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民族音樂的產生和發展與民族生活領域、生活方式、經濟形態、文化傳統、文化交流等因素有什麽關系?

民族音樂的產生和發展與民族生活領域、生活方式、經濟形態、文化傳統、文化交流等因素有什麽關系?

蒙古族人民,不分性別,不分年齡,都愛唱歌,他們尊重歌手和善於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分為禮儀歌和牧歌兩大類。禮儀歌用於婚宴等喜慶場合,主要內容是唱純愛,唱英雄,唱奪冠的騎師。牧歌多是放牧搬遷時唱的,內容是贊美家鄉,多是作詞人。蒙古族民歌節奏自由,裝飾音多,朗誦性強。其明亮、悠長、親切的曲調令人耳目壹新。牧歌的歌詞不僅善於抒情,而且註重寫景、融景,表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牧歌的節奏壹般較長、緩慢、自由,常采用“密-疏-密-疏”的節奏。壹般情況下,田園樂句的上行節奏長而慢;下行樂句往往采用活躍跳躍的三連音節奏,形成絢麗多彩的樂句。

蒙古族民歌以其宏大的聲音和悠揚的曲調而聞名。其內容非常豐富,有對愛情婚姻的描寫,有對馬、草原、山川的歌頌,有對草原英雄的歌頌。這些民歌生動地反映了蒙古社會的風俗。

蒙古族民歌根據其音樂特點大致可分為“長調”和“短調”。

1.長調民歌。長調民歌是反映蒙古族遊牧生活的田園詩體裁。它們長度較長,節奏自由,氣息寬廣,感情深厚,顫音裝飾獨特細膩。長調民歌用蒙古語演唱,節奏緩慢自由,詞少腔長,因地域不同而風格各異。錫林郭勒草原的長調民歌,聲音洪亮悠長,流傳著《小黃馬》、《走馬》等。呼倫貝爾草原長調民歌熱情奔放,如《遼闊的草原》、《偷馬的姑娘》等。阿拉善地區的民歌節奏緩慢,流行歌曲有《富饒遼闊的阿拉善》、《告別》等。科爾沁草原民歌以抒情為主,流行的有《鄉愁歌》、《雄壯的馬》。《翠玲》和《楊蒙》是昭烏達草原上流行的民歌。長調民歌在壹些長調唱法中可以根據演唱者的情感自由進行引申,在旋律風格和唱法上具有遼闊、豪放、粗獷的草原民歌特征。長調民歌的襯詞是“打壹”“壹喲”“壹喲”。高音的襯音壹般是開音或半開音;中音的襯布是有彈性的,結尾的襯布通常是半開音或閉音。

60年代風靡壹時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頌》和藝術魅力經久不衰的《上大興安嶺》等歌曲,都是在長調民歌的基礎上創作的。?

2.短調民歌。與長調民歌明顯不同,短調民歌篇幅短,曲調緊湊,節奏整齊鮮明,音域相對狹窄。短調壹般是兩行、兩句或四句押韻,節拍相對固定。歌詞簡單,但不死板,特點是音韻上大量使用疊字。短調民歌主要流行於蒙漢雜居的半農半牧區。經常即興發揮,非常靈活。比較受歡迎的有喇嘛四巴,成吉思汗的兩匹青馬,酒如蜜醇,拉駱駝的兄弟等。沃野千裏之外的河套平原流行著短調民歌。土默川平原和自治區其他農業、半農業、半牧區的民歌都是短調民歌。短調民歌又叫爬調、山歌,常用中文演唱。所以,不僅內蒙古西部的蒙古族喜歡唱,漢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歡唱這種民歌。?在蒙古族民歌中,有許多長篇敘事歌曲,如著名的《嘎達梅林》,講述了英雄嘎達為了蒙古人民的牧場和牧民的生存,與國王和反動軍閥張作戰的故事。

