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壹座“大碾盤”竟能賣五十多萬,這塊石頭裏藏著什麽?

壹座“大碾盤”竟能賣五十多萬,這塊石頭裏藏著什麽?

壹座“大碾盤”竟能賣五十多萬,這塊石頭裏藏著什麽?

莊乾坤

曾經,在中國北方農村,好多村裏都有大碾盤,尤其是在沂蒙地區,幾乎村村有大碾盤。大碾盤是用來碾碎糧食的石器,人們曾經世世代代離不開它,究竟幾千年了?暫時還沒考證清楚。然而當下,大碾盤卻成了稀有物品,被許多收藏家搶收,尤其是壹些民俗 旅遊 景點,都要擺上壹座大碾盤。

無獨有偶,紙上畫的大碾盤也成了搶收貨。

早在2013年保利秋季拍賣會和2014年榮寶春季拍賣會上,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沂蒙畫派創始人、領軍人何乃磊筆下的大碾盤就分別賣了51萬元和56萬元!

大碾盤緣何受到民俗收藏家、字畫收藏家的青睞?

因為大碾盤是鄉土文化的象征物,裏面潛藏著濃厚的鄉土氣息,散發著牽人情思的裊裊鄉愁。

也許有人會反問,鄉土文化有什麽意義?

鄉土文化裏沈澱著厚實的傳統文化理念和傳統價值觀,中華五千年文明所形成的優秀價值觀就浸潤在鄉土文化裏,忠、孝、仁、義、禮、智、信等傳統的道德準則就隱含在鄉愁中。

作為壹個生長在沂蒙地區的著名畫家,何乃磊對鄉土文化所包含的深遠意義有著深刻的理解,所以他將目光聚焦在壹座座古老的大碾盤上。他對沂蒙地區傳統生活場景進行概括、組合, 提煉出以大碾盤為核心的“沂蒙生活場景畫”,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美學符號, 讓人壹看就是沂蒙樣兒。“沂蒙生活場景畫”中的物象雖多,但其常用的基本元素大致如下:

大碾盤,小山羊,

玉米棒子石頭墻。

雞兒鳴,鴨兒唱,

南瓜葫蘆掛滿秧。

果茂糧豐年景好,

沂蒙人家樂洋洋。

在沂蒙地區,每個村曾經都有壹二座碾盤,很多碾盤與村莊的年齡相近,大都有幾百年的 歷史 。那時候立壹座碾盤絕非易事!沂蒙地區地質構成多為易碎的石灰巖,不適合做碾(磨),而最適合做碾(磨)的石料是東部沿海地帶的花崗巖,當地稱海石。在那種近乎原始的交通條件下,將直徑三米左右的巨大碾盤和直徑壹米左右的碾滾,從東部山區運到沂蒙各地,相隔幾十公裏、乃至壹百多公裏,翻越多少山、跨越多少河!靡費多少人力財力!因此,大碾盤就成為每壹個村子重要的財產。有的碾靠全村集資置辦,它體現了鄉親們和衷***濟的團結精神;有的碾靠壹個或幾個大戶人家出資置辦,雖為私有財產,但是全村***用,它體現了壹種奉獻、慈善精神。年代久遠了,大家也就忘了它的權屬,無論在心理感受上,還是實際存在上,它們都成了每壹個村裏的公有財產、公***設施。幾百年來,沂蒙地區家家戶戶的糧食都要靠這壹盤盤老碾來碾壓,它們碾壓成的齏粉,養活了壹輩又壹輩沂蒙人!人們感念它,敬畏它,把它當做神,總是在過年的時候給它燒張紙錢,向它表達謝意、敬意。

大碾盤都安置在村子較寬敞的地方,這個地方叫做大碾場。大碾場是壹個村子演繹人倫道德、鄉間秩序和愛恨情仇的場所。大碾滾從幾十斤到上百斤不等,推動碾滾至少要有兩三人協作,這時候,人倫道德在大碾場上發酵、彌漫,鄰裏之間、親疏之間、老幼之間、強弱之間需要互幫互助,年輕體壯的幫年老體弱的推,晚輩幫長輩推,長者幫幼者推,感恩者幫施恩者推,壹幕幕暖人、感人的景象在這裏上演。推碾是有秩序的,壹般都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推碾,但是,美好的人倫道德會讓慣常的秩序在這裏發生合情合理的變化,晚輩讓長輩先推,事緩的讓事急的先推,推碾前大家都略作謙讓,鄰裏間的 情感 在這裏傳遞著、漫延著,讓人心變得溫馨、曼妙。

