使學生在心理上崇拜民族音樂,提高對民族音樂的感情。中國的民歌浩如煙海,內蒙古的民歌豪放遼闊,江南的民歌委婉優美,陜北的民歌響亮奔放,雲南的民歌明快清新,新疆的民歌活潑歡快,都給人以美的享受,從中獲得豐富的體驗,領略各民族的風土人情和鮮明的地域色彩。學生對這些民歌追根溯源,會對民族音樂產生真摯的熱愛。有了這樣的好心情,我就會對學習民樂產生濃厚的興趣,為學校進壹步實施民樂教育打下堅實的情感基礎。(2)以民樂欣賞為契機,增強學生的體驗能力,體驗民樂塑造的意境,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提高學生的藝術感受力、鑒賞力和創造力,啟發學生基於自我感受展開形象的翅膀,使學生不斷地將民樂與自己的情感理解協調起來,使民樂欣賞成為學生情感體驗的壹項活動,並在這壹活動中使學生自我興奮、感動。教師有意識地選擇欣賞歌曲,從而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地教育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吸收民族音樂的營養,才能帶著真誠的喜悅接受民族音樂文化的熏陶。中國的民樂在世界上有光明的市場前景,關鍵是要有好的作品和市場運作。在我看來,目前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有兩個問題:創作和市場,需要下大力氣解決。“中國民族音樂作品還不夠豐富,這制約了它自身的發展。因為民族管弦樂的樂器和編曲特點,妳不能用西方的配器寫出中國的民樂作品,但當代作曲家的很多作品都是從西方的配器中移植過來的,不適合民族管弦樂隊演奏。民族音樂的市場發展也非常明顯。從我們在歐美的演出來看,民族音樂其實是有市場的,但是在中國沒有推廣民族音樂的機制,也沒有專門的人才和經紀公司在全世界推廣中國民族音樂。”古典民族音樂的傳承可能任重道遠,但我們必須不斷尋找機會,對民族文化做出應有的保護,同時也要做出應有的創新,讓更多的人接受和了解我們的音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