在我國民族民間藝術的寶庫中,蒙古族民歌以其豐富的內容和獨特的草原風格大放異彩,深受人們的歡迎和喜愛。許多藝術家在草原上收集民歌,進壹步整理、保護和傳播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是壹個熱愛音樂,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蒙古族民歌具有民族聲樂的獨特風格,無論是嘹亮的歌聲,還是低沈回蕩的歌聲,都充分展現了蒙古族人民淳樸、爽朗、熱情、豪放的性格。蒙古族民歌氣勢磅礴,浩如煙海,品位之高,數量之巨,令世人驚嘆。蒙古族音樂既有全民族的同壹風格,又有各地區的獨特風格,堪稱異彩紛呈。蒙古族民歌主要有狩獵歌、牧歌、聖歌、鄉愁歌、風俗歌、短歌、敘事歌、兒歌等。

狩獵歌:起源於原始狩獵歌舞,大多直接模擬古代獵人的勞動生活或模仿各種鳥獸的動作,有時也是寓言式的動物敘事歌。代表作品有呼倫貝爾盟民歌《小白兔》、《360只羚羊》。

牧歌:牧歌主要是歌頌草原,贊美馬匹和生命,對自由和幸福充滿向往和追求。牧歌的歌詞不僅善於抒情,而且註重寫景、融景,表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草原牧歌這壹獨特的民歌體裁及其風格的形成,對蒙古族民歌的各個領域,如頌歌、宴席歌、鄉愁歌、婚禮歌、情歌乃至器樂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蒙古族音樂的草原風格指的是田園風格。牧歌的曲調響亮、響亮、寬廣、舒展。節奏長,常用密-疏-密-疏節奏。壹般情況下,牧歌上行樂句節奏長而慢,下行樂句往往采用活躍的三連音節奏,形成華麗的華彩樂段。

贊美詩:其內容主要是贊美蒙古歷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和他家鄉的山川湖泊。在那達慕大會或其他集會、慶典等特定場合演唱。如《成吉思汗頌》、《遼闊美麗的故鄉》、《西遼河頌》等。聖歌的旋律簡潔有力,節奏規律分明,少有色彩豐富的裝飾音。旋律起伏沒有《草原牧歌》那麽大。演唱形式包括獨唱、合唱、二重唱和合唱。有壹些古老的贊美詩和簡單的和聲。這樣的民間合唱被蒙古人稱為“潮兒”,由兩名男歌手演唱,男低音唱粗固定低音,男高音唱長調。

鄉愁歌:蒙古族民歌中非常常見的壹種形式,在蒙古族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蒙古族著名的《母子之歌》和《阿勒欽博之歌》是關泰汗時期的思鄉歌曲。鄉愁歌有兩種。壹類是武士鄉愁歌,指的是參軍在外作戰的蒙古武士唱的歌。如錫林郭勒盟民歌《曠野裏的蓮花松》。另壹種是女性的鄉愁歌,即遠離家鄉,思念家鄉親人的女青年所唱的歌。如科爾沁民歌《農家樂》等。鄉愁歌曲藝術性很強,曲調優美流暢,節奏舒展,結構嚴謹,調式運用豐富大膽,轉調方法多。

禮儀歌:在特定場合演唱的,具有生活習俗和實用性特點的民歌,如宴席歌、婚禮歌、安魂曲等。宴席歌主要是在節日聚會和餐飲場合演唱,用來招待客人。婚禮上唱婚歌,曲調熱烈歡快。這類歌曲數量多,難度大,風格多樣,主持人願意聘請那些著名歌手在婚禮上演唱。安魂曲在葬禮上演唱。曲調悲傷而肅穆。大部分是合唱或者副歌。在那達慕大會的摔跤比賽中,人們唱起了摔跤歌曲。每當雙方摔跤手跳出來的時候,男高音就會領唱,其他人會用固定的低音和聲伴奏。

短曲:又稱短調民歌,是最早發展起來的民歌。主要流行於東部蒙古人。情歌在短調民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森吉德瑪、達古拉、小情人等。,深刻反映了蒙古族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願望。其次,反映蒙古人民反抗侵略,揭露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行徑,革命鬥爭中產生的革命民歌,如《獨貴龍》、《引狼入室的李鴻章》、《抗日歌》等,都是這類短歌的代表作品。