當然,大碾場上不只是春暉融融,偶爾也會有冷風驟雨,個別強梁者沖撞倫理、破壞秩序,甚至引發沖突,惹得大家側目。壹些家庭矛盾、鄰裏矛盾,有時也會在大碾場上碰燃。但是,這並不妨礙大碾場傳承美好道德的特殊功能,因為大碾盤是公***設施,所以大碾場也就成為公***場所,是聚集人氣的地方,推碾的時候,總是能聚集起三五成群的人們,鄰裏街坊間的故事在這裏傳遞,張家的長,李家的短,包括個別挑釁推碾秩序者,在這裏都得到評判,誰被人們交口誇贊,誰被人們戳脊梁骨,總是黑白分明。人心是桿稱,誰的良心有幾兩幾錢,大碾場上稱得壹毫不差。大碾場,儼然是壹個道德講堂,幾百年來,沂蒙鄉土 社會 形成的天理人倫、道德準則在碾道上壹圈又壹圈地循環著、延續著,圈約著鄉親的心靈,保障了鄉土風氣的淳樸、安寧。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沂蒙地區的大碾盤(包括磨盤)又披上了壹層紅色光環。誰也無法統計,有多少裹著小腳的沂蒙大嫚、沂蒙媳婦在碾道兒上披星戴月地轉了多少個圈兒!碾道兒上浸泡了她們多少汗水!大碾盤上碾過了多少軍糧!被陳毅同誌親切稱贊的“沂蒙六姐妹”就是靠大碾盤(包括磨盤)為解放軍碾磨出了無數軍糧!因此,壹些曾經在沂蒙地區戰鬥過的老戰士,壹看到何乃磊畫的大碾盤、大磨盤就激情難抑,熱淚盈眶!大碾盤、大磨盤,牽動了多少人的 情感 !

然而,機械化時代到來了,人們用不著它了,逐漸冷落它,不再把它當做神,過年的時候忘了給它燒紙,時間久了,它的神聖色彩褪去,許多人把它們當做普通的石頭,鏨成碎塊,當做磊墻、砌渠的石料。老碾粉碎了無數糧食,餵養了無數子孫,最後卻被子孫粉碎了。為沂蒙人勞碌了幾百年的老碾們、老磨們,正在壹步步地消失。

正因為大碾盤具有特殊的鄉土文化意義,作為沂蒙畫派創始人,何乃磊才嘔心瀝血、精皴細描大碾盤、大磨盤)。在何乃磊的影響下,沂蒙畫派作品中,描繪了壹大批刻滿滄桑的大碾盤、大磨盤。

正因為沂蒙畫派為大碾盤、大磨盤留下了土得掉渣兒的“遺像”,才打動了無數人的心靈;正因為大碾盤、大磨盤散發著濃濃的鄉土味兒,才讓人們嗅到了童年,嗅到了 歷史 的煙熏,嗅到了沂蒙鄉間淳樸、敦厚的人倫與風尚。

有評論家說:“沂蒙畫派,讓人想家”,沂蒙畫派之所以讓人想家,就是因為作品中包含著濃濃的鄉愁。 在當今全球化、現代化的背景下,能夠承載鄉愁的文化遺存越來越少,而保留住文化遺存,保留住鄉愁,則成為有識之士的文化使命與擔當,沂蒙畫派正是自覺地擔當了這樣的使命。

鄉土氣息,使沂蒙畫派滿足了大多數人的審美感受,因而牽動了大多數人的心,成為沂蒙畫派走向大多數人心靈的橋梁。 沂蒙畫派要永遠保持自身的鄉土氣息,愈濃厚,則愈鮮明;愈鮮明,則愈長久。

大碾盤,因為有了沂蒙畫派,才得以矗立在人們心中。

何乃磊簡介

何乃磊,山東省日照市莒縣人,1953年出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現為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顧問,山東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山東沂蒙畫派研究院院長,壹級美術師,西安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享受政府津貼專家。

何乃磊自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在中國美術界嶄露頭角,1974年作品《重新安排山河》獲山東省青年畫家國畫邀請賽壹等獎。

1986年,作品《踏青》獲文化部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大賽壹等獎。1987年,《踏青》由文化部選送,至澳大利亞、巴拿馬、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國展出。