敘事曲:敘事曲旋律短小,結構方正,說唱性強。他們的演唱形式都是自彈自唱,配以胡俟或馬頭琴等樂器。歌手也可以根據劇情和人物塑造的需要,隨時插入批判性的對話。起源和發展於內蒙古東部農業區。反映的主要題材是歌頌人民起義和英雄,如伽達默爾和英雄陶克圖之歌。展現愛情的悲壯故事,如《諾列格瑪》《丹娜巴拉》。那些反對宗教束縛,向往世俗生活的人,如唐古拉喇嘛和銀豹·賀希格喇嘛。

好來寶:又名“好利寶”。蒙古族傳統說唱藝術是從口頭文學發展而來的。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說了700多年。在節日、婚禮和喜慶場合演唱。“好力寶”是蒙古語音譯,意為“連接”。有固定的曲調,演唱形式有單人、雙人、多人,但多為單人。壹般有鄉愁,有贊美馬的,有民間傳說的,有改編的古典小說的,還有即興創作的,即興創作的。它既可以是敘事的,也可以是抒情的,既有贊美也有諷刺。有長有短的軌跡。歌詞是壹節四句,頭韻。或四句押韻,或兩句押韻,有幾十句歌詞押韻到最後。伴奏樂器多為馬頭琴和胡俟。曲調大膽簡約,朗誦元素較多,草原氣息濃厚。著名的歌曲有《燕丹公主》、《富饒的查幹湖》、《不如做個藝術家》等等。也有漢族的歷史故事,如王昭君的故事,水滸傳和三國演義。

★自然與心的完美統壹。

聽壹首長調的牧歌,就像站在遼闊的草原上,向大自然訴說經歷。這種藝術境界被很多音樂家、歌手稱為“自然與音樂的完美統壹”,美學家則稱之為“人與自然高度自由的完美統壹”。這種情景交融、師法自然、天人合壹的獨特意境和魅力,在人類進入大工業時代、自然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今天,凸顯了蒙古族長調民歌的極高審美價值。

據了解,蒙古族復調音樂正在蓬勃發展。只要壹人領唱長調旋律,三五人繼續低音,就會產生莊嚴、宏大、壯闊的氣勢。而壹首馬頭琴民歌獨唱《走馬》將有壹種壓倒壹切的精神。兩者都能讓人有壹種瑰麗崇高的體驗。長調田園牧歌《遼闊的草原》的典範之作,在音樂語言和音樂結構上凝練。整首歌只有兩個對偶樂句,卻激情奔放,達到了意象與意境、人與自然的完美統壹,也給人壹種浩瀚奔放的陽剛之美。古代的宴席歌《六十美人》,在壹首簡單的歌裏唱出了六十件美好的事。歌曲列舉了草原大地、青春、牛羊馬匹、候鳥大雁、晴雲陰霾、明月星辰、山景海景、盛開的鮮花、清澈的流水、彈撥的琴弦、嘹亮的歌聲、父母的恩情、兄弟的手足之情、老人的指引、世界的和平...這首歌簡直就是思想品德和美育的絕妙教材。

我區著名音樂家柯福琴認為,正因為如此,蒙古族音樂越來越受到我國各族人民的喜愛,並以驚人的藝術魅力吸引著各族音樂學生和專家走進草原,走近蒙古族。辛湖光、杜、、呂、等許多著名音樂家都是這樣。他們學會了蒙古語和蒙古語,甚至起了蒙古名字,找到了蒙古人的生活伴侶,吃了蒙古牛奶...全心全意融入蒙古音樂文化乃至蒙古民族,把自己美好的青春、生命的能量、智力無私地奉獻給了草原和蒙古音樂事業。

★長調民歌的歷史淵源

“敕勒川,陰山,天如穹窿,籠蓋田野。天蒼蒼野,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膾炙人口的智利歌曲,起源於我國南北朝時期,生動地勾勒出了北方草原的壯麗畫卷。當陶醉於這首詩所描繪的美景時,我們自然會想到這首“拱頂”中伴隨著這首詩的“歌”。

蒙古族長調民歌的起源是什麽?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李詩祥是我區第壹位出版蒙古族長調專著的研究者。對於長調民歌的歷史淵源,李詩祥認為,從史料和蒙古學的研究成果來看,蒙古族音樂的發展歷史從宏觀上可以分為三大歷史時期,即深山狩獵的音樂文化時期、遊牧草原的音樂文化時期和農牧結合的音樂文化時期。

李詩祥告訴記者,公元7世紀以前,蒙古族先民壹直生活在大興安嶺和埃爾貢流域,生產方式以狩獵為主。在漫長的生活歲月中,蒙古族創造了自己具有狩獵特色的音樂文化,如狩獵歌舞、薩滿教歌舞等。總的來說,這壹時期的音樂風格以短調為代表,民歌具有結構短小、音調凝練、節奏清晰、字數少的特點。整體音樂風格是敘事、歌舞、抒情,這也是原始時代人類音樂藝術的相同特征。從現有的資料中可以看出,壹些帶有明顯這壹時期音樂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間流傳,如《獵智》、《白海舞》等。

從公元7世紀開始,以狩獵為生的中國東北埃爾貢沿岸的蒙古人開始走出大山,逐漸西遷蒙古高原,在形成遊牧生產方式的同時逐漸強大起來。公元1206年,蒙古偉大的歷史人物成吉思汗統壹北方草原蒙古各部時,宣告了蒙古民族正式登上北方草原的歷史舞臺,順歷史潮流自然成為北方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人接過北方草原文化的接力棒後,以自己的方式為其註入了新鮮的血液,增添了新的動力,使北方草原音樂文化迅速發展。隨著狩獵生產方式向遊牧生產方式的轉變,音樂風格也由短調民歌向長調民歌演變,形成了蒙古音樂史上的壹段草原遊牧音樂文化。

李詩祥認為,草原遊牧時期的音樂文化現象極其復雜。從音樂形態上看,這壹時期既保留和發展了狩獵時期的短調音樂風格,又逐漸創新形成了長調音樂風格。就長調民歌而言,這壹時期也經歷了壹個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漫長傳承發展過程。因此,在7世紀至17世紀的千年歷史中,蒙古族民歌發展的總趨勢可以概括為:以短調民歌為基礎,以長調民歌為創新,長調民歌逐漸占據主導地位,這也是蒙古整體音樂文化風格形成的重要歷史時期。

李詩祥說,大約從18世紀(清朝中後期)開始,隨著歷史的變遷和發展,北方草原與中原地區的聯系進壹步加強,各民族融合交流的步伐加快。中原地區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也滲透到壹些北方草原進行文化交流。

更頻繁。在這壹歷史背景下,短調敘事曲和長調說唱曲得到了進壹步發展,形成了蒙古族農牧民的音樂文化時期。這壹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征可以概括為:短調民歌脫胎換骨,發展迅速,而長調民歌保持其較為成熟的特征。

★曲調悠長,情感內斂,抒情

不熟悉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人,往往認為蒙古族音樂(民歌)應該像其外在性格壹樣,永遠雄渾,充滿兇悍的氣息。對此,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李詩祥認為,這確實是壹種誤解。

李詩祥告訴記者,蒙古族中流傳著很多這樣的諺語:“壹顆牙掉進肚子裏,斷臂藏在袖子裏。”這種內傾體現在蒙古族民歌乃至整個藝術審美觀念中。

“壹般我們對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性格有壹個了解,那就是‘勇猛善戰,粗獷豪放’,卻很少知道他們‘感情細膩,善良憂患’的另壹面。如果說粗獷豪放算是外在性格的話,那麽善良和憂患就是內在性格,這種陰陽正好互補。這種內在性格更多地表現在蒙古族音樂藝術中,因此,不難理解蒙古族民歌“多慢多快,多愁多喜”的面貌,長調歌曲內在抒情表達方式的形成是必然的。

★愛情是長調的根本主題。

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愛情就沒有人類世界,更談不上藝術,但由於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生活環境不同,愛情的表達自然也會不壹致。

李詩祥認為,蒙古人的生活環境壹直是地廣人稀,加上獨特的遊牧生活方式,使得他們對愛情有自己的思考,也有獨特的表達愛情的方式。長調民歌就是在這種愛情的推動下產生和發展的。所以,這種愛情的本質和內涵,無時無刻不在長調民歌中體現。

  • 上一篇:春晚優秀作文
  • 下一篇:古玩鑒定收藏技巧?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