九十年代之後,何乃磊的作品十幾次入選全國大展、大賽,並屢獲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1995—1997年,多幅作品應邀參加全國第九屆、第十屆、第十壹屆、第十二屆“全國花鳥畫邀請展”。

1994年,赴韓國舉辦個人畫展。

1997年,赴日本舉辦中國畫四人聯展。

2008年,在山東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

2010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沂蒙風情——何乃磊國畫作品展”。

何乃磊在個人藝術創作成就斐然的同時,還壹腔熱情地推動家鄉美術事業的發展。何乃磊歷任鄉鎮文化站長、縣文化館長、縣文化局副局長,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主席團委員、副主席,職務不斷升遷,但壹直心系群眾的美術需求,開展了大量的公益服務活動。早在鄉文化站、縣文化館工作期間,就與同事們壹起為群眾編印繪畫基礎知識讀本,持續不斷地開展公益性培訓活動、文化下鄉活動,經常帶領“文化下鄉小分隊”騎著自行車到鄉鎮文化站、農村大集上開展美術輔導,為群眾送字送畫送學習資料,傳播書畫文化;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在縣城開辦培訓班。幾十年來,經他培訓、指導的書畫家、書畫愛好者達數千人次。在為家鄉直接培育了大批美術人才的同時,也因為他的示範、引導、鼓舞作用,大批群眾走上愛好書畫的道路。

何乃磊是沂蒙畫派的創始人物,也是領軍人物。他在長期的沂蒙生活體驗與描繪沂蒙的美術創作中,以自己獨特的審美視角,提煉出具有美學意義的沂蒙生活元素符號,進行了有機組合,創造出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沂蒙生活場景畫,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美學特征,在當代中國畫壇別開生面,獨樹壹幟。何乃磊畫的是沂蒙生活場景,但是,那壹幅幅沂蒙生活場景畫卻打動了無數天南地北人,牽動了八方鄉愁。雖非故鄉舊井巷,卻是靈魂棲息地,那壹盤盤蒼老的石碾、石磨,那壹柱柱金黃的玉米,那壹顆顆滾圓的大南瓜,那壹只活潑可愛的山羊、雞鴨,那壹段段斑駁的石墻,構成了無數人***同的精神家園。1998年,國畫大師許麟廬先生觀看了何乃磊的畫後,感動地掉淚,說“我看到妳那悠悠的蒙山情,又回憶起我的童年啊。懷舊的時候不禁掉淚,誰說畫打動不了人?主要是畫家抓不住心。”“妳不要離開山東這塊寶地,妳要畫好沂蒙風情,必成大家”,並為何乃磊題字:獨樹壹幟,自成壹家

何乃磊的繪畫風格和繪畫題材在沂蒙子弟中被廣泛學習、傳承、傳播,並逐漸形成了壹支以學習、傳承何氏風格為主的畫家隊伍。看到這支隊伍不斷發展,何乃磊腦海中萌生了“沂蒙畫派”的學術概念和創建沂蒙畫派的想法。這壹概念和想法得到有關專家、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特別是得到山東省文聯黨組書記於欽彥同誌的大力贊同和支持,並以山東省文聯的名義印發了《關於批準成立“山東沂蒙畫派研究院”的批示》(魯文聯字[2011]24號),使“沂蒙畫派”這壹概念得到官方專業機構的認可。何乃磊親手籌建了山東沂蒙畫派研究院,充分發揮自身的學術帶動作用和組織、領導作用,推動了沂蒙畫派學術研究、教育培訓、組織聯絡工作,為沂蒙畫派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何乃磊是壹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多年來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回報 社會 ,先後向希望工程、困難兒童捐畫240余幅,捐款捐物30萬余元。他帶領沂蒙畫派深入沂蒙山腹地寫生時,多次看望沂蒙紅嫂、沂蒙六姐妹、沂蒙老黨員等英模人物,不僅以這些英模人物為素材寫生,而且為她們送畫、送彩電、送錢物等。他先後被評為臨沂地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日照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日照市德藝雙馨藝術家,被日照市委市政府授予“首屆日照文藝突出貢獻獎”,被中華人民***和國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先進工作者”,被中華人民***和國人事部授予“當代中國畫傑出貢獻獎”。

相關鏈接 他當上“沂蒙寨主”,竟然靠三十年前壹幅畫

  • 上一篇:模板工程標準流程要點?
  • 下一篇:求各寶石的含義,謝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